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A卷(3).doc_第1页
粤沪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A卷(3).doc_第2页
粤沪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A卷(3).doc_第3页
粤沪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A卷(3).doc_第4页
粤沪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A卷(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粤沪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A卷(3)一、 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声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瓶塞处漏音忽略不计)。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 ) A . 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B . 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斤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C . 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D . 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2. (2分)如图所示,在开运动会时,请你做终点计时员,你是看发令员的枪冒烟开始计时,还是听到枪声开始计时( ) A . 看枪冒烟,因为烟雾看得清B . 听到枪声,因为枪声听得清C . 看枪冒烟,因为光速比声速大得多D . 看枪冒烟,因为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3. (2分)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都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 . 声音太大B . 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C . 声音太小D . 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4. (2分)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 玻璃在200时开始熔化,到300时还没有熔化完,说明玻璃熔点太高B . 夏天吹电风扇感到凉快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气温C . 用久的白炽灯内表面发黑,是因为钨蒸气先液化后凝固D . 夏天,我们看到雪糕冒“白气”是一种液化现象5. (2分)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 瀑布结成冰挂 B . 湿衣服晾干 C . 露的形成 D . 树枝上结霜 6. (2分)(2012无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 .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D .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7. (2分)(2015荆州)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 . 岸边的人看水中的鱼,鱼的像的位置在鱼的下方C . 雨后的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 . 电视机的遥控器通过发射紫外线脉冲来控制电视机8. (2分)把一个高08m的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身高16m的人以2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向平面镜走近,那么他在镜中的像( )A . 高度为08m,以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B . 高度变大,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C . 高度为16m,以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D . 高度变大,以4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9. (2分)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A . 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B . 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C . 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D . 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10. (2分)将干冰(固体二氧化碳)投入装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 ( ) A . 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B . 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 . 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 . 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11. (2分)如图是海波和蜡烛的熔化实验图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 甲在第3min时是固态B . 甲在ab段不吸收热量C . 甲的熔点是48D . 乙是蜡烛12. (2分)昔日高档小轿车,今朝进入百姓家下列有关小轿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夜晚开车时,为了行车安全,司机常常把车内的灯开着B . 轿车内挂的香包,使车内充满了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作无规则运动C . 轿车行驶时车体上方空气流速比下方大,故空气对小车向下的压强大于向上的压强D . 人用力推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车但未推动,是因为人对车的推力小于路面对车的摩擦力二、 填空题 (共11题;共14分)13. (1分)“玉兔号”巡视器(月球车)在月球上工作的能源主要来自于_(选填“太阳能”或“核能”),以在月球上行驶的“玉兔号”巡视器为参照物,“嫦娥四号”着陆器是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4. (1分)夏天的傍晚,一些中老年人喜欢跳广场舞,优美的舞曲是由于扬声器的纸盆_发出的,声音是通过_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有人建议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_处减弱噪声的 15. (1分)为了不影响小明写作业,客厅里正在看电视的妈妈把音量调得很低,这是在_处减弱噪声音量低是指声音的_小(选填“音调”、“响度”、“音色”)声音是通过_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16. (1分)彩虹是光的_现象。一面五星红旗在红光的照射下,观察到旗面为_色,黄色五角星为_色。17. (1分)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观察海波和松香的熔化过程,并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直到全部熔化后再过几分钟为止该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分别绘制了这两种物熔化图象,如图乙、丙所示,其中图_为松香的熔化图象,海波与松香在熔化过程中的主要区别是_18. (1分)如图所示,把少量的碘放烧瓶,并口加盖玻璃片,然后微微加热,瓶内出现紫色气体,这是碘_形成的;停止加热,一会儿玻璃上出现碘颗粒,这是紫色气体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19. (1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新能源智能汽车 如图甲所示是一款新能源智能汽车,车顶覆盖薄膜式太阳能电板车;车窗采用“智能玻璃”,除了可实现调节温度和透明度(折射光照度与入 射光照度之比),还具有单向透光功能,可以从车内看到车外景象,而车外 看不见车内景象;车身配有多个雷达,充分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1)薄膜式太阳能电板应设计成_(选填“黑”或“白”)色;炎热的夏天“智能玻璃”的单向透光可以有效减小_(选填“红”或“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 (2)冬天行车时,汽车挡风玻璃的_(选填“内”或“外”)侧容易出现一层白雾,此时应将“智能玻璃温度调_。 (3)汽车雷达启动后发出_(选填“超”或“次”)声波信号经周边的物体的反射后,可判断车与障碍物的距离。 (4)下列与汽车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 A . 汽车的车身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B . 在车内通过车窗玻璃看到的驾驶员的像是虚像C . 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是为了向上反射噪声D . 夜间行车时为了让司机更清楚的看到路况,车内应开较亮的灯(5)“智能玻璃”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实现车内的光照度为一个适宜的定值,经测算车外光照度和玻璃的透明度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该车车内光照度为_Lx;当车外光照度为250Lx 时,“智能玻璃的透明度会自动调节为_%. 20. (1分)小华将刻有边长为5cm等边三角形的纸板正对着阳光,保持纸板与地面距离不变,用另一张不透明卡片覆盖在三角形孔上,如图所示 . 向左侧慢慢移动覆盖的卡片,白纸上光斑大小将_(变大/不变/变小),光斑亮度_(增强/不变/减弱);当光斑形状为圆形时,继续移动覆盖的卡片,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大小将_(变大/不变/变小) . 21. (1分)(2015揭阳)小芳站在平面镜前0.5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m,她向后退的过程中,像的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2. (1分)身高为1.7米的人站在平面镜前3米,人到像的距离是_米,镜中像的高度是_米,如果他后退1米,则此时他的像距离镜面_米,镜中的像高度是_米,如果他继续往后退,那么像的高度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3. (4分)在下面空格上填上合适的物态变化名称 _;_;_;三、 作图题 (共3题;共8分)24. (5分)小明用空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在他图中的半透明纸上画出蜡烛AB的像 25. (1分)你能解释 P 点的青蛙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吗?请在图中用光路图画出 青蛙看到天空的范围,用阴影表示出来26. (2分)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试画出经平面镜MN反射后通过A点的反射光线和相应的入射光线四、 实验题 (共5题;共26分)27. (4分)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的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成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 (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阅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请你根据上述小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_。 (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形成的。 28. (5分)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罝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亮应按照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测量过程中,温度计在某一时刻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该物质的温度为_; (3)根据实验数据画出该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当加热到8min末,试管中物质所处的物态是_态,该物质为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9. (9分)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的温度计 测温物体凝固点/沸点/水银39357酒精11778(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_ (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_,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_ 时间/min012345678温度/8890929497989898(4)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5)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_ 30. (2分)某同学用两个硬纸筒探究小孔成像,如图所示。(1)请在图中作出蜡烛AB在屏上所成的像AB(要求标出A、B)(2)该同学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并将实验结果填在了表格中,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成_(选填“正比”或“反比”)。(3)该同学知道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他测出了某一个光斑的直径为1.4cm,光斑到小孔的距离为1.5m,从书上查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51011m,由此可以估算太阳的直径为_。31. (6分)如图,小明和小红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中将玻璃板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将蜡烛 A 远离玻璃板,其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明多次改变蜡烛A 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_。 (4)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他移走蜡烛 B,在原来 B 的位置放一光屏,人眼应_(填“透过玻璃板侧观察光屏”或“直接观察光屏”),若光屏上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选填“虚”或“实”)像。 (5)小红在实验中采用的是厚玻璃板,她观察到蜡烛 A 通过玻璃板成了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 的距离为 0.9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_cm。 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1、2-1、3-1、4-1、5-1、6-1、7-1、8-1、9-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