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15北京春季会考)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笼络皇亲国戚b增加财政税收c削弱王国势力d推动民族交流解析:汉武帝时期地方王国势力发展已经危及中央集权,为此他在位时期颁布了“推恩令”,逐渐削弱王国封地,加强中央集权。答案:c2(2015延安高一联考)以下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所体现的实质问题是()a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b封建皇权逐步走向强化c中央集权得以加强d郡县制到行省制的演变解析:题干中左图反映了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而右图反映的是元朝的行省制。由郡国并行制到行省制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逐渐得以加强。答案:c3(2015长春高一期末)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由此可知,“中朝” ()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解析: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形成“中朝”,与以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官僚机构“外朝”相对应。“中朝”参与军国大事,协助皇帝决策,相权被削弱,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4(2015广州学业水平检测)唐朝中期,唐政府每年春天都要举行一次恩科(即春季高考)来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礼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三省六部制的识记能力。中书、门下和尚书省分管决策、审议和执行。答案:b5(2015合肥高一期末)唐代三省中某一省“负责定旨出命”。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其长官为宰相 b其下设六部c相权趋于集中 d其取代了皇帝的决策权解析:唐代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分割,皇权得到加强。“负责定旨出命”,即起草诏令,该省应为中书省。六部隶属尚书省。a项正确。答案:a6(2015邯郸高一检测)有学者评论说“贞观年间,在三省六部制中,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皇权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b政府拥有了最终政务决策权c皇权受到政府制约d政府独立于皇权之外解析:结合宰相制度的演变可知,唐朝的三省制下互相平衡与牵制,政府拥有最高决策权。答案:c7(2015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b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d科举制解析:题干“汉书记载”“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说明是汉代开始实行的察举制。a项世卿世禄制是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b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的选官制度;d项科举制是隋唐时期开始实行的选官制度。答案:c8(2015徐州高一模拟)东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篇记载,“灵、献之世,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表明当时察举制()a具有历史的进步性b其弊端日益突出c实质上是世官制的延续d已发展为九品中正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察拳制。从材料中的“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信息可知,当时的察举制的弊端已经充分暴露,所以符合题意的只有b项。a、c两项不符合史实;d项题干材料无法体现。答案:b9(2015濮阳高一期末)钱穆在评价科举制度时说:“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东北至西南,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钱穆意在强调科举制度 ()a维护了社会公平 b有利于专制统治c促进了文化融合 d加强了民族团结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主要强调文化上的交流与融合。c项符合题意。答案:c10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二府并重,地方由郡国并行到州县两级制,再到行省制度的创立,反映了()a中央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b中央集权制度不断民主化的趋势c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d中央与地方权力日益增大的趋势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趋势。从汉至元,上述政治机构的设置目的是解决君权和相权、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据势力这两对矛盾,反映了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从所学知识中可知a、b、d三项表述都不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材料三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解析:本题考查西汉政治制度演变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关键信息“皇帝”“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等方面提取信息;第二小问调动教材知识可知是汉承秦制。第(2)问,迁移汉初“郡国并存”的知识指出“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后果”从导致“王国”问题出现的角度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分其子弟”“国除为郡”“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等归纳“措施”;第二小问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国家统一等方面分析“意义”。答案:(1)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承袭秦制。(2)分封诸侯王国。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3)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的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王的防范。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自考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升B卷题库附完整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论文-教育教学】表现性评价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中的应用研究
- 农发行东营市广饶县2025秋招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深圳市2025年3月广东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机关事业单位招聘事务员4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优化印刷流程的改进方案
- 医保资金报销总结
- 养殖业规范生产制度
- 春色满园:赏花赏景乐无边
- 创新养殖业经营模式细则
- 2025合伙制合同协议书
- 福建省全国名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联合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广工建筑电气试卷及答案
- 2024年广西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招聘真题
- 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课件
- 乡镇人大主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学习讨论发言材料
- 2025年食品安全管理员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用户反馈收集及问题分析表
- 无人机飞行操作规范手册
- 【里斯】年轻一代新能源汽车消费洞察与预测 -新物种 新理念 新趋势(2024-2025)
- 医院收费室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