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 《论语》之《君子之风》课件之一 苏教版.ppt_第1页
高二语文 《论语》之《君子之风》课件之一 苏教版.ppt_第2页
高二语文 《论语》之《君子之风》课件之一 苏教版.ppt_第3页
高二语文 《论语》之《君子之风》课件之一 苏教版.ppt_第4页
高二语文 《论语》之《君子之风》课件之一 苏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君子之风 何为君子就人的道德生活说 两个最普通的类型是君子和小人 这两个类型 本来是就人的政治地位来说 上层阶级的人称为 君子 下层阶级的人称为 小人 论语 子路 孔丘说 君子学道则爱人 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论语 阳货 子路问孔丘说 君子亦有穷乎 孔丘回答说 君子固穷 小人穷斯滥矣 论语 卫灵公 这里所说的 君子 小人 显然是就道德品质说的 孔丘又说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论语 学而 这里所说的 君子 显然是就道德品质说的 这两个名词的意义的变化 标志着在当时社会大变动中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 奴隶主贵族们不能专凭其政治地位高而受人尊敬 一般的人亦不专因为政治地位低而受人轻视 政治地位低而道德品质高的人 也可以称为 君子 政治地位高而道德品质低的人也可以称为 小人 孔丘的时代正是处于 君子 和 小人 这两个意义新旧并用的时代 论语 中保存了这两个名词的新旧意义 在对于人的反思中 孔丘认为 对于人的评价的标准 应该是人的道德品质的高低 并不是他的政治地位的贵贱 有关君子和小人的阐述摘录部分如下 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成人之美 小人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君子上达 小人下达 君子怀德 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 小人怀惠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爱也 小人不可大爱而可小知也 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 你知道哪些关于君子和小人的名句吗 7 6子曰 志于道 据于德 1 依于仁 游于艺 2 注释 1 德 旧注云 德者 得也 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 2 艺 艺指孔子教授学生的礼 乐 射 御 书 数等六艺 都是日常所用 评析 礼记 学记 曾说 不兴其艺 不能乐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 藏焉 修焉 息焉 游焉 夫然 故安其学而亲其师 乐其友而信其道 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这个解释阐明了这里所谓的 游于艺 的意思 孔子培养学生 就是以仁 德为纲领 以六艺为基本 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志于道 可以理解为立志要高远 拿我们现在的话来说 就是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 志 名词活用为动词 追求 立志 于 介词 引进对象 据于德 是指为人处世的行为 依于仁 即依傍于仁 也就是说道与德如何发挥 在于对人对物有没有爱心 有了爱心 就会爱社会 爱国家 乃至爱全天下 解读 人生如果没有高远的志向未免太俗气 没有相当的德行 最后不能成熟 没有仁的内在修养 心理上就没有安顿的地方 没有 游于艺 人生就枯燥无味 15 18子曰 君子义以为质 礼以行之 孙以出之 信以成之 君子哉 义以为质 宾语前置句以义为质以 介词 把礼以行之以 介词 按照 行 实践孙以出之以 介词 用 出 谈论信以成之以 介词 靠 成 成全 解读 凡事要存好心 利他的仁爱之心 就是义的本质 不但要存好心 还要以谦逊的态度 以能够让人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 对人 对事 对物 都要心存恭敬专注 细心 决不苟且 言而有信 方见其诚 才能得到众人的相助而成就事业 15 9子曰 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评析 杀身成仁 被近现代以来某些人加以解释和利用后 似乎已经成了贬义词 其实 我们认真 深入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 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 仁 为最高原则的 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 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 那就是 仁 志士仁人绝不因为苟且偷生而损害仁道 仁德和仁义 杀身成仁 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 仁 自古以来 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 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解读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志士仁人杀身以成仁 在历史上铸就了一座又一座永恒的丰碑 然而 有谁能考证出奠基于其间的儒教精神及其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呢 这应该是一个思想史的课题 当然 杀身以成仁的 杀 可以像谭嗣同一样壮烈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也可以如诸葛亮一样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不应作拘泥的理解 至于说 成仁 不一定非要 杀身 杀身 也未必尽是 成仁 子日 君子喻 于义 小人喻于利 注释 喻 懂得 知道 明白 解读 这正如 君子怀德 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 小人怀惠 一样 把 义 与 利 作为一对对立的范畴并列起来 让你作二者不可得兼的选择 你选择 义 还是 利 呢 其实 你已没有选择 因为你只能做君子 不能做小人 正因为如此 才形成了 君子羞于言利 的传统心态 直到进人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 人们才发现 君子也要 不羞于言利 该做的贡献要做 该拿的钱也照样要拿 也就是既要 喻于义 也要 喻于利 于是便有了 义 与 利 之间的若干纠葛 若干不清 若干的尴尬人做出若干的尴尬事 比如说 义演 还是 利演 的问题 劳动所得还是贪污受贿的问题 如此等等 举不胜举 问题是不是出在 利 这头猛兽一旦被释放出来 义 就不大招架得住呢 就像古希腊神话中潘多拉的魔盒一样 一旦放出了魔鬼 人间就不得安宁 所以 圣人要把 义 与 利 分别开来 并用君子和小人加以严格的界限 其用心良苦 不外乎是要求我们重 义 而轻 利 罢了 4 9子曰 士 志于道 而耻恶衣恶食者 未足与议也 注释 士 士 在古代有多种含义 是一种特殊的阶层 总起来说 是指有知识 有修养 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 论语 中的 士 则多指读书人 即知识分子 耻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以 为耻辱 评析 孔子认为 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 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 因此 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按照孔子的观点 一个人立志献身于精神方面的事业 就不应把吃穿等物质方面作为自己的追求 但时代在进步 社会在发展 新一代的读书人他们既要有精神的追求 也要物质的追求 所以 范文澜式的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也好 陈景润对 哥德巴赫猜想 的精神也罢 都应该注入时代的内涵 既要立志于精神方面的追求 又要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 解读 17 15子曰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其未得之也 患得之 既得之 患失之 苟患失之 无所不至矣 评析 孔子在本章里对那些一心想当官的人斥为鄙夫 这种人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 一旦得到又怕失去 为此 他就会不择手段去做任何事情 以至于不惜危害群体 危害他人 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司空见惯的 当然 这种人是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的 成语 患得患失 出于此处 古书曰 士之品大概有三 志于道德者 功名不足以累其心 志于富贵而已者 则亦无所不至矣 志于富贵 孔子所谓鄙夫也 从我们今天的角度讲 为官一方 要以百姓利益为重 要清政廉洁 即使是一介平民 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也应有道有途 该拿的拿 不该拿的丝毫不取 解读 6 11子曰 贤哉 回也 一箪 1 食 一瓢饮 在陋巷 2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3 贤哉 回也 注释 1 箪 音 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2 巷 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居室 3 乐 乐于学 贤哉 回也主谓倒装 回也 贤哉成语 箪食陋巷堪 能忍受两个 其 第一个是指示代词 那 第二个是指示代词 他的 评析 本章中 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 对他作了高度评价 这里讲颜回 不改其乐 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 安贫乐道 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 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为了自己的理想 就要不断追求 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颜回乐什么 当然不应该是乐竹篮子装饭 瓜瓢喝水 也不应该是乐那贫民窟里面的小巷子 而是另有所乐 至于到底乐什么 孔子在这里没有说 不过 我们可以从夫子自道的一段话里找出答案 在 述而 篇里 孔子说 吃粗粮 喝冷水 弯过手臂当枕头 也自有快乐在其中 不仁义的富有和尊贵 对于我来说 就像天边飘浮的云一样 这一段夫子自道实际上与他对颜回的描述极其相近 只不过明确地点出了主题 这就是 义 如果不 义 就是再富贵也没有意思 相反 只要心中有 义 就是吃粗茶淡饭 睡觉连枕头都没有 那也是快乐的 有其父必有其子 有其师必有其徒 作为孔子的第一高徒 颜回和老师一样 都是以 义 为乐 这个 义 也就是仁义 道义 所以 孔子也好 颜回也好 都是因为心中有了仁义 有了道义 才能够安于贫困 说到底 也就是安贫乐道 为了精神的追求而不在意物质生活的窘迫 当然 孔子 颜回都是圣贤级的人物 风情高达 所以能做到安贫乐道 对我们一般人来说 要修养到那个境界可真是难得很 也就只好 不堪其忧 了罢 1 分析理解文中蕴涵的哲学思想 这段论语是孔子赞赏颜回的话语 同时也体现了孔子的 安贫乐道 的思想2 名家的解读 我的解读 本章孔子再言贤哉回也 以深美其虽箪食瓢饮居陋室而能不改其乐 孔子亦自言 饭疏食 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 宋儒有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之教 其意深长 学者其善体之 钱穆这几句话看起来非常简单 但是要自己身体力行 历练起来 就不简单了 孔子第一句话就赞叹颜回 然后说他的生活 一箪食 只有一个 便当 古代的 便当 就是煮好的饭 放在竹子编的器皿里 一瓢饮 当时没有自来水 古代是挑水卖 他也买不起 只有一点点冷水 物质生活是如此艰苦 住在贫民窟里一条陋巷中 破了的违章建筑里 任何人处于 这种环境 心里的忧愁 烦恼都吃不消的 可是颜回仍然不改其乐 心里一样快乐 这实在很难 物质环境苦到这个程度 心境竟然恬淡依旧 我们看文章很容易 个人的修养要到达那个境界可真不简单 乃至于几天没饭吃 还是保持那种顶天立地的气概 不要说真的做到 假的做到 也还真不容易 颜回则做到了不受物质环境的影响 难怪孔子这么赞叹欣赏这个学生 三千弟子只有他做得到这个修养 而他不幸三十二岁就短命死了 近代人研究孔孟思想的 认为颜回是死在营养不良 虽然是一句笑话 但是大家对营养还是要注意到才对 南怀瑾颜回真正令人敬佩的 并不是他能够忍受这么艰苦的生活境遇 而是他的生活态度 在所有人都以这种生活为苦 哀叹抱怨的时候 颜回却不改变他乐观的态度 只有真正的贤者 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 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 于丹 7 16子曰 饭疏食 1 饮水 曲肱 2 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注释 1 饭疏食 饭 这里是 吃 的意思 作动词 疏食即粗粮 2 曲肱 肱 音 胳膊 由肩至肘的部位 曲肱 即弯着胳膊 枕 名词活用为动词当枕头 评析 孔子极力提倡 安贫乐道 认为有理想 有志向的君子 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 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 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同时 他还提出 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 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 对待这些东西 如天上的浮云一般 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 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这段文字是对 安贫乐道 精神的高度赞扬 在语言表达上具有鲜明特点 孔子将自己高尚的情怀寓于朴素的叙述和形象的比喻中 饭疏食 饮水 曲肱而枕之 简短的十个字 却把清苦的生活说得有滋有味 尤其是 浮云 这一喻体的运用 真可谓意蕴全出 浮云即过眼烟云 喻富贵短暂 浮云高在天上 富贵真乃高不可及 浮云轻飘 喻视富贵如鸿毛 解读 7 19叶公 1 问孔子于子路 子路不对 子曰 女奚不曰 其为人也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 注释 1 叶公 叶 音 叶公姓沈名诸梁 楚国的大夫 封地在叶城 今河南叶县南 所以叫叶公 2 云尔 云 代词 如此的意思 尔同耳 而已 罢了 问孔子于子路状语后置于子路问孔子不对古 不回答今 错误女通 汝 奚 疑问代词为何 为什么成语 发愤忘食乐 快乐知 觉得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自述其心态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 孔子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乐趣 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者 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 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解读 夫子的自我鉴定 发愤忘食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废寝忘食精神 但夫子的废寝忘食不是打麻将 不是看足球 而是 学而时习之 不亦悦乎 追求学问 学而不厌 乐以忘忧 就是 饭疏食 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或者如颜回 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雍也 所以 是安贫乐道 而不是 打起麻将来就忘了做学问 或 唱起卡拉ok来就忘了工作 的那种 乐 以忘 忧 不知老之将至 是心理年龄健康年轻 竞技状态良好 是自强不息 而不是老顽童 老天真 学而不厌 安贫乐道 自强不息 这是一个充满生气与活力的形象 一个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的形象 一个圣人的形象 他所讲的 乐 并不是肉体的快乐 而是一种精神的平静和满足 所以虽然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中 他还是 乐 孔丘认为 在他所想的完全的人格之中 个人和自然 社会的关系 都有适当的安排 这就为一个人布置了一个 安身立命之地 在其中他可以幸福地生活下去 这就是孔丘的 道 孔丘认为在他的学生中 颜回是最好的 他说 回也 其心三月不违仁 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论语 雍也 仁 是完全的人格 也是一种精神境界 达到完全人格的人 就有这种精神境界 经常在这种精神境界之中的人称为 仁 孔丘把 乐以忘忧 作为他自己的一项成就 不知老之将至 也是忘忧的一种表现 其所以能如此 就是因为 他有一个 安身立命之地 那就是他的 道 他说 朝闻道 夕死可矣 论语 里仁 这里说 安身立命之地 对于人生的重要 14 28子曰 君子道者三 我无能焉 仁者不忧 知者不惑 勇者不惧 子贡曰 夫子自道也 评析 作为君子 孔子认为其必需的品格有许多 这里他强调指出了其中的三个方面 仁 智 勇 在 子罕 篇第九当中 孔子也讲到以上这三个方面 君子道者三 仁者凡是不害人 而且力求有利于人 一切内省不疚 所以不忧 智者看事分明 力能决断 所以不惑 勇者依于实践 所以不惧 君子办事之道 离不开此三者 具此三者 即可称为君子 但孔子却说自己办不到 我无能焉 子贡却说 夫子自道也 自道 即自说 子贡认为 这三者 孔子都能办到 所以 无异孔子说的是自己 解读 6 23子曰 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 1 知者动 仁者静 知者乐 仁者寿 注释 1 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 知 音 同 智 乐 古音 喜爱的意思 解读 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 形象生动而又深刻 这正如朱熹在 论语集注 里面的讨论 没有对仁和智极其深刻的体悟 绝对不能作出这样的形容 智者也就是聪明人 聪明人通过事理 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 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 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 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 仁厚的人安于义理 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 性情好种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 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 不过 你如果问一般人乐水还是乐山 所得的回答多半是山水都乐 因为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哪边 眉眼盈盈处 王观 山水各有千秋 仁智都是我们的追求 即使力不能及 也要心向往之 当然 就实际情况来看 每个人性情有所不同 的确还是有山水差异的 也就是说 有人乐水 有人乐山 青山行不尽 绿水去何长 崔颢 你乐水还是乐山呢 水依山而行 山因水而活 乐水乐山是人生最大的智慧 也是最丰富的人生意蕴 知者为何乐水 是因为知通 智 者像水一样流动 生生不息 老子说 上善若水 就是这个道理 水又是生命之源 又是平等而博爱的 仁者又为何乐山 因为山是安定的 高大的 丰富的 无忧的 仁者爱人 爱心感化世界 因此是安定的 仁者无敌于天下 因此是高大的 仁者与天地相往来 因此是丰富的 仁者快乐 因此是无忧的 解读 子曰 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 知者动 仁者静 知者乐 仁者寿 6 23 子曰 知者乐 水 仁者乐 山 知者动 仁者静 知者乐 仁者寿 南怀瑾的解释是 知者乐 水 知者的快乐 就像水一样 悠然安详 永远是活泼泼的 仁者乐 山 仁者之乐 像山一样 崇高 伟大 宁静 8 7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 1 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 注释 弘毅 弘 大 毅 坚毅 弘毅指志向远大 意志坚毅 成语 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罢休 停息 曾子认为 读书人责任重大 而且所行之道遥远 如何重大 以行 仁 为自己应负的责任 如何遥远 这种大责任要一直提负下去 到死为止 在封建社会 士有通达时 也有穷困时 通达时 即须以 仁 来治国平天下 穷困时 也要尽力宣扬仁道 一日不死 一日不休 真可谓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解读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离骚 曾子所要求于读书人的 实际上就是这样一种精神 沉毅持重的生命意识 壮怀激烈的悲剧心态 将历史扛在自己肩头的英雄形象 这一切 似乎都只有在传统的文学作品和历史的教科书中去寻找了 他们是屈原 荆柯 楚霸王 岳飞 陆游 文天祥 或者是哈姆雷特 浮士德 今天 当我们在呼唤崇高 呼唤英雄 呼唤悲剧意识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回到儒学中去 回到曾子所呼唤的精神中去 做一个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的读书人呢 12 8棘子成 1 曰 君子质而已矣 何以文为 子贡曰 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 驷不及舌 2 文犹质也 质犹文也 虎豹之鞟 3 犹犬羊之鞟 注释 1 棘子成 卫国大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