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C卷.doc_第1页
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C卷.doc_第2页
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C卷.doc_第3页
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C卷.doc_第4页
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 鲜为人知(xin) 难堪(kn) 宰割(zi)B . 鞠躬尽瘁(cu) 开拓(tu) 筹划(chu)C . 热泪盈眶(kun) 元勋(xn) 呼啸(xio)D . 至死不懈(xi) 挚友(ch) 彷徨(hung)2. (2分)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谣言 抱歉 悠然 目不窥圆B . 绞肉 梳头 奠基 沥尽心血C . 迭起 深霄 草率 层出不穷D . 卓越 背诵 昼夜 迥迥目光3. (2分)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B . 全场的人都打扮得花团锦簇 , 热切地期盼亲人回家。C . 我十分仰慕这位科学家,但当我见到他时,内心却有点诚惶诚恐。D . 小王和小明各得其所 , 一个学习成绩好,一个运动天赋强。4. (2分)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类的图,绘画的动机都在实用。编纂关于动物植物的书籍,要让读者明白动物植物外面的形态跟内部的结构,就得画种种动物植物的图。修建一所房屋或者布置一个花园,要让住在别地的朋友知道房屋花园是怎么个光景,就得画关于这所房屋这个花园的图。读者看了,明白了,住在外地的朋友看了,知道了,就完成了它的功能。咱们画图,有时候为的是实用。A . B . C . D . 5. (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广东省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号召IT企业多开展走进校园、服务教育。(在句末加“的活动”)B . 青少年愈来愈严重的沉迷网络的问题,广泛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把“广泛”调到“关注”前)C . 他丢失的皮包里有身份证、工作证、驾驶证、银联卡等其他证件。(在“证件”前加“相关”)D . 认真复习巩固,充满自信地答题是考试成败的关键。(把“成败”改为“成功”)二、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6. (1分)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所代表的生命状态也不相同:春天_,_,_;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张扬;秋天_,_,_;冬天落雪无声,闲云舒卷,是生命的恬静。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7. (5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2)一日不见,_。(子衿) (3)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李白在送友人中,借离群马的长鸣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_,_。 (5)把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默写完整。 _。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8. (1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推、敲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作“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做推敲之势,观者讶之。(节选自诗话总龟)【注】出自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_又欲作“推”字_(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引手做推敲之势,观者讶之。(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出自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对比“敲”“推”二字,说说贾岛为什么最终选用“敲”字?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 (10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晚秋(宋)刘克庄晴窗早觉爱朝曦,竹外秋声渐作威。命仆安排新暖阁,呼童熨贴旧寒衣。叶浮嫩绿酒初熟,橙切香黄蟹正肥。蓉菊满园皆可羡,赏心从此莫相违。(1)这首诗写的是晚秋初冬的景象,可以从秋声作威、_、_等处看出。 (2)参照颈联“叶浮嫩绿”的注解,给“橙切香黄”写一条注解。 叶浮嫩绿:新酒的酒色像嫩绿的竹叶浮在上面那样鲜绿清亮。橙切香黄:_。(3)这首诗透露出诗人_的心情。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10.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乡村羊事李伶伶谷雨守了一夜,天亮时,母羊终于生了,生了三只小羊羔。谷雨又喜又愁,喜的是三只小羊羔都挺壮实,出生没多久,就能走了。愁的是,母羊只有两个奶头,不够分,要想让三只小羊都活下来,只能给其中一只喂牛奶。谷雨家没有奶牛,要喂牛奶只能去买。这样一来,喂大一只小羊的成本就增高了,不合算了。以前出现这种情况,谷雨总是扔掉一只最小的羊羔,可是这次,三只小羊羔一般大,他哪只都舍不得扔。这时邻居冬至来他家借东西。谷雨问他,你要小羊羔吗?冬至看着刚出生的小羊羔说,这么小,能养活吗?谷雨说,精心点,能养活。冬至说,那你咋不养?谷雨说,我的羊太多了,操心不过来。这样,冬至就抱走了一只小羊羔。第二天,冬至又把小羊羔抱回来了。谷雨以为冬至不要了,冬至说,不是,我爹有病住院了,我得去医院陪他,没时间喂羊。你先帮我喂几天行不?谷雨说,行,你安心照顾你爹,羊的事包给我了。冬至放下小羊,就去了医院。谷雨帮冬至喂小羊羔,喂的是买来的牛奶。小羊羔很能喝,开始一天三袋,后来四袋,再后来五袋。冬至拿来的一箱奶,三天就喝完了。因为冬至没来取羊,谷雨又买了一箱。冬至爹的病不好治,冬至一直在医院陪他爹,谷雨就一直帮他喂小羊。三个月后,小羊羔都能吃草了,冬至爹的病才好,冬至才回来。谷雨看见冬至回家了,说,冬至,你不来看看你的羊吗?冬至就跑过来看他的羊,发现羊长大了好多。冬至说,这么大了呀?谷雨说,是,都能吃草了,你拉回去吧,再养两个多月就能卖了。冬至说,这么快呀?谷雨说,要是不想让它下羔子,五六个月就能卖,大了反而不好卖。冬至说,这样啊,我明天得去帮我表弟盖房子,等我帮他盖完房子,再把小羊拉回去,你再帮我喂几天行不?谷雨说,行。冬至走后,谷雨媳妇问谷雨:你真打算让冬至把小羊拉走啊?谷雨说,当然了,那是他的羊。谷雨媳妇说,可它是咱们喂大的。谷雨说,那也是他的羊。媳妇说,可是买牛奶的钱算谁的?喂大这只小羊,咱们一共买了13箱牛奶,35元一箱,一共400多钱,这钱谁出?谷雨说,当然是冬至出。媳妇说,他要是不出呢?谷雨说,不能。一晃又是半个多月,冬至还没回来。谷雨一直帮他喂养小羊,出去放羊的时候也带着它,挑草嫩的地方让它吃,晚上回来喂料时,总是多给它些,生怕它长不大,看见有别的羊欺负它,还帮它把羊轰走。谷雨对它格外用心,因为他觉得,这是冬至的羊,不能亏待了它。这天来个买羊的。买羊人一眼就相中了冬至那只羊,问谷雨多少钱卖。谷雨说,你给多少钱啊?买羊人说,六百。谷雨说,不卖。买羊人又仔细看看羊,说,我再加一百,七百。谷雨还是说,不卖。买羊人说,这个价可以了,我是想回去做母羊才给这么多的。谷雨说,这是好羊,好羊的价格就得比别的羊高。买羊人说,你真会卖东西,这样,我再加一百,八百,不能再多了。谷雨笑了一下,说,你先等等,我去问问冬至,这是冬至的羊。谷雨给冬至打电话,问他卖不卖羊。冬至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说,那是你的羊,你说了算。谷雨就跟买羊人说,先不卖,等冬至回来再说。买羊人走后,媳妇跟谷雨说,要不,咱们把这只小羊留下做母羊吧,你看它身体多结实,将来肯定很能生。谷雨说,可这是冬至的羊。媳妇说,他又没喂过,都是咱们喂的!谷雨说,那也是冬至的羊!冬至回来后,谷雨让冬至把羊拉回去,冬至不拉。冬至说,我怎么好意思拉呢,我都没喂过它。谷雨说,那也是你的羊。谷雨把羊送到冬至家,冬至又送了回来。谷雨又送了过去,冬至又送了回来。看着这只送不出去的羊,谷雨很头疼。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只羊,养也不是,卖也不是,最后,把它杀了。杀得媳妇很心疼,谷雨也很心疼。谷雨把羊肉给冬至送了过去。晚上,冬至送来了羊肉钱。谷雨不要,冬至硬把钱留下了。看着冬至送来的钱,谷雨心里忽然很疼。他后悔当初送小羊羔给冬至,他跟冬至这么多年的感情,竟被一只羊给毁了。(1)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情节冲突三只羊羔都喂养,不合算_冬至没时间喂养羊羔谷雨媳妇认为小羊是自己喂大的,该留下谷雨认为小羊是冬至的,该拉走谷雨把羊送到冬至家冬至把羊送回谷雨家_(2)比较下列句子,说说原句划线词语或标点暗含的信息。原句:谷雨守了一夜,天亮时,母羊终于生了,生了三只小羊羔。改句:谷雨守了一夜,天亮时,母羊生了,生了三只小羊羔。原句:谷雨说,当然是冬至出。媳妇说他要是不出呢?谷雨说,不能。改句:谷雨说,当然是冬至出!媳妇说,他要是不出呢?谷雨说,不能!(3)谷雨多次重复“这是冬至的羊”,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谷雨是怎样的人。 (4)你认为谷雨跟冬至的感情被毁了吗?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11.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柳”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最早见于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往往运用“杨柳”一词来表现,如“曾栽稀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白居易),“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那么,“杨柳”与“柳”到底是什么关系?有人认为“杨柳”是杨树与柳树的合称。但从植物学分类中分析,杨树与柳树外形区别很大,杨树叶圆、树高、枝挺,绝无柳的“依依”“袅袅”之态。“杨柳”合称一说,实在不妥。有人认为古诗词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理由是民间传说隋炀帝天性爱柳,不江都时将汴河两岸全栽上了柳,因炀帝姓杨,于是“御笔赐柳娃杨”。但此事发生于隋代,即使此传说确凿,“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故此据不足为证。翻阅相关资料典籍,我们发现,在古代“杨”“柳”是同义的。因此,古代文学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初春时节,柳树的枝条上就已绽出了粒粒新芽。柳树早早地将春的讯息传递给人,也带来了春的喜悦。王维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用桃红、柳绿与烟雨描摹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自汉代以来,“折柳”之风俗流行开来。因“柳”与“留”谐音,“丝”与“恩”谐音,故古人借“柳”传达送别之人对离人的无限相思之情。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寄寓着人们对家国故土的眷念和对家的依恋。唐代许浑成阳城西楼晚眺:“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开篇即写诗人登楼晚眺,见到蒹葭、柳树这些生在水边的景物,勾起自己对故乡无限思念的客居之愁。柳絮的飘忽不定,与骚客飘零、孤独的处境相合,故“柳”“柳絮”又常被诗人们情以言“愁”。冯延已鹊踏枝:“热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写为春愁所困的女子对所爱之人的追寻不断。此外,柳树姿态婆婆,与风情万种的美丽女子极为相似。所以,柳又是风流多情的妙龄女郎的象征。刘高锡忆江南有“弱柳从风疑举袂”,生动再现了少女舞动时柔曼轻盈的身姿。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在住宅旁种了五棵柳树,自号为“五柳先生”,所以柳在古代诗人笔下有时也成了隐者的象征。(1)作者认为“杨柳”是杨树与柳树合称的观点不妥的依据是什么? (2)“柳”在古典诗词中具有哪些意象?请根据本文内容简要概括。 (3)“故此据不足为证。”这句话中“不足”一词有什么具体作用? 七、 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12. (6分)“人物的塑造往往决定了故事的成败”,请从以下两个视角中选择一个,结合AB选项中的一个人物及其故事进行阐述。 【视角一】有些人物貌不惊人、行不出众,却深深感动了作者和读者。【视角二】有些人物则在其不幸的人生遭遇中改变了形象。长妈妈 骆驼祥子八、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6分)13. (16分)阅读下列新闻,回答文后的问题。 【法新社巴黎1月9日电】今天发表的一项研究提出,月球上的水可能主要来自月球形成早期撞击其表面的彗星。数十年来,人们一直以为没有生命和空气的月球也同样没有水。然而,美国航天局去年在月球上一个永远处在阴影下的环形山里发现了表明水冰存在的重要证据,上述观点也因此重新受到审视。以康涅狄格州卫斯理大学詹姆斯格林伍德为首的天体物理学家分析了“阿波罗”探月行动中采集的岩石样本,尤其关注一种喜水的矿物质磷灰石中氢同位素含量的变化。他们说,从这一标志性特征来看,月球的水有三个可能的来源:来自月壳之下的月幔,来自“太阳风”带来的质子,或来自彗星。磷灰石中氢同位素的测量值与此前对3颗著名的彗星的氢同位素测量值相似。根据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大碰撞”理论,月球形成于约45亿前,当时地球与一块太空岩石或某个行星相撞,撞下来的一部分就形成了月球。格林伍德的研究小组认为,在此之后便发生了彗星水的“大量转移”。该篇论文发表在自然地学杂志网站上。彗星被称为围绕太阳旋转的冰冻的水库,因为彗星头部含有非常多的冰。根据某些假说,彗星也给地球提供了一部分水以及启动生命的关键化学物质。(1)请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2)根据新闻的结构特征及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请将编号的段落排一个合理的顺序:_。 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4. (1分)作文。题目:给自己一些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书写工整规范。第 12 页 共 12 页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