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课名平行线的特征教学设计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数学学段中学年级七年级授课日期2017.01.6教材书名: 出版社: 出版日期: 年 月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王淑华廊坊市第六中施者王淑华廊坊市第六中导者李春盛廊坊市第六中他参与者无以下内容、形式均只供参考,参评者可自行设计。 教学过程既可以采用表格式描述,也可以采取叙事的方式。如教学设计已经过实施,则应尽量采用写实的方式将教学过程的真实情景以及某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现象和事件描述清楚;如教学设计尚未经过实施,则应着重将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以及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描述清楚。表格中所列项目及格式仅供参考,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与本课程相关的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的说明,包括对本学科课程价值和学科素养的阐述等内容把“推理能力”作为数学课程的十个核心概念之一指出数形结合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其内容范围限于“数学发现与验证”;目标层次为“能力-思维训练”;过程展开为“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结果提炼为“事实丰富、过程合理;论据充分、推理严谨”本文以“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为例,就教学内容和内容解析、学情分析及问题诊断、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经历“操作-发现”、“类比-分析”、“验证-推理”等环节的教学活动探究进行相关分析,与同行进行探讨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第五章第三节平行线的性质学生情况: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平行线的判定已经比较熟悉,也有了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特别是上一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简单的证明步骤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这为今天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教学方式: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本。教学手段:多媒体结合传统教学技术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并能运用它们作简单的推理2使学生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教学过程(文字描述)重点难点1平行的三个性质,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重点之一2怎样区分性质和判定,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问:我们已经学习过平行线的哪些判定公理和定理?学生齐答: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问:如果两直线平行,那这三种位置关系的角呢?学生答: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教师指出:把一句原本正确的话,颠倒前后顺序,得到新的一句话,不能保证一定正确例如,“对顶角相等”是正确的,倒过来说“相等的角是对顶角”就不正确了因此,上述新的三句话的正确性,需要进一步证明二、讲授新课平行线的性质一: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地说: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怎样说明它的正确性呢? 通过测量实践,作出两条平行线ab,再任意作第三条直线c,量量所得的同位角是否相等12平行线的性质二:两条平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启发学生,把这句话“翻译”成已知、求证,并作出相应的图形已知:如图2-33,直线AB、CD被EF所截,ABCD,求证:32证明: ABCD(已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对顶角相等),32(等量代换)说明:如果学生仿照性质一,用反证法或同一法去证,应该给以鼓明,并同时指出,既然性质一已证明正确,那么也可以直接利用性质一的结论,这样常常可以使证明过程简单些然后介绍或引导学生得出上面的证法平行线的性质三: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要求学生仿照性质二,自己写出已知、求证、证明教师请程度较好的学生上黑板板演,并巡视课堂,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克服困难,最后对黑板上学生的板书进行全班订正已知:如图2-34,直线AB、CD被EF所截,ABCD求证:24180证法一:ABCD(已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4180(邻补角),24180(等量代换)证法二: ABCD (已知),2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4180(邻补角),24180(等量代换)例 已知某零件形如梯形ABCD,现已残破,只能量得A115,D100,你能知道下底的两个角B、C的度数吗?根据是什么?(如图2-35)解:B180-A65,C180-D80(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三)小结: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区别:1从因果关系上看性质:因为两条直线平行,所以;判定:因为,所以两条直线平行2从所起作用上看性质:根据两条直线平行,去证两角相等或互补:判定:根据两角相等或互补,去证两条直线平行三、练习1如图,ABCD,1102,求2、3、4的度数,并说明根据?如图所示,已知AB平行CD,求证BED=B+D. 四、小结判定:已知角的关系得平行的关系,证平行,用判定。性质: 已知平行的关系得角的关系,知平行,用性质同位角相等 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同旁内角互补 数量关系 位置关系 数量关系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量规总结 回顾本节知识点: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的表达能力,学会数型转化的中心思想,并巩固知识,灵活运用。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从活动内容来说: 归纳两直线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总结证明的一般思路及步骤从活动目的来说:使学生认识到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一对互逆定理,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归纳总结出证明题的一般思路及步骤。从教学教学效果来说:应让学生积极讨论,说出平行线的判定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交强险风险分担机制优化-洞察及研究
- 长脉宽NdYAG临床应用-洞察及研究
- 物联网隐私保护挖掘-洞察及研究
- 建筑工地电梯方案设计
- 共识协议性能优化-第1篇-洞察及研究
- 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培训中的多感官交互研究-洞察及研究
- 环保鞣剂皮革制备-洞察及研究
- 培训班全网营销方案策划
- 牧草景观生态风险评估-洞察及研究
- 四六级考试中阅读部分解题技巧指导手册
- 地下室结构施工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氢燃料电池堆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搭建铁棚合同(标准版)
- 2025年铜仁市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1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4.6.2.2神经调节(第二课时)课件-人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上册
- 银行积分培训课件
- 2.5 秋天的怀念 课件2025-2026年度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2025年秋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 牙齿矫正方式对比
- 校企合作实习生管理制度与考核办法
- 穿线施工方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