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谭嗣同之死》同步练习.doc_第1页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谭嗣同之死》同步练习.doc_第2页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谭嗣同之死》同步练习.doc_第3页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谭嗣同之死》同步练习.doc_第4页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谭嗣同之死》同步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谭嗣同之死同步练习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 (共9题;共34分)1. (3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 沿溯阻绝(三峡)_贫贱不能移(孟子二章)_军士吏被甲(周亚夫军细柳)_2. (3分)慧眼识珠。请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只觉得我的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_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话,慢慢向外走_那手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_3. (5分)划分句子节奏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4. (3分)请对以下句中“而”的用法加以判断。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_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_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_5. (2分)下列关于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郭沫若雷电颂)运用排比和反复,突出表达了屈原呼唤正义力量、摧毁黑暗势力的强烈愿望。B . “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晨细脚伶仃的圆规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鲁迅故乡),第二个“圆规”比喻杨二嫂,表现了她的尖酸刻薄,表达了“我”对她的厌恶之情。C . “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王鼎钧那树),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树以人的特征,生动地描写了老树遭受砍伐的悲惨情景。D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运用夸张手法,极力表现用具之美和酒菜之贵,突出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苦闷。6. (2分)对下面文段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 , 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A . 支:同“肢”,肢体B . 汤:热水C . 逆旅:旅店D . 再:又7. (8分)组下列文字注音榻_擘_谕_谒_箧_杵_臼_戮_8. (6分)解释句中加线的词。旋闻垂帘之谕。_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 _吾与足下分任之。 _谋救皇上,事卒不成。 _卒不去,故及于难。_君既系狱,题一诗于狱壁。_9. (2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句出自( )A . 康有为B . 谭嗣同C . 刘光第D . 杨深秀二、 能力提升 (共14题;共68分)10. (5分)指出本诗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义。11. (5分)翻译下列句子。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12. (10分)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选自论语为政) (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选自狼) 13. (5分)指出下面句子表达的语气请致电上海领事而救先生焉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呜呼烈矣!14. (2分)与“吾已无事可办”内容相关的一是 “_,_”15. (1分)写谭嗣同英勇就义场面的一句是“_”16. (5分)狱中题壁,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17. (5分)课文写光绪破格提拔谭嗣同有什么作用?18. (5分)政变发生后谭嗣同做了哪些事?19. (5分)谭嗣同为什么不肯逃亡?20. (5分)谭嗣词对中国的变法持什么观点?请引用谭嗣同的语言分析。21. (5分)谭嗣同为什么自己甘愿赴死却劝说梁启超逃亡日本?22. (5分)“呜呼烈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3. (5分)谭嗣同临刑前说“吾有一言!”,根据本文内容想一想,谭嗣同要说的话可能与哪一句内容相关?三、 课内阅读 (共1题;共10分)24. (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不有行者, 无以图将来; 不有死者, 无以酬圣主。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1)从文中看,谭嗣同是对变化变法失望而悲观准备赴死的吗?(2)对谭嗣同的变法思想你如何评价?四、 拓展阅读 (共1题;共22分)25. (22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 . 期日/中B . 对/子骂父C . 下车/引之D . 故人至/暮不来(2)解释画线的词语:陈太丘与友期( ) 相委而去( ) 去后乃至( ) 元方入门不顾( )(3)翻译句子。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4)元方先从“ ”的角度言明是父亲的友人失约在先,再从“ ”的角度言明父亲的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所以在两个方面他都站不住脚,根本没有资格指责、谩骂元方的父亲,所以友人哑口无言,只好道歉。(请从文中分别找出一个字回答)(5)“下车引之”与“入门不顾”各自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活动?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 (共9题;共34分)1-1、2-1、3-1、4-1、5-1、6-1、7-1、8-1、9-1、二、 能力提升 (共14题;共68分)10-1、11-1、12-1、12-2、13-1、1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