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概述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 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 救亡图存不断探索的历史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 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 始终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救国道路 都没有使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 当然也没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这也说明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也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 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维新派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君主立宪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民主共和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洋务运动 运动时间 阶级派别 代表人物 运动背景 运动目的 运动口号 19世纪60 90年代 地主阶级洋务派 中央 奕訢 地方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堂 张之洞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清政府内外交困 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强兵富国 摆脱困境 维护清朝统治 自强 求富 师夷长技 内容 前期 以 自强 为口号 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如 安庆内机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后期 以 求富 为口号 发展军事同时创办民用工业 如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办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 1862年 目的 适应中外交往 开展洋务运动需要 筹建三支海军 南洋 北洋 福建海军 时间 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 识记 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动脑筋 1 选择连线 把下列人物与相关的工业连接起来 洋务派主观目的 洋务运动实际结局 破产原因 洋务运动积极作用 维护清朝统治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不改变封建制度 第一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第二 积累了生产经验 培养了技术力量 第三 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评价洋务运动 运用 一句话概括 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打着 自强 求富 的旗号 通过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创建近代海军 培养近代人才 企图摆脱内忧外患的困境 维护封建统治的一场失败的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典型例题 1 中国近代史有这么一个人物 他既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 又创办洋务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这个人物是 a曾国藩b李鸿章c左宗棠d张之洞2 中国文武制度 事事远出西人之上 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 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想一想 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a 顽固派b 洋务派c 资产阶级维新派d 资产阶级革命派 b b 3 洋务派举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 自强新政b 发展资本主义c 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d 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d 4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a 顽固派的阻挠 破坏b 洋务运动未彻底变革封建制度c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d 未真正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b 戊戌变法 运动时间 领导阶级 领导人物 政治主张 早期活动 1895 1898 资产阶级维新派 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 维新变法 救亡图存 发展资本主义 拉开序幕 1895年公车上书 创办刊物 万国公报 后改为 中外纪闻 政治团体 强学会 形成标志 把 万国公报 改为 中外记闻 作为强学会机关报发行 政治上 改革政府机构 栽撤冗官 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上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思想文化上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翻译西方书籍 传播新思想 创办报刊 开放言论 军事上 训练新式军队 百日维新 1898 6月 9月 变法高潮 内容 识记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性质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结果 被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镇压而失败 失败原因 维新派依靠无实权的皇帝 缺少中央地方的官员及民众的支持 帝国主义与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封建势力强大 代表民主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薄弱 无法与其抗衡 意义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启了启蒙的作用 为资产阶级思想传播奠定了基础 教训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理解 典型例题 06年通州市 康有为 梁启超作为伟大的历史人物永载史册 主要是因为他们a 发起了洋务运动b 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c 领导了辛亥革命d 参加了新文化运动下列不属于百日维新变法内容的是a 改革政府机构b 不允许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 训练新式军队d 翻译西方书籍 传播新思想 b b 辛亥革命 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1 1894年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兴中会 在檀香山 2 1905年组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中国同盟会 在日本东京 3 提出 三民主义 领导辛亥革命 创建中华民国 识记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是20世纪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位伟人 他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为中国革命耗尽了毕生的精力 他的革命功绩和精神永远为后人所牢记 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建立民国 平均地权 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刊物 民报 发刊词中 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 三民主义 民族 民权 民生 辛亥革命 评价 性质 功绩 局限性 失败之处 败因 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或 封建君主制度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没有使中国走上真正民主富强的道路 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 没有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帝国主义的干涉 反动势力的破坏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革命目的 反帝反封建 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运用 1 06年是辛亥革命95周年 小张想实地考察辛亥革命首先爆发的地方 他应该到a 上海b 北京c 天津d 武昌2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 人文主义b 启蒙思想c 三民主义d 社会主义3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 思想上的大解放 这里 思想上的大解放 是指a 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4 孙中山的 三民主义 不包括a 民权主义b 民主主义c 民生主义d 民族主义 6 由于三民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 对革命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 a 革命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b 革命阵营成分错综复杂c 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d 资产阶级革命派总想妥协 7 临时约法 规定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其根本含义是 a 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 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c 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d 确立了民主共和的主张 8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 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它的重要历史作用在于 a 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b 阻止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c 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d 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 9 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变法和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a 中外反动势力破坏b 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c 儒家思想的传统影响d 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新文化运动 前期 后期 代表人物 基本内容 地位 作用 背景 开始标志 主要阵地 1915年陈独秀创办 青年杂志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等 口号 民主和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十月革命后 转向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第一个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 四提倡四反对 识记 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的地位 作用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运用 先进的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呈现出怎样的阶段特征 阶段特征 层层递进 逐步深入 由表及里 洋务运动 器物层面的学习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制度层面的学习 新文化运动 精神文化层面的学习 1 新文化运动把儒家思想当作头号敌人 主要是因为 a 儒家文化落后与资产阶级文化b 儒家思想是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c 儒家思想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d 儒家思想陈旧 迂腐 2 杨明同学将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新文化运动归纳为一个专题 这个专题的名称可以确定为a 思想解放的作用b 民主革命的影响c 政治改革的意义d 民族战争的结果 1 康有为 梁启超作为伟大的历史人物永载史册 主要是因为他们a 发起了洋务运动b 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c 领导了辛亥革命d 参加了新文化运动2 下列不属于百日维新变法内容的是a 改革政府机构b 不允许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 训练新式军队d 翻译西方书籍 传播新思想 3 19世纪末 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a 学习西方军事技术b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 学习西方经济技术d 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中考同步演练 16 08黄石学业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7分 材料一 天朝物产丰盈 无所不有 原不藉外夷货物 以通有无 摘自乾隆帝致英王乔治三世信函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 清政府实行什么对外政策 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1分 2 据材料二中的图一 图二 使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 发生在英国国内的两件历史大事是什么 2分 3 据材料二中的图三 概括指出 南京条约 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地理特征 1分 并举出两个由洋务派在上述通商口岸创办的近代企业的名称 1分 4 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说明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 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2分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分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或客观上使中国痛苦地进入近代社会 1分 闭关锁国 资产阶级革命 1分 和工业革命 东南沿海 或长江口以南的沿海 1分 江南制造总局或福州船政局 轮船招商局 三个企业之中答出两个可得1分 答对1个得0 5分 2008 广西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分 列举出洋务派的两个代表人物 2分 2 洋务运动前期和后期各打出什么旗号 2分 列举洋务派所兴办的近代著名企业 2分 3 我们今天对外开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与洋务运动中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有什么区别 4分 中考同步演练 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是为了维护腐朽的清王朝 不改革内政 单纯引进 缺乏创新 最终失败 今天的改革开放的引进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注意把引进技术同国内消化 吸收 运用 创造结合起来 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代表有 李鸿章 曾国藩等 前期和后期的旗号分别是 自强 求富 如安庆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等 12 08徐州中考 中国近代化是当今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 史学界普遍认为 中国的近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发展和近代中国先进分子探索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过程 在1919年以前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由学习本文的军事器物 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经历了三个阶段 在经济 政治 文化领域全面启动 并逐步展开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举出中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第一步中的一位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2分 2 1919年以前 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方面与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2分 3 20世纪初 在文化领域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扫荡 他们高举的两面旗帜分别是什么 2分 4 请说出1919年以前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 1分 中考同步演练 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1分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李鸿章 江南制造总局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李鸿章 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矿务局张之洞 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人物1分 相关企业1分 戊戌变法 1分 辛亥革命 1分 民主与科学 13 08盐城中考 阅读下列有关 中国近代化探索 方面的材料材料一 甲午战败以后 李鸿章伤感地反省 说 我办了一辈子事 练兵也 海军也 都是纸糊的老虎 不过勉强涂饰 虚有其表 材料二 1905年11月 孙中山在 民报 创刊号 发刊词 中 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 民族 民权 民生 三大主义 简称 三民主义 材料三 见右图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 我办了一辈子事 是指李鸿章参与的什么运动 1分 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何地位 1分 2 材料二中的 三民主义 是哪一次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 1分 材料三中这份刊物的诞生标志着什么运动的兴起 1分 3 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你有何感悟 2分 中考同步演练 感悟 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答出第 点得1分 两点任答一点可得1分 共2分 洋务运动 1分 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1分 辛亥革命 1分 新文化运动 15 08恩施学业 材料一近代化也叫现代化 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在中国近代 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 材料二材料三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世之下 1898年6月 光绪帝颁布 明定国是 诏书 宣布变法 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 史称戊戌变法 材料四2008年5月26日 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 27日上午拜谒了中山陵 缅怀孙中山先生 材料五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 反对愚昧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 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2分 2 材料三中所提的戊戌变法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1分 3 材料四中提到的孙中山先生 为什么说他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 3分 4 根据材料五回答 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什么 1分 5 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 曲折推进 对此你有何启示 2分 中考同步演练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斗争精神 只要言之成理 答对一点得一分 共两分 1 洋务运动 1分 自强和求富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育行业研究报告:教育信息化设备供应商竞争格局分析
- 岳阳林业局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年产9.2万吨环保型增塑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奔驰SA知识技能培训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广告效果评估与分析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服装厂员工劳动合同标准范本
- 2025版国际工程承包合同规范文本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沙龙租赁合同转让与活动策划执行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电子商务平台供应商采购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旅游区场地承包经营协议书
- 工作交接表模板
- 佛吉亚卓越体系知识手册
- 3.2 歌曲《牧童之歌》课件(9张)
- 可穿戴设备可靠性优化技术
- 小升初分班考必刷题(试题)-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数据治理与数据中台建设方案
- NBT 33018-2015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供电系统技术规范
- 《科技英语翻译方法》课件
- DL-T5455-2012火力发电厂热工电源及气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 公司自行车管理制度
- TSG-T7001-2023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宣贯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