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 辛亥革命后 五四运动爆发前的中国社会 1912 1919 1 进步因素 2 反动因素 3 主要社会矛盾 经济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 短暂的春天 政治 产业工人队伍迅速壮大 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的一系列斗争 思想 新文化运动 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外部 帝国主义的侵略 内部 北洋军阀政府的倒行逆施 全国人民同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的矛盾 以阶级矛盾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 五四运动 1 根本原因 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 2 直接原因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3 过程 4 结果 5 性质 6 意义 口号 运动地点 参与者 释放被捕学生 免除三人职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1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 表达了中国人民彻底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精神 2 五四运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一些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 4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 五四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他各种思潮的传播 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点 1 相同 1 革命任务 都肩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2 革命范畴 都属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范畴 2 不同 1 领导阶级不同 前者是资产阶级领导 后者是无产阶级领导 2 指导思想不同 前者以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为指导 后者以马列主义为指导 3 革命前途不同 前者是要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后者则要建立资本主义社会 实现资产阶级专政 3 革命环境 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二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 准备 阶级基础 组织基础 思想基础 工作基础 2 成立 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有计划地到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 时间 地点 纲领 中心工作 组织机构 3 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 为什么 原因 有了新的领导阶级 新的理论指导 新的革命前途和利益体现 4 中共二大 当前的社会性质 革命对象 革命性质 最高革命纲领 最低革命纲领 三 第一次国共合作 1 合作原因 根本原因 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成为国共两党共同的斗争目标 中共因素 1 中共处于年幼时期 无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 2 中共二大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 3 中共三大的决定与共产国际的指示 国民党因素 1 国民党的力量和社会影响较大 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 2 选修四 p63第一段 4点 2 合作基础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内容 新旧比较 评价 3 合作标志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4 合作方式 党内合作 5 合作过程 四 国民大革命 1924 1927 客观原因 2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使国共合作遭到破坏 1 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对中国革命进行联合绞杀 主观原因 陈独秀和共产国际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放弃革命领导权 3 历史教训 要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2 历史意义 1 沉重打击了封建军阀势力 基本结束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 2 动摇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基础 3 大革命宣传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扩大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 广大群众受到一次革命洗礼 这些都为中国革命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1 失败原因 五 国共十年对峙 1927 1937 2 工农武装割据 1 含义 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把土地革命 武装斗争 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党的领导是前提 土地革命是基本内容 武装斗争是形式 根据地建设是基础 2 意义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从理论上阐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以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 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 1 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 国内阶级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 1931年 九 一八 事变后 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 1935年华北事变后 中日民族矛盾正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五 红军长征 1934 10 1936 10 1 直接原因 第五次反 围剿 的失败 2 根本原因 李德 博古等人 左倾 错误思想 3 遵义会议 内容 意义 4 胜利原因 依靠伟大的长征精神 5 胜利意义 1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 长征精神 3 保存了红军的基本力量 对中国革命继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20世纪20年代 孙中山实现了由旧三民主义向新三民主义的伟大飞跃 促使孙中山民主思想发生重大转变的原因有哪些 1 辛亥革命和一系列革命活动失败的深刻教训 使孙中山意识到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本质 2 孙中山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和与时俱进的革命品质 3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五四运动的鼓舞 4 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比较 新 在反帝 新 在强调普遍平等的民权 新 在更关注工农 对新三民主义的评价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 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 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材料一 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 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 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 此次罢学风潮 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 而其远因 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 审察学生举动 几类俄国过激派所为 1919年 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 材料二 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 一般爱国青年 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 于是 蓬蓬勃勃 发抒言论 国内各界舆论 一致提倡 各种新出版物 为热血青年所举办者 纷纷应时而出 扬葩吐艳 各极其致 社会遂蒙之大影响 虽以顽劣之伪政府 犹且不敢撄其锋 推其原始 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 遂致舆论大放异彩 学潮弥漫全国 人皆激发天良 誓死为爱国之运动 孙中山 关于五四运动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 伪说 和 罢学风潮 各指什么 材料二中的 近因 和 远因 具体指什么 材料一与材料二对学生的态度有何不同 材料二中 孙中山对五四运动从北京扩展到全国的原因的分析是否正确 为什么 1 中国人民第一次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是a 三民主义b 新三民主义c 中共二大纲领d 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 的口号2 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最大不同在于a 革命环境b 斗争对象c 革命性质d 群众基础3 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最重要的标志是a 没有将革命彻底进行下去b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热力系统仿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作物生长环境调控设备销售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6S管理培训课件
- 智能矿山系统集成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乳品加工废弃物艺术创作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内分泌血液肿瘤科诊疗体系
- 医院感染监测采样及结果
- 6S知识培训计划课件
- 塑料包装改进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林业知识测试试题(附答案)
- 2025中国电信安全公司春季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立达RSBD并条机培训资料讲课文档
- 生产排产管理办法
- 2025年标准黑龙江水利安全员试题及答案
- 中国智能超市手推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第13课-他们都说我包的饺子好吃(口语)
- 2025年兵团普通职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合理用药考试题及答案
- QGDW10212-2019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技术导则
- 农业高级工考试题及答案
- 环境应急预案回顾性评估报告参考范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