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第01期)考点总动员系列 专题09 平面镜成像.doc_第1页
中考物理(第01期)考点总动员系列 专题09 平面镜成像.doc_第2页
中考物理(第01期)考点总动员系列 专题09 平面镜成像.doc_第3页
中考物理(第01期)考点总动员系列 专题09 平面镜成像.doc_第4页
中考物理(第01期)考点总动员系列 专题09 平面镜成像.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9 平面镜成像(第01期)1.平面镜: 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典型例题 一只小鸟在深度为10m的平静湖面上空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 (选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小鸟 m【答案】虚;6【解析】试题分析:解析: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小鸟在湖面的倒影小鸟通过平面镜成的虚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像距水面3米,像离小鸟6米。易错点拨:考生容易将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想到物体的距离搞混,物体靠近镜面时错认为像的大小不变,应熟练掌握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针对练习1、小明向平静的湖面看去,鱼儿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看到的白云是由于光的_射形成的虚像;若湖中的水深3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_3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反;大于 解析:从岸上看到水里的白云,实际上是由于光从水面发生反射形成的虚像,且像的位置在物体的上方;白云在水中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云到水面的距离大于3米,所以像到水面的距离也大于3米。针对练习2小兰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处,她本人与镜中的像之间的距离是_m。若小兰向镜面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她与镜中的像之间的距离变成了2m,则小兰向镜面移动了_m。2.6 2 解析: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人距镜子3m,则像距镜子也是3m,人距像6m;人距像2m,说明人距镜子1m,则人向镜子方向移动了2m。针对练习3 如图甲所示,医生在为患有近视眼的小红同学检查视力,小红观看的是平面镜中视力表的像,她离视力表像的距离应是_m,同时小红看到她的电子表在平面镜中成的像为乙图,它的实际时间是 。当小红检查完视力后慢慢靠近平面镜,她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选两只同样大小的蜡烛是研究像、物大小关系 ;尺用来探究像、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2)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物大小 相同 ,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对应像物点连线与镜面垂直,所成的是虚像。像物关于镜面对称。(1)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2)另外一支相同的蜡烛与竖立在玻璃板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能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3)虚像光屏接收不到,实像光屏能接收到(4)从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可知能成两个像,从这个角度去分析此题(5)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像等大、等距、连线与镜面垂直,据此分析实验的操作步骤(6)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所成的像不在水平面上,所以无论怎样移动另一支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典型例题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在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填“较亮”或“较暗”)环境进行(3)将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时,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1.(1)蜡烛b;(2)较暗;(3)不变 解析:(1)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既能看到a的像,又能看到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及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2)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观察到的像更清晰;(3)蜡烛靠近或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都不变,永远和物体大小相等。易错点拨:由于考生对实验步骤不熟练,此类型问题容易丢分,要顺利完成考题,必须熟练掌握平面镜的成像特征,对实验所采用的方法要理解透彻,知道每一做法的目的是什么,以及能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注重方法的掌握。针对练习1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3)实验时,小红应在 (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4)实验中,小红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这样得出结论的做法不合理之处是 (5)该实验最好在 (选填“较明亮”或“较暗”)的环境下进行ab1.(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大小;(3)a;(4)试验次数太少,具有偶然性;(5)较暗 解析:(1)如果使用平面镜做实验,就看不到后面的蜡烛了,没有办法确定像的位置;(2)两根蜡烛完全相同,说明,b与a的像a重合,说明,根据等效替代法可知,所以这样来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所以要在a的一侧观察;(4)只做一次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到普遍的结论;(5)周围环境越暗,蜡烛的像越亮,效果越明显,所以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针对练习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2所示。(1)仅从有利于实验的角度出发,该实验需要的环境亮度是_(填“亮”或“暗”) 一些为好。(2)将e蜡烛点燃的目的是_。(3)该实验需要做若干次,这样做的目的是_,后几次实验必须改变的量是_。(4)选用两支等大的蜡烛是为了_。(5)该实验的“物”是_。(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横线上)a.不含烛焰的e蜡烛 b.e蜡烛的烛焰c.e蜡烛和烛焰的整体 d.未点燃的f蜡烛2.(1)暗 (2)像看的更亮一些 (3)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物距 (4)比较像物大小关系 (5)a解析: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可以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环境越暗,物体越亮,反射的光越强,成的像越清晰。实验中要让物体尽量的亮,所以作为物体的蜡烛e应点燃,而蜡烛f不能点燃。实验中利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来确定像的位置、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利用蜡烛f来替代蜡烛e的像,所以蜡烛e、f应完全相同。本实验中的研究对象是蜡烛e,利用火焰是让物体更亮,成像更清晰。针对练习3 如图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3)实验时,小芳同学把蜡烛n与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后,再移去蜡烛n,在蜡烛n的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m的像;(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5)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a)_(b)(6)实验过程中,如果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n,都无法与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出如下结论: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6)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蜡烛的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蜡烛成的像不与蜡烛重合,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3.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由于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像应用虚线画出。(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物体和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好像从镜子里的像发出的,根据这个规律完成光路典型例题(1)在如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ab(2)a、b为某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长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如图11所示试做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的位置【答案】3.如图解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先作出物体ab的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对称点a、b,连接a、b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注意辅助线和像用虚线,如上图所示:(2)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作出发光点的像点s,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补出入射光线如上图所示:易错点拨: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考生作图过程错用为实线,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作图,考生也不容易找到像点,应注意作图的规范性。针对练习1如图所示,ab表示平面镜前的物体。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经平面镜所成的像。1.见下图:解析:分别过a、b向平面镜做垂线,在垂线上平面镜两侧截取相同的距离即为a、b的像,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要用虚线表示。针对练习2如图所示是小明家阁楼示意图,其中mn是一面带平面镜的墙壁,s为阁楼上一电灯,请通过作图的方法画出在地板a处看到电灯的光路图(a为人眼)。2.解析:人眼在a处看到电灯的像,说明反射光线过a点,平面镜所成的虚像是所有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所以过a点的反射光线反向延长必然经过s的像,由此可知,根据对称性做s的像s,连接sa即为过a点的反射光线,连接s点和入射点就是入射光线。针对练习3 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平面镜里的像。要求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6m,试在图中准确画出:(1)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被测者与平面镜的距离;(2)被测者眼睛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右脚尖上p点的光路图。3如图所示解析:(1)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平面镜到被测者距离为:,(2)作p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p,连接被测者眼睛与p交镜面与o点,连接po,被测者眼睛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右脚尖上p点的光路图如图所示。1. 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1.c 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所以人离平面镜远近不同时,镜中的像大小不变,我们感觉走近平面镜时它变大是由于人眼看物体有近大远小的特点。2. 小明在某商场买鞋,他选一新鞋在竖直的“试鞋镜”前试穿,如图所示,但在镜中他看不到自己穿着的新鞋的像。为了看到新鞋的像,则他该( )a使身体离镜子近一些 b使身体离镜子远一些c把穿着新鞋的脚抬高 d弯腰或下蹲2.d 解析:鞋子在试鞋镜中成像的光路图如下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只有人弯腰或下蹲时,反射光线才能射入人眼,人才能看到新鞋的像。3. 小兰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处,她本人与镜中的像之间的距离是_m。若小兰向镜面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她与镜中的像之间的距离变成了2m,则小兰向镜面移动了_m。3.6 2 解析: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人距镜子3m,则像距镜子也是3m,人距像6m;人距像2m,说明人距镜子1m,则人向镜子方向移动了2m。4. 某人站在木架上,眼睛p正下方的地面有一光源s,眼睛到地面的高度为3m。现在人面前2m处竖直立一块平面镜mn,如图所示,则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到达人眼所走过的路程是 m。4. 5 解析: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到达人眼的光路图如下所示:因为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在直角三角形中,则;由于,所以,光走的路程为。5. 已知s是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的像;移动平面镜后,s点的像在s处,如图所示,请你作出此时平面镜的位置并用mn表示5.如图: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首先根据s1找出发光点s的位置,当确定了s与s2的位置,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找出转动后平面镜的位置 mn平分且垂直线段ss,连接线段ss,将其平分垂直的为mn,所以可以确定平面镜转动后的位置mn就是转动后平面镜的位置1.【山东省潍坊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小明同学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制做了一个简易潜望镜如图所示,他把该潜望镜放到窗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是a. 与物体等大的、正立的虚像b. 与物体等大的、倒立的虚像c.比物体还小的、正立的实像d.比物体还小的、倒立的实像 1.a 解析:潜望镜中有两块平面镜,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c、d错误;物体经平面镜二次反射成像之后所形成的虚像在人看来和物体是一样的,所以是等大、正立的;故应选a。2.【江苏省连云港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解析】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b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c物体靠近平面镜时,所成的像将远离平面镜 d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2.d 解析: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a不符合题意。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大小不变,b错误。物体靠近平面镜时,所成的像也将靠近平面镜,c不符合题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相交就形成了物体的虚像,所以d符合题意,答案为d。3. .【湖南省益阳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c平面镜小丑b小丑平面镜平面镜小丑ad平面镜小丑3.d 解析: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体等大,像与物体对应点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镜面,故a、b、c错误的;d选项符合平面镜成像的所有特征,故d是正确的;应选d。4.【湖南省常德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小芳站在穿衣镜前2m处,则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m;若小芳向镜面前进1m,则她成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不变”)。4. 4m 不变 解析: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她在穿衣镜前2m处时,镜中的像与她相距4m;向镜面前进1m,则她成像的大小不变,仍等于她本身的大小。5.【四川省成都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12 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6 cm,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a的像,他再取一支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b与a的像完全重合,则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为 cm。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实验最好在 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5. 12 较暗 解析: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由于蜡烛b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所以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为12cm;周围环境的光线越暗,像就越清晰,所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6.【山东省德州市2015中考物理试题】“猴子捞月”的故事同学们耳熟能详。如图所示,若猴子的眼睛用点a表示,空中的月亮用点b表示,请画出猴子看见水中月亮的光路图,并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6.如图: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中的物距等于像距,做出月亮的真实位置b,连接像与小猴子的眼睛与水面的交点o,即为入射点,再连接b和入射点o即为入射光线,a与入射点即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7.【贵州省安顺市2015中考物理试题】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应该选取两根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做实验。(2)甲小组的同学,将未点燃的蜡烛竖直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移动,发现未点燃蜡烛与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这说明什么?透明玻璃(3)乙小组的同学,将未点燃的蜡烛竖直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移动,发现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上方偏高处,如图。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什么?透明玻璃7.(1)相同(2)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像);(3)玻璃板向点燃蜡烛方向倾斜。 解析: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1)为了验证像与物体大小相等,所以应该选取两根相同的蜡烛做实验;(2)未点燃蜡烛与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体大小是相等的,像是正立的,由于像不能用光屏接收,所以是像是虚像;(3)由于玻璃板向点燃蜡烛方向倾斜了,所以造成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上方偏高处。8.【湖北省荆州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艺馨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