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泊秦淮》《贾生》.docx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泊秦淮》《贾生》.docx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泊秦淮》《贾生》.docx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泊秦淮》《贾生》.docx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泊秦淮》《贾生》.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泊秦淮贾生教案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3、了解先扬后抑的写法。4、 理解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重点难点1、重点:背诵默写诗歌。2、难点:理解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教学时数一教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中国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老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而我觉得古诗词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古诗发展最繁盛的朝代是哪个呢?(唐朝)。的确,唐朝的诗人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美的古诗。那么你们知道唐代最著名的诗人是哪两个吗?(李白、杜甫)后人合称他们为“大李杜”。而除此之外,还有“小李杜”,你们知道这指的又是谁吗?板书:杜 杜牧 李 李商隐今天就让我们一睹这两位诗人的风采,学习一下他们的诗。2、 过程 展示教学目标,学生齐读。 泊秦淮(1) 写作背景: 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有谁知道这条河在哪呀?(江苏省)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 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 晚唐时期,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如今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又听到此曲,他的心情应是怎样的呢?(二)介绍作者 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代表作: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山行(3) 朗读1.教师范读。2.学生自读。3.全班齐读。4.学生个别读。学生和教师评价。5.男女生比赛读。并评价。(四)赏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烟雾月色笼罩着寒水白沙,夜晚船只停泊在靠近秦淮河边的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卖唱的歌女哪里懂得亡国的悲与恨,还在对岸的酒楼里高唱后庭花)学生讨论诗句意思,教师明确。1. 一句写景,二句点题叙事。2.三四句作者看似叙事,实则在发表自己的意见。那么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并不是。无知歌女唱歌,必然是有点歌者,有听众。那么听众回事为生活做事奔波劳累的贫苦百姓吗?当然不会。是只知道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们。在唐王朝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他们依然只顾自己享乐,作者就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他们的鄙视,表现自己的忧虑和悲愤。(五)再次读诗最后我们再齐读一遍,来体味一下作者的那颗忧国忧民的心。 贾生(1) 了解作者及贾生 关于李商隐,我们大家应该是不陌生的,上学期学过他的夜雨寄北。学生齐背。 李商隐(八一二八五八),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最后死于河南荥阳,年仅四十七岁。 李商隐是晚唐诗坛的一颗明星。他是是唐朝一位有着独特成就,对后世产生过巨大影响而大家的评价又极为分歧的诗人。 贾生,名谊、贾谊、又称贾太傅、贾长沙。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人。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0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但是在二十三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33岁忧伤而死。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而毛主席也曾有诗云:贾生才调更无伦, 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堕马寻常事, 何用哀伤付一生。(二)朗读1.教师范读。2.学生自读。3.全班齐读。4.学生个别读。学生和教师评价。5.男女生比赛读。并评价。(三)赏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汉文帝求贤若渴,竟然在宣室接见了曾经被放逐的臣子贾谊,贾谊的才华确实还是是那样无与伦比。)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可叹的是,空有了文帝挪前席位与臣子近如此投机的交谈,因为他们探讨的不是天下民生大事,而是那些虚妄的鬼神之事。)前两句似乎写出了贾谊的才华横溢,以及汉文帝求贤的诚意,而后两句笔锋一转,原来皇帝半夜求访所问并非国家大事,而是虚妄的鬼神之说。这样先扬后抑,更表现了对汉代皇帝的讽刺。李商隐在诗中虽然写的是汉朝的事,实际上是托古讽今,揭示了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同时也寄托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3、 总结 两首诗,虽然是不同的题材,但作者都怀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