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25.七律长征.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25.七律长征.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25.七律长征.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25.七律长征.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25.七律长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律 .长征主题教学设南石门中心小学 马丽芳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能通过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教学准备:课件 视频、背景音乐教学过程板块一:目标导向1、简介七律2、长征知多少3、写作背景过渡语:就是这次伟大的壮举,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长征胜利后,毛主席心潮澎湃,挥笔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板块二:任务驱动出示学习目标活动一:初读诗歌出示学习单:读准字音,读出节奏。1、师:请孩子们打开书,翻到136页,自由地读诗句,读的时候要字正腔圆,要读得流利,读得有节奏。(学生自由读)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学生可以自己展示,也可邀请其他同学共同展示。活动二:赏诗句 悟诗情出示学习单: 1、自读诗歌,找出诗歌中的“万水千山”,你能悟出哪些情感。请孩子们在诗句中找一找,勾画出红军长征时翻越的山?跨过了河?( 抽生汇报,教师顺势板书)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 2、小组内交流读完诗句的感受。3、全班交流结合学生交流师生共同抓重点词句,解诗意,悟诗情。预设点(一)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抓住“逶迤、细浪、磅礴、泥丸”学生谈理解体会。师指朗读。师:请孩子们看屏幕(课件出示),诗中提到的五岭就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的边境,山高林密,人迹罕至;诗中提到的乌蒙山坐落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全长250公里,也是山高林密,人迹罕至。(出示图片)师:那么,如此险峻的山,如此危险的林,在红军的眼里又是怎样的呢?(点击课件)请孩子们看诗的第二句颔联。 “逶迤的五岭”是什么?“腾细浪”是什么意思?(腾细浪,教师顺势板书“腾”)“磅礴的乌蒙”是什么呢?“走泥丸”是什么意思?(走泥丸,教师顺势板书“走”)。师:对,诗人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逶迤的五岭看作是水里的一朵朵小浪花,把磅礴的乌蒙看作是脚下滚动的小泥团。请你们结合自己的理解,朗读这句诗(学生评价,注意在读“腾细浪”“走泥丸”时要“平淡轻巧”一些)2、朗读指导:你们想,既然看作是小浪花、小泥团,我们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藐视、不在乎)预设点(二)诗中的第三句“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描写的就是长征途中两场著名的战斗。(课件: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在这两句中同学们刚才都提到了暖和寒两个字,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理解一下吧!1播放微课解决“暖”和“寒”2、指导朗读师:孩子们,试想一下,假如你是一位红军将领,没损一兵一卒,没费一枪一弹,轻易而举地渡过了金沙江,你的心情怎样?(预设生:高兴,愉悦。师:读出你的高兴,读出你的愉悦)假如你是一位和毛主席一起过江的红军战士,聆听着惊涛拍岸的金沙水,仰望着高耸入云的山崖,你的心情如何?(引导学生说出战士们的心情是喜悦的、自豪的。师:读出你的喜悦,读出你的自豪)师:这句诗中的哪个字正好是红军战士心情的真实写照?(学生找“暖”字,教师顺势板书“暖”字。师:对,温暖的“暖”,暖烘烘的“暖”)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体会,读出战士们的喜悦之情。(学生读,师评价)3、继续播放飞渡大渡桥视频师:孩子们,试想一下,假如叫你过这样的桥,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抽生谈)。(心惊肉跳、毛骨悚然)师:诗句中哪一个字写出了铁索的冰冷、泸定桥的危险,让人心惊胆战?(学生能找到“寒”字,教师顺水板书 “寒”。师:对寒冷的“寒”,寒气逼人的“寒”)。学生读,评价。师:孩子们,要想过这样的桥容易吗?是的,不容易!如果对岸有机枪大炮,过这样的桥容易吗?对,更不容易。师:敌人做梦也没想到,英勇的红军战士敢攀着这惊险的铁索,冒着枪林弹雨冲过去,你认为这是一场怎样的战斗?(预设:激烈,惨烈,惊险,悲壮,惊心动魄的战斗。)孩子们,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名红军战士,面对着牺牲的战友,你的心情会怎样?(悲伤、痛苦、难过)如果叫你在这句诗中找一个字形容你此时的心情,你会找哪个字?(预设,寒)为什么?是的,就是这个“寒”字,不仅写出了铁索的冰冷,泸定桥的危险,还写出了战斗的惊险悲壮。师引读:面对着冰冷的铁索、面对着惊险的泸定桥,这真是生读“大渡桥横铁索寒”。师引读:面对着激烈的战斗,面对着悲壮的场景,面对着牺牲的战友,这真是生读“大渡桥横铁索寒”。师过渡:孩子们,智取金沙江,恶战大渡河,两场战斗,两种心情,一暖一寒,一喜一悲,你能把这两种感受读给大家听吗?(生读: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让我们一起感受战士们当时的心情。师生共读。预设点(三)师:学习至此,我想问一问孩子们,是不是红军就只翻越这几座山?跨过这几条河?经过这两次激烈的战斗,(不是)1、学生补充课后资料2、了解长征路线及重要战役师:孩子们体会得很好!扪心自问,你认为长征难不难?难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生说,教师总结:长征途中,天上每天有敌机侦察轰炸,地上有几十万敌兵围追堵截,战士们喝冰冷的雪水,吃草根、树皮,不知有多少战士掉下了万丈深渊,有多少战士被雪山沼泽吞没了生命。可我们的红军战士对待任何困难只有坚定的两个字:(学生说“不怕”,教师顺势板书“不怕”)出示首联。用什么语气来读?(预设1、生说:坚定的语气。师说:读出你的坚定。预设2、生说:铿锵有力的语气。预设3、自豪的语气。学生读。)这句诗的后半句应带着什么样的语气来读?生说。(预设:藐视困难、轻松自在)生读,评价。预设点(四)1、师:孩子们,长征,路漫漫,险重重红军战士迎来了胜利吗?你从诗中哪里看出的?出示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你从诗句中知道了什么?红军翻越岷山时的心情怎样?从哪个字可以看出? (教师顺势板书:喜。喜悦的喜,欢喜的喜)师:孩子们,这个“喜”字能够说明翻越岷山容易吗?是的,不容易。请同学们看图片,岷山终年积雪,翻越的难度远远超过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 这是毛主席和周总理翻越岷山时的场景:他们脚穿草鞋,冒着刺骨的寒风,迎着漫天的飞雪前进,有无数红军战士长眠于这大雪山,化作了晶莹的丰碑。但为什么诗人却说“更喜岷山千里雪”呢?有没有孩子知道?“喜”字一般形容人的心情,因为翻越了雪山,就意味着长征即将胜利,就意味着即将开创新的局面,所以,战士们的心情是:(学生可以说出:心情是高兴、喜悦、兴奋不已的)师:能用你的声音表达这种豪情万丈的喜悦吗?学生读,评价。男女生比赛读,学生齐读。2、师:孩子们,学习了这首诗,红军的什么精神感动了你?(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勇敢无畏、豪迈坚强、藐视困难、乐观向上”这些词语。)活动三:诵读诗歌,升华情感师:孩子们,我们今天能拥有这样幸福的生活,其实,就是红军战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长征虽然离我们远去,但长征精神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克服重重困难,奋勇向前。现在就让我们用自己的声声朗诵来向这些革命前辈致敬。板块三:拓展阅读师:七律长征短短的56个字,就让我们重走了长征路,不仅领略了毛主席作为领导人的豪迈气概,更欣赏到他作为一名的诗人不凡风采,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他的另一首诗中继续领略他的豪迈胸怀。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生自己读2、指名读向单元内延伸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