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情感人 意文兼得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兴国县长冈小学 周静【设计理念】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时,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本篇课文的主要特点。作者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刻画了一位伟大父亲的形象,谱写了一首父爱的颂歌。父亲因为有爱,坚持了38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地挖掘,终于救出了儿子;儿子因为有爱,在黑暗的废墟下,同样不吃不喝38个小时,终于迎来了父亲救助的时刻。爱与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本节课要引导学生潜心钻研文本,充分感悟,在读中悟情,在想象中悟形,在回味中悟神。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学目标】1、自学本文中的生字、新词。2、通过课文的描述,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 3、理解信念和父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在最艰难的时候,它能激励人面对困难,战胜困难。【教学重难点】通过对父亲言行的描写,体会其爱子之情.【教学方法】教法:1、以读代讲法:教学中让孩子们反复的读,在读中感悟。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感悟父爱的伟大力量,为父子之情而震撼。从而潜移默化地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2、品析词句法:在教学中,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引导、联想、情感的体会等方式以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学法:1、读 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2、写 让学生把从文本中感悟到的浓浓深情转化为书面语言。【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段真实的历史记录(放录像)1994年1月17日,在美国洛杉矶市的人们遭受了一场巨大的灾难,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内几万间房屋倒塌,几万人无家可归,30万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成千上万人被埋废墟里。就在这片废墟中,一对父子创造了一段奇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地震中的父与子。齐读课题。(观看视频导入课题,学生更能直观的感受到地震的可怕,有助于学生迅速入情)二、初读课文1、生自由读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课件出示)2、齐读词语:血迹 瓦砾 混乱 废墟 爆炸 砸(学贵有疑,有了“解疑”的兴趣、动机,才能产生主动探究的愿望,才能调动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去实践。鼓励学生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边读边思考,从而找到本文的中心词“了不起”)三、聚焦父亲,感受“爱”的了不起。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12自然段,从那些语句中你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画下来,可以做上批注。(生汇报)先来看看刚才这位同学说的,有很多人劝说父亲,可他就是不离开,也就是课文中的这部分内容(课件出示课文片段)。分角色朗读。请同学们仔细地看一看,都有哪些人劝说父亲?面对他们的劝阻,父亲的回应是这样的三句话。 出示:“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父亲说这三句话时的心情是一样的吗?你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再说。我想问问阿曼达的父亲,人们这样劝阻你,震情这样厉害,你为什么不离开?那其实是父亲对儿子的一句承诺。 出示:“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课文中为什么反复出现类似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品读)出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1)用心地读读这段话,边读边想,特别是哪个字,哪个词深深地打动你的心?让你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说出自己的理由。2)品味救的艰难,感悟父爱的伟大。 “挖”:感受读其他动?只用“挖”?读体会到?还有谁对“挖”字特别有感受?带着体会请你读。父亲已经不眠不休的挖了36个小时,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而要这样罗列时间的进程呢?(生汇报并品读句子)师:36小时过后,我们看到的是怎样的一位父亲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出示: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A、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B、这血迹有可能是从哪里来的呢?在这漫长的36小时里究竟会发生怎样触目惊心的场面?让父亲变得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呢?(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机会,通过读、画、说、想这几个环节,充分体会诵读,感受课文主旨,为整节课的教学奠定情感基础)四、情感升华(1)此情此景,让我想起5.12汶川大地震后始终萦绕在我脑海中的一个形象、一个动作、一段言语。请同学们来看。(出示图片)(学生们并没有真实经历过地震,对文章中蕴藏的父爱只停留在文字表面,所以,我联系了汶川地震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实际,用汶川地震中父爱的图片唤醒他们的感受。)(2)小练笔:36小时过去了,这一刻父亲会对儿子说些什么呢?(学生在音乐中写话。)(通过读写融情,让学生将内心感受写出来,让学生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使学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