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师圆课程设计.doc

一级圆柱直齿减速器课程设计11896.7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一级圆柱直齿减速器课程设计11896.7.zip
一级圆柱直齿减速器课程设计11896.7
黄师圆课程设计.doc---(点击预览)
杜博课程设计.doc---(点击预览)
装配图.bak
装配图96.7.dwg
轴.bak
轴.dwg
齿轮.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25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52538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08.10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5-11-18 上传人:QQ28****1120 IP属地:辽宁
3.6
积分
关 键 词:
减速器课程设计
资源描述:
一级圆柱直齿减速器课程设计11896.7,减速器课程设计
内容简介: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 : 设计一用于带式运输机上的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设计者: 杜博 学 号: 0801020209 指导教师:刘贵仲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二一零年元月 二十 日 nts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3 二、传动方案拟定 3 三、电动机的选择 4 四、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6 五、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 6 六、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7 七、轴的设计计算 13 八、 输出 轴的设计计算 18 九、滚动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20 十、键联接的选择及计算 23 十一、参考文献 24 十二、总结 25 nts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计算过程及计算说明 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 当代人们对计算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了,我 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了计算机。作为一名大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与运用应该更加娴熟。课程设计不仅仅能够提高我们的能力,还锻炼了我们的综合素质。程序设计中,语句的语法和常量变量的定义都有严格的要求,有时输了一个中文标点、打错了一个字母,编译就不通过,程序无法正常运行。因此,它还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学生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我会从这些错误中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发现 ,提出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锻炼实践能力 ,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当今计算机 应用在是生活中可以说得是无处不在。我会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来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 二 、传动方案拟定 nts任务九 : 设计一用于带式运输机上的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 1) 工作条件:使用年限 5 年,工作为一班工作制,载荷平稳,环境清洁。 ( 2) 原始数据:滚筒圆周力 F=2200N;带速 V=1.8m/s; 滚筒直径 D=450mm。 三 、电动机选择 1、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2、电动机功率选择: ( 1)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总 = 带 2 轴承 齿轮 联轴器 滚筒 =0.97 0.982 0.96 0.99 0.94 =0.8324 (2)电机所需的工作功率: P 工作 =FV/1000 总 =2200 1.8/(1000 0.8324) F=2300N V=1.8m/s D=450mm 总 =0.8324 1 - 电 动 机 2 - 带 传 动 3 - 减 速 器 4 - 联 轴 器 5 - 滚 筒 6 - 传 送 带2145 63nts=4.8KW 3、确定电动机转速: 计算滚筒工作转速: n 滚筒 =60 1000V/ D =60 1000 1.8/( 450) =76.39r/min 按手册 P7 表 1 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取圆柱齿轮传动一级减速器传动比范围 I a=35。取 V 带传动比 I 1=24,则总传动比理时范围为 I a=620。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 n d=I a n 筒 =( 620) 57.30=343.81146r/min 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 750、 1000r/min。 根据容量和转速,由有关手册查出有三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因此有三种传动比方案:如指导书 P15 页第一表。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尺寸、重量、价格和带传动、减速器的传动比,可见第 2 方案比较适合,则选n=1000r/min 。 1 Y160M-6 4.0 1000 970 2.0 2 Y112M-4 4.0 1500 1440 2.2 P 工作 =4.8KW n 滚筒 =76.39r/min 电动机型号 Y160M-6 nts4、确定电动机型号 根据以上选用的电动机类型,所需的额定功率及同步转速,选定电 动机型号为 Y160M-6。 其主要性能:额定功率: 7.5KW,满载转速 970r/min,额定转矩 2.0。质量 68kg。 四 、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1、总传动比: i 总 =n 电动 /n 筒 =970/76.39=12.7 2、分配各级传动比 ( 1) 据指导书 P7表 1,取齿轮 i 齿轮 =5(单级减速器 i=36合理) ( 2) i 总 =i 齿轮 I 带 i 带 =i 总 /i 齿轮 =12.7/5=2.54 五 、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 1、计算各轴转速( r/min) nI=n 电机 =970r/min nII=nI/i 带 =970/2.54=381.9(r/min) nIII=nII/i 齿轮 =381.9/5=76.3(r/min) 2、 计算各轴的功率( KW) PI=P 工作 =4.8KW PII=PI 带 =4.8 0.95=4.56KW PIII=PII 轴承 齿轮 =4.56 0.98 0.96 i 总 =12.7 据手册得 i 齿轮 =5 i 带 =2.54 nI =970r/min nII=381.9r/min nIII=76.3r/min PI=4.8KW PII=4.56KW nts=4.29KW 3、 计算各轴扭矩( N mm) TI=9.55 106PI/nI=9.55 106 4.8/970 =47257N mm TII=9.55 106PII/nII =9.55 106 4.56/381.9 =114030N mm TIII=9.55 106PIII/nIII=9.55 106 4.29/76.3 =536952N mm 六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1、 皮带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 1) 选择普通 V 带截型 由课本 P218 表 13-8 得: kA=1 PC=KAP=1 7.5=7.5KW 由课本 P219 图 13-15 得:选用 A 型 V 带 ( 2) 确定带轮基准直径,并验算带速 由课本图 13-9 得,推荐的小带轮基准直径为 112140mm 则取 dd1=140mmdmin=75 dd2=n1/n2 dd1=970/381.9 140=355.6mm 由课本 P219 表 13-9,取 dd2=475mm PIII=4.29KW TI=47257N mm TII=114030N mm TIII=536952N mm dd2=355.6mm 取标准值 dd2=355mm nts实际从动轮转速 n2 =n1dd1/dd2=970 140/355 =382.5r/min 转速误差为: |(n2-n2 )|/n2=|(381.9-382.5)|/381.9 =0.0131200(适用) ( 5)确定带的根数 Z 根据课本 P214 表( 13-3) P1=1.62KW 根据课本 P216 表( 13-5) P1=0.11KW 根据课本 P217 表( 13-7) K =0.89 根据课本 P212 表( 13-2) KL=1.03 由课本 P218 式( 13-18)得 Z=PC/P =PC/(P1+ P1)K KL =7.5/(1.62+0.11) 0.89 1.03 =4.72 Z=5 条; (6)计算轴上压力 由课本 P212 表 13-1 查得 q=0.1kg/m,由式( 13-17)单根 V 带的初拉力: F0=500PC/ZV( 2.5/K -1) +qV2 =( 500 7.5) /( 5 7.11) (2.5/0.96-1)+0.17.112N =195.87N Z=5 根 F0=195.87N nts则作用在轴承的压力 FQ,由课本 P87式( 5-19) FQ=2ZF0sin 1/2=2 5 195.87sin140.7/2 =1844.6N 2、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 1)选择齿轮材料及精度等 级 考虑减速器传递功率不在,所以齿轮采用软齿面。小齿轮选用 40Cr 调质,齿面硬度为 217286HBS。大齿轮选用 45钢,调质,齿面硬度 197286HBS;根据课本 P168 表 11-2选 7 级精度。齿面精糙度 Ra 1.63.2 m (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由 d1 76.43(kT1(u+1)/ du H2)1/3 由式( 6-15) 确定有关参数如下:传动比 i 齿 =5 取小齿轮齿数 Z1=20。则大齿轮齿数: Z2=iZ1=5 20=100 实际传动比 I0=100/20=5 传动比误差: i-i0/I=5-5/5=0%14600h 预期寿命足够 2、计算输出轴承 (1)已知 n =76.3r/min Fa=0 FR=FAZ=2400N 试选 7207AC 型角接触球轴承 根据课本 表( 16-12) 得 FS=0.68FR,则 FS1=FS2=0.68FR=0.68 2400=1632N (2)计算轴向载荷 FA1、 FA2 FS1+Fa=FS2 Fa=0 任意用一端为压紧端, 1 为压紧端, 2 为放松端 两轴承轴向载荷: FA1=FA2=FS1=1632N (3)求系数 x、 y FA1/FR1=1632/2400=0.68 FA2/FR2=1632/2400=0.68 根据课本 P263 表( 11-8)得: e=0.68 FA1/FR1=e x1=1 y1=0 FA2/FR2=e x2=1 y2=0 LH=564396.7h 预期寿命足够 FR =2400N FS1=1632N x1=1 y1=0 x2=1 nts(4)计算当量动载荷 P1、 P2 根据表( 11-9)取 fP=1.5 根据式( 11-6)得 P1=fP(x1FR1+y1FA1)=1.5 (1 2400)=3600N P2=fP(x2FR2+y2FA2)=1.5 (1 2400)=3600N (5)计算轴承寿命 LH P1=P2 故 P=3600 =3 根据手册 P71 7207AC 型轴承 Cr=42800N 根据课本 P279 表 16-8 得: ft=1 根据课本 P264 ( 11-10c)式得 Lh=16667/n3(ftCr/fPP) =( 16667/76.3) (1 42800/(1.5*3600)3 =108763.4h29200h 此轴承合格 十 、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轴径 d1=22mm,L1=50mm 查手册得,选用 C 型平键,得: 键 A 8 7 GB1096-79 l=L1-b=50-8=42mm T2=114029N mm h=7mm 根据课本 P243( 10-5)式得 p=4T2/(dhl)=4 114029/22 7 42 =70.5Mpa R(110Mpa) y2=0 P1=3600N P2=3600N Lh=108763.4h 故轴承合格 A 型平键 8 7 p=70.5Mpa nts 2、输入轴与齿轮联接采用平键联接 轴径 d3=55mm L3=48mm T=183666.7N mm 查手册 P51 选 A 型平键 键 10 8 GB1096-79 l=L3-b=48-10=38mm h=8mm p=4T/(dhl)=4 183666.7/(35 8 38) =69.05Mpa p(110Mpa) 3、输出轴与齿轮 2 联接用平键联接 轴径 d2=54mm L2=93mm T=864000N mm 查手册 P51 选用 A 型平键 键 16 10 GB1096-79 l=L2-b=50-16=77mm h=10mm 据课本 P243 式( 10-5)得 p=4T/(dhl)=4 864000/(54 10 77)=83.12Mpa p 十一、参考文献 ( 1)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 ( 2)机械设计使用手册 ( 3)实用标准件与装配工具手册 A 型平键 10 8 p=69.05Mpa A 型平键 16 10 p =83.12Mpa nts( 4)机械制图(第五版) ( 5)机械基础综合课程设计 十二 、 总结 终于在我的不懈的努力下,课程设计完成了。从开始直到设计基本完成,我有许多感想。这是我们比较独立的在自己的努力下做一个与课程相关的设计。首先要多谢老师给我们的这个机会,还要感谢诸多同学的帮助。我深切的感觉到,在这次设计中也暴露出我们的许多薄弱环节,很多学过的知识不能灵活应用,在这次作业后才渐渐掌握,以前学过的东西自己并不是都掌握了,很多知识都已很模糊,经过这次设计又回忆起来了。 做作业的期间用到的手工制图又得到了巩固, AutoCAD画图软件也在不断练习中进一步深 入,学会了如何去应用工程手册,我体会到钱老师的良苦用心。 总的说来,我感觉这次课程设计学到了很多东西,是很有意义的。 nts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 : 设计一用于带式运输机上的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设计者: 黄师圆 学 号: 0801020211 指导教师:刘贵仲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二一零年元月 二十 日 nts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3 二、传动方案拟定 3 三、电动机的选择 4 四、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6 五、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 6 六、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7 七、轴的设计计算 13 八、 输出 轴的设计计算 18 九、滚动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20 十、键联接的选择及计算 23 十一、参考文献 24 十二、总结 25 nts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计算过程及计算说明 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 当代人们对计算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了, 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了计算机。作为一名大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与运用应该更加娴熟。课程设计不仅仅能够提高我们的能力,还锻炼了我们的综合素质。程序设计中,语句的语法和常量变量的定义都有严格的要求,有时输了一个中文标点、打错了一个字母,编译就不通过,程序无法正常运行。因此,它还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学生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我会从这些错误中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发现 ,提出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锻炼实践能力 ,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当今计算 机应用在是生活中可以说得是无处不在。我会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来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 二 、传动方案拟定 nts任务九 : 设计一用于带式运输机上的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 1) 工作条件:使用年限 5 年,工作为一班工作制,载荷平稳,环境清洁。 ( 2) 原始数据:滚筒圆周力 F=2200N;带速 V=1.8m/s; 滚筒直径 D=450mm。 三 、电动机选择 1、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2、电动机功率选择: ( 1)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总 = 带 2 轴承 齿轮 联轴器 滚筒 =0.97 0.982 0.96 0.99 0.94 =0.8324 (2)电机所需的工作功率: P 工作 =FV/1000 总 =2200 1.8/(1000 0.8324) F=2300N V=1.8m/s D=450mm 总 =0.8324 1 - 电 动 机 2 - 带 传 动 3 - 减 速 器 4 - 联 轴 器 5 - 滚 筒 6 - 传 送 带2145 63nts=4.8KW 3、确定电动机转速: 计算滚筒工作转速: n 滚筒 =60 1000V/ D =60 1000 1.8/( 450) =76.39r/min 按手册 P7 表 1 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取圆柱齿轮传动一级减速器传动比范围 I a=35。取 V 带传动比 I 1=24,则总传动比理时范围为 I a=620。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 n d=I a n 筒 =( 620) 57.30=343.81146r/min 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 750、 1000r/min。 根据容量和转速,由有关手册查出有三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因此有三种传动比方案:如指导书 P15 页第一表。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尺寸、重量、价格和带传动、减速器的传动比,可见第 2 方案比较适合,则选n=1000r/min 。 1 Y160M-6 4.0 1000 970 2.0 2 Y112M-4 4.0 1500 1440 2.2 P 工作 =4.8KW n 滚筒 =76.39r/min 电动机型号 Y160M-6 nts4、确定电动机型号 根据以上选用的电动机类型,所需的额定功率及同步转速,选定 电动机型号为 Y160M-6。 其主要性能:额定功率: 7.5KW,满载转速 970r/min,额定转矩 2.0。质量 68kg。 四 、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1、总传动比: i 总 =n 电动 /n 筒 =970/76.39=12.7 2、分配各级传动比 ( 1) 据指导书 P7表 1,取齿轮 i 齿轮 =5(单级减速器 i=36合理) ( 2) i 总 =i 齿轮 I 带 i 带 =i 总 /i 齿轮 =12.7/5=2.54 五 、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 1、计算各轴转速( r/min) nI=n 电机 =970r/min nII=nI/i 带 =970/2.54=381.9(r/min) nIII=nII/i 齿轮 =381.9/5=76.3(r/min) 2、 计算各轴的功率( KW) PI=P 工作 =4.8KW PII=PI 带 =4.8 0.95=4.56KW PIII=PII 轴承 齿轮 =4.56 0.98 0.96 i 总 =12.7 据手册得 i 齿轮 =5 i 带 =2.54 nI =970r/min nII=381.9r/min nIII=76.3r/min PI=4.8KW PII=4.56KW nts=4.29KW 3、 计算各轴扭矩( N mm) TI=9.55 106PI/nI=9.55 106 4.8/970 =47257N mm TII=9.55 106PII/nII =9.55 106 4.56/381.9 =114030N mm TIII=9.55 106PIII/nIII=9.55 106 4.29/76.3 =536952N mm 六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1、 皮带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 1) 选择普通 V 带截型 由课本 P218 表 13-8 得: kA=1 PC=KAP=1 7.5=7.5KW 由课本 P219 图 13-15 得:选用 A 型 V 带 ( 2) 确定带轮基准直径,并验算带速 由课本图 13-9 得,推荐的小带轮基准直径为 112140mm 则取 dd1=140mmdmin=75 dd2=n1/n2 dd1=970/381.9 140=355.6mm 由课本 P219 表 13-9,取 dd2=475mm PIII=4.29KW TI=47257N mm TII=114030N mm TIII=536952N mm dd2=355.6mm 取标准值 dd2=355mm nts实际从动轮转速 n2 =n1dd1/dd2=970 140/355 =382.5r/min 转速误差为: |(n2-n2 )|/n2=|(381.9-382.5)|/381.9 =0.0131200(适用) ( 5)确定带的根数 Z 根据课本 P214 表( 13-3) P1=1.62KW 根据课本 P216 表( 13-5) P1=0.11KW 根据课本 P217 表( 13-7) K =0.89 根据课本 P212 表( 13-2) KL=1.03 由课本 P218 式( 13-18)得 Z=PC/P =PC/(P1+ P1)K KL =7.5/(1.62+0.11) 0.89 1.03 =4.72 Z=5 条; (6)计算轴上压力 由课本 P212 表 13-1 查得 q=0.1kg/m,由式( 13-17)单根 V 带的初拉力: F0=500PC/ZV( 2.5/K -1) +qV2 =( 500 7.5) /( 5 7.11) (2.5/0.96-1)+0.17.112N =195.87N Z=5 根 F0=195.87N nts则作用在轴承的压力 FQ,由课本 P87式( 5-19) FQ=2ZF0sin 1/2=2 5 195.87sin140.7/2 =1844.6N 2、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 1)选择齿轮材料及精度 等级 考虑减速器传递功率不在,所以齿轮采用软齿面。小齿轮选用 40Cr 调质,齿面硬度为 217286HBS。大齿轮选用 45钢,调质,齿面硬度 197286HBS;根据课本 P168 表 11-2选 7 级精度。齿面精糙度 Ra 1.63.2 m (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由 d1 76.43(kT1(u+1)/ du H2)1/3 由式( 6-15) 确定有关参数如下:传动比 i 齿 =5 取小齿轮齿数 Z1=20。则大齿轮齿数: Z2=iZ1=5 20=100 实际传动比 I0=100/20=5 传动比误差: i-i0/I=5-5/5=0%14600h 预期寿命足够 2、计算输出轴承 (1)已知 n =76.3r/min Fa=0 FR=FAZ=2400N 试选 7207AC 型角接触球轴承 根据课本 表( 16-12) 得 FS=0.68FR,则 FS1=FS2=0.68FR=0.68 2400=1632N (2)计算轴向载荷 FA1、 FA2 FS1+Fa=FS2 Fa=0 任意用一端为压紧端, 1 为压紧端, 2 为放松端 两轴承轴向载荷: FA1=FA2=FS1=1632N (3)求系数 x、 y FA1/FR1=1632/2400=0.68 FA2/FR2=1632/2400=0.68 根据课本 P263 表( 11-8)得: e=0.68 FA1/FR1=e x1=1 y1=0 FA2/FR2=e x2=1 y2=0 LH=564396.7h 预期寿命足够 FR =2400N FS1=1632N x1=1 y1=0 x2=1 nts(4)计算当量动载荷 P1、 P2 根据表( 11-9)取 fP=1.5 根据式( 11-6)得 P1=fP(x1FR1+y1FA1)=1.5 (1 2400)=3600N P2=fP(x2FR2+y2FA2)=1.5 (1 2400)=3600N (5)计算轴承寿命 LH P1=P2 故 P=3600 =3 根据手册 P71 7207AC 型轴承 Cr=42800N 根据课本 P279 表 16-8 得: ft=1 根据课本 P264 ( 11-10c)式得 Lh=16667/n3(ftCr/fPP) =( 16667/76.3) (1 42800/(1.5*3600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级圆柱直齿减速器课程设计11896.7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525389.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