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通中考历史知识要点总结 说到历史中考,很多学生都觉得复习的还是需要记忆很多历史知识,初中三年学过的历史知识还是比较多的,复习的时候需要下苦功。下面是为大家的中考历史必备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秦统一中国 知识点1 秦灭六国 秦灭六国: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秦完成统一的主要原因)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嬴政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秦朝建立: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知识点2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治机构,由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事务)统领,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君主专制、独裁)。 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知识点3 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文字:命丞相李斯等人划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后来又改为隶书),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统一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统一度量衡: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车同轨:统一车辆和道路_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开灵渠、修长城:派人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建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 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秦末农民大起义 知识点1 秦的暴政 秦始皇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知识点2 陈胜、吴广起义 原因:公元前209年夏,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_时,遇上大雨,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戍守误期要被处死。(直接原因)领队的陈胜和吴广认为与其送死不如起来反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经过:起义军在陈县建立“张楚_”政权,各地农民纷纷响应。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起义军由于缺乏后援,最终失败,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杀害。 影响: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和刘邦_继续领导军队分别对秦军作战。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破釜沉舟),将秦军的主力歼灭。刘邦则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秦朝灭亡。 知识点3 楚汉之争 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历时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项羽_虽势力强大,却刚愎自用(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一味依赖武力;刘邦注重收揽民心(约法三章),善用人才,力量逐渐由弱变强。最终,刘邦军队将项羽及部下包围在垓下(四面楚歌、霸王别姬),项羽兵败自刎,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百家争鸣: 1、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根本原因社会动荡与变革。具体原因随着文化教育传播到民间,形成了一个拥有学识的文士阶层,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四处游说、讲学,针对社会问题提出不同见解,带来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2、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3、尝试举出反映老子辩证思维方式的成语或故事。P16 以柔克刚;积少成多;转败为胜;无中生有;转危为安;苦尽甘来;否极泰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4、联系春秋战国时期的形势分析,为什么儒家思想未被重用,而法家受到重视? 诸侯争霸:赋税繁重,阶级矛盾激化,人民不断反抗,需要用严酷的刑罚加以镇压。 变法运动:为了打击旧贵族的势力,需要强化君主专制权力。 5、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源泉: (1)以德治国:儒家的仁、德、礼和“仁政”思想。 (2)依法治国:法家的“严刑峻法”思想。 (3)以民为本:儒家的“民贵君轻”思想。 (4)清正、廉洁、自律: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准则。 (5)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道家的崇尚“自然”,“顺其自然”的思想。 (6)主张和平、反对战争: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 6、请判断,下列格言分别出自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言论?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孔子)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儒家)(孟子) (3)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法家)(韩非子)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家)(老子) (5)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兵家)(孙子) (6)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家)(老子) (7)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墨家)(墨子) (8)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儒家) (9)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法家) (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二)原始的农耕生活 (三)华夏之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