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精品打包】第四单元 第8讲.ppt_第1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精品打包】第四单元 第8讲.ppt_第2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精品打包】第四单元 第8讲.ppt_第3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精品打包】第四单元 第8讲.ppt_第4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精品打包】第四单元 第8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基础落实一 太平天国运动1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 原因 主要原因 鸦片战争后 中国面临的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直接原因 连年 民族矛盾 自然灾害 2 兴起 准备 为准备起义 洪秀全创立教 起义 1851年 在广西起义 不久 攻克永安 分封王爵 初步建立政权 年攻克南京 正式建立同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拜上帝 桂平县金田村 整顿建制 1853 3 发展 1853 1856年 经过 太平军打破了江南 江北大营 进入全盛时期 太平天国运动和鸦片战争有何联系 鸦片战争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鸦片战争的军费和战后赔款及随之出现的外国经济侵略 使中国阶级矛盾激化 是起义的重要原因 北伐 西征 理解升华 2 天朝田亩制度 和 资政新篇 时间 年颁布 内容 涉及土地和产品分配 意义和局限 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的强烈愿望 但体现了思想 根本无法实现 1 天朝田亩制度 1853 获得土地 绝对平均主义 2 资政新篇 1859年提出 目的是为了改革内政 建设国家 内容 涉及 方面 意义 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的设想 洪仁玕 政治 经济 教育 资本主义 重点讲解1 天朝田亩制度 具有革命性 它明确的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具有空想性 它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违背农民作为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 具有落后性 它把小农经济作为理想的目标 实际上并未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 2 天朝田亩制度 和 资政新篇 的区别 1 产生背景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 是1853年初 太平天国刚定都天京后为巩固政权而颁布的革命纲领 此时太平天国正处于强盛时期 资政新篇 是1859年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太平天国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 经过天京事变 这时太平天国已处于衰落时期 2 有关社会经济主张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 要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 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理想的地上天国 即试图在小生产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上实行公有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 资政新篇 在经济方面 主张学习西方 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 3 群众基础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 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经验的直观总结的规范化 是广大农民平等 平均的政治 经济要求的理想化 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利益和要求的革命蓝图 因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而 资政新篇 在很大程度上是洪仁玕根据自己在香港 上海等处学习接触到的西方文化及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写成的 它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 也不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必然结果 4 作用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 这一纲领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 但 资政新篇 由于没有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 农民对这一纲领反映不积极 再加上残酷的战争环境 并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 资政新篇 未能付诸实行 3 太平天国的失败 1 转折 年天京变乱 事件 从此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 重建领导核心 目的是为 提拔青年将领和 让总理朝政 3 防御战 1858年在战役全歼湘军精锐部队 局势暂时稳定 1860年陷落 天京失去屏障 4 天京陷落 年湘军攻破天京 标志着 1856 重振国威 陈玉成 李秀成 洪仁玕 三河镇 安庆 1864 太平 天国运动失败 归纳总结太平天国运动的 新 特点 1 起义时代新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治国方案新 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资政新篇 3 担负任务新 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 4 失败原因新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5 所属范畴新 旧民主主义革命 6 国际背景新 是亚洲革命风暴的一个组成部分 难点突破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与局限性 1 作用 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客观上起了阻止中国半殖民地化加速的作用 2 局限性 从经济上看 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 目光短浅 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从政治上看 农民阶级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从思想上看 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世界观 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多是用迷信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 从组织上看 农民阶级带有严重的自私性和分散性 很难形成统一的 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 练习1 2009 江苏 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 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 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 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 这则材料反映出 a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b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c 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d 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 解析解答的关键在于全面把握材料信息 材料中的 基督教国家 显然是西方国家 而 起义者们 是太平天国起义者 内战双方 即清政府和太平天国政权 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 瓜葛 说明了采取中立的外交政策 因此正确选项为a 答案a 练习2 2010 济宁模拟 右图中 太平天国领导人以 囯 代替 國 取 王 居其中之意 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 a 摆脱不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b 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c 丰富了汉语言文字d 本身文化程度不高解析 囯 字取 王 居其中之意 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摆脱不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 太平天国大花钱 a 二 辛亥革命1 辛亥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1 背景 经济基础 辛丑条约 签订后 清政府进行了所谓的和 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基础 的传播 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中心在中国的上海和日本的东京 组织基础 革命团体在国内相继建立 其中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1894年成立的 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政党是 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 时机逐渐成熟 成为民主革命的摇篮 1911年5月 清政府发布法令 引起保路风潮 四川同盟会员组织起义 清政府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 湖北防务空虚 新政 预备立宪 民主革命思想 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 武汉 铁路国有 保路同志军 2 爆发1911年10月10日 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率先起义 攻占 占领武汉三镇 为什么说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1 同盟会的成立 有了公认的领袖孙中山 2 有了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 革命活动不再分散 3 有了统一的革命纲领 奋斗目标和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楚望台军械库 理解升华 2 中华民国成立 1 成立民国 年元旦 孙中山宣告成立 定都 孙中山和黄兴 1912 中华民国 南京 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 国民享有各种民主权利 国内一律平等 确立行政 立法 司法的政治体制 实行 国民全体 各民族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制 评价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性质的宪法 具有反对度的进步意义 资产阶级 民主 封建专制制 特别提示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体现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权在民 民族平等及三权分立的建国基本原则 在政体形式上 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使临时大总统处于受其他部门制约的地位 它的颁布 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 为民主共和制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依据 3 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1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 原因 清廷任命北洋军阀头子为内阁总理大臣 主持军政 列强以军事威胁 和经济封锁为手段 替袁世凯撑腰 革命营垒中的和旧官僚 乘机攻击革命党人 孙中山被迫妥协 袁世凯 外交孤立 立宪派 过程 年2月 宣统帝退位 孙中山向南京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 1912年3月 袁世凯在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 北京 2 辛亥革命的意义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制度 建立起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观念深入人心 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 封建君主专制 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 主共和 民族资本主义 难点突破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对比 练习31911年8月10日 中国 海圻 号巡洋舰抵达纽约 1912年5月回到上海后 海圻 号应升起的国旗是 a 大清王朝的龙旗b 中华民国的五色旗c 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d 新中国的五星红旗解析1912年2月清帝退位 排除a项 1928年 国民革命军北伐结束 统一中国大陆各省 青天白日旗始用于全国各地 排除c项 1949年新中国成立 国旗为五星红旗 排除d项 因此答案为b 答案b 练习4 2009 广东单科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确立了 a 总统制b 联邦制c 君主立宪政制d 责任内阁制解析此题考查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内容 回顾其内容即可 d 考点综合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的不同点 1 领导阶级不同 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 2 组织形式不同 太平天国利用旧式宗教组织 拜上帝会 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3 革命性质不同 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处在民主革命时期 但仍是旧式农民起义 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 结果不同 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推翻旧政权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 命题视角视角一追踪社会热点辛亥革命100周年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 百年历史风云 弹指一挥间 我们为何对100年前的这场革命念念不忘 因为它不仅是一次革命运动 而且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 它不仅推翻了清政府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实现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而且颁布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使民主共和的思想得到了宣传和推广 从百年纪念这一热点切入 可对辛亥革命进行全面地考查 尝试命题1红星中学高三 1 班举办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图片展 下图是王小明同学展出的一幅有关辛亥革命的漫画 对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望风而起 a 外国列强迎风观望b 立宪派 封建旧官僚纷纷投机革命c 武昌起义后 各省纷纷响应d 革命胜利 民权旗帜高高飘扬 c 视角二紧扣教材重点本讲教材重点有三 一是 天朝田亩制度 和 资政新篇 二是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是辛亥革命的功绩 尝试命题2下图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阶级要求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实现 耕者有其田 取消一切私有财产 绝对平均主义理想a b c d 解析要立足题目中的 凡天下田 天下人同耕 这一关键信息回答 指的是 圣库 制度带来的影响 与这一要求不符 答案d 视角三关注新史观从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等角度评价和认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中西文明碰撞的结果 是先进的中国人用西方文明改造中国的一次伟大尝试 从这一视角去重新审视辛亥革命 可以得出许多新的认识 可以命出许多有新意的题目来 尝试命题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一文中说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 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 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但是树断了 树墩还在 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 还是可以萌发的 陈独秀在 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一文中指出 要帝制不再发生 民主共和可以安稳 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 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1 洋务运动 剪断了一些枝叶 表现在哪些方面 2 辛亥革命是如何将 大树 砍断的 3 革命派为什么没有挖掉 树墩 何以见得 只要树墩还在 还是可以萌发的 解析解答第 1 问要明确 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 的真正含义 本问实际上是要求回答洋务运动采取了哪些发展近代工业的措施 第 2 问实际上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第 3 问实际上考查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和袁世凯如何窃取革命果实 答案 1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创办近代化企业 派遣留学生 创建新式海军 2 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两百多年的清朝统治 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并制定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 原因 辛亥革命不彻底 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 帝国主义列强的干预 革命纲领的不彻底 表现 袁世凯 张勋复辟帝制 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等 视角四运用教材史料本讲教材应关注的史料有 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 太平天国发给农民的田凭 图 历史纵横中安徽桐城一地主的诗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图 湖北军政府图 大总统誓词 等 尝试命题4太平天国时期 安徽桐城一个有文化的地主曾作诗 东庄有佃化为虎 可租人至撄其乳 西庄有佃狠如羊 掉头不顾角相当 这反映了 a 农民阶级缺乏团结合作精神b 太平天国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c 农民分到了土地d 农民依靠太平天国政权进行抗租斗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材料中地主向佃户收租受到佃户的抗拒 其原因就在于太平天国政权的支持 而a b c三项在材料中得不到印证 答案d 考能特训主题 规范答卷案例 例题 本题满分14分 下图为反映辛亥革命的一幅漫画 国 字传统写法是國 但在下图中却为 囻 口内一个民字 并认为是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意 1 这个创意表达的思想观念是什么 4分 2 请解释该思想观念形成的社会原因 10分 答卷抽样答 1 民国万岁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辛亥革命的爆发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颁布等 规范答案 1 思想观念 国家主权在民 2 社会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积极斗争 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规定 名师点评 1 漫画中 国 字口中是个 民 字 说明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目标是建立中华民国 体现了 主权在民 的思想 该生第 1 问的回答不够准确 没有很好地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也没有能够根据设问和材料的主旨判断 调动相关知识 该生此问可得1分 第 2 问要从革命的背景分析 该生的回答不够全面 没有答出思想根源 民主思想传播 革命的过程 中华民国成立 该生此问可得6分 课时训练一 选择题1 马克思说 推动了这次大爆炸 即太平天国运动 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 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c 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d 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 而鸦片战争后列强的经济侵略加剧了农民的贫困 巨额赔款被转嫁到农民身上 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 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答案a 2 下图所示地图可以用来研究 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国民大革命d 抗日战争解析从地图中 花县 金田 永安 天京 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是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 故该地图可以用来研究太平天国运动 b 3 2008 北京文综 下述太平天国的主张 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 解析首先注意题干中 直接体现 抗灾 等关键提示语 然后阅读a b c d四项并排除与题意无关的干扰因素 特别注意选项中的 保险事业 综合分析判断c项最符合题意 答案c 4 忠王李秀成被清军俘获后 清方的记载说 伪干王所编各书 李酋皆不屑看也 下列李秀成和太平天国其他领导人不重视 干王所编各书 的原因不包括 a 资政新篇 和农民战争没有必然联系b 军情紧急 无暇顾及c 李秀成和太平天国将领们不了解西方文明d 李秀成和太平天国将领们对西方文明的排斥 d 5 某班小组讨论 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讨论结果出现以下四种理由 你认为最恰当的理由应该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 a 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b 规模大 时间长 影响深远c 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d 担负了反侵略反封建的任务 d 6 2008 全国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它 a 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 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c 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d 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 近代化 的含义 同时要注意关键词 影响 注意d项 实施了 表述有误 b 7 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 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 使用了下列小标题 点燃革命之火 武汉的形势 排满兴汉宣言 列国的态度 等 这些文章集中报道的可能是 a 太平天国运动b 八国联军侵华c 甲午战争d 辛亥革命 d 8 2008 广东单科 民报 创刊号刊登黄帝像 见下图 的主要目的是 a 提倡民主自由b 宣传排满革命c 倡导个人崇拜d 反对帝国主义解析黄帝被看作是汉族的祖先 其用意显然是尊汉排满 b 9 2009 广东单科 梁启超说 我国蚩蚩四亿之众 数千年受治于民贼政体之下 如盲鱼生长黑壑 不知天地间有 二字 省略的两个字最可能是 a 君主b 科学c 西学d 民权解析联系题目中材料所述的 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 信息可知 梁启超谈论的是政治方面的内容 据所学知识 梁启超主张 兴民权 设议院 实行君主立宪 综合上述分析 正确答案应为d项 d 10 双十节是台湾地区的法定假日之一 台湾 中央政府 亦每年举行庆典 总统府 广场前会举办升旗典礼及 国庆 庆祝大会 这一节日主要是为纪念 a 武昌起义b 黄花岗起义c 保路同志军起义d 同盟会起义解析武昌起义发生于1911年10月10日 双十节 由此而来 a 11 在辛亥革命的下列成果中 能全面反映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走上新台阶的是 a 推翻 洋人的朝廷 客观上打击帝国主义势力b 颁布 临时约法 开始民主宪政的历程c 按 分权与制衡 的原则建立新的政权机构d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 12 有人曾说 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的花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帝国主义干涉使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 被迫解散b 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孙中山出走海外c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 但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未完成革命任务d 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 迫使孙中山辞职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和理解能力 实质考查辛亥革命失败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 说革命不结果实 主要是指革命任务未完成 故c项正确 c 二 非选择题13 某研究课题小组在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中搜集到了以下几组史料 阅读后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天下多男人 尽是兄弟之辈 天下多女子 尽是姊妹之群 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 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洪秀全 原道醒世训 1843年 材料二逆贼洪秀全 杨秀清称乱以来 於今五年矣 荼毒生灵数百余万 蹂躏州县五千余里 所过之境 一概抢掠罄尽 寸草不留 此其残忍惨酷 凡有血气者未有闻之而不痛慷者也 粤匪窃外夷之绪 崇天主之教 士不能诵孔子之经 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 新约 之书 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 一旦扫地荡尽 曾国藩 讨粤匪檄 1852年 材料三1862年 借师助剿 前夕 英国在上海的舆论喉舌 华北捷报 载 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 它不是反清的革命 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 富有的 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 十字军 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 他们所造成的损失真是无法计算的 他们所犯下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的 材料四1863年 英国传教士致函 香港日报 编辑说 关于叛军 太平军 情况及叛军性格的可怕记述 早就使我急欲访问南京 亲自去观察一下这些记述究竟有多少真实性 南京城外商业兴旺 古老的城垣里面 田地耕种良好 四乡也一样 小麦 大麦 大豆均极富饶 城内的居民生活显然较扬子江沿岸诸城优裕 新的商店和优美的房屋正在建筑中 居民一般衣着良好 妇女们来来往往 从事于南方妇女所做的日常工作 老人们则带领孙儿玩耍 我们到了任何地方都受到了尊敬和友好的接待 朱学勤主编 中华文明史 2006年出版 1 材料一中洪秀全表达了一种什么思想观念 2 材料二的作者是怎样否定太平天国的 他为什么对太平天国运动持否定态度 3 在对太平天国进行评价时有下列两种观点 观点一 洪 秀全以匹夫倡革命 中国危亡实兆于此 观点二 太平天国是由社会下层民众发起的一次对现存腐朽的封建社会制度的正义抗争 上述材料中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