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链接一:黄河大合唱的诞生光未然一位朋友自北美来电话约稿,以黄河大合唱的诞生为题,要我为华语快报撰文,以配合中国伟大作曲家冼星海的这部艺术作品在香港“黄河音乐节”隆重上演。围绕这个题目,我早写过回忆录,要说的都说过了。而盛意难却,虽是限题限时作文,也该再试试看。我要借此机会,热烈祝贺“黄河音乐节”取得丰硕成果。香港文化界盛情邀请而我因有事未能前往,也借此表示谢意和歉意。早在1937年春天我和星海在上海结识的时候,他已经大发宏愿,要通过自己创作的音乐形象,表现我们中华民族的苦难、挣扎、奋斗,对自由幸福的追求和胜利的确信。他把这一宏愿灌注到他正在写作的民族交响乐中。抗战爆发了,这是全中国人民热情奔放的时代,作家、艺术家更处于热情奔放的潮头。他写了很多具有长久生命力的爱国歌曲,更希望通过声乐艺术的长篇巨著以表现自己的宏愿。这说明黄河大合唱的诞生,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作曲家蕴蓄已久的内在要求。回想起来,作曲家反映时代要求的宏愿,也正是中国作家、艺术家共同的心愿,我也并不例外。1938年秋冬,我和抗敌演剧第三队的同志们一起,经常在大西北的黄河两岸行军,在敌后游击根据地活动。中国雄奇的山川,游击健儿们英勇的身姿,时刻强烈地感动着我,我在心头酝酿着一个篇幅较大的朗诵诗黄河吟。稍后在延安治病、写诗时,接受星海和演剧三队同志们的建议,改写为黄河大合唱的歌词。现在可以补充的是,当时有两个印象,强烈地直接激发了我胸中蕴蓄的诗情。一个是渡过黄河险滩时船夫们驾驶方舟(确确实实是方舟)同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这已经在黄河船夫曲中有所表现和发挥了。当时,同舟共济的邬析零同志记录下来的船夫号子,曾经是星海作曲时的重要参考。再一个是行经山西吉县以北的壶口(虎口)看黄河激流堕入悬崖深渊形成尼亚加拉大瀑布式的壮美图景。这是著名的“黄河冒烟”“陆地行舟”(船过此处要在陆上绕行一段)的地方。我被这大自然的奇观惊呆了。我把当时的印象如实地写进朗诵歌曲黄河之水天上来(大合唱第三首)中,我说“如实地写”,因为确实“从十里路外”,可“仰望它的浓烟上升”,它确实“摇动了地壳,冲散了天上的乌云”;这里描述的历史上西北人民无尽的苦难,当时“黄河两岸游击兵团、野战兵团,星罗棋布,穿插在敌人后面”的奇异场面,也都是真实的。黄河大合唱八首歌曲的第三首,被写成一首朗诵歌曲,这在词曲作者都是有意的尝试。星海写道:“中国歌曲用三弦来伴奏能表达歌词的内容,而又可独立自成一曲的,恐怕是第一次的尝试。”(我怎样写黄河大合唱)我以为应当这样尝试发挥艺术的效果。全国解放后,黄河大合唱在首都多次正式演出,都忽略了朗诵歌曲黄河之水天上来,我对此表示遗憾。朗诵歌曲表演时难度较大,他们怕处理不好,影响了整个演出的效果。1939年4月在延安首次两场演出,是由我带病朗诵的,当时伴奏条件也比较简朴。后来在延安演出,解放前在南北各大城市业余演出,都是八首歌曲一气呵成的完整演唱,并未因第三首难于处理砸了锅。现在是专业团体的高水平演唱,各方面的条件比过去强得多。我希望艺术家们克服困难,希望听到大合唱全曲的完整演出。我现在还记得,1939年2月的一个晚上,延安交际处一个宽大窑洞里,抗战演剧第三队30位同志共度愉快的农历除夕。我应邀从二十里铺的医院赶来参加这个晚会。星海同志也应邀参加了。在明亮的煤油灯下,我站起来作了几句说明,然后很带感情地一气朗诵了全部四百多行的黄河歌词。同志们以期待的眼光聚精会神地谛听着。掌声刚落,星海同志霍地站起来,把歌词抓在手里,说:“我有把握写好它!”接着是更热烈的掌声,杂以欢呼,祝贺这诗与音乐的心灵的契合。黄河大合唱主要是音乐艺术的成就。歌词为实现作曲家的宏愿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痛惜天才的作曲家过早地离去!要是他活到今天当然是八十高龄了,听到他的歌声至今还在大河上下、天南海北鼓舞着炎黄子孙团结奋起、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那该多好啊!要是他还活着,在他正常延续的后40年中间,他该写出多少不朽的时代乐章啊!想到这里,越发感到我们的损失之大!越发激励年青一代的有志之士,急起直追,弥补我们的重大损失,并且以超越前人的新创造,为新中国增添新的光彩!(原载1985年8月28日纽约华语快报)链接二:黄河颂教学反思今天,我上了黄河颂一课,此刻自信如黄河之水一泻千里,思绪也掀起万丈狂澜。我认真地备了课。教学视频看了两个,教学实录打印若干。充分取长补短后,又实际研究了第二单元的教学目标,可以概括为三:1.反复朗读,感知思想内容;2.学习语言运用技巧;3.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我知道这样一篇诗歌,可以简单地把朗读作为一条主线,贯串课堂。可是,只有朗读,恐怕语言品析落空,缺少语文课堂最实效的内容;既缺少爱国情感的渲染,又失去课堂的深度。我纠结了很久,决定一个都不放手。三大板块,遂在我脑海中成型。先朗读(蓄势)再品语言(实质)后扣现实(升华)但,这样割裂的板块,却让我忽视了语文中最重要的“品”“读”实为一家。在进行朗读指导时,学生知道要抓关键词,学生说“奔向东南”的“奔”和“劈成南北两面”的“劈”要重读,可以表现黄河水的气势;“望黄河滚滚”的“望”要读得拖长一些我频频点头,我想顺势深入,“奔”写出水流的速度,展现黄河一泻千里的气势;再启发“望”换成“看”在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可是,忽然脑海中又清晰地出现了我早已设计好的课堂思路,现在品析了语言,下个环节怎么办?我还设计了名师洪镇涛上诗歌课的形式,学着他先从语言的角度提出示范问题,让学生从换词、比较的角度自己提出问题,整个课堂既形式活泼,学生主体又有效体现,教学效果也特别好。如果我现在自然而然地解决语言赏析问题,那下一步我讲什么呢?刹那的犹豫矛盾之后,我还是决定按预设的走,至少在我的掌控范围内。可越进行,越觉得凶险茫然。这个词语赏析已经在朗读指导时浅尝辄止了,关键是学生再怎么找词语替换其实质都差不多。“奔”“掀”“劈”“滚滚”“狂澜”等等都展现了黄河的气势力量之美。这一赏析环节实质上进入了无聊重复的阶段。老教师的点评一针见血,我才悟到缺乏实质品析的朗读指导如空中楼阁,“品”与“读”本就是可以自然融合的。因为我的人为割裂,浪费了很多课堂时间,而这些本可以是用来联系现实、拓展深度的。我已经设计了在结尾阶段引入正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的“名古屋市长关于否定南京大屠杀”的事件,我想学生的爱国热情一定会在诗歌的点燃下,在现实事件的冲突中熊熊燃烧,那么这节课的思想魅力也就不言而喻了。只是,还是我这个教者缺乏应变的智慧及文本解读的深度吧。这是一节遗憾的课!但,谁又能说教学不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呢?只是希望自己可以在这一节课中,更清醒地反思教学,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一、参考答案诗人从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二、参考答案本诗属于直接抒情、风格豪迈类,因为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词都属于这类风格。三、参考答案1.示例是从理解、评价角度进行批注的。2.略。四、参考答案略。五、参考答案略。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澎湃(pi)发源(yun)屏障(zhng)B.浊流(zh)流泻(xi)构筑(zh)C.哺育(b)山巅(din)劈开(p)D.体魄(p)宛转(wn)扮演(bn)2.判断下列加点词语的释义和用法是否相同,并作简要分析。(1)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多少英雄的故事。(2)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3.请根据课文,补出下列空缺的词语或句子。(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2)啊!黄河!/你一泻万丈,/,/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4.请补写出下列描写黄河的诗句。(1),奔流到海不复回。(2),将登太行雪满山。(3)九曲黄河万里沙,。(4)黄河远上白云间,。5.阅读全诗,回答问题。(1)本诗歌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哪一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其内容是什么?(2)这首歌词的第一、二两节之间有什么关系?(3)主体部分中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找出一个词来统领,应该是哪个词?它所统领的内容是什么?二、课外类文阅读怒从黄河来蒋建伟清瘦、苍凉,即使是一棵,也在努力高举着一团白亮亮的雪花,一路裹挟着黄河的怒气它们如同燃烧的白火焰,撕咬着,拼生赴死,奔向大海终于,下起了一场大雪。在寒冷中,它们一棵紧挨一棵,一朵雪花开在另一团雪花里,一种倔强生发出另一种倔强,一群群、一群群在黄河口站着,一言不发地站着,站成了一股股排山倒海的雪浪看哪,那寒风中呼啦啦怒放的芦花,那大批向东、大雪一样咆哮的芦苇荡!芦苇荡的美,不止在春夏时节,更在于晚秋的芦花。当所有的寒冷挥师南下,气温一天比一天凉,百花缓慢地谢了,谢到最后,只剩下了这一种花。风起一刹那,全世界仿佛变成了一个雪的天堂,那么美,那么纯,那么亲!风,往风的旋涡中心刮,越刮越毒。我们的头发和衣服被刮乱了,我们像一个个棋子似的,在船的甲板上弹跳不止。游船属于中型船,有马达,客舱可乘坐50人,顶上的一棚,为特殊加厚钢板,听说上头是一处小型观景台。我们兴奋着爬上去,看黄河入海。滩涂之上,野生的芦苇荡随处冒出来,每一棵,都高举着雪花一样白的花,不分东西南北地盛开着、怒放着,大风刮过,就像下大雪一样,好家伙,一下子就是15万公顷。尤其,在波涛汹涌的大海边,数不尽的芦花见证了黄河入海时那动人的一瞬:黄河水裹挟着大量黄色的泥沙奔腾向东,迎面冲向一排排隆隆作响的蓝色海浪,蓝色几欲要抱住黄色,黄色不停地向蓝色发泄着怒火,一个劲拼命挣扎,直到渐渐失去了力量在这个地方,大海把宽容留下,黄河把野性留下。芦花的母性,这个时候也显现出来:它们,婷而不媚,挺而不屈,寒而不冷。船颠簸摇晃得厉害,站都站不稳,大风再那么一刮,谁都会担心自己一不小心被风刮跑了。我牢牢抓住白色的铁栏杆,迎着大风呼吸,和旁边的朋友高声说着话,但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些什么,只能借助眼神、手势以及肢体许多的夸张动作,努力想告诉对方什么,想听到对方的一些什么,哪怕是哪怕是一场徒劳。我们此行,是去看黄河入海的壮观景象,感受一下大海的大和黄河的黄,可是,风多么大呀,黑蒙蒙、灰蒙蒙的水色之中,黑色和灰色倒成了主导,哪里有黄?哪里有蓝呢?不,我分明看到了另一副壮烈的面孔,那是至死都在愤怒中煎熬、不甘、不屈的黄河!连大海都敢冲撞的黄河!那河道,那怒吼,那九曲十八弯,那退潮后的河底的龙脊,是铁了心的牛,是犟了性的驴,使出了浑身上下的劲儿,一股股,一阵阵,一声声,一天天,一年年,后浪追赶着前浪,一股脑儿朝前冲冲!这充满血性、义气的一个字,是黄河的秉性,中国人的秉性!船开始“哒哒哒”着调头、回返,想必船老板看这鬼天气也悻悻然,只得无功而返。不过,很多游客却盼望着好天气能突然出现,船老板回心转意。虽一个个满脸的遗憾,却不肯下到船舱里去。想一想世上的事情,哪有那么多的奇迹发生呢?等了半晌,终究没个什么结果,渐渐地,人群开始稀了,不似刚才那般肩擦肩、脸碰脸了,有人开始下去了,接下来是第二三四五个,直到我猛一抬头,发现只剩下我们一行的五个人了。其中的一个朋友,穿西装、打领带、皮鞋贼亮,他拎了一部专业相机凑过来,也不说话,径自盯着我的脸,5秒钟,想从中寻找出一种遗憾的感觉来,因为他们都来自当地,只我一个外地人,外地人看不到入海的黄河,难道不遗憾得要死?不过很抱歉,他连哪怕一丝也没有找出,后来自己偷偷藏起了尴尬的眼神,仓皇之间丢下我。其实,他不知道我此行的最大收获我看到了一条喝醉了酒的黄河、咽下血牙的黄河、发了怒的黄河、冲向大海的黄河!他更不知道,正是因了黄河的这种野性,这种大气磅礴的怒气,繁衍出了一片片野性的芦苇荡,凝结成一个民族的血性这一刻,我多想指着黄河口那么多浩瀚的芦花,把它们骨子里的东西一点一点讲给他听。从大河到大海,从一个烈女子般的芦花到一个伟大的民族。这一路上,到处都在飘飞着芦花大雪,为什么芦花会如此不惧生死?为什么野生的力量会如此排山倒海、不可阻挡?答案只有一个:“怒从黄河来!”(人民日报,2014年4月21日24版)6.通读全文,并联系标题和结尾段,说说作者写了哪两个方面的“怒”。7.阅读第段,简要概括作者此行观景的“遗憾”和“收获”。8.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1)黄河水裹挟着大量黄色的泥沙奔腾向东,迎面冲向一排排隆隆作响的蓝色海浪,蓝色几欲要抱住黄色,黄色不停地向蓝色发泄着怒火,一个劲拼命挣扎,直到渐渐失去了力量(词语锤炼)(2)风起一刹那,全世界仿佛变成了一个雪的天堂,那么美,那么纯,那么亲!(修辞手法)9.第段画线句用了什么手法描写风?有什么作用?10.联系课文黄河颂,谈谈芦花骨子里蕴含着我们民族怎样的伟大精神?附录: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答案与解析】1.B(“浊”读zhu。)2.(1)前者为形容词,可以解释为“英勇的”;后者为名词,解释为“英雄们”。(2)前者为形容词,暗含着“中华民族的大无畏的精神”;后者为名词,暗指“中国”。3.(1)摇篮发源(2)浩浩荡荡臂膀4.(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2)欲渡黄河冰塞川(3)浪淘风簸自天涯(4)一片孤城万仞山5.(1)“颂”。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2)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二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3)“望”。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6.芦花之怒、黄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展台搭建咨询方案
- 咨询公司表格配色方案
- 建筑标识亮化方案设计
- 水暖管道施工环境评估分析报告
- 大连开业活动方案策划招聘
-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考核
- 2025版司法局《终止重整程序申请书》民事破产重组类文书(空白模板)
- 学校捐赠活动仪式方案策划
- 在高铁线上的营销方案
- 旅游路线促销活动策划方案
- 4.1夯实法治基础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度九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
- 连铸工岗位操作规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兵团普通职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第一单元 第2课《童真时光》 【人教版】美术 三年级上册
- 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分局招聘辅警考试真题2024
- 2025年全国货运驾驶员职业技能资格考试试题(基础知识)含答案
- GB/T 46150.2-2025锅炉和压力容器第2部分:GB/T 46150.1的符合性检查程序要求
- 2025年甘肃省高考历史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 中华优传统文化(慕课版)教案
- 《中国老年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指南(2023)》解读 4
- 2025年广东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地市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