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3月调研试卷.doc_第1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3月调研试卷.doc_第2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3月调研试卷.doc_第3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3月调研试卷.doc_第4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3月调研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3月调研试卷一、 单选题(每题3分,共21分) (共7题;共21分)1. (3分)下列图示所涉及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 . 甲图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B . 乙图闭合开关,小磁针左端为S极C . 丙图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D . 按丁图的方法使用测电笔可以辨别火线与零线2. (3分)开关S闭合后,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 A . a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c端是电源正极B . a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c端是电源负极C . b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d端是电源正极D . b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d端是电源负极3. (3分)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它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太阳能、风能、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B . 光纤通讯主要利用电信号传递信息C . 超导体材料可以应用于任何电器并使其效率提高 D . 大亚湾核电站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4. (3分)以下能源中都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 . 石油、水的动能B . 风能、太阳能C . 天然气、风能D . 煤、生物质能5. (3分)坐在行驶的公交车上的乘客,我们说乘客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 . 迎而驶来的公交车B . 车窗外的树木C . 公交车上的座椅D . 公交车上走过的售票员6. (3分)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进,开始以 的速度匀速走了40m , 然后又以 的速度匀速走了10s , 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 . B . C . D . 7. (3分)如图中,能正确测出圆柱体直径的是( ) A . B . C . D .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共7题;共21分)8. (3分)丹麦物理学家_通过实验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是_极,小磁针静止时左端是_极(以上两空均选填“N”或“S”)。 9. (3分)研究能源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在“天然气、石油、煤炭、风能、核能”这些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有_;国家发改委近日正式向国务院申报了启动核电新项目审批,现在人们用的“核电”源自于原子核_(选填“裂变”或“聚变”)释放的核能。 10. (3分)如图所示,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圆柱的直径是_cm。 11. (3分)为了测操场跑道的长,推车沿跑道绕操场一周,车轮正好转过128圈,如果车轮的直径是0.5m,则操场的跑道长_m。 12. (3分)内燃机是一种将内能转化为_能的机器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_冲程 13. (3分)“墨子号”与“天宫二号” 人类一直向往插上翅脂,飞向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我国的太空探索技术一直走在世界前列。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村中心用运载火箭将“墨子号”卫星发射升空,“墨子号”先在火箭强大推力的作用下加速上升,到达预定轨道后与火箭成功分离,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它是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仅隔1个月后的中秋夜22时04分,远载火箭又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约575秒后,“天宫二考”与火箭底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天宫二号”的主要任务是与“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交会对接,完成两名航天员进行30天中期驻留;与货运飞船交会对接,进行推进剂补加;在航天员驻留期间,开展维修性技术实验,及舱内其他实验项目;搭载14个科学实验,开展空间技术应用。它也担负着量子通讯实验的使命,量子通讯的信息传输速度尽管不会超过光速,但会大大加强通信的安全性。量子卫星省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说,墨子最早提出光沿直线传播,设计了小孔成像实验,奠定了完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墨子号“以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家墨子的名字命名,提并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回答下列问题:(1)升空的“墨子号”与火箭分离前,“墨子号”的动能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天宫二号”与货运飞船交会对接时,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货运飞船是_的;以地球为参照物,货运飞船是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14. (3分)张先生驾车从广州到肇庆旅游,汽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h到达三水,休息0.5h后,再以8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h到达肇庆。则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是_km,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_km/h。 三、 作图题(共6分) (共1题;共6分)15. (6分)通电螺线管与磁体A相互吸引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磁体A的S极和磁感线的方向 四、 实验探究题(3题;共20分) (共3题;共20分)16. (4分)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实验室准备的器材有: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两根完全相同的铁钉、表面绝缘的铜线、大头针若干小明利用上述器材,制成简易电磁铁甲、乙,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实验中通过观察电磁铁_的不同,可以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不同 (2)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磁铁甲、乙吸引大头针的个数_(填“增加”或“减少”),说明电流越_,电磁铁磁性越强 (3)根据图示的情境可知,_(填“甲”或“乙”)的磁性强,说明电流一定时,_,电磁铁磁性越强 17. (9.0分)如图所示为玩具小风扇里的小直流电动机。 (1)小明同学将电池接到该直流电动机两端,看到电动机转动起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_;小明将电池反向接到电动机两端,看到电动机_(选填:原方向旋转、不转动、反向旋转)。 (2)学习了电磁感应知识后,小明同学想到:“直流电动机线圈转动时也切割了磁感线,那么线圈中是否也会产生感应电流呢?”于是小明将一个小灯泡连在直流电动机两端,用手搓动转轴,发现小灯并未发光。小红同学认为,这说明直流电动机不会产生感应电流。你是否同意小红的看法:_;若小明要继续研究,应该使用什么仪器比较妥当:_。 18. (7.0分)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 (1)小球在做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2)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 (3)小球在_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 (4)下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_。(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五、 计算题(2题共15分) (共2题;共15分)19. (6分)怡雅中学初二物理组准备前往中雅进行教学交流,如手机导航所示,在时间少的方案中显示两校相距16km,从怡雅到中雅驾车所需时间36min,请回答以下问题: (1)16km=_m(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2)按导航数据计算全程平均速度为多少km/h?_(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3)以第(2) 问中的速度匀速行驶1.5h, 通过的路程为多少km?_20. (9分)太阳能是一种相对清洁取之不尽的能源,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利用太阳能给水加热的装置。下表是小明家的太阳能热水器在一天中阳光照射下的相关信息: 太阳照射时间/h装水量/kg吸热板面积/m2水升高的温度/水的比热容/J/kg101002.5504.210 3(1)热水器平均每平方米的面积上,每小时接收的太阳能约为210 6 J,请你计算太阳在一天中辐射到此热水器上的总能量E. (2)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Q吸. (3)由于受反射,散热等因素的影响,该热水器并不可能将辐射到此热水器上的全部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求此太阳能的能量转化效率 。 六、 综合题(2题共17分) (共2题;共17分)21. (10.0分)新华社电6月5日12时6分,我国在黄海海域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将技术试验卫星捕风一号A、B星及五颗商业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试验取得成功,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实施运载火箭发射技术试验。 此次试验采用长征十一号海射型固体运载火箭(又名CZ-11WEY号),以民用船舶为发射平台,探索了我国海上发射管理模式,验证了海上发射能力,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不同倾角卫星发射需求,运载火箭海上发射具有灵活性强、任务适应性好、发射经济性优等特点,可灵活选择发射点和落区,满足各种轨道有效载荷发射需求,为“一带一路”沿线提供更好的航天商业发射服务,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306次发射。阅读后思考:(1)我国首次在海上实施运载火箭发射技术试验,发射平台是由民用船舶改装而来。火箭发射后发射平台受到的浮力_; (2)火箭发射后,卫星的动能_、重力势能_。(以上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拍摄这幅照片的照相机,其成像的主要部件是_透镜。 22. (7.0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材料三:一艘国际商船在“火地岛”发现了多年前神谜失踪的“马可波罗”号帆船,船上的一切设备及物品却完好无损,但船员都早已遇难。科学家们经过研究揭开了船员的“死亡之谜”。他们死亡于风暴产生的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波。这种声波的频率和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相似,导致人体内脏发生共振,产生恶心、晕眩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心脏被震坏出血,危及生命。(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和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 _,_;(2)材料三所说的这种声波是指我们学过的_;在这种声波环境下人体器官发生了共振说明了声音具有_。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每题3分,共21分) (共7题;共21分)1-1、2-1、3-1、4-1、5-1、6-1、7-1、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共7题;共21分)8-1、9-1、10-1、11-1、1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