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才之路】2016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1在鉴定还原性糖和蛋白质的实验中,制备生物组织样液时,都要加入石英砂进行研磨,加入石英砂的目的是()a研磨充分 b防止有机物受到破坏c提取有机物d有利于研磨液的过滤答案a解析在制备生物组织样液时加入石英砂研磨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破坏组织细胞,使细胞中的还原性糖或蛋白质出来进入研磨液中,以便得到含还原性糖或蛋白质较高的组织样液,而与b、c、d三项没有关系。2下列健康人的四种液体样本中,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颜色反应的是()尿液 胃液汗液 唾液abcd答案d解析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证明其中含有蛋白质,而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3如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以下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蛋白质、水、脂质、糖类,c、o、h、nb蛋白质、糖类、脂质、水,n、h、o、cc水、蛋白质、脂质、糖类,h、o、n、cd水、蛋白质、糖类、脂质,n、h、c、o答案a解析本题的解题突破口在上,若表示化合物,则表示水;若表示元素,则为氧。4在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中,错误的是()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性糖的鉴定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组织材料答案a解析甘蔗、甜菜中的蔗糖是非还原性糖。5鉴定苹果白色果肉中含有葡萄糖或果糖等还原性糖,是将其与某一试剂作用,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能证明还原性糖存在情况是()a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b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c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可以产生紫色反应d被苏丹染液染成红色答案a解析还原糖的鉴定要用斐林试剂。二、非选择题6某小组对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如下图),请填充实验原理;判断实验步骤中画线部分是否正确,并更正错误之处;写出实验结果。(1)实验原理:蛋白质_,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2)实验步骤:将三份等量大豆种子分别萌发1、5、9天后取出,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蛋白质制备液。取3支试管,编号1、2、3,分别加入等量的萌发1、5、9天的蛋白质制备液。在上述试管中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a和b(按比例配制)的混合,振荡均匀后,在沸水浴中加热观察颜色变。a:_。b:_。(3)实验结果:_。答案(1)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2)a错。更正:双缩脲试剂a液1 ml摇匀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b错。更正:不加热或直接观察(3)1、2、3号试管中颜色依次加深解析(1)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紫色越深说明蛋白质含量越多。(2)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不能同时加入,因为先加naoh溶液(a液)可以为cu2(b液)与蛋白质反应提供一个碱性环境。若a、b液同时加入,会导致cu2变成cu(oh)2沉淀而失效。(3)结合图中曲线可以看出,随着萌发天数的增加,蛋白质含量增多。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作为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的理想材料是()a韭菜 b鸢尾c菠菜 d梨答案d解析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的实验,最理想的实验材料是含还原糖量较高的生物组织(或器官),而且组织的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因此韭菜、鸢尾、菠菜的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较多,颜色较深,对于鉴定时的颜色反应起着掩盖作用,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不是理想的实验材料。而只有梨符合条件。 2在新榨取的梨汁中,加入斐林试剂,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将成熟的花生种子的子叶做成临时切片,用苏丹染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橘黄色的颗粒;向新鲜豆浆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豆浆呈紫色;向马铃薯匀浆中滴加碘液呈现蓝色。上述实验现象证明梨汁、花生种子的子叶、豆浆和马铃薯中主要含有的有机物依次是()a葡萄糖、蛋白质、脂肪、淀粉b糖类、蛋白质、淀粉、脂肪c淀粉、脂肪、蛋白质、淀粉d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淀粉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可推知上述实验现象证明梨汁、花生种子的子叶、豆浆和马铃薯中主要含有的有机物依次是: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淀粉。3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ahivsars病毒b毛霉硝化细菌c酵母菌醋酸菌d大肠杆菌蓝藻答案d解析hiv、sars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毛霉、酵母菌为真核生物,而醋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蓝藻都属于原核生物。4在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加入斐林试剂时必须要()a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加入乙液b先加入斐林试剂乙液,后加入甲液c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d以上a、b、c三项操作方法都正确答案c解析斐林试剂的甲液是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乙液是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硫酸铜溶液。只有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后,才能生成浅蓝色的cu(oh)2沉淀。而还原性糖就是与cu(oh)2在加热条件下,才能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起到鉴定还原性糖的作用,因此应选c。5用斐林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过程中,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是()a浅蓝色棕色砖红色b无色浅蓝色棕色c棕色绿色无色d砖红色浅蓝色棕色答案a解析在还原糖的检测过程中,斐林试剂是将0.05 g/ml cuso4溶液与0.1 g/ml naoh溶液等量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浅蓝色的cu(oh)2絮状沉淀,将新配制的斐林试剂倒入组织样液中,此时呈现出cu(oh)2的颜色浅蓝色,随着加热温度升高,cu(oh)2被还原糖中的醛基还原形成cu2o,呈现棕色(蓝色与砖红色的混合色),随反应的继续进行cu2o的量增多,最后呈现砖红色。6c、h、n三种化学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共占73%左右,而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还不到1%,这一事实说明了()a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相似性b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c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d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元素组成是不同的答案c解析据题意分析,同种元素在生物体和非生物体含量差异很大,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故c正确。二、非选择题7请根据你已经学过的知识,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生物体的主要组成元素中含有c、h、o三种元素。_。答案实验原理:c、h、o三种元素的组成,就无机物而言,可组成co2和h2o,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只要能检测到co2和h2o即可证明。实验过程:将某一生物体,如种子(黄豆)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可发现有黑色的含碳化合物形成(即碳化现象);同时,可在试管壁上观察到水珠的出现,说明有水,即可证明有c、h、o三种元素。8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有人认为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和蛋白质。为探究其化学成分,某课题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糖类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后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生成紫色物质,且二者单独检验时互不干扰)请补充完整实验。(1)实验步骤:将细菌细胞粉碎后,用高速离心机分离得到细菌细胞壁。将细菌细胞壁分成两等分,编号为a、b。_。(2)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若a出现砖红色沉淀,b出现紫色a.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和蛋白质b.b.c.c.答案(1)向a组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加热,向b组加双缩脲试剂(2)实验现象实验结论b.若a出现砖红色沉淀,b不出现紫色b.细菌细胞壁含有糖类,不含蛋白质c.若a不出现砖红色沉淀,b出现紫色c.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