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畏周屯建筑石料用灰岩矿项目(XX稿)pdf.doc_第1页
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畏周屯建筑石料用灰岩矿项目(XX稿)pdf.doc_第2页
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畏周屯建筑石料用灰岩矿项目(XX稿)pdf.doc_第3页
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畏周屯建筑石料用灰岩矿项目(XX稿)pdf.doc_第4页
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畏周屯建筑石料用灰岩矿项目(XX稿)pdf.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畏周屯建筑石料用灰岩矿项目(XX稿)pdf 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畏周屯建筑石料用灰岩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稿)建设单位广西宏信矿业有限公司编制单位广西宇宏环保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一九年六月修改清单及说明序号修改意见修改说明1补充项目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HJ651-xx)、广西砂石资源开发专项规划(xx-2020年)等相符性分析。 已补充,详见P 4、P62核实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及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判断依据。 已核实,详见P 26、P273补充项目物料运输路线图,核实备用柴油发电机废气排放标准。 已补充核实,详见P 21、P1414补充物料平衡,核实项目水平衡。 已补充核实,详见P54P555核实大气污染物有组织、无组织排放源强确定合理性,补充物料运输废气源强。 已核实,详见P59P706明确雨水产生量、收集范围、径流去向,完善截洪、排水系统分析,核实雨水收集池容积设置合理性,附截(排)水沟布置示意图;完善生产工艺流程图、总平面布置图。 已补充完善,详见P 71、P 52、P 136、P167;附图5- 1、附图5-27按新大气导则要求,补充大气预测气象数据、地形参数等内容。 已补充,详见P117P1218按新环境风险导则要求,完善风险源识别、风险事故识别、事故情景分析、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等内容。 已完善,详见P180P1909按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完善报告书相关危险废物评价内容。 详见P74P7610按专家和代表的其他意见修改完善报告书和相关图件。 本采石场所采石灰岩主要是供应道路建设和建筑用石料。 目前崇左市正处于大建设大开发阶段,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建筑石料,本项目位于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项目建设可以就近满足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建筑石材。 本项目为崇左市国土资源局拟出让的新立采矿权开采矿种为建筑石料用灰岩,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设计生产规模100万吨/年。 矿区面积由32个拐点圈定而成,面积为0.2245km2,开采标高为+287.40m+160m,矿区服务的总服务年限为24.2年(含矿山基建期1年),但主管部门拟颁发采矿许可证有限期限为10年。 据调查,目前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畏周屯建筑石料用灰岩矿为取得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畏周屯建筑石料用灰岩矿项目的探矿权和采矿权,已完成如下工作 (1)委托崇左市地质勘查测绘院进行矿区的详查工作,2018年6月编制了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畏周屯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量简测报告。 (2)委托崇左市地质勘查测绘院于2018年7月编制了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畏周屯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3)委托崇左市地质勘查测绘院于2019年4月编制了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畏周屯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 上述报告和方案均已经相关部门组织评审通过。 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畏周屯建筑石料用灰岩矿项目年开采加工100万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修订,2018年12月29日起施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xx年修订,xx年10月1日起施行),同时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令第44号,自xx年9月1日起施行)的规定,本项目属于“ 四十五、非金属矿采选业”的“137土砂石、石材开采加工”。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我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通告(桂政发xx5号),本项目所在的崇左市江州区为“桂西南丘陵台地自治区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本项目属于“涉及环境敏感区的”中的“广西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详见附图10),因此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广西宏信矿业有限公司委托广西宇宏环保咨2询有限公司承担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畏周屯建筑石料用灰岩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详见附件1)。 建设项目特点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畏周屯建筑石料用灰岩矿项目位于崇左市城区东侧91方位、直距约14km处。 矿区中心地理坐标(1980西安大地坐标系)为东经1072930,北纬222239。 行政区域隶属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管辖。 213省道从矿区的南部约3833m经过,530县道从矿区的西北侧约2000m经过,与矿区均有简易村级公路相通,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为崇左市国土资源局拟出让的新立采矿权,生产规模100万t/a,开采标高为+287.4m+160m,项目矿区范围面积0.2245km2。 矿山采用露天开采方式,根据矿山保有的石灰岩矿资源量及相关产业政策的要求,本方案确定矿山生产规模为100万t/a,矿山服务年限为24.2年。 根据该矿山的地形情况,本矿山设计采用公路汽车运输开拓方案,分阶段开采,遵循自上而下分台阶开采的规定,本次设计先开采矿区顶部矿体。 矿山开采对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生态影响以及爆破、采装、堆放、运输、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影响和开采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影响。 结合项目对环境影响特点,本报告针对性地提出影响减缓措施,将矿山开采对周边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依照有关程序开展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初步的环境状况调查,进行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明确了评价重点与环境保护目标,确定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制定了工作方案。 根据工作方案进一步开展对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调查、监测与评价,同时对项目进行工程分析,根据工程分析的结果在现状调查、监测的基础上进行影响预测与评价。 在预测与评价的基础上,针对项目特点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并对其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评价结论。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xx年修订,xx年10月1日起施行)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xx)等法规和技术文件的要求,编制完成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xx)的要求,本次环境3影响评价采用的工作过程见图1。 本次环评重要时间节点如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时间2019年4月28日。 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时间广西宏信矿业有限公司委托广西高标检测有限公司公于2018年12月18日12月24日司进行了现场监测,对环境空气、声环境进行了采样分析。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 (1)与产业政策的相符性4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xx年本)(xx年修正)鼓励类“第十二条建材 10、机械化石材矿山开采”,项目为新建项目,设计年采100万吨石灰岩矿,矿山开采过程均实现机械化,因此,项目属于鼓励类项目。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与规划的相符性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xx-2020年),广西重点加强铝矿、锰矿、锡矿、铅矿、锌矿、锑矿、钨矿、钛矿、金矿、稀土矿等金属矿产和高岭土、滑石、碳酸钙等非金属矿产勘查开发。 本项目属于碳酸钙非金属矿产开采,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广西壮族自治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xx-2020年)的要求。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砂石资源开发专项规划(xx-2020年)中的砂石资源开发新要求,要进一步优化砂石资源开发布局,坚持环境保护优先,全面避让生态保护红线;推进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转变,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要求,推动绿色矿山建设;要完善砂石资源开发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砂石开发准入条件,健全砂石开发行业治理体系。 本项目所在区域不在广西砂石资源禁止开采区内,周边无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生态保护目标。 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广西壮族自治区砂石资源开发专项规划(xx-2020年)的要求。 根据崇左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xx2020),崇左市重点开采锰矿、铝土矿、膨润土、水泥用灰岩、建筑用灰岩等,限制开采矿种为煤炭、稀土矿。 崇左市砂石土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分为允许开发区一类,规划开发的矿种主要有膨润土、水泥用灰岩、冶金熔剂用石灰岩、水泥配料用粘土、建筑石料用灰岩、砖瓦用页岩、饰面用石材、重晶石等。 本项目属于建筑用灰岩开采,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崇左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xx2020)要求。 根据崇左市江州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xx2020),崇左市江州区重点开采铝土矿、水泥用灰岩、建筑用灰岩等,限制开采矿种为煤炭、稀土矿。 崇左市江州区砂石土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分为允许开发区一类,规划开发的矿种主要有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和建筑用安山岩。 本项目属于建筑石料用灰岩开采,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崇左市江州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xx2020)要求。 根据崇左市江州区砂石资源开发专项规划(xx2020),崇左市江州区砂石土矿产资源开发专项规划区分为允许开发区一类规划,开发的矿种主要有水泥用灰岩、5建筑石料用灰岩。 本项目属于开采规划区块一类,建筑石料用灰岩开采,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崇左市江州区砂石资源开发专项规划(xx2020)要求。 (3)与广西生态功能区划相符性分析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功能区划的通知(桂政办发xx8号)“四重要生态功能区”)可知,江州区北部属于“桂西南岩溶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 该区面积1.95万平方公里,主导生态功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 该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实施严格的封山育林,加快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建设,继续采取退耕还林、转变草食动物饲养方式、小流域综合治理、农村能源建设等综合措施治理石漠化;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构建生态廊道,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与重要物种栖息地,防治外来物种入侵;采用工程措施和节约水灌溉技术,解决干旱问题;开展矿区生态恢复与重建”。 项目矿区位于崇左市东南部,不在广西生态功能区中“桂西南岩溶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范围内。 项目开采过程及闭矿后将采取水土保持、土地复垦、植被恢复等生态保护措施,因此项目建设与广西生态功能区划相符。 根据崇左生态市建设规划(xx2020年)崇左市重要生态功能分布图(详见附图9),本项目位于崇左市城区东侧91方位、直距约14km处,行政区隶属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管辖,不属于江州区中部岩溶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功能区和南部四方岭水源涵养重要功能区范围内。 项目开采过程将采取水土保持、土地复垦,植被恢复等生态保护措施,因此项目建设与广西生态功能区划相符。 (4)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符合性分析根据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xx109号)中有关矿产资源开发规划与设计的规定“禁止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区域内采矿;禁止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进行露天开采”。 根据现场踏勘,项目矿山不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内,S213省道位于矿区南面约3833m,之间有山体阻隔,不在省道两侧的直观6可视范围内。 因此项目建设用地不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xx109号)规定的禁止采矿的范畴内,项目与该政策是相符的。 (5)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HJ651-xx)的符合性分析表表1项目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HJ651-xx)的符合性分析一览表序号要求项目基本情况符合情况1禁止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重要生态保护地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禁采区域内采矿。 禁止在重要道路、航道两侧及重要生态环境敏感目标可视范围内进行对景观破坏明显的露天开采根据现场踏勘,项目矿山不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内,且不在重要道路、航道两侧及重要生态环境敏感目标可视范围内符合2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应符合国家和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采取有效预防和保护措施,避免或减轻矿产资源开发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项目采用布袋除尘器、洒水降尘等措施减少粉尘排放;在采场底及工业场地周边修建排水沟,并修建收集池和沉淀池,将采区地表径流和工业场地初期雨水经过收集沉淀;在矿区出入口处设置洗车平台,并设置一个沉淀池,将洗车废水进行收集沉淀符合3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过程控制”的原则,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贯穿矿产资源开采的全过程。 根据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重点任务,合理确定矿山生态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优化矿区生产与生活空间格局。 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提高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水平项目办公生活区位于工业场地外东面,办公生活区与开采区、生产区进行分开;项目实行边开采边复垦措施,利用基建期剥离出的表土或外来土源进行复垦,在矿区形成最终边坡平台上筑堤填土,种树以及其它能攀爬的藤蔓植物,以实现最终边坡的绿化符合4所有矿山企业均应对照本标准各项要求,编制实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项目已编制渠黎镇那隆姑干山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符合5恢复治理后的各类场地应实现安全稳定,对人类和动植物不造成威胁;对周边环境不产生污染;与周边自然环境和景观相协调;恢复土地基本功能,因地制宜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区域整体生态功能得到保护和恢复项目闭矿后会对整个矿区进行土地整治,采取植被恢复、截排水、拦渣等水土流失防治和植被恢复措施,对开采形成的裸露坡面、开采区进行植被恢复,并拆除遗留的建构筑物,将使得矿区与自然景观逐渐协调一致;建设前后应禁止乱捕滥杀,建设单位要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及管理,禁止捕猎野生动物;项目终了复垦采取覆土7和植被修复措施后,区域内绿地数量和景观可逐渐恢复到开采前的水平。 (6)与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的符合性分析根据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0316-2018)中,项目与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的符合性分析见表1。 表表1项目与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_的符合性一览表序号项目要求项目基本情况1矿区环境/矿区按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和生态区等功能分区,各功能区应符合GB50187的规定;矿区道路、供水、供电、卫生、环保等配套设施齐全;矿区生产过程应采取喷雾、喷洒水或生物纳膜加装除尘装备等措施处置粉尘,工作场所粉尘浓度应符合GBZ2.1-xx的规定。 应对输送系统、生产线、料库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抑尘,做好车辆保洁,车辆驶离矿区必须冲洗,严禁运料遗撒和带泥上路,保持矿区及周边环境卫生;应采取合理有效措施的技术措施对高噪声设备进行降噪处理,工作场所噪声应符合GBBZ2.2-xx的要求,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限值应符合GB12348。 矿山工程主要由采区、工业广场、矿山办公生活区、供水供电等组成;项目在皮带运输采用加盖铁皮密封式皮带运输机,皮带运输机采用进出口雾化喷淋降尘。 新建片石、石渣及石粉筒仓,设置钢板箱,在筒仓卸料口放空处安装自动衔接输料口,同时在出料车辆接料口也相应配套自动衔接口;对进场大门起进入矿区场区内的运输道路进行路面硬化,运输车辆出场之前,清扫车轮,并对车轮进行喷水湿润,避免车辆带泥上路;在一破破碎和筛分共用一套布袋除尘器,二级破碎和筛分共用一套布袋除尘器,经风机引至布袋收尘后粉尘分别由15m高排气筒排放;在破碎机增设钢板房形成封闭破碎场;设备采取基础减振基础实施减振措施,在进出口安装消声器等措施,隔声等降噪措施,合理布置设备位置;严格限制装药量,选用低爆速的炸药和不耦合装药,采取微差爆破技术2资源综合利用表土和渣土的利用对排土场堆放的玻璃表土或筛分后的渣土,用于环境治理、土地复垦和复绿等。 未来可收集的表土量约56635.81m3,收集的表土集中堆放在表土场内,后期用做矿山未来复垦用土。 8序号项目要求项目基本情况3节能减排粉尘排放矿石开采和砂石生产过程中,粉尘排放应符合GB16297的规定;生产企业应建立粉尘监测网络与评价制度,编制监测方案,并针对监测控制对象定期组织监测和自我监测;矿石开采和矿石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控制应遵循源头抑制、过程协同控制、末端监控系统联动集成的治理思路,达到环保节能和清洁生产的目的;矿区应配置洒水车、高压喷雾车等设备,对无组织粉尘进行抑尘、降尘,宜采用水雾增湿除尘穿孔凿岩技术,在输送管道的回风过程中进行收尘;应在装载机、破碎机、筛分机、整形机、制砂机、输送端口等连续产生粉尘部位安装高效除尘装置。 钻孔湿式作业,水泡泥爆破,矿区洒水降尘;配备有洒水车,评价要求矿区装卸作业时必须对矿石进行充分预湿,增大含水率,以减少装车和下料过程中粉尘的产生量;在一破破碎和筛分共用一套布袋除尘器,二级破碎和筛分共用一套布袋除尘器,经风机引至布袋收尘后粉尘分别由15m高排气筒排放;在破碎机增设钢板房形成封闭破碎场;项目在皮带运输采用加盖铁皮密封式皮带运输机,皮带运输机采用进出口雾化喷淋降尘。 新建片石、石渣和石粉筒仓,设置钢板箱,在筒仓卸料口放空处安装自动衔接输料口,同时在出料车辆接料口也相应配套自动衔接口;污水排放矿区及厂区应建有雨水截(排)水沟华和集水池,地表径流经沉淀处理后达标排放;矿区及厂区的生产排水、雨水和生活污水,应实现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在采场底及工业场地周边修建排水沟,工业广场北面修建一个100m3的初期雨水沉淀池,初期雨水经沉淀后用于洒水降尘;在矿区出入口处设置洗车平台,并设置一个10m3的沉淀池,洗车后的废水进入沉淀池,经沉淀池收集沉淀后,用于洒水降尘。 在项目工业场地西南面修建一个500m3的收集池,地表径流经截排水沟排入收集池。 废油等废物的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油要集中收集,设置独立场所存放,并交有资质单位处理;蓄电池、滤袋等废物应无害化处理或交有资质的第三方处置。 废机油矿山机械维修检查和定期清洁时,会产生废机油0.6t/a,属于危险废物(HW08),环评要求企业建一座危险废物暂存间,面积5m2,部分回用于矿山机械设备润滑,不能回用的使用原包装桶密闭储存,暂存点位于办公生活区小仓库内,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4资源开发利绿色开采应按照地方矿产资源利用专项规划,做好矿山中长期开采规划和短期开采计划的编制,采场工作面推进均衡有序。 应执行矿山开采施工设计和资源项目按照地方矿产资源利用专项规划,做好矿山中长期开采规划和短期开采计划的编制,采场工作面推进均衡有序;项目执行矿山开采施工设计和资源开发利用方案,露天开采应实行自上而下台阶式开9序号项目要求项目基本情况用方式开发利用方案,露天开采应实行自上而下台阶式开采,阶段坡面角、平台宽度及终了坡面角等主要参数应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开采台阶高度不宜大于15m;爆破前应编制爆破方案,确定合理的爆破参数,减少大块率及爆破过粉碎,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实现安全、高效、经济、环保等目的,推广应用先进的现场混装爆破技术;采,阶段坡面角、平台宽度及终了坡面角等主要参数应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开采台阶高度不宜大于15m;项目爆破前编制爆破方案,确定合理的爆破参数,减少大块率及爆破过粉碎,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实现安全、高效、经济、环保等目的,推广应用先进的现场混装爆破技术;绿色生产应根据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核发的采矿许可证规定的生产规模,以及目标市场容量确定生产线规模。 正常生产时,人均功效不低于100t/d或2.5万t/a;生产线设计应符合GB51186的要求;干法生产应配备高效除尘设备,并保持与生产设备同步运行;生产加工车间的产尘点要封闭,有利于形成负压除尘,皮带运输系统廊道应选用封闭方式,防止粉尘逸散;应选用低噪声生产设备,对高噪声强振的设备,应采取消声、减振措施,合理设计工艺布置,控制噪声传播。 项目年产100万t/a;在一破破碎和筛分共用一套布袋除尘器,二级破碎和筛分共用一套布袋除尘器,经风机引至布袋收尘后粉尘分别由15m高排气筒排放;项目在皮带运输采用加盖铁皮密封式皮带运输机,皮带运输机采用进出口雾化喷淋降尘。 在破碎机增设钢板房形成封闭破碎场;设备采取基础减振基础实施减振措施,在进出口安装消声器等措施,隔声等降噪措施,合理布置设备位置;严格限制装药量,选用低爆速的炸药和不耦合装药,采取微差爆破技术。 由表1可知,项目建设基本符合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0316-2018)的要求。 (7)与“三线一单”要求相符性分析本项目选址位于崇左市城区东侧91方位、直距约14km处,行政区隶属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管辖。 周边无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生态保护目标,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要求;本项目营运过程中消耗一定量的电源、水资源等资源消耗,项目资源消耗量相对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项目生产原料资源条件有保障,满足资源利用上限要求;10项目产生的污染物经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后可做到达标排放,不会降低区域环境质量等级,对环境影响不大;项目选址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不在功能区的负面清单内。 (8)与林地使用相关政策的相符性分析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畏周屯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拟使用林地面积0.2242km2,根据附图13公益林分布图可知,本项目涉及林地保护等级为II级的林地,属于国家二级公益林地。 根据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xx年国家林业局令第35号)“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勘查项目、大中型矿山、符合相关旅游规划的生态开发项目,可以使用级及其以下保护林地。 其他工矿、仓储建设项目和符合规划的经营性项目,可以使用级保护林地”。 根据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xx208号)大中型矿山为年产50万吨以上的项目,且矿种类型符合国土资发xx208号的矿种类型目录),可以使用到级保护林地。 项目生产规模为年产100万吨,达到大中型矿山的标准,可以使用该林地,目前企业正在办理林地变更手续。 项目达到大中型矿山的标准,矿区未涉及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项目用地符合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xx年国家林业局令第35号)要求。 (9)选址合理性分析根据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xx109号)以及爆破安全规程(GB6772-xx)中的规定,本项目不在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地质公园、基本农田保护区内,不属于地质灾害危险区。 矿区工程地质简单,在执行要求的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后,水土流失和地貌景观破坏等地质环境问题可得到有效的防治。 项目最近敏感点为西北面约1568m处为桃子屯,不在项目300m爆破安全防护距离之内。 项目300m爆破安全防护距离之内无居民、学校等环境保护目标。 矿山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基本可满足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相关功能区划要求,矿区周边环境敏感度一般。 项目选址合理。 (10)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本项目主要由矿石开采、矿石破碎、加工和配套服务设施等三部分组成,矿石开采和破碎主要污染物是粉尘及噪声。 矿山生活区、办公区设在矿区外西北面,矿石破碎加工场地、堆矿场位于矿区西北面,矿区配套的办公生活区位于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侧面,其受粉尘影响较小。 离矿山最近距离敏感点为西北面约1568m处为桃子屯,其位11于矿山常年主导风向侧下风向,且中间隔着山体,因此工业广场扬尘、噪声对周边环境空气影响较小。 考虑到开采平台将往下开挖至最低标高,且矿区地势为北东高西南低,因此视实际情况在采场底及工业场地周边修建排水沟,在项目工业场地西南面修建一个500m3的收集池,地表径流经截排水沟排入收集池,地表径流经截排水沟排入收集池。 工业广场北面修建一个100m3的初期雨水沉淀池,可满足暴雨强度条件下15min的径流量收集。 表土场设置于加工场地南面;从环境角度分析,项目总平面布置合理。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本次环评关注的主要问题包括各生产环节产生的污染物种类、排放方式和排放源强;采取的环保治理措施的可行性;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设备噪声和道路运输噪声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项目采用有效的生态恢复措施后,项目建设对项目所在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工程选址的可行性、总平面布置的合理性,论证采矿工艺及技术的先进性。 主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本项目主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为矿山的开发建设将不可避免的对区域生态、地表水、空气和声环境质量等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通过采取完善可行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加强矿山服务期满后的生态恢复,采矿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程度和范围均较小。 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只要切实做好环境保护“三同时”工作,严格落实工程开采设计方案及本报告中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和风险防范措施,可将工程建设对环境不利影响程度降至最低限度,并为环境所接受,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评价范围内未发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因此本项目选址合理,建设可行。 121总则1.1评价目的通过对建设项目进行工程分析,明确建设工程的排污环节、排污种类、数量和其它的环境影响问题;通过调查和现场监测掌握工程影响区域环境特征及空气、水、声等环境要素质量现状,了解区域环境敏感点的分布,确定区域环境保护目标;分析其工艺及技术的可行可靠性,针对工程“三废”排放情况预测工程建设及运营对区域环境产生的影响程度及范围,并结合环境保护目标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提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污染控制措施以及生态保护恢复措施建议,为项目的环境工程设计以及环境管理部门的决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2评价原则 (1)贯彻执行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和规划等,优化项目建设,服务环境管理。 (2)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科学分析项目建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及其特点,明确与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应关系,充分利用符合时效的数据资料及成果,对建设项目主要环境影响予以重点分析和评价。 1.3编制依据1.3.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xx年修订,xx年1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修订,2018年12月29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xx年6月27日修订,2018年1月1日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xx年8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