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三、四单元综合复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高中历史:第三、四单元综合复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高中历史:第三、四单元综合复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高中历史:第三、四单元综合复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4页
高中历史:第三、四单元综合复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 单元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一 过渡时期1949 19561 承前 恢复经济巩固政权1949 1952 1 背景 国统区经济全面崩溃 帝 国 战 2 措施 没收官僚资本 土改 合理调整工商业 3 结果 恢复了经济 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为有计划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a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1949 80s末 一 过渡时期1949 19562 启后 发展经济建立社制1953 1956 1 背景 经济恢复 但工业基础薄弱 2 措施及结果 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 内容 一化三改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1953 56的三大改造 实质 改生产资料所有制 社制基本建立1953 1957的一五计划 重点 发展重工业 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初步建立工业化基础 二 50 70s社会主义建设的得与失 探索中曲折前进 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 1966 1 1956年中共八大的正确认识和决议新形势 新主矛 新任务 入社 not阶矛 经建 2 1958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反映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 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多快好省 强调了 多快 x 3 1958年开始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 1961出现经济困难x 4 八字方针提出 1962年起经济逐渐恢复发展 初步纠左 得 失 二 50 70 社会主义建设的得与失 探索中曲折前进 2 文革时期1966 1976 1 左倾导致对经济的严重破坏x 2 1971 1973周恩来和1975邓小平的努力总结 50 70 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必须实事求是 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失 得 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1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1 背景 文革结束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深刻思解 奠定思基 中央工作会议和邓小平讲话 2 决策 改革 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 开放 3 意义 重大转折 标志开始结束左倾 重确路线 思想政治组织 重心转移 决策伟大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 继承并发展了八大 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2 1978年始先从农村改革 1 原因 农业是基础 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 2 内容 经营分配方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集体经济 调动农民积极性 促农业大发展 开始大变革管理体制 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流通体制 改革统购统销 允许农产品进入市场 自由买卖产业结构 发展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 促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为农民致富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新路 归纳中现史四次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 完成新民废封剥制 地主 农民私有 彻底废除封剥农民翻身为农发工化开路 小农经济束缚发展 私有 公有家庭 互助组 合作社 社制确立 主观认为公社是提前建成社和过渡到共的最好组织形式 人民公社平均分配 严重影响农民利益和其社建积极性 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公社 家庭平均分配 按劳多得 调动积极解放农力推动农发 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3 84年始以城市 esp国有企业 为重心改革 1 原因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2 中心环节 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把企业搞活 政策上放权让利 两权分离 3 内容 管理体制 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管理体制所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 以按劳分配为主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产权制 1992年后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政策性调整 制度性调整 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4 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 目的 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 基础 独立自主的社国 原则 平等互利 3 过程 范围 80s沿海 1980 1988五个经济特区 1984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 1985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90s内地 1990以浦东为龙头的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沿边开放城镇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内容 外资 技术 管理 第二产业 金融等第三产业 经济领域 文化教育领域战略 初期 请进来 20c末起 走出去 4 特点 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 必须实事求是 坚持党正确的领导 实质为资源配置方式转变 1 原因 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生产积极性和束缚生产力发展2 过程 1992中共 十四大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代领导集体形成1997中共 十五大 肯定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2000年底初步建立2002中共 十六大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3 特征 以公有制为主体 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对经济进行干预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990s起 单元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 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1 1840 1949年 旧中国 1 原因 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 维新思潮和革命思潮的推动 2 表现 断发易服 西式食品和洋房 废缠足 婚丧 社交礼仪与称呼 采用公历 增新节日2 1949 1978年 新中国前期 1 原因 新中国成立 人民当家作主 2 表现 物质 人民生活逐步改善 但农民温饱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精神 1950年制定 婚姻法 废除包办婚姻 男尊女卑的封建婚姻制度 实行婚姻自由 一夫一妻 男女平等的新婚姻制度 一 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3 1978以来 新中国新时期 1 原因 改革开放的进行 2 表现 物质 1987年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菜篮子工程 吃饱 吃好 合理膳食 衣服人均量提高以及颜色款式多样化1995年在城镇启动的 安居工程 精神 休闲方式多样化大众媒体发展总结 影响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生产力发展 社会性质变化 历史事件影响 有识志士推动 二 中国近现代交通和通讯业的发展 晚清时期 二 中国近现代交通和通讯业的发展 民国时期 二 中国近现代交通和通讯业的发展 总结 作用推动各地交流发展改变人民思想观念影响人民社会生活 新中国 三 近现代大众传媒的发展 旧中国 三 近现代大众传媒的发展 总结 作用开阔人们视野改变思想观念 新中国 概述1950s 1970s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总结其经验教训 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 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 兴办经济技术开放区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 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