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议论文写作语言训练.doc_第1页
高二议论文写作语言训练.doc_第2页
高二议论文写作语言训练.doc_第3页
高二议论文写作语言训练.doc_第4页
高二议论文写作语言训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高二议论文写作语言训练得作文者,得语文之天下;得语言者,得作文之天下。这句话虽然说得有点夸张,但的确道出了语言在考场作文中的重要意义。从阅卷实践来看,在审题、结构、内容等方面不出现“硬伤”的前提下,语言成为感动阅卷老师的主要因素。请看高考作文阅卷的老师的阅卷手记:语言的精彩决定着作文的人气指数:没有娴熟的语言技巧,如同没有精良的手艺,难以把一块用事实与思想凝聚的高级面料,剪裁成一件适体的、漂亮的外衣。只有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才能感染读者,成为文章的魅力之所在。生动形象的语言,能在写景时,绘声绘色,使人如临其境;写人时,神形毕肖,让人如见其人;论理时,亦庄亦谐,准确鲜明,给人一种内在的逻辑力量。优秀作文的语言都会让你感到生命的律动,给人以灵动、脱俗之感。由此看来,要打动评卷人,语言有文采显得尤其重要。关于“有文采”,高考考试大纲的四个评分点是: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这是在“语言通顺”基础上提出的高一层次的语言标准。它要求考生能灵活选用词语、句式或修辞手法,特点鲜明,使文句有表现力。那么,我们怎样炼成闪闪发光的语言呢?法国作家布瓦罗有言:“一句漂亮话之所以漂亮,就在于所说的东西是每个人都想到过的,而所说的方式却是生动的、精妙的、新颖的。”我们写作文,要将“每个人都想到过的”东西,转换成大多数人想象不出的“生动的、精妙的、新颖的”语言,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锤炼词语,褒贬分明,增强语言活力我们积累的作文材料往往多为事实、故事、寓言等,这些材料保留着它本身的语境,与我们写作的基调不一定完全一致。甚至有些材料可以从多个角度阐发,如果只是原生态地运用材料,则难有自我的情感态度,那么就没有了作者的立场。我们不妨在运用材料时,通过精心锤炼词语,进行精辟的分析,同时强化情感色彩,以达到或赞美、或讽喻、或鞭挞的不同效果。如: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有相当影响力的知识分子,韩德强仅仅因与别人看法不同,对八旬老人出手,并在事后不认错。韩德强明知因观点不同打人是不对的,却不认错,看来其对交流、讨论、讲道理已经失去了耐心,转而寻求以另一种的方式强制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以上语段,作者对“大学教授”的做法,基本上是纯客观的叙述,褒贬欠分明,读者难以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也就少了感染力,如果通过锤炼词语,强化情感色彩等手段,就不一样了:仅仅因为意见不同,对标语发了几句牢骚,韩德强就“义愤填膺”“义正词严”地用一顶“汉奸”的帽子“盖过去”,接着两个耳光“痛打”下去,俨然认定自己是正义的化身。在这样的“理所当然”的思维下,外表、身份斯文的他掌掴另一个人,行为如此粗鲁暴戾,令人错愕不已。如此自认“理所当然”的逻辑,如此不讲理的“爱国”,如此不讲道德的“爱国”,如此践踏别人尊严的“爱国”,叫人如何消受得起?修改后的语段,作者用了“义愤填膺”“义正词严“错愕不已”等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词语,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而“盖过去”“痛打”等词语则让“大学教授”这一人物形象更鲜活。语段通过锤炼词语,使语言新颖脱俗,鲜明生动,强化了感情色彩,增强了语言活力,使论证具有了极强的说服力。掌握丰富的词汇是“运用”的先决条件,怎样运用?无非是对已掌握的词语进行辨析和选择,选择运用得准确,恰如其分,往往化腐朽为神奇,是做到生动有文采的第一步。如果用词不准确,那意味着与生动、文采无缘。二、妙用句式,摇曳多姿,尽显语言韵味有文采,有时表现为一种变化之美。这种变化集中体现在句式的选用上,即通过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肯定句与否定句、主动句与被动句、单句与复句等灵活搭配,交替使用,使行文活泼、自由,变化多姿,产生一种特殊的美感。我们写作时要善于根据抒发感情、体现思想或表达内容的不同需要,灵活地、变化地、丰富地使用不同的句式,变换节奏,使语言抑扬顿挫,波澜起伏。首先是率真而不做作,根据情感抒发的需要,该长则长,该短则短;需对偶时对偶,需排比时排比。其次是变化而不呆板,如行云流水,自然为文。再次是丰富而不单一,综合使用各种句式,音韵和谐,铿锵有力,摇曳多姿。我们妙用句式,就是要根据作文素材的主题的需要灵活地运用句式,根据表达的目的和具体的语言环境,灵活变换句式,才能使语句优美厚实,语段和谐流畅,尽显语言韵味。如:洛克菲勒,这位全球闻名的“石油大王”,曾经是一位在石油公司工作的毫不起眼的小职工。他的工作只需要按一下按钮,可以说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替代他。他此时想不到其它的办法帮助自己受到高层的重视。但他将目光停留在了自己控制的那台机器上。经过很长时间的研制,他发现密封石油桶只需要8.5滴的黏剂,而机器则会滴下9滴。于是他将机器的改进图纸及说明交给了公司。公司每年因克洛菲勒的这一发现而节省了上千万美金。如果洛克菲勒没有发现这一问题,也许就不会有“石油大王”的称号了。如果他对机器的构造不了解,即使他发现了,也会束手无策,成就不了以后的事业。他所做的一切的根本,就是对本职工作的熟悉。它不仅将自己手上的事情做好了,而且比别人做得都要好。或许这就是洛克菲勒能够成为闻名世界的“石油大王”的原因了。这段文字文通字顺,作者用了事例,也做了分析,也扣题。但语言平淡,不能真正打动人。一句话,就是没有文采,没有让读者眼前一亮的文采,从而也就却少了视觉冲击力。如果注意运用多种句式,在合理的想象组合下,就会别有风味:忘不了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忘不了他在普普通通的石油工作中的责任,忘不了他首先把自己手上的事情做好。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一位不起眼的小草,他却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密封石油桶应该用8.5滴黏液就够了,而机器却滴下了9滴。试想一下,他没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没有一丝不苟的精细,能发现这一缺漏吗?能节约上千万美元的财富吗?难道洛克菲勒没有给我们做好手上的事情的启示吗?没有那个8.5滴黏液的发现,我们相信就不会有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成功。手上的事情可能是小事情,可能不那么辉煌,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你只要做起来,你就是最大的成功。你手上的事情,将是金,是银,是希冀。修改语段在运用事例时,用了三个“忘不了”,用了三个“一”,形成排比句式;在分析事例时,用了三个反问句,增强了反问的语气;而后在扣题分析时,用了三个“可能”,两个“你”,并用了三个比喻来强化语段的观点。可以说修改语段注意打造特色句式,具有了“亮人眼眸”的视觉冲击力。其实,写作中妙用句式,是一个考生有文采的标志,它可以在最短的文字里融入最多的内涵,充分展示考生的视野;可以增添文采,让文章有气势、有张力、有韵味;可以使文章内涵更加丰富,给人更大的想象空间。三、善用修辞,点石成金,彰显语言魅力考场作文如果只是枯燥无力的议论,是不可能打动读者的。考场高分作文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善于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对自己的作文语言进行特殊加工和精心包装,这样可以点石成金,达到化抽象为具体、化贫瘠为丰满、化粗略为细腻的效果。运用比喻,生动、鲜明;运用比拟,形象逼真;运用排比,贯通一气;运用设问,发人深思;运用对比,形象分明只要善于运用修辞,对语言进行精心包装,就可以达到点石成金,彰显语言魅力的效果。如:当面对怀疑、否定和阻力时,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用“坚守”回应压力、挑战和艰难。他始终坚守在科研最前线。在紧张的试验现场,地面40多度的高温,机上有高分贝的噪声干扰,年近七旬的王院士一干就是整整两个多月!有了这样的坚守和坚持,中国预警机事业才有了长足发展。在王院士的精心筹划下,10多年后,我国预警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实现了预警机装备的跨越式、体系化发展,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装备研制之路。语段写作有事例、有议论,但因为作者只是平铺直叙,泛泛而谈,所以难以感染读者。倘或综合运用各种修辞、用形象而又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出来,其效果则立竿见影:“一蓑烟雨任平生,谁怕?”当面对怀疑、否定和阻力时,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用“坚守”“坚信”回应压力、挑战和艰难。在紧张的试验现场,地面40多度的高温,机上有高分贝的噪声干扰,年近七旬的王院士一干就是整整两个多月!正是这种坚信,为自主研制预警机注入了不竭动力;也正是这种坚持,点燃了自主预警机研制的星星之火,也正是这种坚守,国产预警机谱系的多彩蓝图才得以绘就!有这样的坚信、坚守和坚持,中国预警机事业能不长足发展?能不走出一条具有有中国特色的装备研制之路?修改后的片段,开篇即引用诗歌创设情境,营造“坚守”氛围,感动读者;中间排比句议论点睛,巩固情感,末尾反问,再次强调,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语段综合运用多种修辞,彰显了语言魅力,让所用素材熠熠生辉。四、巧引名句,丰富内涵,提升语言意蕴“文句有意蕴”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新增要求,它属于“有文采”的范畴,主要是指在叙事、抒情、议论一类的文章中,语言不直白,不浅露,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让读者有咀嚼、回味的余地,启迪人思考,给人以教益。“文句有意蕴”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作文时恰到好处地引用一些名人名言或哲理警句。名人名言即经典性的著作和权威性的言论,言简意赅,意义深远,耐人寻味。一般包括名言、格言、俗语等。考场作文中不失时机地善引妙摘名言名句或哲理警句, 会提升语言的意蕴,丰富文章的内涵,为文章增添几分深刻,抢占语言艺术的制高点,既暗合文章的内在旨趣,又浸透浓郁的书卷气息,甚至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纵观历史长河,凡是在历史中留下伟名的人,面对恶劣环境,心无旁骛。当罗马军队攻占希腊时,当希腊城中的人为了生存都已逃亡时,当明晃晃的军刀架在脖子上时,这位老人正蹲在沙地上专心致志的研究着他已探索了好几天,但没有结果的原理。剑朝他劈来的那一刻,他高声呼喊着:“别踩坏我的圆。”他就是古代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当危险来临时,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手上的事情。正是因为他那种执著,坚持要研究出自己手上的事情,才会有了今天印在物理课本上浮力产生的阿基米德原理。这段文字,在陈述事例时,用了三个“当”,就十分有文采,但在分析事例时,分析的语言没有文采,很平淡。且不太扣题。如何在分析事例时,也文采飞扬,给人以震撼力,给人以绝妙的文采?托尔斯泰提出:应多用“金刚钻的语言”进行写作。一篇文章如果语言精辟,就会光彩照人,有文采的文章能够刺激人的大脑皮层,给阅卷老师带来阅读的兴趣,很容易地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轻轻松松获得发展等级分。对上述语段可以做如下的修改:莎士比亚说:“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当危及生命的问题袭来时,阿基米德想到了什么?想到了保全自己的头颅与生命?想到了委曲求全与保全苟活?不,他却想到了自己手上的事情,想到了自己一生为之追求的科学价值,想到了那个未画完的圆。阿基米德为我们诠释了牺牲生命的意义,就是不管什么情况下,都要做好自己手上的事。“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的这句话就是阿基米德的写照!。修改后的语段,名言名句信手拈来,作者在分析事例时,在开头和结尾各引用一句名人名句,一是有深度,二是展示自己的视野,有文化的内涵。此文妙在扣合题意而又能充分激活自己的诸多文化积淀,文章显得充实而又灵动,哲理与诗情融为一体,信手拈来的名句,不露斧凿之痕,引用泰戈尔的名句,尤为贴切自然,并赋予了新的意蕴。一般来说,一篇文章以引用两句名言为好。文段中间结合句式运用,三个“想到”,之后又是正面的三个“想到”,从而让文段不仅提升语言运用的张力,而且增强了论证的权威效果,同时也体现出考生良好的阅读视野、文学素养,这就自然吸引了阅卷老师的眼球。不管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小说,富有哲理味的语言,即警句,都是对文章品位的提升,这样的警句就是富有意蕴文句。请看下面一段文字:压力有两面:同样在压力下,一块脆弱玻璃会支离破碎,而一根坚韧弹簧却能迸发出惊人力量。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社会中,每个人都会感受到方方面面压力。我们应当如何面对压力呢?在此段中,“一块脆弱玻璃会支离破碎,而一根坚韧弹簧却能迸发出惊人力量”就是富有意蕴的警句,因为有了这样的警句,它的文章品位就完全不一样了。再如该文结尾:压力是一把双刃剑,“强者借此奋进,弱者因而沉沦”。何去何从,还由自己定夺。此段以形象作结,把压力比喻成一把双刃剑,引出“强者借此奋进,弱者因而沉沦”议论,这一警句发人深省,促人奋进。五、呈现画面,如临其境,凸显语言神韵真实,是表达形象的重要依据。而真实,就是要用文字“刻画”出一种画面,再现一个场景,使“文中有画”,这就是所谓画面感语言,用一句话来概括,即:当你阅读某段文字时,大脑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出一幅幅画面。画面感的语言,能使一篇文章变得文采斐然,生动形象地复活现实生活中的一幕幕场景,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睹其物,让人由衷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和力量,从而达到增强感染力的效果。如下面关于“打砸国人日系车”素材的运用:刚刚年过半百的西安市民李建利,原本是家里的顶梁柱,可是现在,他只能躺在病床上,他是被国人在爱国名义下砸伤的,这个事件中,那凶蛮打人的举动,跟爱国真是没有什么关系。而今这种所谓的“爱国”,其终极结果变成了伤害自己的同胞、打砸同胞的财物这是多么荒诞的现实演绎,这是多么荒谬的逻辑演变。上述片段,叙述泛泛而谈,没有场景的渲染,没有细节的描绘,没有画面的再现,难以给人以如见其形、如临其境之感,议论则一板一眼,缺乏变化。可以作如下修改:刚刚年过半百的西安市民李建利,原本是家里的顶梁柱,可是现在,他只能在病房里僵直地躺着。所谓的“爱国”,变成了打砸同胞,打砸同胞的的财物这是多么荒诞的现实演绎、这是多么荒谬的逻辑演变。是的,还有更多的荒谬在上演,那些挥舞的铁棒,那些暴戾的表情,那地上同胞的鲜血触目惊心!那些被掀翻的国人的日系汽车正四脚朝天;那些被打砸后冒烟的街道正一片狼藉令人警醒!不守法,无爱国;不守法,非爱国。修改后的语段,通过打砸场景的渲染,真实画面的呈现,犹如一个个特写镜头扑面而来,形成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让读者感受到这种打砸行为的非理性、非爱国,不仅营造了文章的意蕴,感染着读者,更凸显了文章的主旨。善用词语,妙用修辞-升格作文技法指导之例谈【文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有些人一提到空谷就想起悬崖峭壁,而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原文呈现】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当我们面对生活中复杂的人或事时,能否学会换个角度思考呢?(开篇要注意通过作文题材料引出观点,不然,很容易被认为游离于材料,有套作之嫌疑。)“塞翁失马”的故事耳熟能详,讲的是一位年轻的儿子骑马时将腿给摔断了,儿子大好年华却要跛脚一生,父亲十分感伤。哪知朝廷征兵,儿子却因跛脚而得以留在年迈的父亲身边,享受天伦之乐。这讲的就是对事情的辩证看法,既有弊亦有利。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学会换个角度思考,我们就可以少一些伤感,多添一些美好。(“塞翁失马”故事概述不到位,语言也欠凝练。)宋晓明是一个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因讨债未果而将对方当场刺死。面对惨像,死者的母亲梁建红并没有对宋晓明睚眦必报,而是痛哭着为他求情,最终法院只以故意伤害罪判处宋晓明有期徒刑12年。宋晓明泪流满面,跪倒在地向梁建红叫了声“妈妈”。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面对凶手,换个角度思考,以歌抚慰痛,给年轻的宋晓明开始新的生活的希望,正是梁建红作为一个母亲的宽广胸怀。(本例概述欠简洁,叙例,平铺直叙,议例,浅尝辄止。如果注意运用不同句式,并交错使用,效果就大不一样了。)20世纪初由意大利移居美国的弗兰克,用所有的积蓄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但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他的银行遭抢劫,导致了他的破产,储户失去了存款。面对意外,在法律上他可以不必为储户还款,但他却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最终偿还了所有储户的债务。(本例与上例,构成中外事例,很有代表性,但仍然在概述事例方面针对性不够强,语言表达欠深刻。)爱默生曾言:“人生像一块矿石,它在你手里暗淡无光,你只有从一定角度才能看到那深沉美丽的光芒。你如何看待弗兰克偿还储户债务这一问题?你觉得他傻吗?换个角度思考,其实,弗兰克是在为人类精神历史写下灿烂光辉的一笔,给世界留下了一笔真正的财富。我们在学习中,难免遇到挫折,失败,但我们不能灰心,不要认为是上帝在折磨我们。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呢?也许是它在考验我们的坚贞,帮助我们尽早地适应学习环境,尽早地成熟起来。我们在生活中,也不免会和同学,朋友发生些摩擦。不要总认为那是别人的错,与自己无关,试着去换个角度思考,在某些地方,也许,自己也有责任。主动与他们交流,沟通,多去承担一些过错,这样你才能广交朋友,受到大家的喜欢。(本段与上段内容能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来谈,很好,但语言平铺直叙,泛泛而谈,缺少了感人的效果。)郭小川说“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 (这一名句卒章显志,引用很到位。)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面对复杂的人与事,换个角度思考,你会发现天高地阔。【病文诊断】:作者从俗语“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及“塞翁失马”的典故入手,引申联想到人生社会,用反问句提出“当我们面对生活中复杂的人或事时,能否学会换个角度思考呢?”这一中心论点,而后从“面对凶手,换个角度思考”“面对意外,换个角度思考”面对学习生活,换个角度思考”三个角度对中心论点加以阐述,思路清晰,结构完整。本文的观点切合作文题材料的意思,但在论证过程中分析还不够深入,欠缺文采,叙述有些平铺直叙,只能被评为二类文中(51分)。【升格佳作】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当我们面对“空谷”,当我们面对“悬崖峭壁”,当我们面对“人生不如意之事”,我们能否学会换个角度思考呢?“塞翁失马”的故事,耳熟能详。塞翁失马,却获得骏马;获得骏马,儿子却因骑马摔断了腿;儿子断了腿,却被免除了兵役。这正如老子所言:“祸兮,福之所伏;福兮,祸之所倚。”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人生也有正面和背面。愉快、幸福、希望这是人生的正面;忧愁、不幸、绝望这是人生的背面,如果学会换个角度思考,辩证地看待人生不如意之事,我们就可以少一些伤感,多添一些美好。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面对杀子凶手,面对丧子之痛,面对法庭判决,梁建红是沉浸在悲痛之中不能自拔,还是睚眦必报让凶手走向刑场?梁建红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谅解了因讨债未果而将儿子失手刺死的凶手宋晓明,并且在法庭上痛哭着为其求情,最终法院只以意外伤害罪判处宋晓明有期徒刑12年。在众人疑惑不解中,梁建红道出缘由:儿子已死,凶手已悔悟,为什么要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为什么也要让另外一个母亲承受丧子之痛?罗丹有言:“换个角度看问题,生命会展现出另一种美。”梁建红换个角度思考,“相逢一笑泯恩仇”,让一场给双方家庭带来的灾难减少到最小的程度。梁建红的选择,感人肺腑,令人钦佩!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面对银行遭劫,面对意外破产,面对储户绝望的眼神,由意大利移居美国用所有的积蓄开办了这家小银行的弗兰克,是就此束手无策,还是一蹶不振?弗兰克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向储户承诺,一定偿还他们的存款。在法律上弗兰克可以不必为储户还款,但他却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最终偿还了所有储户的债务。爱默生曾言:“人生像一块矿石,它在你手里暗淡无光,你只有从一定角度才能看到那深沉美丽的光芒。”弗兰克傻吗?换个角度思考,其实,弗兰克是在为人类精神历史写下灿烂光辉的一笔,给世界留下了一笔真正的财富。弗兰克的选择,惊天动地,让人景仰!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困扰,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呢?也许能够帮助我们尽早地适应学习环境,快乐生活呢。郭小川说“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面对复杂的人与事,换个角度思考,你会发现天高地阔。【佳作点评】升格后的作文最大的亮点就是语言极具文采。开篇先引用俗语,再结合作文题材料,运用排比,而后通过反问,自然地引出全文的观点。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很好地展示了文章的凤头。主体部分,注意锤炼词语,比如,“沉浸”“不能自拔”“睚眦必报”“束手无策”“一蹶不振”等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活力;善于运用修辞,比如,“面对杀子凶手,面对丧子之痛,面对法庭判决,”“为什么要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为什么也要让另外一个母亲承受丧子之痛?”等排比句、反问句交错使用,摇曳多姿,尽显了语言的韵味;同时恰到好处地引用名人名句辅以分析论证,比如,“换个角度看问题,生命会展现出另一种美。” “相逢一笑泯恩仇”这些名句警句的运用,让论点与论据水乳交融,使文章具有了极强地说服力。结尾通过引用郭小川的名言来归纳全文,具有画龙点睛之功效。强有力的豹尾,让人回味无穷。评分:内容21+表达22+发展20=总分63分(一类文中)【技法指导】从“升格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要使议论文脱颖而出,让语言“出彩”,最基本的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是善用词语,二是妙用修辞。议论文的写作目的是以理服人、使人信服。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方法表明自己观点的一种文体。所以其语言应是准确而严密,生动而鲜明。一善用词语,准确而严密,凸显语言韵味,增强语言艺术的感染力写作中善用词语,是指在特定的内容、语境中,选用最准确的词语,收到独特的效果。准确是生动的基础,一个词,本身可能很平常,但只要用到合适的地方,就能平中见奇,使全句生动起来。在语言表达中,使用一般的词语,可以凭借语言的基本功迅速解决,而关键的词语,则常常需要仔细斟酌,有时甚至必须反复推敲锤炼,进行精辟的分析,同时强化情感色彩,以达到或赞美、或讽喻、或鞭挞的不同效果。对比下面两个语段,注意语言准确问题:修改前:在当今世界,美国是全球技术领先的包揽者。而中国、日本、德国 这些曾经的强国,并不甘于美国的包揽,正秣马厉兵,整装待发。他们在许多领域积极探索,抓紧研发,努力去登顶世界科学技术的高峰。相信每一个国家对包揽世界的这项运动都会有兴趣,但能否登顶却要看各自的修为。修改后:美国是全球领先技术的包揽者。而世界上其他具有一定实力的国家,并不甘于美国的包揽,正在奋起直追,迎头赶上。他们在许多领域积极探索,抓紧研发,努力改变由美国一家包揽领先技术的局面。相信每一个有实力的国家都希望改变由美国包揽领先技术的现状,但要想将希望变为现实还需要不断的努力。这个语段,有几个地方词语表达不准确:1、因为包揽的是“领先技术”,而不是“技术领先”。 2、“正秣马厉兵,整装待发”强调的是“准备”,而作者的想表达的意思是打破美国的包揽。3、因为这段话的核心是打破美国对领先技术的包揽,而不是“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