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的采矿方法选择.pdf_第1页
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的采矿方法选择.pdf_第2页
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的采矿方法选择.pdf_第3页
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的采矿方法选择.pdf_第4页
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的采矿方法选择.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 9 卷第5 期 2 0 0 8 年l O 月 中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J C e n t S o u t hU n i v 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o I 3 9N o 5 O c t 2 0 0 8 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的采矿方法选择 王新民 赵彬 张钦礼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湖南长沙 4 1 0 0 8 3 摘要 建立采矿方案综合评判指标体系 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对多种采矿方案进行综合评判 优选 在评判优选过程中 综合考虑影响采矿方案的动态 静态 定量 非定量指标 如技术 经济指标及采矿 地压控制程度等 将待选择方案指标转换成隶属度矩阵 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各因素权重向量 从而建立模糊综 合评判模型 利用模糊数学原理计算出各方案基于影响因素的综合优越度 以新桥硫铁矿为例 得出待选采矿方 案的优越度分别为9 6 O 8 0 4 和8 6 5 从而确定第1 种方案最优 关键词 采矿方案 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模糊数学 模糊综合评判 中图分类号 T D 8 5 3 3 4 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 6 7 2 7 2 0 7 2 0 0 8 0 5 0 8 7 5 0 6 M i n i n gm e t h o dc h o i c eb a s e do nA H P a n df u z z ym a t h e m a t i c s W A N GX i n r a i n Z H A OB i n Z H A N GQ i n l i S c h o o lo fR e s o u r c e sa n dS a f e t yE n g i n e e r i n g C e n t r a lS o u t hU n i v e r s i t y C h a n g s h a4 10 0 8 3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A H P a n a l y t i c a lh i e r a r c h yp r o c e s s la n dt h ef u z z ym a t h e m a t i c sm e t h o df u n d a m e n t a lt h e o r yw e 坞u s e dt o m a k eas y n t h e t i ca s s e s s m e n ta b o u tt h em i n i n gm e t h o d sb a s e do nt h es y n t h e t i ca s s e s s m e n ti n d e xs y s t e mo ft h em i n i n g m e t h o d D u r i n gt h i sp r o c e s s l o t so fd y n a m i ca n ds t a t i c f i xa n dn o n f i xq u a n t i f i e di n f l u e n c ef a c t o r sw o r k i n go nt h e m i n i n gm e t h o dw e r et a k e ni n t oa c c o u n t s u c ha st h et e c h n i c a la n de c o n o m i cf a c t o r sa n dt h ec o n t r o ld e g r e eo fs t r e s s d u r i n gm i n i n ge t c T h ei n f l u e n c ef a c t o ri n d e x e so ft h em i n i n gm e t h o dw a t et r a n s f o r m e di n t ot h em a t r i xo ft h e m e m b e r s h i pd e g r e e s T h ew e i g h tm a t r i xo ft h ei n f l u e n c ef a c t o r sW a se s t a b l i s h e d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A H Pm e t h o d A c c o r d i n g t ot h ew e i g h tm a t r i xa n dt h em a t r i xo ft h em e m b e r s h i pd e g r e e s t h e 呦s y n t h e t i cj u d g em o d e lW a se s t a b l i s h e d a n dt h e s y n t h e t i cs u p e r i o rd e g r e eo ft h em i n i n gm e t h o d sb a s e do nt h ei n f l u e n c ef a c t o r sw a sg o t t e nb yt h en u m e r a t i o no ft h ef u z z y m a t h e m a t i c sm e t h o d s T h es y n t h e t i cs u p e r i o rd e g r e e so ft h em i n i n gm e t h o d si nX i n q i a oP 州t eM i n ea 化9 6 0 8 0 4 a n d8 6 5 r e s p e c t i v e l ya c c o r d i n gt ot h i sm e t h o d a n dt h ef i r s tm e t h o db e c o m e st h eb e s t K e yw o r d s m i n i n gm e t h o d s y n t h e t i ca s s e s s m e n t a n a l y t i c a lh i e r a r c h yp r o c e s s A H P f u z z ym a t h e m a t i c s f u z z y s y n t h e t i cj u d g e 采矿方案的选择是一个涉及多层次 多因素 多 目标 多指标的决策过程 对于这样复杂的系统工程 由于地质资料的误差 一些统计方法的局限性 某些 价格指标的不确定性 只能定性而不能定量描述的影 响因素以及不可预见的各方面因素等 使得采矿方案 选择具有极大的模糊性 随机性和未知性 它的推理 判断大多是模糊推理 模糊判断 因而做出的决策也 是模糊决策l lJ 传统的采矿方案选择仅仅是由单个影响因素或几 个因素各自直观地评价而确定的 带有极大的经验成 分 容易受到经验的影响而不能正确反映实际情况 目前 有些系统工程将模糊 F u z z y 数学应用于方案的 收稿日期 2 0 0 7 1 0 2 5 修回日期 2 0 0 8 0 1 0 5 基金项目 科技部 十一五 科技支挥计划资助项 2 0 0 6 B A 0 2 8 0 5 通信作者 王新民 1 9 5 7 一 男 安徽安庆人 教授 从事采矿与充填技术研究与教学工作 电话 0 7 3 1 8 8 7 9 6 1 2 E m a i l w x m l 9 5 8 1 2 6 c 蛐 8 7 6 中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3 9 卷 选择中 为在复杂系统设计过程中把那些只能定性描 述的模糊概念 模糊推理 模糊判断及模糊决策数字 化 定量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2 5 l 但是 该原理很少应 用于采矿方案的优选 且仅利用模糊数学理论无法确 定复杂的指标体系的权重 权重仅通过专家的主观评 审选取 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层次分析法 A H P 能够 把复杂系统问题的各因素 通过划分相互联系的各有 序层次 使之条理化 根据对一定客观现实的判断就 每一层次相对重要性给予定量表示 利用数学方法确 定表达每一层次全部元素的相对重要次序的权值f 6 7 1 本文作者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结合起来应用 到采矿方案选择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中 建立采矿方 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用层次分析法客观地确定各因 素的权重 再根据模糊数学理论建立模糊综合评判 从而确定最优的采矿方案 1 采矿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采矿方案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 建立评价指标体 系是进行评价的基础工作 其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 响着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在评价指标体系中 既有定 量化因素 又有定性化因素 且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是以尽量少的指标 反映最主要 和最全面的信息 6 1 利用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可建 立采矿方案综合评价 0 指标体系 一是经济指标俨 可以从采充总成本 蜀 等分析 二是采矿地压控制程 度P 2 可以从采空区最大暴露面积C 恐 等分析 三是 技术指标 岛 可以从采场生产能力 弱 矿石损失率 犯 矿石贫化率C 墨 采切比 瓦 方案灵活适应性 码 通风条件O 瓦 实施难易程度 曷 等分析 须指 出的是 在具体的综合评价分析过程中 应根据要求 对这些技术指标有所增删 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向量 在建立了递阶层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后 需 运用层次分析法解决决策中各因素的权重分配问题 2 1 构造比较标度 依据比较的标度和判断原理 运用模糊数学理论 可得出如下比较标准 刀 见表1 表I 比较标准意义 T a b l e1 M e a n i n go f c o m p a r es t a n d a r d 注 标准值2 4 6 和8 分别表示标准值l 和3 3 和5 5 和7 7 和9 之间的值 若w x l x 则J w F x x 2 2 构造比较判断矩阵 按照层次结构模型 每一层元素都以相邻上一层 次各元素为基准 按上述比较标度构造判断矩阵D 按定义有 X l l D l x X l X I x m Z l 对比较得到的判断矩阵D 解特征根问题 j D I 形 职所得到的矽经正规化后作为因素的排序 权重 可以证明 对于正定互反矩阵D 其最大特征 根 存在且惟一 可由正分量组成 除相差1 个 常数倍数外 是惟一的嗍 实际上 对矩阵D 很难 求出精确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职只能求它们的近似 值 采用方根法进行计算 L 判断矩阵D 的元素按行相乘 得到各行元素乘 积膨 M n 2 b 计算膨的刀次方根 形 q M 3 c 对向量矿正规化 嘭 可 瓦 4 d 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k 兰訾 i I i 式中 I l 2 刀 五一以 一以 1 一1 第5 期 王新民 等 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的采矿方法选择8 7 7 2 3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判断矩阵是分析者凭个人知识及经验建立起来 的 难免存在误差 为使判断结果更好地与实际状况 相吻合 需进行一致性检验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公式为C C 尺 其中 c I 为一致性检验指标 C I 五一一n n 1 行为判断矩阵的阶数 R u 为平 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取值见表2 表2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取值 T a b l e2V a l u e so fa v e r a g es t o c h a s t i cc o m c i d e n c ei n d i c a t o r s 当C R 0 1 时 认为矩阵D 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 的 否则 需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 直至满足一致性 检验为止 2 4 计算权重向量 在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检验的条件下 可求得各 层因素的权重向量 3 模糊综合评判 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主要涉及4 个要素 因素集 尼方案集A 隶属矩阵置和权重分配向量 根据 评价指标的不同 模糊综合评判可分为一级模糊评价 和多级模糊评价 这里研究二级模糊评价 3 1 建立因素集X 及方案集爿 设因素集胎 噩 局 备选方案集 彳 即l 彳2 彳3 A 对给定的备选方案彳 l 2 玎 可表示成研维 向量 形式 彳 局l 幺 局 其中颤 k l 2 历 是方案彳 在因素 盈上的反映 可以是数量 当 是数量化指标时 也可以是一种自然语言的定性描述 则彳 为集合中的 方案且为X 上的模糊子集1 9 1 0 3 2 建立因素集X 的诸因素权重集 用上述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因素的权重集W o 因素 权重集阿气W l w 3 是指各因素对于拟选 定方法而言的重要性及影响程度 且要求满足0 用 l 吸 l k l 3 3 隶属矩阵的确定 定量指标的隶属度由隶属函数法确定 非定量指 标采用相对二元比较法确定1 1 1 a 针对定量指标所采用的隶属函数法是指对行个 方案的m 个指标组成的目标特征值矩阵为 Y l l y Ii L y 脚 式中 I 2 研 产1 2 疗 定量指标可以分为收益性指标与消耗性指标2 类 对于收益性指标 指标越大越好 对于消耗性指 标 指标越小越好 1 2 1 3 则目标相对隶属度公式如下 收益性指标公式r O y 口 m a xY 消耗性指标公式为 w m i nY J Y U 对其进行规格化 得到目标相对隶属度 矩阵 足仨廿砂 式中 i 1 2 坍 户l 2 刀 b 针对非定量指标 采用相对二元比较法 设系统有待进行重要性比较的目标因素集为 释隅 局 局 就目标因素集x 中的因素的重 要性进行二元对比的定性排列 1 4 1 5 l 目标集中的目标 琢与蜀作二元对比 若五比石重要 则令排序标度 e u l e l k o 若R 与尸 同样重要 则令 o 5 e l k o 5 若局比R 重要 则令e u O e l k 1 l 2 m 由此可得二元比较矩阵占 r e l l E I l P 坍 白 1 I I e 当0 勺 l P 矿乞尸1 P 旷 旷O 5 I 胡时 称矩阵 E 为关于重要性的有序二元比较矩阵 e 为目标f 对 关于重要性作二元比较时 目标i 对于 的重要性模 糊标度 鳓为目标 对于i 的重要性模糊标度 将此矩 阵按行排序 则屈 岛 的 i 1 2 m 根据排 户l 序查语气算子与定量标度表 见表3 可得到非定量 指标的隶属度 8 7 8 中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3 9 卷 表3 语气算子与定量标度相对隶属度关系表表4 各方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T a b l e 3 M e m b e r s h i pd e g r sb c t w o o np a r t i c l eo p e r a t o ra n d r a t i o nm a r k 3 4 综合评判 由评价矩阵足 隶属度矩阵 以及因素权重职可 得方案集一的综合评价为 怛 6 l 6 2 b 3 b n 6 式中 b J 艺睨 表示方案4 的综合满意度或综 七鲁l 合优越度 在方案评选中 可以根据方案的综合优越 程度对方案集一进行排序 4 工程实例应用 现以安徽省新桥硫铁矿的标准采矿方案选择为 例 采用上述方法对拟选用的3 种方案进行综合评判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见表4 4 1 指标权重确定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首先构造目标层对 应于准则层伊 P 因素的判断矩阵 见表5 根据各因素的权重 可得特征值枷3 0 0 0 删 又查表2 得月I 卸 5 8 于是 C R o 0 0 1 可 知该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检验要求 权重矩阵 C 卜 O 4 0 00 4 0 0o 2 0 0 可接受 T a b l e 4 S y n t h e t i ca s s e s s m e n ti n d e x e ss y s t e mo fs c h e m e s 注 目标层为D 表5 沪P 判断矩阵 T a b l e5J u d g em a t r i xo fD Pm e m b e r s h i p 同理 可得各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如下 P l P i l A m I l G i O 焉l O c x l O 岛 B l 厶帕 l C b 卸 R t 2 O C x 2 O P 3 配P 3 2 1 8 11 3 7 10 2 8 00 2 8 00 2 8 02 1 8 10 4 7 9 k x 3 7 0 4 6 C B O 0 0 7 R n 1 3 2 0 C R 3 0 0 0 5 则可得层次总排序见表6 表6 层次总 排序表 T a b l e6F i n a la d m i n i s t r a t i v el e v e l sc o m p o s i t o r P X 了 i 百 权重矽 鲤 兰塑l Q 兰型f Q 兰唑 蜀 1 0 4 0 0 局 l0 4 0 0 x 30 3 1 00 0 6 2 五0 1930 0 3 9 x s 0 0 4 0 0 0 0 8 花0 040 0 0 0 8 x 70 0 4 00 0 0 8 禹0 3100 0 6 2 x 9 0 0 6 7 0 0 1 3 1 j 第5 期王新民 等 基r 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的采矿方法选择8 7 9 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为 c r o 0 0 14 0 1 R r 0 2 6 4 C R 0 0 0 5 O 1 故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检 验要求 因此 可得影响采矿方案选择的权重向量为 皑0 4 0 0 0 4 0 0 0 0 6 2 0 0 3 9 0 0 0 8 0 0 0 8 0 0 0 8 0 0 6 2 0 0 1 3 可接受 4 2 隶属矩阵确定 a 指标体系中6 个定量指标的特征向量矩阵为 R l 一6 7 5 7 2 1 6 1 2 0 2 4 5 2 5 7 5 8 5 7 2 7 0 1 0 0 2 0 8 7 5 9 3 2 8 5 7 2 0 0 1 0 0 2 0 8 7 5 3 7 6 9 对特征向量矩阵进行规格化得 R 1 6 1 0 9 2 6 l 0 8 7 0 l 0 3 6 2 0 8 8 3 0 7 4 1 0 8 3 3 l 1 1 0 8 8 3 1 0 8 3 3 1 1 0 2 4 7 b 根据各采矿方案灵活适应性的特点 得特征向 量矩阵 0 50 5 0 5 1 P l 10 5 0 50 5l 1 0 50 50 5I 1 1 铲I 苫0 1 5 凇 l0 l o 5 j 2 则隶属度矩阵R s 00 4 2 9O 8 1 8 f0 5 0 5 0 5 1 P 3 l 0 5 0 50 5I 1 0 5 0 50 5f 1 则隶属度矩阵R 9 111 l 0 9 2 6 l 0 8 7 0 l 0 3 6 2 l 1 1 0 8 8 3 l 0 8 3 3 1 l 0 2 4 7 1 O 8 1 8 1 4 3 最优方案确定 由以上确定的权重向量及指标隶属度矩阵可得方 案集彳的综合评判向量为 B W R O 9 6 0 0 8 0 4 O 8 6 5 综上可得各方案的综合优越度为 方案I 9 6 O 方案I I 8 0 4 方案I I I 8 6 5 则方案的 优劣次序为 方案I 方案I I I 方案I I 且方案I 远 远优于其他两者 故选用方案I 该矿山经过生产实践表明 这种综合评判确定的 采矿方案是可行的 有效地降低采矿成本 采场安全 稳定性好 各项技术指标也比类似矿山的优 取得了 良好的效果 5 结论 a 根据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建立了采矿方案综 合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9 个评价指标 并利用层次分 析法计算指标权重 且通过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确定 合理的权重向量 b 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建立模糊综合 评判模型对具体工程实例进行分析 得出方案集的综 合评判向量为 0 9 6 0 0 8 0 4 0 8 6 5 从而选用方案I 并在矿山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c 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对某矿拟选 用的标准采矿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模糊综合评判选 择 避免了因素过多而难于分配权重的弊端 也避免 了单因素决策的片面性和人们主观认识差异所引起的 决策失误 特别是在各种影响方案选择的指标出现优 越性交叉时 能够做出更为科学 准确 有理论依据 的判断 同时 该种综合评判模型也可用于其他系统 工程的多方案优先中 3 l 3 9 踮似跖 铊 0 O O O 中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3 9 卷 参考文献 l 刘增良 模糊技术与应用选编 2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 学出版社 1 9 9 7 U UZ a n g l i a n g T h ef u z z yl h n o i o g yA n dt h es e l e c tm a t e r i a lo f a p p l i c a t i o n V 0 1 2 M B e i j i n g B e i j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o f A e r o n a u t i c s a n dA s t r o n a u t i c sP r e s s 1 9 9 7 f 2 颜春萍 人机系统价值的模糊综合评价们 湖南科技大学学 报 自然科学版 2 0 0 7 2 2 1 7 8 8 0 Y A N C h u n p i n g F u z z y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e v a l u a t i o n o f h u m a n m a c h i n es y s t e mv a l u e J J o u r n a lo fH u u a nU n i v e r s i t yo f 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N a t u r a l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 2 0 0 7 2 2 1 7 8 8 0 3 方述成 汪定伟 模糊数学与模糊优化 M 北京 科学出版 社 1 9 9 7 F A N GS h u c h e n g W A N GD i n g w e i F u z z ym a t h e m a t i c sa n d f u z z yo p t i m i z a t i o n M B e r i n g S c i e n c eP r e s s 1 9 9 7 4 周海浪 曾庆元 结构振动的模糊可靠性分析叨 中南工业 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0 0 3 3 4 6 6 4 5 6 4 7 Z H O UH a i l a n g Z E N GQ i n g y u a n F u z z yr e l i a b i l i t ya n a l y s i so f s t r u c t u r ev i b r a t i o n J J o u r n a lo fC e n t r a lS o u t hU n i v e r s i t yo f T e c h n o l o g y N a t u r a lS c i e n c e 2 0 0 3 3 4 6 6 4 5 6 4 7 5 鲁光银 韩旭里 朱自强 等 地质灾害综合评估与区域模型 川 中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0 0 5 3 6 5 8 7 7 8 8 1 L UC u a n g y i n H A NX u l i Z H UZ i q i a n g c ta l S y n t h e t i c e v a l u a t i o na n d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m o d e lo fg e o l o g i c a lh a z a r d s f 1 J o u r n a lo fC e n t r a lS o u t hU n i v e r s i t y 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2 0 0 5 3 6 5 8 7 7 8 8 1 6 李俊芳 吴小萍 基于A H P F U Z Z Y 多层次评判的城市轨道 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综合评价叨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 0 0 7 4 2 2 0 5 2 0 8 L IJ u n f a n g W UX i a o p i n g S y n t h e t i ce v a l u a t i o nf o ru r b a nr a i l t r a n s i tl i n en e t w o r kp l a n n i n gs c h e m eb a s e d0 1 1A H P F U Z Z Y m e t h o d J J o u r n a lo f W u h a nE n g i n e e r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 2 0 0 7 心 2 0 5 2 0 8 7 黄贯虹 方刚 系统工程方法与应用 h f l 广州 暨南大学 出版社 2 0 0 5 R U A N GO u a w h o n g F A N GG a n g S y s t e me n g i n e e r i n gm e t h o d 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 M 咖g z h o u J i u a n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s 2 0 0 5 I S 许宝田 阎长虹 许宏发 等 基于模期理论的软岩弹性模型 识别及参数反分析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 0 0 6 2 5 11 2 2 8 0 2 2 8 6 X UB a o t i a n Y A NC h a n g h o n g x UH o n g f a e ta 1 V i s c i d i t y e l a s t i cm o d e l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a n db a c ka n a l y s i so f p a m m e t 懿o f s o f tr o c ko nF U Z Z Yt h e o r y j C h i n e s cJ o u r n a lo f R o c kM e c h a n i c s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0 6 2 5 II 2 2 8 0 2 2 8 6 罗一忠 吴爱祥 胡国斌 等 采场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可靠性模 糊综合评价四 中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0 0 6 3 7 4 8 0 卜8 0 9 L U OY i z h o n g W UA i x i a n g H UG u o b i n na 1 R e l i a b i l i t y f u z z y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e v a l u a t i o no fn m n m a c h i n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s y s t e mi ns t o p e J J o u r n a lo fC e n t r a lS o u t hU n i v e r s i t y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2 0 0 6 3 7 4 8 0 4 8 0 9 许传华 任青文 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的模糊综合评判法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 0 0 4 2 3 I1 1 8 5 2 1 8 5 5 X UC h n a n h u a R E NQ i n g w e n F U Z Z Y S y n t h e t i ce v a l u a t i o n o n s t a b i l i t y o fs u r r o u n d i n gr o c k m a s so fu n d e r g r o u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J 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o fR o c kM e c h a n i c s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0 4 2 3 1 1 1 8 5 2 1 8 5 5 L i uWJ L iYM o p t i m a tA d a p t i v e f u z z yc o n 臼 o lf o rac l a s so f n o n l i n e a r s y s t e m s c 2 0 0 3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n f e r e n c eO B M a c h i n eL e a r n i n ga n dC y b e m e t i c s X i a l l 2 0 0 3 5 0 5 3 姚金蕊 李夕兵 周子龙 三下 矿体开采研翘J 地下空 间与工程学报 2 0 0 5 1 6 1 0 7 3 1 0 7 5 Y A OJ i n m i L IX i b i n g Z H O UZ i l o n g T h es t u d yo ft h e W h r e eU n d e r o 他b o d y f 1 J o u r n a lo fU n d e r g r o u n dS p a c e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0 5 l 6 1 0 7 3 1 0 7 5 L iL L iYM T h ed e s i g na n ds t a b i l i t ya n a l y s i so fa d a p t i v e s y s t e mb a s e dO Bl i n e a rT Sf u z z ys y s t e m J A c t sA u t o m a f i c a S i n i c a 2 3 2 9 6 1 0 2 4 1 0 2 6 L e eH T o mMl L A d a p t i v e c o n t r o l u s i n g au n i v e r s a l a p p r o x i m a t i o nf o rS I S On o n l i n e a rs y s t e m s t Y J I E E ET r a u sF u z z y S y s t e m s 2 0 0 1 1 2 2 I 8 8 9 3 C h a r tPT R a dAB W a n gJ I n d u e c ta d a p t i v ef i l 珂s l i d i n gm o d e c o n t r 0 1 P a r tI I P a r a m e t e rp r o j e c ta n ds u p e r v i s o r yc o n l r o l j F u z z yS e t sa n dS y s t e m s 2 0 0 1 1 1 9 1 1 5 6 1 6 1 X I NL i l i G E N GH u i W A N GY o n g m i 皿e ta 1 G e n e r a ll i m i t e d i n f o r m a t i o nd i f f u s i o nm e t h o do fs m a l l s a m p l ei n f o r m a t i o n a n a l y s i si ni n s t w a n c e 叨 J o u r n a lo fS h a n g h a iU n i v e r s i t y E n g l i s h E d i t i o n 2 0 0 7 1 l 3 2 5 9 2 6 2 嗍 呻 m m 畔 m 嘶 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的采矿方法选择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的采矿方法选择 作者 王新民 赵彬 张钦礼 WANG Xin min ZHAO Bin ZHANG Qin li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3 刊名 中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 卷 期 2008 39 5 被引用次数 1次 参考文献 16条 参考文献 16条 1 刘增良 模糊技术与应用选编 2 1997 2 颜春萍 人机系统价值的模糊综合评价 期刊论文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7 01 3 方述成 汪定伟 模糊数学与模糊优化 1997 4 周海浪 曾庆元 结构振动的模糊可靠性分析 期刊论文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3 06 5 鲁光银 韩旭里 朱自强 地质灾害综合评估与区域模型 期刊论文 中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5 05 6 李俊芳 吴小萍 基于AHP FUZZY多层次评判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综合评价 期刊论文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7 02 7 黄贯虹 方刚 系统工程方法与应用 2005 8 许宝田 阎长虹 许宏发 基于模糊理论的软岩弹性模型识别及参数反分析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11 9 罗一忠 吴爱祥 胡国斌 采场人 机 环境系统可靠性模糊综合评价 期刊论文 中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6 04 10 许传华 任青文 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的模糊综合评判法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11 11 Liu W J Li Y M Optimal Adaptive fuzzy control for a class of nonlinear systems 2003 12 姚金蕊 李夕兵 周子龙 三下 矿体开采研究 期刊论文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5 06 13 Li L Li Y M The design and stability analysis of adaptive system based on linear T S fuzzy system 期刊论文 Acta Automatica Sinica 2003 06 14 Lee H Tom M R Adaptive control using a universal approximation for SISO nonlinear systems 2001 01 15 Chan P T Rad A B Wang J Indirect adaptive fuzzy sliding mode control Part Parameter project and supervisory control 2001 01 16 XIN Li li GENG Hui WANG Yong min General limited information diffusion method of small sample information analysis in insurance 期刊论文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2007 03 相似文献 6条 相似文献 6条 1 期刊论文 田锋 任远 采矿方案选择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矿冶2002 11 3 采矿方案选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本文依据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 探讨并建立起了采矿方案选择的综合评价模型 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分 析计算 2 期刊论文 王林 安庆铜矿马头山矿体采矿方法选择 采矿技术2007 7 1 根据安庆铜矿马头山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 充分考虑其影响因素 选出了技术上可行的3种采矿方法 并对其进行主要技术指标和方案优缺点分析比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