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后课时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政治 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后课时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政治 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后课时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政治 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后课时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版教程】2016高中政治 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后课时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有利于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a bc d 解析:d根据题意可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而非意义,故选。2东部地区由于其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按其发展进程,有望在2015年左右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部地区的基础虽然大都比东部地区差,但其发展速度可圈可点,这使其有可能在2017年左右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这说明()a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b实现全面小康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艰苦奋斗c2017年以后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将彻底消失d我国地区发展差距只能越来越大解析:a材料说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小康社会建设发展不平衡,故答案选a。b项不符,c、d两项观点错误,均应舍去。3我国政府推出的新医改方案的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 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项改革有利于()a提高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b完善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c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d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解析: c新医改方案与提高居民收入没有直接关系,故不能选a项;该方案是公民普遍享有的,所以,也不能调节过高收入、实现优势互补,故排除b、d两项。实现人人有医疗卫生服务,目的就是体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4小康生活是中国人的追求,但小康社会的建设道路却不是一帆风顺的。下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认识错误的是()a全面小康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得快些,落后地区要奋起直追b全面小康意味着各地平衡发展,不同地区在同一时间同步小康c可支持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率先实现d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析: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有先有后、有快有慢,不可能同时同步,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率先实现,a、c两项正确;全面小康首先是经济的小康,所以d项正确。5党的十八大指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这表明()当前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我们党致力于全国各族人民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a bc d解析:a“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说明这些地区发展相对滞后,表明当前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也说明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正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表明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正确。错误,排除。6诗经大雅民劳有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现阶段,我国已经实现总体小康,并正在为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奋斗。下列对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认识正确的是()a只是在经济上实现全面小康b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c已经实现全面小康,只是水平仍比较低d少数人的小康,多数人还处于贫困状态解析:b注意区分我国现阶段的小康与目前正在建成的小康:我们现在的小康是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正在建成的小康是全面小康。7某镇政府提出建设全市“第一个别墅式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所有村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积极实现跨越式发展。很多农民对这种“形象工程”抱怨说:“盖了楼房,穷得叮当,扛着锄头进洋房,小康让我们遭了殃。”材料中某镇政府的做法()曲解了小康社会的本质超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没有认识到小康社会的建成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过分重视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a bc d解析:a某镇政府脱离当地实际,提出“第一个别墅式新农村”目标,不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曲解了小康社会的本质,符合题意。小康社会的建设与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某镇政府“要求所有村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没有认识到小康社会建设发展的不平衡性,符合题意。没有抓住问题实质,应舍去。8从党的十六大提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到党的十七大提出“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 “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可以发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不断发展、完善,目标更高,标准更严表明未来中国更加重视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注重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体现了同步富裕原则a bc d解析:b党的十八大提出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表明中国更加重视追求经济发展质量与速度的统一,错误。选项错误,不选。9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继续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其他各项改革等。实施这些措施的目的主要在于()a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小康b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c加快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让我国农村率先实现现代化解析:a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体现了中央统筹城乡发展,从而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小康,故答案选a项。10全面小康,任重道远。十八大强调,我们要建成的小康是一个真正全面的小康。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的新要求包括()协调发展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人民生活全面改善,恩格尔系数提高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消除收入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a bc d解析:b人民生活全面改善,恩格尔系数降低,观点错误;缩小收入差距,不能消除收入差距,观点错误。11前人赞湘江“秀木茂盛,江澄如练”“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然而,这样美好的场景现在只能在诗句中寻找。以湘江(株洲)霞湾港段为例,排污口下游底泥的镉、铅含量分别超标1800倍、52倍,而湘江流域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巨大。这启示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必须()a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b努力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c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d消除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解析:a题意强调的是环境污染问题,很显然a项符合题意入选。12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根据实际情况,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符合()a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结构b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c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解析:c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阶段目标。目前我国已经实现总体小康,正在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十二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据此回答1314题。13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之间的联系表现在()a全面小康是实现总体小康的基础b总体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的过渡期c总体小康偏重生存资料消费d全面小康偏重精神消费解析:b只有在总体小康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全面小康,因此b正确。a错误,c、d不是二者的联系。14下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理解正确的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温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活的共同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富裕a bc d解析:b此题考查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正确理解。错误,解决温饱问题已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实现;都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准确把握。15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规划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20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小康。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明确提出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目标。(1)全面小康与总体小康有哪些区别?(2)实现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何重要意义?答案:(1)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小康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外,还特别注重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2)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这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16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基于对时代特征、历史方位的准确把握,提出了小康社会目标,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具体化。经过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在20世纪末人民生活顺利达到了小康水平。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朝着建设一个更高水平、更全面的、更平衡的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下,成功地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1)总体小康的特征和表现是什么?(2)全面小康的目标是什么?(3)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具有什么特点?答案:(1)总体小康的特征: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总体小康的表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