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程序相关制度规范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5266862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2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3-01
上传人:dr****99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刘**(实名认证)
贵州
IP属地:贵州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患者
病情
评估
管理制度
操作
规范
程序
相关
制度
- 资源描述:
-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程序相关制度规范,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程序,相关,制度
- 内容简介:
-
关键科室间的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急诊、病房、产房、手术室、ICU 之间患者识别,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措施: 1、急诊科危重患者转科:有工作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复写病例、入院病历;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置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2、门诊急诊患者与 ICU、手术室、病房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复写病例、入院病历;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自然情况、生命体征、意识状况、皮肤完整情况、出血情况、引流情况等,填写门诊急诊与 ICU、手术室、病房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3、病房与手术室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查对,做好手术前准备;认真与手术室护士进行交接,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手术前准备、药物情况等,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患者对接记录单。 4、手术室与病房转接患者:手术后,手术室护士仍应按识别卡与病区做好病情、药品及废物的交接,填写手术室与病房患者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5、病房与ICU 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负责转送,保证搬运安全;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输液、 各种引流、皮肤完整情况等,填写病房患者与ICU 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6、 产房与病房转接患者:产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分娩情况、会阴情况、子宫收缩情况、药品应用情况、新生儿情况等,填写产房与病房患 者对接记录单。 院内关键科室间的患者转接流程 1、急诊与手术室交接流程 医生开出医嘱护士收到并确认通知病人办理入院手续佩戴腕带与医生确认是否通知麻醉科及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整理病历等待通知与麻醉师、手术室护士详细交班。 2、急诊与ICU交接流程 医生开出住院证家属办理手续核对病人信息通知ICU护士等待ICU通知准备抢救用物品与ICU护士详细交班。 3、 急诊与病房交接流程 医生开出住院证家属办理手续核对病人身份后通知病区主班护士准备物品等待通知转运前评估病情与接收科室护士详细交接班。 4、手术室/麻醉科与病房/ICU术前交接和术后交接的流程与内容 术前交接:病房择期手术病人术前交接核对手术交接核查表准备病历及药物至术前准备室病房护士与术前护士交接。 术后交接:麻醉医生开出转病房医嘱术后恢复室护士通知病人回病房时的准备事项送病人至病房评估病人后,手术室医护人员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急诊患者收入院制度一、急诊科为急、危重病人入院设立了绿色通道:全体人员必须有急诊服务的窗口意识,熟悉急诊科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坚守岗位。二、对急、危重病人来急诊科就诊,医务人员必须在急诊科门口接诊,态度和蔼,用语文明。三、凡急、危重病人接诊后严格按照各项抢救程序做好急诊抢救工作,陪同并护送病人做必需的检查,对严重颅脑外伤、胸腹联合伤、大出血等在抢救的同时做好术前一切准备,必要时送入手术室,危重病人电告病房做好床位准备及抢救的准备工作,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者协助办理入院手续,护送入院。四、护送患者时应注意安全、保暖、人文关怀,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输液、用氧及各管道通畅,对外伤骨折患者注意保持体位,减少痛苦。五、传染病人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送入病房后要进行终末消毒。六、送入病房后,应向病房医务人员做好交接班工作,如病情诊断、用药处置、生命体征、辅助检查、各管道通畅情况。七、接待病人、家属的咨询、问讯,指导医院路线、方向。八、对“三无(无家属、无姓名、无钱)”的病人,先诊治救人,再由急诊当班医护人员通知院总值班和保卫科人员,协助处理找病人家属等事项。急诊病人住院流程急诊病人急诊随诊符合住院条件? 否1、 病人的初步诊断2、 大约住院时间及大概费用3、 住院总体方案及预期效果4、 手术麻醉的大概方案口头住院整体认同否急诊医生开出住院通知单分诊护士了解相应专科病区床位情况是否有床?通知病房办公室护士联系借床,并将结果通知病人无分诊护士评估是否需要护送通知病区及接诊护士准备将借床情况告知病人,知情同意后收入院,当病人拒绝或借床未成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由医生另约住院时间需要护送(工具)?接诊护士护送患者到住院收费处办理住院手续接诊护士指引患者到住院收费处办理住院手续否是流程终止接诊护士运用护送工具护送病人到达病区(交接)病区医生护士按住院诊疗流程处理完成住院手续接诊护士接送病人到达病区急诊手术管理制度(一)目的:加强急诊手术的管理,确保急诊手术及时顺畅开展。(二)适用范围:全院各科室。(三)各部门人员职责:1、医生:决定急诊手术,通知手术室和麻醉科。2、麻醉科、手术室:及时会诊、及时实施麻醉及时安排急诊手术。(四)急诊手术是指病情紧迫,经医生评估后认为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手术,否则就有生命危险的手术。(五)特急手术是指由于病情危重累及生命而需要进行紧急手术抢救的手术,如危及母子安全的产科急症、严重的肝脾损伤、严重的颅脑损伤、严重的开放性心胸外伤、气管异物、大血管破裂等。(六)工作制度及要求1、急诊手术权限:病房急诊手术由病房科室二值班或科主任决定,急诊室病人由当天值班最高级别医生决定,并遵照手术分级管理及审批制度执行。2、急诊手术范围:急诊手术指病情紧迫,需在最短时间内手术,多见于创伤、急腹症、大出血、急性、严重感染、危及母子安全的产科急症等情况。3、治疗医生发现病人需要急诊手术应立即请示当天值班级别最高医生,必要时应请示科主任。4、决定手术后,立即通知手术室、麻醉科。5、由急诊室尽快完成必要的术前检查、配血、术前检查及准备。6、决定急诊手术后,主刀或第一助手应在急诊室详细向患者和/或家属说明病情、手术必要性、手术风险、替代治疗等情况,征得患者和/或家属签字同意。如患者因特殊原因(如昏迷)又无家属在身边,应报医教科或总值班审批。7、由手术医师、科室护士共同护送病人进手术室。8、手术室急诊手术安排:(1)保留一间手术室为急诊手术专用,择期手术不得占用。(2)同时有二台以上急诊手术,对于危及生命的急诊手术,手术室应立即以最短的时间安排接台,由手术室护士长全权负责调配安排。(3)非危及生命的急诊手术,手术室根据情况安排接台,原则上由本科室接台、病人等待手术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急诊病人所在科室应在手术室安排手术台后半小时内将病人送至手术室。(七)注意事项:1、抢救患者的特急手术,必须争分夺秒。2、对特急手术患者应立即开通绿色通道。3、急诊手术应提前通知手术室和麻醉科进行术前准备。特殊情况下(如需立即手术),手术室可先接受患者,尽可能缩短抢救时间,挽救患者生命。4、是否危及生命的急诊手术的判定,由当日最高值班医生负责确定,经治医生在联系手术时应予以说明。5、对不服从手术室安排,拒不让手术台,造成后果由该主刀医生承担全责。6、医技科室等相关科室应无条件配合完成相关工作。急诊手术流程值班医师请二值班或科主任会诊确定施行急诊手术与病人(家属)签署手术同意书(患者因特殊原因(如昏迷)又无家属在身边,应报医教科或总值班审批)会诊医师下手术医嘱,通知手术室护士作好急诊手术准备麻醉科医师会诊值班医师送病人到手术室手术结束施行手术麻醉医师及护士送病人至病房,向病房护士交代注意事项病房护士接收病人,并执行术后医嘱值班医师提出手术申请患者入院、出院、转科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和标准一、 入院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和标准(一)入院制度1患者住院由本院门急诊医师根据病情决定,凭医师开具住院证,门、急诊病历,医保卡,预交住院费入住,如病情需要应安排医护人员护送。2患者住院时应登记其联系人的姓名、地址和电话号码,进行必要的卫生处理。传染患者住院必须严格进行卫生处理。3病房护士接到住院处通知后,应即准备床位和用物,对急诊手术或危重患者,须立即做好抢救准备工作。4病房护士应向患者介绍住院规则及病房有关制度,协助患者熟悉环境。护士须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博、呼吸、血压,主动了解患者病情、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等。由护士通知负责医师检查患者并及时执行医嘱。5急诊患者住院由急诊科护士,与相关的科室联系床位,病区应优先给予安排,住院手续随到随办;危重患者须住院治疗时,立即开通绿色通道,由急诊科电话通知相关病区或手术室后,直接进入病区(手术室)抢救或治疗后,再补办有关手续。在患者医疗费用暂时无法落实的情况下,先抢救后收费,以免延误抢救时机。(二)入院流程(三)患者到病房流程(护理)1、 病房护士主动热情接待患者,根据病情安排床位。2、 建立并填写住院病历,通知医生,测量生命体征、体重等。3、 带患者或家属熟悉病区环境,并做好入院宣教,如:详细介绍入院须知,包括病室环境、作息时间、饮食原则、探视陪护制度、医生查房时间、呼叫器的使用、物品保管、防火防盗、住院期间不能外出、病室内不准吸烟等;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科主任、护士长等。4、 告知家属所需物品,将多余物品带回,保持病室整洁。5、 评估入院患者,做好患者心理护理,认真履行告知程序,取得患者配合。让患者或家属在宣教单上签字。6、 处理并执行医嘱,落实治疗、护理措施。7、 遵医嘱通知患者及家属饮食种类,并在床头作出饮食种类标记。8、 按分级护理内容进行护理,定时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落实疾病护理常规,定时填写输液观察卡。9、 做好各种护理记录。二、 出院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和标准(一)出院制度1患者出院由经治科室主治医师以上决定,应预先通知患者及其家属,以便做好出院准备。2病区护士根据医嘱给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取得患者出院结帐清单后,协助其整理物品,并清点收回患者住院期间所用的医院物品,将出院后需服药品的处方、出院证明书交给患者或家属。3患者出院前,主管医师应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项,并主动征求其对医疗、护理等各方面的意见。4病情不宜出院而患者或家属要求出院者,医师应加以劝阻,如说服无效应报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批准,并由患者或其家属出具手续和签字。应出院而不出院者,通知所在单位或有关部门接回或送回。(二)出院流程(三)出院流程(护理)1、 患者出院由主管医生决定,提前一日告知患者,介绍办理出院手续的方法。2、 为患者做出院宣教,包括病情观察、饮食、休息、睡眠、运动的正确方法、复查时间等。3、 将出院带药进行核对,标明用法及注意事项,交患者或家属妥善保管。4、 向患者征求意见或建议,不断改进护理工作。5、 整理病历,书写出院护理小结,撤床头卡及各种治疗卡。6、 责任护士帮助整理携带物品,并送至电梯口。必要时协助联系车辆。7、 床单元做终末处理后,铺备用床接待新患者。三、转科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和标准(一)转科制度住院患者因病情需要转往他科治疗时,必须先请他科会诊,经会诊同意后方可转科。转科患者其病历要求按中医病历书写规范执行,应有完整的请会诊记录和会诊记录。转科前,由经管医师开转科医嘱,写好转科记录,通知对方科室,按联系时间转科。转出科室应派人陪护患者转入科,向值班医护人员交代有关情况,面交病历方能离去。转入(接收)科室医护人员应热情接待转科患者,优先安排病床,经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及时开出医嘱,书写接收记录。患者的病情确需转科,经会诊后应接收科室不得拒绝和推诿,对拒不执行而发生的医疗纠纷,由应接收科室负全部责任。(二)转科流程(三) 转科流程(护理)A、 患者转科流程(转出)1、 病房主管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确定转出患者,主班护士见到转出医嘱后,通知责任护士。2、 责任护士电话与接收科室联系安排新床位。3、 责任护士协助医生通知患者及家属并协助整理物品。4、 责任护士将转出患者所有病历按转出要求书写、登记、整理。5、 医嘱护士停止本科一切治疗级护理项目,认真结算本科收费项目无误后点出电子病历到接受科室。6、 转出前,责任护士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危重患者需由医生和护士同时护送。7、 填写专科记录交接单,交接本连同病历及所有药物等交与接收科室主管护士。8、 转至新病室后,由医生交待病情,护士交待患者皮肤、输液、引流、用药、护理记录等。患者转科流程图(转出) 病房主管医生开转出医嘱主班护士见到转出医嘱后,通知责任护士并办理相应手续,将转出患者所有病历按转出要求书写、登记、整理停止本科室一切治疗护理项目,结清费用责任护士协助医生通知患者及家属并协助整理物品转出前,责任护士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危重患者需医生和护士同时护送转至新病室后,由医生交代病情,护士交代患者皮肤、输液、引流、用药、护理记录等B、 转入流程1、 转入病室接到转入通知后,由主管护士通知责任护士根据患者情况准备患者床单位。2、 患者转入后,主班护士接病历,检查是否完整,了解患者当日治疗及用药情况。3、 通知本病室主管医生。4、 责任护士接患者到床旁,并协助患者安排好卧位。观察病情、生命体征、输液、引流等;检查患者皮肤情况,并详细记录患者情况;特殊问题做好交接班。5、 从手术室直接返回的患者,责任护士应与手术护士交接输液及皮肤情况,了解手术名称、麻醉方式及术中出现的情况,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意识状态、伤口、引流等并认真书写于护理记录单上。6、 协助患者整理用物。7、 向患者介绍新病房相关规定、环境,减轻患者紧张情绪,以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转入流程图转入病室接到转入通知书后,由主班护士通知责任护士准备患者床单 主班护士接病历,检查是否完整,了解患者当日治疗及用药情况通知本病室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接患者到床旁,并协助患者安排好卧位观察病情、生命体征、输液、引流等; 从手术室直接返回的患者,责任护士交检查患者皮肤情况,并详细记录患者 接输液及皮肤情况并了解手术名称、麻醉情况;特殊问题做好交接班 方式及术中出现的情况,监测患者生命体 征,观察患者意识状态、伤口、引流情况,并认真书写于护理记录单上。 协助患者整理用物,向患者介绍新病房相关规定、环境 四、转院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和标准(一)转院制度医院因限于技术和设备条件,对不能诊治的患者,由科内讨论或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科报请院长或分管副院长批准,提前与转入医院联系,征得同意后方可转院。各科基本医疗保险患者(包括门诊患者)需转外地医院治疗时,应由所在科室科主任提出,经医务科审核,院长或分管副院长同意,报请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公室批准办理手续。急性传染病、麻风病、精神病、截瘫患者,不得转外省市治疗。转送患者要确保安全,转运前要认真检查患者,如估计途中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者,应留院处置,待病情稳定或危险过后,再行转院,危重患者转院时须与患者家属及单位联系解决有关护送问题,原则上应派医护人员护送。患者转院时,应将病历摘要随患者转去,不得将原始病历带走。(二)转院流程XX医院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附:住院病人风险评估表)一、通过对患者评估全面把握患者基本的现状和诊疗服务的需求,为制定适宜于患者的诊疗方案提供依据和支持。 二、对患者进行评估是科室医师、护师的职责,是重要的质量管理监控环节,为制定诊疗方案和会诊、讨论提供支持。 三、患者评估是指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对患者的生理、社会、经济状况、病情严重程度、全身状况支持能力等做出综合评估,用于指导对患者的诊疗活动。 四、执行评估工作的医护人员具备在本院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护士。 五、患者评估的内容见住院病人风险评估表,注意患者隐私保护,病人评估记录文件进入住院病历。六、住院医生必须在8小时内完成对新入院患者的首次评估。七、上级医生根据患者病情、治疗计划和个体需求,决定再评估的频率:对重危、抢救患者、诊断/治疗计划改变、出现药物/输血不良反应、患者是否能转院或出院,随时进行评估。 患者病情评估操作规范与程序为了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使患者从进院开始就能够得到客观,科学的评估,医生能够做出详细科学的治疗计划,当病情变化的时候能够及时调整修改治疗方法,使患者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根据卫计委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患者评估管理制度。一、明确规定对患者进行评估工作由注册的职业医师和护士实施。二、科室制定患者评估的项目、重点范围、评估标准与内容、时限要求、记录文件格式、评估操作规范与程序。三、患者评估的结果需要记录在住院病历中,用于指导对患者的诊疗活动。四、科室定期实施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管患者评估工作,对考核结果定期分析,及时反馈,落实整改,保证医疗质量。五、医师对接诊的每位患者都应进行病情评估。重点加强急危重患者的病情评估、危重病人营养评估、住院病人再评估、特殊治疗前的评估、出院前评估。六、病人入院后,主管医师应对病人全面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病情轻重、急缓、营养状况、中医四诊八纲、中医体质等做出正确的评估,做出正确的中西医诊断,参照疾病诊治标准,制定出经济、合理、有效的中西医治疗方案并告知患者或者其委托人。七、对病人在入院后发生的特殊情况的,应及时向上级医生请示评估。病人在入院经评估后,本院不能治疗或治疗效果不能肯定的,应及时与家属沟通,协商在本院或者转院治疗,并做好必要的知情告知。八、对需特殊治疗或特殊检查的病人,检查前进行风险、判断,要求主管医师应对病人按照相关风险评估内容逐项评估,病程记录中予以记录,及时调整诊疗方案。九、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实行患者病情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采取定期评估、随机评估两种形式。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十、临床医生除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正确科学的评估,还应该对患者的心理状况作出正确客观的评估,全面衡量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有可能需要作心理辅导的患者进行必要的登记并作记录,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援。十一、所有的评估结果应告知患者或其病情委托人,病人不能知晓或无法知晓的,必须告知病人委托的家属或其直系亲属,并由患者本人或受委托的家属或其直系亲属签字。患者所有评估的结果必须记录在住院病历中,用于指导对患者的诊疗活动,同时作为必要的法律依据。附:住院病人风险评估表科室 床号 住院号 一般资料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民族 初步诊断 入院时间 入院方式:步行 轮椅 平车 背入 第 次入院病史采集、体检:经管医师 值班医师 进修医师 联络人 电话 与患者关系 态度:关心 不关心 过于关心 无人照顾 基本情况评估患者主诉: 过敏药物或食物:无 有: 手术外伤史:无 有: 家族遗传及传染病史:无 有: 大小便:正常 大便异常(失禁) 小便异常(失禁): 意识状态:清楚 嗜睡 烦躁 昏迷 其它 自主能力:正常 全瘫 截瘫 偏瘫 其它 体格检查:T P R BP 体重 舌: 脉: 中医体质: 阳性体征:无 有: 重要的辅助检查:无 有: 特殊的阴性体征:无 有: 风险因素评估心脑血管:无 有: 呼吸系统:无 有: 消化系统:无 有: 神经系统:无 有: 其他:无 有: 其它诊断:中医诊断及分型: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 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 诊疗计划:中医: 西医: 评估等级: 一般 病重 病危 处置结果: 收治 转院护理等级: 特级护理 一级护理 二级护理 三级护理收集资料时间 患者(或家属)签名: 评估医师签名 主治医师签名 科主任签名 住院病人再评估表科室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病情变化时评估由普通病例转变成危重症病例:否 是 原因: 患者目前情况:意识状态:清楚 嗜睡 烦躁 昏迷 其它 自主能力:正常 全瘫 截瘫 偏瘫 其它 体格检查:T P R BP 体重 舌: 脉:阳性体征:无 有: 重要的辅助检查:无 有: 特殊的阴性体征:无 有: 观察病情:及时 不及时 原因 危急值处理:及时 不及时 原因 调整治疗方案:正确 不正确 理由 上级医师查看病人:及时 不及时 原因 执行医嘱:及时 不及时 原因 输血:及时 不及时 原因 医务人员之间病情及治疗方案讨论交流:及时 不及时 原因 病情危重或发生变化,医患沟通:良好 欠佳 没有沟通 无法沟通 其它 对心理不稳定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是 否 原因: 会诊:否 是 会诊科室(院内、院外) 转科:否 是 转科、转院 评估等级: 一般 病重 病危护理等级: 特级护理 一级护理 二级护理 三级护理评估医师签名 主治医师签名 科主任签名 评估时间 出院前评估出院时患者情况:意识状态:清楚 嗜睡 烦躁 昏迷 其它 自主能力:正常 全瘫 截瘫 偏瘫 其它 体格检查:T P R BP 体重 舌: 脉:阳性体征:无 有: 重要的辅助检查:无 有: 特殊的阴性体征:无 有: 出入院诊断:符合 不符合 出院时疗效判断:痊愈 好转 转院 自动出院 死亡 其它 出院后的随访事宜充分和清楚地向患者或家属交代:是 否 原因 评估医师签名 主治医师签名 科主任签名 评估时间 病人病情评估流程主管医师在患者入院后8小时内对病人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做出正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并记入病程住院期间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评估主管医师将评估结果告知患者并签字 关键科室间的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急诊、病房、产房、手术室、ICU 之间患者识别,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措施: 1、急诊科危重患者转科:有工作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复写病例、入院病历;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置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2、门诊急诊患者与 ICU、手术室、病房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复写病例、入院病历;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自然情况、生命体征、意识状况、皮肤完整情况、出血情况、引流情况等,填写门诊急诊与 ICU、手术室、病房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3、病房与手术室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查对,做好手术前准备;认真与手术室护士进行交接,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手术前准备、药物情况等,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患者对接记录单。 4、手术室与病房转接患者:手术后,手术室护士仍应按识别卡与病区做好病情、药品及废物的交接,填写手术室与病房患者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5、病房与ICU 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负责转送,保证搬运安全;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输液、 各种引流、皮肤完整情况等,填写病房患者与ICU 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6、 产房与病房转接患者:产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分娩情况、会阴情况、子宫收缩情况、药品应用情况、新生儿情况等,填写产房与病房患 者对接记录单。 院内关键科室间的患者转接流程 1、急诊与手术室交接流程 医生开出医嘱护士收到并确认通知病人办理入院手续佩戴腕带与医生确认是否通知麻醉科及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整理病历等待通知与麻醉师、手术室护士详细交班。 2、急诊与ICU交接流程 医生开出住院证家属办理手续核对病人信息通知ICU护士等待ICU通知准备抢救用物品与ICU护士详细交班。 3、 急诊与病房交接流程 医生开出住院证家属办理手续核对病人身份后通知病区主班护士准备物品等待通知转运前评估病情与接收科室护士详细交接班。 4、手术室/麻醉科与病房/ICU术前交接和术后交接的流程与内容 术前交接:病房择期手术病人术前交接核对手术交接核查表准备病历及药物至术前准备室病房护士与术前护士交接。 术后交接:麻醉医生开出转病房医嘱术后恢复室护士通知病人回病房时的准备事项送病人至病房评估病人后,手术室医护人员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急诊患者收入院制度一、急诊科为急、危重病人入院设立了绿色通道:全体人员必须有急诊服务的窗口意识,熟悉急诊科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坚守岗位。二、对急、危重病人来急诊科就诊,医务人员必须在急诊科门口接诊,态度和蔼,用语文明。三、凡急、危重病人接诊后严格按照各项抢救程序做好急诊抢救工作,陪同并护送病人做必需的检查,对严重颅脑外伤、胸腹联合伤、大出血等在抢救的同时做好术前一切准备,必要时送入手术室,危重病人电告病房做好床位准备及抢救的准备工作,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者协助办理入院手续,护送入院。四、护送患者时应注意安全、保暖、人文关怀,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输液、用氧及各管道通畅,对外伤骨折患者注意保持体位,减少痛苦。五、传染病人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送入病房后要进行终末消毒。六、送入病房后,应向病房医务人员做好交接班工作,如病情诊断、用药处置、生命体征、辅助检查、各管道通畅情况。七、接待病人、家属的咨询、问讯,指导医院路线、方向。八、对“三无(无家属、无姓名、无钱)”的病人,先诊治救人,再由急诊当班医护人员通知院总值班和保卫科人员,协助处理找病人家属等事项。急诊病人住院流程急诊病人急诊随诊符合住院条件? 否1、 病人的初步诊断2、 大约住院时间及大概费用3、 住院总体方案及预期效果4、 手术麻醉的大概方案口头住院整体认同否急诊医生开出住院通知单分诊护士了解相应专科病区床位情况是否有床?通知病房办公室护士联系借床,并将结果通知病人无分诊护士评估是否需要护送通知病区及接诊护士准备将借床情况告知病人,知情同意后收入院,当病人拒绝或借床未成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由医生另约住院时间需要护送(工具)?接诊护士护送患者到住院收费处办理住院手续接诊护士指引患者到住院收费处办理住院手续否是流程终止接诊护士运用护送工具护送病人到达病区(交接)病区医生护士按住院诊疗流程处理完成住院手续接诊护士接送病人到达病区急诊手术管理制度(一)目的:加强急诊手术的管理,确保急诊手术及时顺畅开展。(二)适用范围:全院各科室。(三)各部门人员职责:1、医生:决定急诊手术,通知手术室和麻醉科。2、麻醉科、手术室:及时会诊、及时实施麻醉及时安排急诊手术。(四)急诊手术是指病情紧迫,经医生评估后认为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手术,否则就有生命危险的手术。(五)特急手术是指由于病情危重累及生命而需要进行紧急手术抢救的手术,如危及母子安全的产科急症、严重的肝脾损伤、严重的颅脑损伤、严重的开放性心胸外伤、气管异物、大血管破裂等。(六)工作制度及要求1、急诊手术权限:病房急诊手术由病房科室二值班或科主任决定,急诊室病人由当天值班最高级别医生决定,并遵照手术分级管理及审批制度执行。2、急诊手术范围:急诊手术指病情紧迫,需在最短时间内手术,多见于创伤、急腹症、大出血、急性、严重感染、危及母子安全的产科急症等情况。3、治疗医生发现病人需要急诊手术应立即请示当天值班级别最高医生,必要时应请示科主任。4、决定手术后,立即通知手术室、麻醉科。5、由急诊室尽快完成必要的术前检查、配血、术前检查及准备。6、决定急诊手术后,主刀或第一助手应在急诊室详细向患者和/或家属说明病情、手术必要性、手术风险、替代治疗等情况,征得患者和/或家属签字同意。如患者因特殊原因(如昏迷)又无家属在身边,应报医教科或总值班审批。7、由手术医师、科室护士共同护送病人进手术室。8、手术室急诊手术安排:(1)保留一间手术室为急诊手术专用,择期手术不得占用。(2)同时有二台以上急诊手术,对于危及生命的急诊手术,手术室应立即以最短的时间安排接台,由手术室护士长全权负责调配安排。(3)非危及生命的急诊手术,手术室根据情况安排接台,原则上由本科室接台、病人等待手术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急诊病人所在科室应在手术室安排手术台后半小时内将病人送至手术室。(七)注意事项:1、抢救患者的特急手术,必须争分夺秒。2、对特急手术患者应立即开通绿色通道。3、急诊手术应提前通知手术室和麻醉科进行术前准备。特殊情况下(如需立即手术),手术室可先接受患者,尽可能缩短抢救时间,挽救患者生命。4、是否危及生命的急诊手术的判定,由当日最高值班医生负责确定,经治医生在联系手术时应予以说明。5、对不服从手术室安排,拒不让手术台,造成后果由该主刀医生承担全责。6、医技科室等相关科室应无条件配合完成相关工作。急诊手术流程值班医师请二值班或科主任会诊确定施行急诊手术与病人(家属)签署手术同意书(患者因特殊原因(如昏迷)又无家属在身边,应报医教科或总值班审批)会诊医师下手术医嘱,通知手术室护士作好急诊手术准备麻醉科医师会诊值班医师送病人到手术室手术结束施行手术麻醉医师及护士送病人至病房,向病房护士交代注意事项病房护士接收病人,并执行术后医嘱值班医师提出手术申请患者入院、出院、转科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和标准一、 入院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和标准(一)入院制度1患者住院由本院门急诊医师根据病情决定,凭医师开具住院证,门、急诊病历,医保卡,预交住院费入住,如病情需要应安排医护人员护送。2患者住院时应登记其联系人的姓名、地址和电话号码,进行必要的卫生处理。传染患者住院必须严格进行卫生处理。3病房护士接到住院处通知后,应即准备床位和用物,对急诊手术或危重患者,须立即做好抢救准备工作。4病房护士应向患者介绍住院规则及病房有关制度,协助患者熟悉环境。护士须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博、呼吸、血压,主动了解患者病情、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等。由护士通知负责医师检查患者并及时执行医嘱。5急诊患者住院由急诊科护士,与相关的科室联系床位,病区应优先给予安排,住院手续随到随办;危重患者须住院治疗时,立即开通绿色通道,由急诊科电话通知相关病区或手术室后,直接进入病区(手术室)抢救或治疗后,再补办有关手续。在患者医疗费用暂时无法落实的情况下,先抢救后收费,以免延误抢救时机。(二)入院流程(三)患者到病房流程(护理)1、 病房护士主动热情接待患者,根据病情安排床位。2、 建立并填写住院病历,通知医生,测量生命体征、体重等。3、 带患者或家属熟悉病区环境,并做好入院宣教,如:详细介绍入院须知,包括病室环境、作息时间、饮食原则、探视陪护制度、医生查房时间、呼叫器的使用、物品保管、防火防盗、住院期间不能外出、病室内不准吸烟等;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科主任、护士长等。4、 告知家属所需物品,将多余物品带回,保持病室整洁。5、 评估入院患者,做好患者心理护理,认真履行告知程序,取得患者配合。让患者或家属在宣教单上签字。6、 处理并执行医嘱,落实治疗、护理措施。7、 遵医嘱通知患者及家属饮食种类,并在床头作出饮食种类标记。8、 按分级护理内容进行护理,定时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落实疾病护理常规,定时填写输液观察卡。9、 做好各种护理记录。二、 出院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和标准(一)出院制度1患者出院由经治科室主治医师以上决定,应预先通知患者及其家属,以便做好出院准备。2病区护士根据医嘱给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取得患者出院结帐清单后,协助其整理物品,并清点收回患者住院期间所用的医院物品,将出院后需服药品的处方、出院证明书交给患者或家属。3患者出院前,主管医师应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项,并主动征求其对医疗、护理等各方面的意见。4病情不宜出院而患者或家属要求出院者,医师应加以劝阻,如说服无效应报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批准,并由患者或其家属出具手续和签字。应出院而不出院者,通知所在单位或有关部门接回或送回。(二)出院流程(三)出院流程(护理)1、 患者出院由主管医生决定,提前一日告知患者,介绍办理出院手续的方法。2、 为患者做出院宣教,包括病情观察、饮食、休息、睡眠、运动的正确方法、复查时间等。3、 将出院带药进行核对,标明用法及注意事项,交患者或家属妥善保管。4、 向患者征求意见或建议,不断改进护理工作。5、 整理病历,书写出院护理小结,撤床头卡及各种治疗卡。6、 责任护士帮助整理携带物品,并送至电梯口。必要时协助联系车辆。7、 床单元做终末处理后,铺备用床接待新患者。三、转科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和标准(一)转科制度住院患者因病情需要转往他科治疗时,必须先请他科会诊,经会诊同意后方可转科。转科患者其病历要求按中医病历书写规范执行,应有完整的请会诊记录和会诊记录。转科前,由经管医师开转科医嘱,写好转科记录,通知对方科室,按联系时间转科。转出科室应派人陪护患者转入科,向值班医护人员交代有关情况,面交病历方能离去。转入(接收)科室医护人员应热情接待转科患者,优先安排病床,经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及时开出医嘱,书写接收记录。患者的病情确需转科,经会诊后应接收科室不得拒绝和推诿,对拒不执行而发生的医疗纠纷,由应接收科室负全部责任。(二)转科流程(三) 转科流程(护理)A、 患者转科流程(转出)1、 病房主管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确定转出患者,主班护士见到转出医嘱后,通知责任护士。2、 责任护士电话与接收科室联系安排新床位。3、 责任护士协助医生通知患者及家属并协助整理物品。4、 责任护士将转出患者所有病历按转出要求书写、登记、整理。5、 医嘱护士停止本科一切治疗级护理项目,认真结算本科收费项目无误后点出电子病历到接受科室。6、 转出前,责任护士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危重患者需由医生和护士同时护送。7、 填写专科记录交接单,交接本连同病历及所有药物等交与接收科室主管护士。8、 转至新病室后,由医生交待病情,护士交待患者皮肤、输液、引流、用药、护理记录等。患者转科流程图(转出) 病房主管医生开转出医嘱主班护士见到转出医嘱后,通知责任护士并办理相应手续,将转出患者所有病历按转出要求书写、登记、整理停止本科室一切治疗护理项目,结清费用责任护士协助医生通知患者及家属并协助整理物品转出前,责任护士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危重患者需医生和护士同时护送转至新病室后,由医生交代病情,护士交代患者皮肤、输液、引流、用药、护理记录等B、 转入流程1、 转入病室接到转入通知后,由主管护士通知责任护士根据患者情况准备患者床单位。2、 患者转入后,主班护士接病历,检查是否完整,了解患者当日治疗及用药情况。3、 通知本病室主管医生。4、 责任护士接患者到床旁,并协助患者安排好卧位。观察病情、生命体征、输液、引流等;检查患者皮肤情况,并详细记录患者情况;特殊问题做好交接班。5、 从手术室直接返回的患者,责任护士应与手术护士交接输液及皮肤情况,了解手术名称、麻醉方式及术中出现的情况,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意识状态、伤口、引流等并认真书写于护理记录单上。6、 协助患者整理用物。7、 向患者介绍新病房相关规定、环境,减轻患者紧张情绪,以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转入流程图转入病室接到转入通知书后,由主班护士通知责任护士准备患者床单 主班护士接病历,检查是否完整,了解患者当日治疗及用药情况通知本病室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接患者到床旁,并协助患者安排好卧位观察病情、生命体征、输液、引流等; 从手术室直接返回的患者,责任护士交检查患者皮肤情况,并详细记录患者 接输液及皮肤情况并了解手术名称、麻醉情况;特殊问题做好交接班 方式及术中出现的情况,监测患者生命体 征,观察患者意识状态、伤口、引流情况,并认真书写于护理记录单上。 协助患者整理用物,向患者介绍新病房相关规定、环境 四、转院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和标准(一)转院制度医院因限于技术和设备条件,对不能诊治的患者,由科内讨论或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科报请院长或分管副院长批准,提前与转入医院联系,征得同意后方可转院。各科基本医疗保险患者(包括门诊患者)需转外地医院治疗时,应由所在科室科主任提出,经医务科审核,院长或分管副院长同意,报请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公室批准办理手续。急性传染病、麻风病、精神病、截瘫患者,不得转外省市治疗。转送患者要确保安全,转运前要认真检查患者,如估计途中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者,应留院处置,待病情稳定或危险过后,再行转院,危重患者转院时须与患者家属及单位联系解决有关护送问题,原则上应派医护人员护送。患者转院时,应将病历摘要随患者转去,不得将原始病历带走。(二)转院流程XX医院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附:住院病人风险评估表)一、通过对患者评估全面把握患者基本的现状和诊疗服务的需求,为制定适宜于患者的诊疗方案提供依据和支持。 二、对患者进行评估是科室医师、护师的职责,是重要的质量管理监控环节,为制定诊疗方案和会诊、讨论提供支持。 三、患者评估是指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对患者的生理、社会、经济状况、病情严重程度、全身状况支持能力等做出综合评估,用于指导对患者的诊疗活动。 四、执行评估工作的医护人员具备在本院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护士。 五、患者评估的内容见住院病人风险评估表,注意患者隐私保护,病人评估记录文件进入住院病历。六、住院医生必须在8小时内完成对新入院患者的首次评估。七、上级医生根据患者病情、治疗计划和个体需求,决定再评估的频率:对重危、抢救患者、诊断/治疗计划改变、出现药物/输血不良反应、患者是否能转院或出院,随时进行评估。 患者病情评估操作规范与程序为了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使患者从进院开始就能够得到客观,科学的评估,医生能够做出详细科学的治疗计划,当病情变化的时候能够及时调整修改治疗方法,使患者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根据卫计委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患者评估管理制度。一、明确规定对患者进行评估工作由注册的职业医师和护士实施。二、科室制定患者评估的项目、重点范围、评估标准与内容、时限要求、记录文件格式、评估操作规范与程序。三、患者评估的结果需要记录在住院病历中,用于指导对患者的诊疗活动。四、科室定期实施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管患者评估工作,对考核结果定期分析,及时反馈,落实整改,保证医疗质量。五、医师对接诊的每位患者都应进行病情评估。重点加强急危重患者的病情评估、危重病人营养评估、住院病人再评估、特殊治疗前的评估、出院前评估。六、病人入院后,主管医师应对病人全面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病情轻重、急缓、营养状况、中医四诊八纲、中医体质等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