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地震中的父与子.doc_第1页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doc_第2页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doc_第3页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doc_第4页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震中的父与子 代王城镇中心学校 李玉军【教学目标】1感受父子亲情,理解伟大的父爱能给人巨大的勇气,能使人在危急时刻变得更加坚强,能够无所畏惧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2依托语言文字,通过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与联想、感情朗读、小练笔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展现“父亲艰难地在废墟上挖了38小时”这一情景的第十二自然段。2展现“阿曼达在废墟下坚持信念,鼓励同学”这一情景的相关段落。3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4理解这对父子为何了不起。【教学难点】1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2感受地震灾难,体验地震带给人心灵的巨大冲击。【教学准备】教师制作教学课件。素材包括:展现地震场景的视频,震后废墟图片,课文中的插图(进行技术处理),重点文字背景图片,背景音乐。【教学流程】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师: 1976年7月28日凌晨,我国唐山市发生7.8级强烈地震,24.24万人死亡,83万人受伤;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经历了一次严重的大地震,当天仅余震就发生了14次;2008年5.12那天,在我们四川也发生了一场8.0级的大地震,在那短短的几分钟,无数的房屋倒坍,数不清的桥梁建筑被摧毁,几十万人无家可归,数十万人死亡。这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令我们每一个人终身难忘的经历,就在那次大地震中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爱心人士,更多是那些感人场景,画面,看了让人为之动容。就有这样一幅画面让人久久地感动着,那就是:(出示课件:一位母亲给女儿的留言并配以音乐)而今天我们课文中的故事就发生在1994,美国洛杉矶发生的大地震,一时间山崩地裂,天旋地转。不到四分钟,2500多座建筑物倒塌,25000人无家可归,人们都沉浸在无尽的恐惧和绝望中。而其中,却有一对父子创造了一段奇迹。二、复习引入1、师: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这对父子,和他们做一次心与心的交流。先回顾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怎样一对父与子?(学生围绕以下内容回答:1994年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独自一人连续挖了38小时,终于从废墟里救出儿子。)(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2、师: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就这个情节,课文是怎么写的?谁来读一读。(板书:了不起)(学生朗读最后一自然段)三、新课学习1、师: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呢?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把那些能够震撼你心灵的场景作上记号。还可以试着用一个词写下你的感受。(生自读勾画写批注)2、小组交流感受。(一)聚焦父亲,感受“爱”的了不起。1、生找到第12自然段:读句子,谈感受。(出示课件:他挖了8小时,24小时.)师:这段话将父亲拯救儿子的艰难情景展现在我们眼前,值得我们好好品味。拿起书,一起把这段话读一遍。(全班齐读一遍)。2、师:请你们试着把这段话放到全文中去,上下文联系起来,边读边联想,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生自读自悟) 3、品味救的艰难,感悟父爱的伟大。 研读“长时间的辛劳和伤痛”。师:38小时到底有多长?体会父亲很坚定。师:这可不是普通的两天一夜呀!在这段时间里,父亲经历了什么,你们看到了吗?快读一读书。(生自由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应找到:其他孩子的父母、消防队长、警察都劝他离开这里,可这位父亲还在坚持营救儿子;学生读到消防队长说这里很危险,随时会发生大爆炸时,教师适时引导)师:这时到底有多危险?我们看一看。师:你现在就身处这危险中,就是消防队长,你会怎样劝他?自己试试。谁来劝?(当学生读到警察也来劝阻父亲时,教师适时引导)师:警察下了命令,怎么劝?师:危机四伏,赶快让他离开吧,大家都来劝劝他。附近的几个同学可以分角色读读这些对话。你们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呀?(学生体会父亲的坚定)教师与学生对读:其他父母都走了,也劝他离开,他问消防队长劝阻他,他还问警察下了命令,他仍然问体会父亲的信念。师:都是父母,他刚来到这里时也曾跪在地上大哭,但他现在怎么就这么不听劝呢?(学生自由读书找答案:父亲想到自己对儿子的承诺)师:都读读这句话。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学生自由发言)师:不论发生什么,想想会发生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师:现在发生什么了?(生答:地震)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怎么理解?(学生围绕“父亲的信念”自由发言)师:父亲一直坚持着没有听劝阻,你怎样读?父亲在绝望痛苦时,想到常对儿子说的这句话,是什么心情?自己再读一读。师:不论发生什么(生接着读)师:这句话你们能理解吗?举例说话当( 儿子伤心 )的时候,父亲会( 陪伴他 。)当(儿子获奖)的时候,父亲会(和他一起分享快乐。).师生引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师:38小时,父亲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但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8小时过去了,父亲一直在(生:挖)12小时呢(生:还在挖)24小时36小时大家都来读一读,你们又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 (板书: 恪守诺言4体会父亲的艰辛。师:你们看到他疲惫成什么样子了?大家都读读这句话,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可以看出父亲没吃没喝,没休息,身上还受了伤,教师适时引导)师:哪儿让你们想到父亲肯定没休息过?师:没吃没喝更没睡,眼睛全都熬红了,同学们读一读。师:衣服都剐破了、磨烂了,大家自己读一读。师:伤痕累累,怎么会这样呀?师:为了救儿子,父亲什么也不顾了。请同学们把自己看到的情景再读一读吧。(板书: 决不放弃)四、悉心关注儿子,感受“让”的了不起。1、感受儿子在废墟中“爱的传递”的画面。 师:挖呀,等呀,盼呀,奇迹出现了,父亲听到了什么?(生:爸爸,是你吗?)师:儿子是怎么喊的?(学生朗读)师:为什么这么读?(师生对读至最后一段)师:我看到不少同学很感动。刚才这段话,哪儿让你们感动?(学生感动之处可能有:阿曼达在废墟下鼓励同学)(出示课件:阿曼达鼓励同学的话)师:在废墟下,那会是怎样的环境?(学生感受到废墟下一团漆黑,没吃的,没喝的,随时会坍塌或爆炸)师:38小时被困在瓦砾堆里,几个七岁的孩子会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师:如果你就是阿曼达,当你听到小伙伴绝望的哭声、撕心裂肺的呼喊声,拉着他们颤抖的、冰凉的小手时,会想到什么?会说什么,做什么?小组交流讨论。师:谁愿意把自己的观点说给大家听?(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适时引导)(板书:坚韧不拔)师:父亲的话给了你勇气;你在用这种信念影响身边的同学;被埋在深深的废墟中,信念支撑着七岁的阿曼达,鼓励着同学们,迎来了希望。2、感受儿子在废墟中“让”的画面。师: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当父亲让阿曼达出来时,他又听到了什么?(生:阿曼达让其他孩子先走)师:父亲在外挖了38小时,而此时的孩子,你已经在废墟下待了将近39个小时,你才七岁呀!(出示课件:父子挖与呆的寻幅画面)(生读这两幅画面的内容)(学生自由发言)师:当灾难侵袭时,小小年纪能有如此表现,真了不起!你觉得这一“让”,“让”出了什么?生:让出了勇敢、勇气。因为在地震时,很多人都会很自然的恐惧、害怕。但他很勇敢,对生存充满希望。师:这一“让”,还“让”出了什么?(让出了先人后己的高尚品德,了不起。)(板书:舍己为人)师:爱的最高境界是懂得爱别人。(让出了生命。)师:把生存的优先权让给了别人。阿曼达简单的一“让”,在我眼中也是一种壮举。(让出了他对父亲的信任。)师: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师:儿子对父亲的长期信任已经成为支撑他面对灾难、坚持活下去的坚定信念。这一“让”,让的真不简单!来,让我们一起读读这段对话,把这对父子创造奇迹的那一幕完整地展现给大家。3、回顾领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师: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三次,带着这种信念齐读这三处地方。)(出示课件:三次出现的句子)师生回扣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出示这句话的课件) 师:让我们一起深情朗读最后一段,享受这幸福的时刻。五、拓展延伸,为丰满“爱”而吟诵。1、欣赏有关父爱子的画面,更深地领悟父爱的伟大。(出示课件)2、此时此刻你一定心潮澎湃,拿起笔就把心里想得写下来。想像一下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出示课件)3、最后,要送给大家一份礼物,一篇关于父爱的好文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你们自己也可以搜集类似的感人故事,当然,平凡生活中的感动也无处不在。相信你们用心感受之后,会再掬起一滴感动。(出示课件)六、板书设计17、地震中的父与子父亲:决不放弃 恪守诺言 (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了不起 爱孩子:坚韧不拔 舍己为人(你总会跟我在一起)【设计思路】 课文讲述了1994年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及其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精神的感染,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语文学科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思想与心灵碰撞和交汇的过程。为使学生入情入境,我选取我国唐山大地震、巴基斯坦大地震、洛杉矶大地震的图片及文字说明导入新课。为突破重难点,制作了展现地震场面的视频短片。为营造课堂气氛,选取适合情境的音乐。为凸显语言文字的感染力,选择重难点句制成幻灯片,引导学生反复品味朗读,走进父子二人的内心世界。 阅读教学最主要的实践活动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