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4).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4).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4).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4).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4).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4)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划线汉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慰藉(j) 干瘪(bi) 蓬蒿(ho) 引颈受戮(l)B . 沉湎(min) 栈桥(jin) 颓唐(tu) 怒不可遏()C . 腌臜(zn) 角色( jio) 骄奢(sh) 尽态极妍(yn)D . 攫取(ju) 巉岩(chn)阔绰(chu)吹毛求疵(c)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雪后的西岭雪山在晨曦的映照下,显现出一派红妆素裹的绚丽景象。B . 在科学研究方面,基础科学知识和应用科学知识应该兼而有之。C . 走近一看,悬崖高耸,一落千丈 , 从崖顶向下看,根本看不到底下是啥样子。D . 这顿大餐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种享受,而牙疼的王晓丽却觉得味同嚼蜡 , 毫无食欲。3. (2分)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B . 灯月交映、水波粼粼,滨州中海的夜景令人心旷神怡。C . 通过“学会感恩”主题班会,使我受到很大的触动。D . 即使日本政府一再美化侵略行径,但是不能掩盖历史真相。4. (2分)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A . B . C . D . 5. (2分)某同学对以下这则对联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做空头文学家。”(蔡元培挽鲁迅联)A . 这是蔡元培哀悼死去的鲁迅的对联,把鲁迅先生的成就、道德精辟地概括出来。B . 此对联分为上下联,上下联的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C . 上下联处于相同位置的词,其词类属性相同,如“最”与“犹”都是介词。D . 上下联“结构对应”,如“著作最谨严”与“遗言犹沉痛”相对应,都是主谓短语。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6. (13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选贤与能_ 女有归_是谓大同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是礼记礼运中的一段,是孔子对学生言偃说的一番话。B . 文章采用“总提分述总结”的结构形式。C .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和货尽其用,人尽其才,构成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D . 文章多运用排比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9分)7. (9分)古诗文默写 (1)过尽千帆皆不是,_。望江南 (2)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密州出猎 (3)只恐双溪舴艋舟,_。武陵春 (4)马作的卢飞快,_。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_,岁晏有余粮。观刈麦 (6)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 咏梅 (7)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8)_,坐断东南战未休。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9)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以魏尚自比,含蓄地表达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_,_。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8.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补写一句话,要求语意明确,语言得体。(不超过50个字)江南镇中九(1)班的黄鹂同学,课外阅读课和几位同学去阅览室看书,正看得入神,被一阵“嘻嘻哈哈”声吵到,抬头一看,发现是两位同寝室的同学一边吃零食一边聊天。假如你是黄鹂,该怎么跟她们说,让她们乐意接受。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9. (25分)(2011淄博)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番薯龙应台洋葱、花菜、胡萝卜、青椒一篮一篮蔬菜水洗过的青翠。我拎起一个沾了土的番薯,心里一阵喜悦:十个月大的孩子今天将吃他生命中第一口番薯,世界上有这么多甜美的东西等着他一件一件去发现,真好“你们怎么处理番薯的?”有人在背后问我。是个五十几岁的妇人,带着谦和的微笑。不等我回答,又继续说:“我只会放在水里煮一煮。你们东方人一定有比较高明的吃法”也许,但是我这个东方人只会把番薯丢在水里煮一煮。实话实说,她显得相当失望。“我是以色列人,在苏黎世住二十几年了。不,我不喜欢瑞士!”不喜欢这个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国度?为什么?“工业高度的发展,环境都被破坏了,你看,树也被砍了,草原上盖房子,大自然愈缩愈小”她抱怨着,我心里在说:妇人,你简直人在福中不知福,在瑞士说环境污染?我看到的湖,清得可以数水中的水草石头,雪白的天鹅、黑色的野鸭在雾中若隐若现,栗子落进湖里几声滴答。我看到一里又一里的草原,草原边有郁郁的森林,林中有潮湿长着果莓的小径。苹果树扎根在草坡上,熟透的红苹果滚下坡来,被花白的乳牛蹄子踩碎。牛脖子上的铃铛在风里叮当叮当传得老远。而她在抱怨大自然的破坏?“我比较向往你们中国;人与大自然和谐的共存,尊敬大自然,体认人的渺小”我忍不住笑起来。又是一个向往东方文明的西方人!她大概在书店里买了两本封面优雅的介绍东方哲学的书,用空灵的画与空灵的文字谈禅家、说老庄。她怎么不知道哲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呢?或者曾经有个中国人热切地告诉她,中国是如何如何地与天地为一体,她显然不知道洞庭湖三十年来缩小了一半,也不知道这五年来,天然林面积每年在减少,更不知道台湾的民众日日在呼吸污染的空气,在几近“死亡”的河流中捕捉含重金属的鱼,山林缺少水土保持,水灾频发“我也不喜欢瑞士人的物质主义,一心一意只是钱、钱、钱。他们根本忘记了如何简单地去生活。你们中国人就不会这么功利,你们比较讲究精神性灵上的追求,对不对?”望着她热切的眼睛,我尴尬着不知说什么好。“而且,在瑞士,人的心很冷,人与人的距离很远。每个人都守着自己美丽的房子、昂贵的汽车、漂亮的花园,可是人与人之间没有温情,房子越大,人越寂寞。你们中国人很讲感情的,不是吗?”“是的。”我很肯定地回答,她开心地笑了。可是,我没有办法对她解释中国人与瑞士人一个重要的不同:中国人对“自己人”讲感情、重道义,对陌生人却可以轻易践踏。瑞士人或许对“自己人”非常冷漠,但他们对“陌生人”却显得相当“温情”;我若牵着幼儿的手出去,一副“妇孺状”,一路上不断有人帮我开门、关门、提菜篮、推婴儿车;连公共汽车都会在开动之后又特别为我停下来。“住上几年你就会知道,”妇人握着我的手道别,“瑞士实在不可爱!你一定会想念中国的。”我已经在想念中国了,可是我想念的中国不是她包装精美的东方幻想国,而是一个一身病痛但生命力强韧的地方。拎着番薯回家,要放在水里煮一煮。(摘自人在欧洲,三联书店,1994年3月,有删改)(1)本文以“番薯”为题,但写“番薯”的内容却很少。“番薯”在文中有何任用?(2)文中的妇人和作者对瑞士和中国有不同的认识。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瑞士中国老妇人环境被破坏;讲求物质主义;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_作者_(3)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味下列语句。她显然不知道洞庭湖三十年来缩小了一半,也不知道这五年来,天然林面积每年在减少,更不知道台湾的民众日日在呼吸污染的空气,在几近“死亡”的河流中捕捉含重金属的鱼。(提示:“不知道也不知道更不知道”这一句式有何表达效果?)望着她热切的眼睛,我尴尬着不知说什么好。(提示:“我”为什么会感尴尬?)(4)文中画线句子蕴含着作者对中国怎亲的认识和情感?(5)面对文中妇人对中国的这些认识,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想。10. (16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一诺千金我做女孩时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向我借钱,而且张口就是借两元钱。在当时,这相当于我两个月的零花钱。我有些犹豫,因为人人都知道那男生家里很穷。他母亲几乎每年都给他生一个弟弟或妹妹。她留给大家的印象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腹部隆起行走蹒跚;另一种是刚生产完毕,额上扎着布条抱着新生婴儿坐在家门口晒太阳。我的为难令男生难堪,他低下头,说借钱有急用,又说保证五天内归还。我不知道怎么拒绝他,只得把钱借给了他。时间,一天天过去,到了第五天,男生竟没有来上学。整个白天,我都在心里责怪他,骂他不守信用,惶惶忽忽地总想哭上一通。夜里快要睡觉时我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叫我,打开窗,只见窗外站着那个男生。他的脸上淌着汗,紧紧攥着拳头,哑着喉咙说:“看我变戏法!”他把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松开,手心里开了花似的展开了两元钱纸币。我惊喜地叫起来,他也快活地笑了,仿佛我们共同完成了一件大事,让一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他反复说:“我是从旱桥奔过来的。”后来我才知道,他当时借钱是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为了如期归还借款,他天天到北站下的旱桥帮菜家推车。到了第五天的拂晓,他终于攒足了两元钱;乏极了,就倒在桥洞中,本想略睡一会儿,没料到竟酣睡了一个白天和黄昏。醒来后他就开始狂奔,所有的路人都猜不透这个少年为何十万火急地穿行在夜色中。这是我和那个男生惟一的一次交往,但是它给我留下的震撼却是绵长深切的。以后再看到“优秀”、“守信用”之类的字眼,总会联想到他,因为他身上奔腾着一种感人的一诺千金的严谨。据说那个男生后来果然成就了一番事业,也许他早已忘记了我们相处的那一段,可我总觉得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头。去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天降大雨,那是场罕见的倾盆大雨。我打着伞去车站接一个朋友。我们曾约定,风雨无阻。我在车站久等也没见朋友露面,倒是看见一个少年,没带伞,抱着肩瑟瑟地站在车牌边。我把伞伸过去,他感激地说谢谢,告诉我说,他在这儿等一个朋友。车一辆一辆开过,雨在伞边形成一道道雨帘,天地间茫茫一片,怎么也不见我们所盼望的人。我对少年说他们也许不会来了,可少年固执地摇摇头。又来了一辆车,从车上跳下一个少年,无比欢欣地叫了一声。伞下的少年一下子蹿了出去,两个人热烈地击掌问候,那份快乐是如此坦荡无愧,相互的欣赏流淌在那一击中,让目睹那画面的我感到一种灵魂的升华。我终于未能等到我的那份欣喜。我失望而归,却在家接到朋友的电话。她说雨实在太大,所以我想说:约定时为何要说风雨无阻,完全可以说大雨取消;既然已说了风雨无阻,区区风雨又何足畏惧!不过,我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地挂断了电话。因为一个并不怎么重诺言的人,她会找出一千条为自己开脱的理由;而我,更爱腾出时间想想那两个相会在暴雨中的少年。(1)本文写了哪三件事?请用简明的语言分别概括出来(2)第7段中“可我总觉得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头”中的“那”指的是什么?(3)文中第5段“我”与男生还钱时的惊喜快乐和第8段中两个少年快乐的原因一样吗?是什么原因?(4)文中关于“那个男生”和“那个少年”的描写极其生动感人,请任举一处为例,说说令人感动的原因。(5)删去第6段,文章依然贯通,你能联系全文说说作者写这一段的用意吗?六、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11. (10分)阅读下面简爱中男女主人公的一段对话。简爱为什么要离开罗切斯特?结合简爱的性格和故事情节简要阐述。 “你走了,简?”“我走了,先生。”“你离开我了?”“是的。”“你不来了?你不愿来抚慰我,拯救我?我深沉的爱,凄楚的悲苦,疯狂的祈求,你都无动于衷?”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2. (1分)作文 母亲的离世,成为史铁生心中永远的痛,他将这一天书写在“秋天的怀念”里;“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莫怀戚将这一天定格在温馨的“散步”中;“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海伦凯勒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她迎来了“再塑生命的人”。十二三岁的我们,一定也会有一个难忘的“这一天”,请你回忆一下,把它写下来。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第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