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地图 1 定义 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 运用符号概括地将地球上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和地理事物缩小并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形 2 地图三要素 一 比例尺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又叫缩尺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比例尺 方向 图例和注记 1 概念 2 公式 它只表示一种缩小的程度 故无单位 3 表示形式 线段式 文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千米 数字式 一千万分之一 1 10000000 1 10000000 实地距离 图上距离 比例尺分母 4 比例尺的换算 注意 在比例尺计算中要注意距离单位间的换算 5 比例尺的大小 1 800000000 比例尺的大小要看整个分数值的大小 分母越大 比例尺越小 比例尺大小与范围 表示内容详略关系 规律 1 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 如世界政区图 中国政区图等 2 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 如军事图 旅游图等 比例尺越大 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 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 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 内容越简略 b 实地范围相同时 a 图幅大小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 图幅面积越大 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 图幅面积越小 内容越简略 6 比例尺的缩放 1 比例尺放大 用原比例尺 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1 1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 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 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 5000 比例尺变大 2 比例尺缩小 用原比例尺 缩小到的倍数 分数倍 例如将1 50000的比例尺缩小1 4 即比例尺缩小到3 4 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 3 4 1 50000 1 66500 比例尺缩小 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 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 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 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 3 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 9 3 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例题2 按照1 5000000的比例尺 绘制一幅中国政区图 图纸的长度不得小于 厘米 图纸的宽度不得小于 厘米 例题3 在比例尺为1 140000000的世界地图上 量得北京至莫斯科的图上距离为4 4厘米 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公里 把原图放大到2倍后 新图的比例尺为 在放大后的新图上 北京至莫斯科的图上距离是 厘米 例题1 将1 100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新图比例尺为1 20000000b 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c 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d 在原图上淮河长度为10厘米 在新图上长度20厘米 d 104 110 1 70000000 8 8 6160 方向标 地平面上常用的八个方向 二 方向 一般定向法 面对地图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 按图上所标方向定位 一般地图上箭头所指为北方 经纬网定向法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省级行政中心 外国首都 首府 其他居民点 国界 未定国界 洲界 省 自治区 直辖市界 铁路 公路 长城 运河 季节河 湖 水库 渠道 等高线 山峰 关隘 沙漠 沼泽 三 图例和注记 图例 在地图上 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注记 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 性质 属性或数据等的文字或数字 填写注记时 一般为自左至右 从上向下 对于线状事物 注记沿线状符号延伸从左至右或从上向下排列 a b 一 海拔与相对高度 二 等高 深 线和地形剖面图 海拔 地面上某一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地面上某一点相对于另一点的垂直距离 二 等高线地形图 1 等高线 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等各点的连线称作等高线 2 等深线 在地图上把水域深度相等各点的连线称作等深线 它可以清晰地反映地面起伏和区域地貌的特征 它可以表示水面以下的地形 等高距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等深距 相邻两条等深线之间的高度差 同一幅图上等深距并不完全相等 3 等高线地形图 用等高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 特征 同线等高 等高距全图一致 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除了陡崖处 等高线不相交 不重合 等高线地形图 各种地形类型的地形等高线图的表示方法 山地 盆地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山地盆地的判读 示坡线表示坡降的方向 几条特殊的等高线 0米线表示海平面 也是海岸线 200米以下为平原 200 500米为丘陵 500米以上为山地 山谷山脊的判断方法 山脊 山谷 a b c c a b 等值线共性 凸高为低 凸低为高 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坡度大小陡缓的判断 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 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 等值线共性 等值线越密集 则反映单位距离内的数值差异越大 反之越小 1 50000 1 10000 1 200000 1 60000 a b c d 下图中的等高距相同 其中坡度最陡的是 坡度大小陡缓的判断 在不同的等高线图上如何判断坡度大小 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上 在相同的水平距离上等高线越密集 坡度越大 等高线越稀疏 坡度越小 比例尺相同 等高距不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上 在相同的水平范围内等高距越大 坡度越大 等高距越小 坡度越小 在等高线稀疏程度相同 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 比例尺越大 坡度越大 比例尺越小 坡度越小 a 估计海拔高度 例 如图等高距为100m 求b点的海拔高度 400 500米 估计高度 例 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 h 最大可以达到 米 c q a 40 h 41b 49 h 50c 59 h 60d 60 h 61 b 估计相对高度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 若两点在等值线上 两点经过的等高线条数为n 等高距为d 等高线不重合时 则相对高度为 n 1 d 若两点不在等值线上 两点之间经过的等高线条数为n 等高距为d 等高线不重合时 则相对高度为 n 1 d h n 1 d 若某地形区最下部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h低 最上部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h高 等高距为d 则该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为h高 h低 h h高 h低 2d 陡崖相对高度 至少 250 100 米 即交汇等高线数 n 减1乘等高距 d n 1 d不超过 300 50 米 即交汇等高线数 n 加1乘等高距 d n 1 d陡崖相对高度计算方法 n 1 d h n 1 d 陡崖判读 c bc 1 陡崖顶部的海拔范围可能是 2 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 40m 50m b 45m 55m c 50m 60m d 50m 55m a 18m b 21m c 36m d 43m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判断 如果重合等高线中最高值为h1 等高距为d 则陡崖顶部海拔高度的取值范围是h1 h顶 h1 d 如果重合等高线中最低值为h2 等高距为d 则陡崖底部海拔高度的取值范围是h2 d h底 h2 两个相邻山顶之间的部分叫鞍部 鞍部的判断 回顾 基本地形判读 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形式识别地表形态 山地 山峰 闭合曲线 外低内高符号 盆地 洼地 闭合曲线 外高内低 山脊 山脊线 分水岭 等高线凸向低处 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 山谷 山谷线 集水线 河流 等高线凸向高处 等高线穿过河谷时 向上游弯曲 成反v字形 中心点高于两侧点 向高度小的方向突出 中心点低于两侧点 向高度大的方向突出 山谷 山脊 一对山脊等高线组成 鞍部 峭壁 陡崖 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起 等高线地形图综合应用 c 局部地区热源 盆地地形不易散热 1 与气候结合 a 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 0 6 100m b 分析气候特点应结合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势高低 水热状况变化 坡向 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 阳坡气温高 蒸发强 阴坡气温低 蒸发弱 等因素 b 水文特征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 河流流速快 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 河流流量与流域面积 集水区域面积 和流域内降水量 内流区域的融冰或融雪量 有关 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a 水系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 山谷常有河流发育 等高线穿越河谷时 向上游方向弯曲 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2 与水系 水文结合 3 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a 确定水库与坝址的位置 水库库区宜选择在河谷 山谷地区或选择在 口袋形 的洼地或小盆地 库容大 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坝址则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 使坝身较短 避开断层 喀斯特地貌区等 依等高线高程定坝高 依水平距离定坝长 尽量少淹农田 工程量较小 节省投资 安全 b 海滨浴场 港口码头的位置 浴场一般选在海滨缓坡沙岸 港口码头应选在海水较深且避风的海湾 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 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c 确定公路 铁路线 利用有利的地形 地势 选择坡度较缓 距离较短 弯路较少的线路 沿等高线建盘山路 翻山时应选择缓坡 并通过鞍部 尽量避免通过高寒区 沙漠区 沼泽地 永久冻土区 地下溶洞区等 少占农田 少建桥梁 d 确定引水路线 引水路线尽可能短 尽量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 并利用地势 使水自流 e 进行农业区规划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 地势起伏 坡度陡缓 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 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业布局方案 例如 平原宜发展种植业 山区宜发展林业 牧业 f 工业区 居民区选址 工业区宜建在平坦开阔的地形区 且交通便利 水源充足 接近资源的地区 居民区最好建在依山傍水 地势开阔平坦的向阳地带 并且要交通便利 远离污染 g 疗养院 气象站选址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 气候适宜 空气清新的地方 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 地形开阔的地点 b e城是化学工业城市 此山区的主导风向是 在该山区要建立一处疗养院 如在甲 乙两处选址的话 以处较好 理由是 甲地是上风向 向阳坡 空气新鲜 阳光充足 而乙处是背阴坡 又在化学工厂的下风向 西北风 甲 如上图 判断图中a b的海拔范围各是多少 等值线共性 在两条等值线间若还有一条闭合等值线 则其数值只可能大于大的 或小于小的 150米 ha 100米 50米 hb 0米 难点突破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1 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读下图 完成下列问题 盆地 陡崖 山谷 山脊 山顶 鞍部 练习 读下图 完成下列问题 2 小河流向 方 计划把水从a水库调到c处 ac的调水路线是否合理 为什么 因为a处比c处高 引水顺势下流 东 合理 1 龙岭与云岭的图上直线距离为3 5厘米 两岭之间的实地距离为 2 图中a b c d是山脊还是山谷 a b c d 3 图中甲 乙两处分别是什么地形 甲 乙 4 若d处有一小河 则该河的流向大致是 5 a点在b点的 方向 6 龙岭与云岭的相对高度是 1 龙岭与云岭的图上直线距离为3 5厘米 两岭之间的实地距离为 2 图中a b c d是山脊还是山谷 a b c d 3 图中甲 乙两处分别是什么地形 甲 乙 4 若d处有一小河 则该河的流向大致是 5 a点在b点的 方向 6 龙岭与云岭的相对高度是 35千米 山脊 山谷 山谷 山谷 陡崖 鞍部 自北向南 西北 17米 在甲 乙 丙 丁四个观测点中 能够直接观测到三道堤坝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 在甲 乙 丙 丁四个观测点中 能够直接观测到三道堤坝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 通视问题 能 通视 的两点之间是不能有障碍的 即两点之间的空间连线必须高于两点之间所有等高线的高度值 但仅看两地的高差不能确定视野情况 因为两地之间可能有山脊存在 一般情况下 凸坡也不能通视 在形态上凹坡是下部坡度缓 上部坡度陡 凸坡则下陡上缓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凹坡等高线下部稀疏 上部密集 而凸坡则下密上疏 如图 在地形剖面图上的差别如图所示 在凸坡的a点上不能观测到b点 因视线会被凸坡阻挡 如图 而在凹坡上的a 点则能观测到b 点 如图 1 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东北流向西南 东南流向西北 西北流向东南 西南流向东北2 如图中等压线为一闭合等压线的部分 则图示地区 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法考课程选择指南
- 法的概念与本质课件
- 2025年简单初中音乐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焊接技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安全培训开始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动物的尾巴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能源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报告
- 触电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内蒙古工业大学招聘博士学位事业编制人员2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年动漫产业链协同创新与产业技术创新报告
-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豆
- 简易版关于做好县委巡察组巡视商务局期间信访稳定工作的应急预案
- 2025年中秋节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装配钳工高级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酒店管理集团国际化发展路径与挑战分析报告
- 教师培训破冰行动课件
- 局生态环保培训课件
- 虚拟现实技术在宠物行为干预中的临床应用-洞察阐释
- 2025至2030中国石油化工设备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版电子版教材-1
- 冻伤的处理与急救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