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11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课件)中图版选修1.ppt_第1页
高中生物: 11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课件)中图版选修1.ppt_第2页
高中生物: 11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课件)中图版选修1.ppt_第3页
高中生物: 11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课件)中图版选修1.ppt_第4页
高中生物: 11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课件)中图版选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生物的纯种分离培养 实验11 目的要求1 学会将混杂的微生物分离成纯种 掌握统计分析样品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方法 2 学会从菌落及培养形态特征区分细菌 放线菌和霉菌 3 掌握几种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 制作平板 连续稀释 平板划线 实验原理 自然界中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混杂生活在一起 要研究某种微生物的特性 必须从混杂的微生物类群中分离它 使该微生物处于纯培养状态这种获得纯培养的方法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纯种 是微生物的某一个种或株 培养中的所有细胞有着共同的来源或仅是同一细胞的后代 为了获得单个菌体 要把待分离的材料进行适当的稀释 按其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使其在平板上 单个菌体繁殖成单个菌落 由于细菌 放线菌和霉菌所要求的营养条件不同 将样品在不同培养基制成的平板上进行分离 依据菌落形态的差异 可以区分细菌 放线菌和霉菌三大类群 并计算出其数量 大小 形状 圆形 假根状 不规则状 表面特征 光滑 皱缩 颗粒状 龟裂状 同心圆状 隆起形状 扩展 台状 凹面 凸面 乳头状 边缘情况 整齐 波状 裂叶状 锯齿状 表面光泽 无光泽 金属光泽 闪光 质地 油脂状 膜状 粘脆 颜色 透明度 p6图2 3 a 诺尔斯氏链霉菌b 皮疽诺卡氏菌c 酒红指孢囊菌d 游动放线菌e 小单胞菌f 马杜拉放线菌 放线菌菌落 a 卡特利链霉菌b 弗氏链霉菌c 吸水链霉菌金泪亚种d 卡那霉素链霉菌e 除虫链霉菌f 生磺酸链霉菌 产抗菌素的放线菌 实验材料 1土壤样品2培养基 1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2 高氏1号培养基 3 马铃薯培养基 pda培养基 实验方法与步骤 1 平板的制作 将已灭菌的培养基融化 冷却到40 50 倒平板 2 连续稀释法分离土壤中的微生物 计算每克土样中微生物的数量 选择刚好能把菌分开 而稀释倍数最低的平板 含菌落数30 300个 计数 微生物分离基本方法及原则 分离微生物时一般是根据该微生物对营养 ph 氧气 温度等要求的不同 供给它们合适的条件或加入某种抑制剂 形成只利于该菌种生长 不利于其他菌种生长的环境 从而淘汰不需要的菌种 分离细菌 取10 7 10 8两个稀释度各0 2ml加入培养皿中 涂布牛肉膏蛋白胨平板 37 倒置培养 24小时 2 分离霉菌 取10 5 10 6两个稀释度各0 2ml 涂布土豆平板 倒平板前在土豆培养基中加入80 的乳酸5滴 28 倒置培养 3 4天 3 分离放线菌 取10 5 10 6两个稀释度各0 2ml 制备菌悬液时 应先加入10 酚10滴 涂布淀粉平板 28 倒置培养 7 10天 3 平板划线分离法 操作要点 1 接种环与平板表面约成20 30度角 2 用力适当 不要划破培养基 3 方法a中 每次划线都要灼烧接种环 教学内容 制备固体平板培养基 从土样中分离细菌 霉菌 放线菌 并观察其菌落特征 在平板上划线分离混合菌悬液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 实验报告及思考题 计算每克土样中微生物的数量 为什么在分离霉菌时要加几滴80 的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