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人墓碑记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出现的常用文言虚词“为、者、之、焉、以”的用法2.掌握“当、除、旌、按、视、矫”等重点实词3.掌握常见文言句式4.掌握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现象5.学习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人物精神的方法8- 8 -一、课前预习(一)了解背景资料本文写的是明末天启六年(1626)三月苏州市民反抗阉党的斗争。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贤专权,阉党当政。他们网罗党羽,排斥异己,杀戮大臣,欺压百姓,暴虐无道,形成了“钩党之捕遍于天下”的局面。当时以江南士大夫为首的东林党人,主张开放言路,改良政治。他们多次上书弹劾魏忠贤,斗争非常激烈。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对东林党人进行残酷迫害。天启六年(1626),魏忠贤又派爪牙到苏州逮捕周顺昌,苏州市民群情激愤,奋起反抗,发生暴动。事后,统治者大范围搜捕暴动市民,市民首领颜佩韦等五人为了保护群众,挺身投案,英勇就义。次年,崇祯皇帝即位,罢黜魏忠贤,魏畏罪自缢,阉党失败,周顺昌得以昭雪。为了纪念死去的五位烈士,苏州人民把他们合葬在城外虎丘山前面山塘河大堤上,称为“五人之墓”。张溥于崇祯元年(1628)写下这篇五人墓碑记。碑记,又称碑志,记述死者生前的事迹,评价、歌颂其功德,刻在墓碑上。(二)掌握作家作品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明末太仓人。张溥幼年勤奋好学,所读之书都要亲手抄写,抄好朗读之后烧掉,再抄,一直要抄六七遍,因此他的书斋起名为“七录斋”。张溥生活的明朝末年,正是东林党人与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斗争激烈的时代,张溥同情东林党人,富有正义感。联合社会上有节气、有操守、有学识的士大夫组成爱国社团“复社”,成为“复社”的领袖。他们在政治上激烈批评时政,与阉党残余势力进行斗争,得到各界的广泛支持,在群众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文学上,他主张“兴复古学”,强调要“为今之言”,“务为今用”。有七录斋集传世。(三)解题 “五人墓”是五个人的合葬墓,这三个字应该看做一个专有名词,不能拆开来读,如同“二王庙”“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一样。“五人墓碑记”l 碑记,又称碑志,原是刻在石碑上,以叙事记行、歌功颂德为内容的一种文体。l 而专以纪念死者、刻于坟前墓道的碑记称墓碑或墓志。从写法上看,原始的碑记只是记叙。后来的作者,或就所叙之事加以评论,或借题发挥抒写情志,碑记遂演变为一种叙述兼议论的文体。(四)完成预习题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蓼( )洲 皦皦( ) 湮( )没 赀( )财 缇( )骑 抶( )之 溷( )藩 缙( )绅 投缳( ) 户牖( ) 逡( )巡 傫( )然 詈( )之 矫( )诏 暴( )于朝廷答案:lio jio yn z t ch hn du jn hun yu qn li l jio p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以旌其所为去今之墓而葬焉敛赀财以送其行按诛五人呼中丞之名而詈之且矫诏纷出或脱身以逃视五人之死斯墓之徒有其石也忠义暴于朝廷安能屈豪杰之流答案:(1) 清理、整治 (2) 表扬、表彰 (3) 距离 修墓 “兼词”,于此 (4) 捐集 “赀”同“资”,资财、钱财 (5)追究、查究 诛杀 (6)骂 (7)假托、假传 (8)有的人 (9) 比较 (10) 这 空 (11) 显露 (12) 怎么 使动,“使屈身”。3.思考题(1)文章通过几次使用对比来突出五人慷慨就义的英勇事迹和重大意义?答: 答案:四次,第二段中把“死而湮没不足道者”的富贵之子、慷慨得意之徒与“激于义而死焉”的五人对比,突出“独五人之皦皦”的伟大;第五段中把“大阉之乱”时“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之少与“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五人作对比,突出五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第六段中把“高爵显位”之人的“辱人贱行”与“有重于社稷”的五人对比,突出五人之死的意义的重大;又把假设的“令五人者保其性命于户牖之下”与现实的“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对比,突出五人荣于身后的显耀。这样反复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也强化了文章的主题。(2)找出文章的中心句。答: 答案:“亦以明生死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二、课堂互动(一)学生交流预习答案。(二)学生互动1.分组梳译课文。2.学生互相质疑,释疑,解决自学中的疑难点。(三)师生互动1.学生课堂随机提问,老师点拨,明确。2.老师讲析重点、难点。(1)古今异义词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吴之民方痛心焉颜色不少变非常之谋难于猝发(答案:行为,古义:品行作为,今义:动作行为;痛心,古义:在内心痛恨,今义:心痛;颜色,古义:脸色,今义:色彩;非常,古义:不寻常,今义:程度副词,十分、很。)(2)词类活用按剑而前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买五人之脰而函之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亦以明死生之大 (答案:“前”,名作动,上前。“抚”,名作动,担任巡抚。“函”,名作动,用匣子装。“隶”,意动用法,把当作奴隶“屈”,使动用法。“明”,形作动,表明。(3)特殊句式 五人者,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判断句)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状语后置句)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定语后置句) 谁为哀者?(宾语前置句) 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宾语前置句)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宾语前置句)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判断句)不能容于远近。(被动句)斯固百世之遇也。(判断句)四、课堂练习1.下列字形、字音有误的一项是A、缇(t)骑 逮(di) 湮(yn)没 赀(z)财B、蓼(lio)洲 抶(ch)而仆之 溷(hn)藩 脰(du)C、瑨(jn)绅 缳(hui) 户牖(yu) 谥(sh)号D、傫(li)然 詈(l)之 江渚(zh) 饿殍(pio)答案:C,“缳”应作(hun),“瑨”应作“缙”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A、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理、清理) 十有一月耳(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不敢复有株治(斩杀) 亦曷故哉(通“何”)B、草野之无闻者(乡间)大阉亦逡巡畏义(犹豫不决)投缳道路(上吊)激昂大义(被激励)C、老于户牖之下(窗户)独五人之皦皦(光明显耀的样子)抶而仆之(击)按诛五人(查究)D、以旌其所为(表扬)丁卯三月之望(农历每月十五日)吾社之行为士先者(表率)人皆得以隶使之(奴隶)答案:B项。A中“株”应为“株连”;C中“户牖”应为“家”;D中“隶”应为意动用法。3.下列加点词古今义全相同的一项是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B、投缳道路 安能屈豪杰之流C、为魏之私人 慷慨得志之徒D、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颜色不少变答案:B项。A中“行为”古义是“品行作为”,今义是“动作行为”。“首领”古义为“头脑脖子,引申为性命”,今义是“头领、领袖”;B中“道路”“豪杰”古今同义;C中“私人”古义是“心腹,死党”的意思,今义是“个人”的意思;D中“非常”古义是“不寻常”的意思,今义是“很,十分”的意思,“颜色”古义是“脸色”的意思,今义是“色彩”。)4.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例句:而智勇多困于所溺A、激于义而死焉者也B、谁为哀者C、不能容于远近D、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答案:B是宾语前置句,其他都是被动句。5.下列句子句读有误的一项是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B、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C、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D、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答案:D,应读作“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6.下列加点词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方以明死生之大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C、鼎铛玉石,金块珠砾D、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答案:A中“明”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其他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7.下列称谓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蓼洲周公 B、因之吴公 C、文起文公 D、孟长姚公答案:A项称“号”,其他称“字”。8.辨析下列各组多义词的词义 (1)当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然五人之当刑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失期当斩安步当车答案:在的时候 掌握、主持 判罪 占着、把着 判罪 当做(2)发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发其志士之悲哉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舜发于畎亩之间百发百中春来发几枝答案:拿出 抒发 发泄 兴起 发射 花开 (3)而呼中丞之名而詈之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待圣人既出而投缳道路按剑而前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答案:表承接 表并列 表转折 表承接 表修饰 表假设 表递进(4)焉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且焉置土石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答案:兼词,“于此” 代词,他 语气副词,怎么 兼词,“于何”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句末语气词,相当于“了”(5)之去今之墓而葬焉草野之无名者欤周公之被逮周公之逮呼中丞之名而詈之佯狂不知所之者亦以明死生之大答案:结构助词,不译 定语后置的标志 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 宾语前置的标志 代词,他 动词,到、往 结构助词,“的”(6)为以旌其所为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谁为哀者为之声义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天下笑答案:行为 强义词 介词,替、为 介词,替、为 动词,是 动词,作为 介词,被9.句子翻译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译文:这时凭大中臣官衔担任吴郡巡抚的是魏忠贤的心腹,逮捕周公就是由他主使的。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译文:在魏忠贤这场祸乱中,能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做官的人,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有几个人呢?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译文:魏忠贤也犹豫不决,畏惧正义,不寻常的阴谋难以在仓促间发生。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译文:所以我和我们同社的诸位先生,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就为它作了这篇碑记,也用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10.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在这篇碑记中记述和歌颂了苏州市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敢于向恶势力进行斗争的英勇事迹。B、本文热情歌颂了五位烈士重恩轻利、为朋友“蹈死不顾”的英勇行为。C、从全文看,文章前两部分侧重记叙,第三部分侧重议论。但两部分之中,记叙和议论互有穿插。D、古文观止的评注者说,本文“议论随叙事而入,感情淋漓,激昂尽致,当于史公伯夷、屈原二传并垂不朽”。答案:B,“重利轻义,为朋友”不对。五、课后练习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有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吾始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尝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有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祖先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魏王见公子,相与泣,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公子遂将。诸侯闻公子将,各谴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秦王患之,乃行金万斤于魏,求晋鄙客,令毁公子于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为魏将,诸侯将皆属,诸侯徒魏公子,不闻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秦数使反间,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后果使人代公子将。1. 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公子乃谢夫人去 谢:辞谢、辞别B. 乃间步行 间:抄小路C. 告车趣驾 驾:装备好车马D. 乃行金万斤于魏 行:使用2. 比较下面句中加点的“乃”“以”字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一组是( )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 乃以为羞 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 以上将军印授公子A. 和相同, 和不同B. 和不同, 和相同C. 和相同, 和相同D. 和不同, 和相同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的一项是( )A. 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B. 因此时定南面而王C. 公子所以重于赵D. 后果使人代公子将4.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魏公子“礼贤下士”的一组是( )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诸侯闻公子将,各谴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A. B. C. D.5.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魏公子折节与毛公薛公交游,并在两人的劝谏下,明白了去留之义而回归魏国。B. 魏公子之所以在赵闻于诸侯,是因为有魏王为其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沪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7.1电流 电压 -电压说课稿
- 2025电梯维修保养合同范本
- 房屋托管协议模板合同(样本)6篇
- 2025贷款无息使用合同模板
- 2025企业用工详细合同
- 2025合同权益责任转让协议书
- 2025关于卫浴设备购销的合同书
- Unit 7 School clubs说课稿-2023-2024学年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2012秋审查)沪教牛津版(深圳·广州)
- 2025租赁合同民事申诉状
- 2025年移动通信设备标准购销合同
- 小学生电信防诈课件
- 急性心梗诊疗(2025指南)解读课件
- 防触电及安全用电培训课件
- 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固废处理场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
- 精准分析分离与鉴定技术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中医药大学
- 老年焦虑障碍课件
- 产科护理个案分享案例
- DB31-T 1540-2025 针刀技术操作规范
- 2024-2025学年黑龙江省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招商转正工作总结
- 公路工程全套资料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