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复习课 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复习要求 学科指导意见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复习要求 学科指导意见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包容性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材料1 中国的瓷器由商代原始瓷发展到汉代成熟的青瓷 至唐 宋 元 明 清各代 为现代中国独具特色的瓷器艺术百花竞艳的局面奠定了良好基础 材料2 20世纪前半叶 中国社会国无宁日 经济衰败 民不聊生 虽有不少有志之士与爱国的陶工匠师们 为陶瓷的发展而拼搏努力 但整体上说 是中国瓷器艺术黯淡失色的历史时期 材料3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瓷器艺术进入了一个全面繁荣发展新时期 努力借鉴西方先进工艺 探索创新 许多新工艺 新材料 新形式 新品种应运而生 蓬勃发展 极大地丰富了民族文化和世界艺术宝库 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1 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发展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 2 20世纪前半叶为什么是中国瓷器艺术黯淡失色的历史时期 3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瓷器艺术为什么能够蓬勃发展 对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有什么启示 4 中华文化为什么能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1 下列能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特征的是 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中华文化的传承性 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中华文化的地域性a b c d 迁移训练 d 2 2008江苏卷24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 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 a 包容广纳b 推陈出新c 博大精深d 源远流长 d 审设问 审材料 涉及知识点 中华文化的特征 解题技巧 辨别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这两个特点是常见考查方式 特别要注意源远流长强调的是纵向时间上的久远 而博大精深强调横向内容上的丰富 中华文化为什么能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1 汉字的作用 文字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 记载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虽然中国民族方言众多 但从古到今都主要使用汉字 即使在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王朝时 也以汉字作为官方文字 因此 统一的汉字成为中华民族代代传承 绵延不断的重要文明标识 2 史书典籍的作用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 重视保存历史资料 从而使史实得以记录 积累 文明地传承 3 中华文化其特有的包容性作用 该特点使这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 以在文化交往中吸收 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并能经受住外来文化的冲动而不湮灭 我们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之魂 精神纽带 精神支柱 精神动力 贯穿中华民族发展全过程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核心 丰富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建设 改革开放 必要性 怎么样 重要性 是什么 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 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 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 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 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 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 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骄奢淫逸为耻 问题 八荣八耻 的内容是如何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 提升训练 中华民族具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 以危害祖国为耻 体现了爱国主义这一精神的核心 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好逸恶劳为耻 体现了勤劳勇敢的精神 以团结互助为荣 以损人利己为耻 体现了团结统一的精神 作业 1 作为青年学生 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中 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 请你为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设计几条宣传用语 再见 2 邓小平谈到爱国时曾经说 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 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爱什么呢 这说明了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体的 在当代中国 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拥护祖国统一 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在不同历史时期 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 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 海宝 上海世博会会徽 北京2008年残奥会的吉祥物 福牛乐乐 吉祥物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浓缩和展现 诠释着浓郁的中国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 上海世博会会徽和吉祥物表达了世博会 理解 沟通 欢聚 合作 的理念 洋溢着崇尚和谐 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 体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北京2008年残奥会的吉祥物 福牛乐乐 诠释着丰富的奥林匹克精神 蕴涵着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与残奥运动员奋发向上的品格以及北京残奥会 超越 融合 共享 的理念形成完美的结合 选择 福牛乐乐 作为残奥会的吉祥物 旨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结合材料 回答问题 1 请简要回答材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些方面 如何体现出来的 2 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 中华民族具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好和平的精神 上海世博会会徽和吉祥物表达了世博会 理解 沟通 欢聚 合作 的理念以及北京残奥会 融合 共享 的理念体现了爱好和平的精神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精神 牛历来被认为是吃苦耐劳 自强不息精神的代表 吉祥物 福牛乐乐 也蕴涵着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解题技巧 具体的解题思路是 审题 定点 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 把相关知识点一一罗列出来 联系 疏理 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 就是 两边对照 把所给材料和限定知识相对照 找出二者在题目中的汇合点有哪几处 然后依此分层说明 作答 知识点 材料中的关键词句 就是体现了这一原理 或者 材料中的关键词句 体现了 知识点 面对未来的抉择 在不知不觉之中 麦当劳 肯德基在中国的生意越来越好 可口可乐 百事可乐也成为饮料市场的主要品牌 走进电影院 打开电视机 外国的电影 电视节目充斥着我们的视野 西方的 情人节 圣诞节 等越来越受一些年轻人的欢迎 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却有走向衰落的迹象 有人认为 具有特定文化内涵 体现着中华文明特点的传统节日受到冷落 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 生活方式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1 如何看待中国一些青少年热衷于过西方的圣诞节等节日这种现象 2 以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我们如何选择 为题 发表自己的见解 提出建议 合作与交流 外来文化的冲击 西方文化对我们国家文化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继承传统文化存在缺失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在态度上认识不够等 年轻人求新好奇的心理特点 促使他们借洋节张扬自我 满足个人精神需求 商家的推波助澜等 1 为什么中国一些青少年热衷于过西方的圣诞节等节日 最重要的是发挥 主心骨 的作用 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怎样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当代青年要结合新的实践要求 继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 弘扬者和建设者 开启高考成功之门 钥匙有三 勤奋的精神 科学的方法 良好的心态 本课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本课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本课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例1 两千多年前 孔子提出了 君子和而不同 的思想 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和而不同 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a 阶级性b 包容性c 民族性d 地域性 例2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台湾诗人的一首 乡愁 在海峡两岸广泛流传 引起两岸同胞的广泛共鸣 这种激荡在两岸同胞心中的情感 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 表明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表明海峡两岸的所有人都赞同一个中国的原则 体现出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海峡两岸人民的心中a b c d b d 3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五十六个民族 五十六枝花 各民族大多都有自己的风俗 信仰 一些民族还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你是如何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 1 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 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受历史 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不同区域的文化 长期相互交流 相互借鉴 相互吸收 既渐趋融合 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和重要贡献 2 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 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骄傲 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 相互促进 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无人机租赁平台市场政策环境及法规影响研究
- 安全教育日培训总结课件
- 东北小学改造工程方案(3篇)
- 安全教育培训问题隐患课件
- 丽清电子面试题库及答案
- 兰州文员面试题库及答案
- 安全教育培训资料记录课件
- 康田物业面试题库及答案
- 农业产业园项目2025年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效益评估报告
- 安全教育培训评价语课件
- 2025北京国寿健投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GB/T 12220-2015工业阀门标志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二章课件
- PS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新都区文化产业发展建议报告
- 时代邻里4度°服务美学品质关怀体系
- 养老机构行政值班查房记录表格
- EPC合同条件(银皮书)-1999
- 外研版五年级上册英语(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 华为-计划、预算和核算
- 细胞凋亡和细胞自噬(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