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笔记.doc_第1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笔记.doc_第2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笔记.doc_第3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笔记.doc_第4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笔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笔记(第三单元 课题3 水的净化开始)课题3 水的净化取水口加絮凝剂(明矾)反应沉淀池*过滤池活性炭吸附池(颜色、气味) (物理变化)过滤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不能有气泡,否则减慢过滤速度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否则过滤效果不好三靠: 漏斗下端尖嘴处紧靠烧杯内壁 防止液滴飞溅过滤后仍然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玻璃棒等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吸附可以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可溶性杂质和气味)区分硬水、软水滴加肥皂水,振荡三水产生大量浮渣软水产生大量泡沫活性炭的结构:疏松多孔吸附作用(物理变化)只喝纯净水不健康蒸馏装置:加热装置冷却装置接收装置课题4 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方法:工业上实现水的循环利用;改革工艺;改变习惯 生活上实现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器具拓展性课题 最轻的气体H2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最水的气体、难溶于水点燃化学性质1. 可燃性:2H2+O2 2H2O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2. 还原性:把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的性质 CuO+H2 Cu+H2OFe3O4+4H2 3Fe+4H2O2Al2O3+6H2 4Al+6H2OH2作为燃料的优点:燃烧放热多原料来源广产物无污染不能大量使用的原因:成本太高运输、储存困难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原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 电子的速度接近于光速Ar=特征:是比值,不是真实质量单位是1,一般不写 数值都大于1Ar质子数+中子数课题2 元素地壳 OSiAlFe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不能说微粒)(当微粒只有一个原子时才成立)的总称。(分子和原子不能说同种元素)元素原子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不同点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联系集体与个数的关系用途注意元素用于解释物质组成原子用于解释分子构成元素符号:写法:一大二小意义:只有七种不能表示其单质:H2,O2,N2,F2,Cl2,Br2,I2(氢氧氮氟氯溴碘)元素周期表结构:族周期结构(7个周期,16个族)同一个族的元素性质相似元素左上角 Ar(质子+中子)左下角 质子(电子、核电荷)例:(碘131) Ar=131 日本地震 质子数+中子数131 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53 中子数=131-53=78同周期中,以金属元素开头,过渡到非金属元素,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课题3 离子一、核外电子绕电子分层排布1. 电子层: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区域2. 电子层内的电子数 第一层:最多不超过2个 第二层:最多不超过8个 最外层:最多不超过8个(*第n层最多不超过2n2个,前提是最外层最多不超过8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质子数3. 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层的电子数电子层原子核周期数等于原子的电子层数同周期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最外层电子数也在递增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8(若只有一层电子等于2)离子:带电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符号1. 写法: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电荷数 先写数,再写号;若是“1”,一定省。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2. 意义:Mg2+KCl 氯化钾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MgO氧化镁由镁离子和氧离子构成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表示M元素的化合价为+b价一、意义表示1个M离子带个单位正电荷表示粒子个数表示1个M分子中b个M原子二、书写1. 单质2. 化合物一写二排三标四交叉五约分三、读写1. 单质2. 化合物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先写号,再写数,若是“1”,不能省化合价和离子带电数值相等,但表示方法不一样原子团根氢氧根 硝酸根 硫酸根 碳酸根 铵根 磷酸根氢氧硝酸负一价,硫酸碳酸负二价,只有铵根正一价,还有磷酸负二价氯化铜 硫酸铝 氧化铜 氢氧化钠酸:氢元素与酸根的化合物 硝酸 硫酸 碳酸中氧元素显-1价钾钠氢银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氟氯溴碘负一价,通常氧硫负二价;铜汞正二铝正三,亚铁正二铁正三;单零硅四磷正五。有关计算:1. 原子个数 H2O H:O=2:12. 已知物质求元素在30kg CO(NH2)2中N元素质量=30kgN% =30kg =14kg3. 已知元素求物质(纯净物)NH4NO3的质量=28kgN%N元素为28kg =28kg =80kg4. 根据样品中某元素质量分数求纯度例:CO(NH2)2=100%=90%CO(NH2)2中N元素质量分数=纯度=100%(100%=1)第五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气球作用: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点燃化学方程式:4P+5O2 2P2O5实验现象: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气球先膨胀(气体膨胀)后收缩(比原来更小消耗氢气)注意:刚引燃白磷就称量,不平衡的原因是气球膨胀产生浮力使天平不平衡;把药品换成Zn和H2SO4反应称量时不平衡的原因是产生的氢气使气球膨胀,产生浮力。化学方程式:Fe+CuSO4=Cu+FeSO4实验现象:铁丝表面生成一种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尽量不要用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若用此类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必须在密闭装置中进行。点燃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CO2+H2O 砂纸打磨:除去镁条表面的氧化膜不平衡的原因:生成的CO2气体扩散到空气中没有 化学方程式:2Mg+O2 2MgO被称量到 质量增加的原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的质 量加氧气的质量 质量减少的原因:燃烧产生的白烟扩散到空气中没有被称量到以上两个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两个反应中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但没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点燃2KClO3 2KCl + 3O22(39+35.5+163) 2(39+35.5) 3(162) 245 149 96读法:点燃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1. 最小公倍数法:适合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2. 有时用奇数配偶法来修正:某种原子分布比较分散3. 法:有O2参加的非化合反应 / 有单质参加/产生的非化合/分解反应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若反应物中的某种元素都转移到一种生成物中,则既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计算,也可能用质量分数计算。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同素异形体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碳:用于元素和原子的名称炭:用于具体物质的名称结构决定物质1.金刚石 不导电不导热 原子结构:金字塔2.石墨 既导电又导热 润滑性 原子结构:层状 无定形碳 吸附:物理变化3.C60 不导电 质脆 导热性很差 原子结构:足球状一、常温 化学性质稳定 点燃二、高温时 点燃1.可燃性 C+O2 CO2 生成物种类不仅决定于反应物种类,还决定于反应物用量 2C+O2 CO2 使用煤炉时应注意通风 高温2.还原性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uO+C 2Cu+CO2 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氧元素传递的反应 失去氧元素的反应物叫氧化剂还原反应 高温 得到氧元素的反应物叫还原剂氧化反应 碳和二氧化碳反应:C + CO2 2CO(吸热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还原剂 氧化剂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CaCO3+2HCl=CaCl2+H2O+CO2 减少的质量就是CO2的质量 含碳酸根的物质与酸反应都能生成CO2Na2CO3 纯碱、苏打Na2CO3+2HCl=2NaCl+H2O+CO2不选作制取反应的原因:Na2CO3是白色粉末,与HCl能充分接触,反应过快。CaCO3+H2SO4=CaSO4+H2O+CO2生成的H2SO4是一种微溶物,附着在石灰石表面,使反应停止。酸雨的主要成分是H2SO4,但由于雨水的冲刷,使反应不断进行,不断腐蚀石灰石。制取气体的反应一、制取CO2药品石灰石和稀HCl(浓HCl有挥发性)二、实验原理(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溶于水)为什么不用浓HCl? 浓HCl有挥发性,使生成的CO2不纯。选择气体收集装置的标准:气体的水溶性和气体的密度,是否与水或空气反应三、实验装置(略) 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先放固体,再放液体。四、检验和验满 检验: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Ca(OH)2+CO2=CaCO3+H2O 若木条熄灭,则说明CO2收集满了。 (不溶于水)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子的构成不同,所以CO和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同。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 固态CO2叫“干冰”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左边倒:上层蜡烛先接触CO2,所以先熄灭导管导气也不行证明只有酸才能使石蕊变红对比:水不能使石蕊变红对比:CO2不能使石蕊变红控 制 变 量 法向上排空气法、“灯火”试验的原因、用CO2吹一个肥皂泡等方法都可以证明 高温 将CO2通入石蕊溶液中,不能证明是CO2单独使石蕊变红,还是CO2与水共同作用使石蕊变红。淡蓝色火焰H2CO3 H2O+CO2 CO2 + C 2CO2CO+O2 2CO2 点燃 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性 还原剂 C+O2 CO2 高温CO2+CO 2CO 高温CaCO3+CO2+H2O=Ca(HCO3)2 2NaOH+CO2=Na2CO3+H2O 吸收CO2的反应三、一氧化碳 难溶于水,CO略小于空气(所以最好不用向下排空气法) 点燃(一定要先验纯) 可燃性 2CO+O2 2CO2 现象:发出蓝色火焰,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高温 高温 的气体。 还原性 3CO+Fe2O3 2Fe+3CO2 4CO+Fe3O4 3Fe+4CO2 红色 黑色 (氧化还原反应) CuO + CO Cu+CO2 氧化剂 还原剂尾气处理(图片转自百度百科) 现象:黑色的CuO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早出(开始时,先通CO再加热) 排出空气,防止爆炸 CO晚归(结束时,先停止加热,继续通CO到试 管冷却) 防止生成的铜重新被氧化A CB D高温 B、C固体,B黑,C红,则B为CuO,C为Cu B、C固体,B红,C黑,则B为Fe2O3,C为Fe C CO2CO CaOCaCO3 Ca(OH)2 点燃 高温2C+O2(不足) 2CO 点燃 C+CO2 2CO 高温C+O2 CO2 点燃 C+2CuO 2Cu+CO2 2CO+O2 2CO2 高温 CuO+CO Cu+CO2 高温CO2+C 2COCaCO3 CaO+CO2CaO+H2O=Ca(OH)2(生石灰变熟石灰)CaO+CO2=CaCO3+H2OCaCO3+2HCl=CaCl2+CO2+H2O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略)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硬度银比较昂贵防锈、硬度大、美观钨的熔点高一般都有金属光泽生铁 硬而脆钢 硬而韧纯金属合金铅镉铋锡焊锡武德合金(保险丝)熔点/32732127123218370启示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熔点更低。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点燃 点燃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Mg+O2 2MgO 3Fe+2O2 Fe3O4 2Cu+O2 2CuO金属+O2金属氧化物二、金属和酸反应金属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稀盐酸稀硫酸稀盐酸稀硫酸镁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放出热量Mg+2HCl=MgCl2+H2Mg+H2SO4=MgSO4+H2锌反应适中,产生均匀气泡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铁缓慢反应,产生微小气泡,溶液逐渐由无色变成浅绿色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铜没有现象用金属与酸反应来检验金属活动性:金属的形状、大小相同,酸的浓度、质量、种类相同。金属+酸金属酸根化合物(盐)+H2置换反应:A+BCB+AC三、金属+金属化合物溶液(盐溶液)新金属+新金属化合物溶液(新盐溶液)实验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产生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无色2Al+3CuSO4=3Cu+Al2(SO4)3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产生灰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Cu+2AgNO3=2Ag+Cu(NO3)2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没有现象 MgAlZnFe AlMgFeZn 产生H2由快到慢 金属等量,酸过量,产生H2由多到少金属等量,酸过量,金属化合价相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