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6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题 (共7题;共29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尽粟一石s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zhB . 才美不外见jin 世有伯乐lC . 执策而临之c 槽枥之间lD . 其真无马邪y 骈死pin 食马者s2. (2分)下列词语没有错字的一组( )A . 辨伪去妄 根深帝固 墨守成规 吹毛求疵B . 一抔黄土 重蹈复辙 涕泗横流 气呑斗牛C . 恪尽职守 锲而不舍 狼籍满地 怒不可遏D . 谈笑风生 无与伦比 心无旁骛 强聒不舍3. (2分)下列划线的词解释完全正确一项是( ) A . 了截(简单) 涸辙的鱼(水干,枯竭)B . 幽囚(囚禁) 揠苗助长(拨动)C . 淅沥(大雨) 猗郁(葱绿)D . 打扰(扰乱) 婆娑(美丽但不够动人)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实践证明,能否坚持体育锻炼对提高同学们的体育成绩很有成效。B . 我们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又要认真品评作者表达这种感悟所用的形式。C . 通过参加沈从文作品研读会,使我对富含浓郁地方气息的文学作品兴趣更大了。D . 有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5. (10分)默写填空。 (1)更深月色半人家,_。(刘方平月夜) (2)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过尽千帆皆不是,_。(温庭筠望江南) (6)了却君王天下事,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李清照在武陵春中,暗示丈夫亡故,自己睹物思人,不禁悲从中来,想要诉说,眼泪早已扑簌而下的句子是:“_,_。” (8)白居易的观刈麦中最能表现农民辛苦劳作场面的句子是:“_,_。” 6. (10分)名著海底两万里解读。(1)书中哪些想象事物如今变成了现实?(2)根据提示写出相关情节:阿龙纳斯教授跟随诺第留斯号进行了海底探险,在南极曾经因缺氧而窒息。请简要说说诺第留斯号是如何陷入险情,又是如何脱离险情的。7. (1分)根据要求,完成这封信。春节前夕,为营造浓郁的节日气氛,园林处为行道树装点了许多彩灯。一个多月来,树喊累,人忧危。学校请你给园林处写一封信,陈述理由,希望能及时给这些树“松绑”。要求:用语规范、得体。字数150字左右。致市园林处领导的一封信尊敬的市园林处领导:您好!春节前夕,你们为营造浓郁的节日气氛,给行道树装点了许多彩灯,每当夜晚,火树银花,流光溢彩,美化了城市,同时也丰富了市民的节日生活。但,一个多月来,树喊累,人忧危。_ 我们真诚希望你们能及时时给这些树“松绑”,还树一份逍遥,还行人一份自在。此致敬礼2016年3月12日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8. (22分)(2015黄冈)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痴心石许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时,看见街上有人因为要盖房子而挖树,很心疼那棵树的死亡,就站在路边呆呆的看。树太大了,不好整棵的运走,于是工地的人拿出了锯子,把树分解。就在那个时候,我鼓足勇气,很不好意思的问,可不可以把那个剩下的树根送给我。那个人笑着看了我一眼,说:“只要你拿得动,就拿去好了。”我说我拿不动,可是拖得动。父母看见当时发育不良的我拖回来那么一个大树根,不但没有嘲笑和责备,反而帮忙清洗、晒干,然后将它搬到我的睡房中去。以后的很多年,我捡过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回家,父母并不嫌烦,反而特别看重那批不值钱但是对我有意义的东西。我和父母,其实很少一同欣赏同样的事情。他们有他们的天地,我,埋首在中国书籍里。我的父母并不明白也不欣赏我的那些怪癖,可是他们包涵。我也并不想父母能够了解我对于“美”这种主观事物的看法,只要他们不干涉,我就心安。有一次,我答应了跟父母和小弟全家去海边。结果前一天晚上又去看书,看到天亮才睡去。全家人在次日早晨等着我起床一直等到十一点,母亲不得已叫醒我,又怕我不跟去会失望,又怕叫醒了我要丧失睡眠,总之,她很为难。半醒了,我只挥一下手,说:“不去。”醒来发现父亲留了条子,叮咛我一个人也得吃饭。中午起床,奔回不远处自己的小房子去打扫落花残叶,弄到下午五点多钟才再回父母家中去。妈妈迎了上来,责我怎么不吃中饭,我问爸爸在哪里,妈妈说:“嗳,在阳台水池里替你洗东西呢。”我拉开纱门跑出去喊爸爸,他应了一声,也不回头,用一个刷子在刷什么,刷得好用力的。过了一会儿,爸爸又在厨房里找毛巾,说要擦干什么的,他要我去客厅等着。一会儿,爸爸出来了,妈妈出来了,两老手中各捧着一块石头。爸爸说:“你看,我给你捡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妈妈说:“我挑挑拣拣,才得了一个石球,你看它有多圆!”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看着比我还要瘦的父母,看着这两块没有任何颜色可以配上的、世间最朴素的石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可是开不了口 , 只怕一讲话声音马上哽住。父母的爱一生一世的爱,都藏在这两块不说话的石头里给了我。(节选自三毛文集,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中第段写的是少年时拖树根回家的故事,这与标题“痴心石”无关,应该删除。B . 品读第段画线句,这些语句表现了父母对我个性和爱好的尊重,是痴爱的表现。C . 第段划线词“包涵”的含义是:父母对于“我”的那些怪癖,认为情有可原,而选择了理解与尊重。D . 第段画线句中,作者说“可是开不了口”的原因是:“我”深深感受父母的爱,“我”怕一开口就会泪流满面。(2)面对父母的浓浓爱意,作者却在第段中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这是为什么?(3)品读下列语句,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爸爸说:“你看,我给你捡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4)理解:作者用“痴心石”作为文章题目的原因是什么?(5)文中“我”的父母理解、尊重孩子的“怪癖”,对此,你肯定很有感受,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9.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只想和你接近吴念真在我十六岁离家之前,我们一家七口全睡在同一张床上那种把木扳架高,铺着草席,冬天加上一层垫被的通铺。这样的一家人应该很亲近吧?没错。不过,不包括父亲在内。父亲可能一直在摸索、尝试与孩子们亲近的方式,但老是不得其门。同样的,孩子们也是。小时候特别喜欢父亲上小夜班的那几天,因为下课回来时他不在家。因为他不在,所以整个家就少了莫名的肃杀和压力,妈妈准确地形容是“猫不在,老鼠呛须”。午夜父亲回来,他必须把睡得横七竖八的孩子一个个搬动、摆正之后,才有自己可以躺下来的空间。那时候我通常是醒着的。早就被他开门闩门的声音吵醒的我通常装睡,等着洗完澡的父亲上床。他会稍微站定观察一阵,有时候甚至会喃喃自语地说:“实在啊睡成这样!”然后床板会轻轻抖动,接着闻到他身上柠檬香皂的气味慢慢靠近,感觉他的大手穿过我的肩胛和大腿,整个人被他抱起来放到应有的位子上,然后拉过被子帮我盖好。喜欢父亲上小夜班,其实喜欢的仿佛是这个特别的时刻半分钟不到,却是完全满足的亲近。长大后的某一天,我跟弟弟妹妹坦承这种装睡的经历,没想到他们都说:“我也是!我也是!”或许亲近的机会不多,所以某些记忆特别深刻。有一年父亲的腿被落盘压伤,伤势严重到必须从矿工医院转到台北的一家外科医院治疗。由于住院的时间很长,妈妈得打工养家,所以他在医院的情形几乎没人知道。某个星期六的中午我放学之后,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冲动,我竟然跳上开往台北的火车,下车后从火车站不停地问路走到那家外科医院,然后在挤满六张病床和陪伴家属的病房里,看到一个毫无威严、落魄不堪的父亲。他是睡着的,四点多的阳光斜斜地落在他消瘦不少的脸上。他的头发没有梳理,既长且乱,胡子也好像几天没刮的样子;打着石膏的右腿露在棉被外,脚指甲又长又脏。不知道为什么!我想到的第一件事竟然就是帮他剪指甲。护士说没有指甲剪,不过可以借给我一把小剪刀;然后我就在众人的注视下,低着头,忍住一直冒出来的眼泪,小心地帮父亲剪指甲。当我剪完所有的指甲,抬起头才发现,父亲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睁着眼睛看着我。“妈妈叫你来的?”“不是。”“你自己跑来没跟妈妈说?”“没有。”直到天慢慢转暗,外头霓虹灯逐渐亮起来之后,父亲才开口说:“暗了,我带你去看电影,你晚上就睡这边吧!”那天夜晚,父亲一手撑着我的肩膀,一手拄着拐杖,小心穿越周末熙攘的人群,走过长长的街道,带我去看了一场电影。一路上,当我不禁想起小时候和父亲以及一群叔叔伯伯,踏着月色去九份看电影的情形时,父亲正好问我:“记不记得小时候我带你去九份看电影?”那是我人生第一次一个人到台北,第一次单独和父亲睡在一起,笫一次帮父亲剪指甲,却也是最后一次和父亲一起看电影。那是一家比九份升平戏院大很多的电影院,叫远东戏院。那天上演的是一部日本片,导演是市川昆,片名叫“东京世运会”。片子很长,长到父亲过世二十年后的现在,它还不时在我脑海里上演着。(1)作者着重描绘了哪几次与父亲“接近”的情形?请简要概括。 (2)请你赏析第段划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3)联系全文,说说标题中的“接近”的含义。 (4)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文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三、 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10.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裘 , 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未几厚葬之风休矣。(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注】布帛:泛指织物。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椁(gu):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戮:侮辱。(1)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语。齐国好厚葬( ) 布帛尽于衣裘( ) 桓公患之( ) 厚葬之风休矣( )(2)下面句中没有标点,请在两处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人 何 故 为 之 也 未 几 厚 葬 之 风 休 矣。(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4)用自己的话说说厚葬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什么危害?11. (6分)古诗鉴赏。送友人薛涛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注释】水国:水乡。离梦:离人的梦。(1)诗歌首句中“夜有霜”与下句中“_”一词相照应,表现了送别时节的凄冷。(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离梦杳如关塞长”一句中“杳”的理解。四、 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请以“无言的褒奖”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文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重读一本老书,就会发现新的感受;再游一次名胜,就会发现别样的景致;回望走过的足迹,就会发现自己的成熟;回味亲友的关爱,就会发现被忽略的幸福只要有心,只要留意,我们也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无数的不平凡。上述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体验、感悟和思考?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不得套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