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论语选读》《学以致其道》课件(语文版选修).ppt_第1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论语选读》《学以致其道》课件(语文版选修).ppt_第2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论语选读》《学以致其道》课件(语文版选修).ppt_第3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论语选读》《学以致其道》课件(语文版选修).ppt_第4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论语选读》《学以致其道》课件(语文版选修).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以致其道 整体感知逐章品读课文解读练习文言练习文言知识归纳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倒装句 学以致其道 整体感知 学以致其道 致其道为君子 19 714 246 13 道 15 32 礼 义 信 13 4 孝 忠 仁 1 7 好古 敏以求之 1 147 20 博学笃志 切问近思 19 6 学习目的 学习内容 学习态度 逐章品读 19 7居肆以成其事学以致其道14 24古之学者15 32谋道 19 714 2415 32 介宾后置通过 来从事学习的人谋 谋求 用心力于某事道 道义 学术 13 4 13 4上好礼好义好信襁 长上 统治者讲究礼节 好 喜欢 行为正当诚恳信实背婴孩的背篓名词作状语 6 131 141 76 3 6 13君子儒小人儒1 14正1 7贤贤6 3亡 是指地位高贵 通晓礼法 具有理想人格的人 指地位低贱 不通礼仪 品格平庸的人 匡正 端正尊重贤者亡 同 无 2 167 2019 221 10 2 16斯也已7 20知之者19 22贤者识其大者 不贤者识其小者1 10抑 代词 这这里用作语气词有知识的人贤能的人可以了解它的根本 不贤的人只了解它的末节表示选择的连词 还是 19 63 152 17 19 6笃志 3 15是礼也 2 17女 志 识 强记 另一说 意志 志趣这就是礼呀女 同 汝 你 文言知识 通假字 今也则亡 未闻好学者也 诲女知之乎 亡 通 无 没有女 通 汝 你 古今异义 上好信 则民莫敢不用情敏于事而慎于言贤贤易色事君 能致其身 古 真诚 今 感情 古 勤勉 今 敏捷 古 轻视 今 容易 古 献出 今 达到 一词多义 推崇 动词 贤德 形容词识见宏远贤能的人兼词 于何 从哪里语气词疑问代词 怎么 哪里 词类活用 名 动 端正和充实自己名 动 向别人卖弄形 动 坚定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博学而笃志 倒装句 介宾结构后置 在其中馁 主谓倒装 樊须也小人哉 宾语前置 而亦有何常师 馁在其中矣小人哉 樊须也 而亦何常师之有 课文解读 课文解读一 讨论 孔子和子夏等人所说的 学 侧重于 进德 修业 哪一个方面 樊迟请学稼 为什么遭到孔子的训斥 侧重于 进德 他们十分强调学习目的 君子学以致道 学习 道 即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的境界 成就 文武之道 实现周礼 而 修业 主要是技术层面上的 只能 成其事 达不到 道 孔子论学有两个概念 一是 器 即把纯粹的知识积累起来 一是 道 上升到道德 规律层面 他提出 君子不器 要高层次的学习 课文解读二 讨论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内涵深邃 充满哲学智慧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一 实事求是 不懂就是不懂 具有自知之明 是智慧的表现 也是正确的学习态度 二 矛盾双方的对立与转化 通过努力可以将不知变为知 知识的探求是无尽的 促使人一生中不断学习 永不满足 课文解读三 论语 中虚词丰富 试举几例说明 7 5章 甚矣吾衰也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甚 程度副词 可充当谓语 也 是用在判断句或陈述句后 表示肯定 强调的语气 矣 用在陈述句后的语气词 这里表示出对自己 衰 的惊讶和感叹下句的 矣 用法相同 表示强烈感叹 甚矣 久矣 谓语前置 更突出感慨的强烈 再举一例 也 句尾语气词 肯定语气 模仿学生背后的意见 如 假如 连词 以 介词 因为 乎 用在句中 于 表示比较 毋 否定副词 有劝阻意 则 连词 表强调 课文解读三补充 论语 虚词例析 11 26 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居则曰 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 则何以哉 或 无定代词 有人 则 连词 与 如 相对 是假设复句 何以 疑问代词与介词结合 哉 语气词 反问 表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 这是孔子循循善诱学生言志的一段话 大量的虚词将孔子善于启发学生说出自己见解的教学方法表现出来 文言练习四 关于 攻乎异端 斯害也已 一章 比较各家对 攻 字 已 字是怎样理解的 专治 研习 非圣人之道 甚 与之角 攻击 同朱熹 语气词 表确定语气 批判 同蔡节 同朱熹 不正确的议论 消灭 止 再举一例 文言练习四补充 攻乎异端 斯害也已 补充解释 论语注疏 何晏注 邢邴疏 攻 治也 异端 谓诸子百家之书也 言人若不学正经善道 而治乎异端之书 斯则为害之深也 以其善道有统 故殊涂而同归 异端则不同归也 刘宝楠 论语正义 引宋代孙奕 履斋示儿编 攻 如攻人恶之攻 已 止也 谓攻其异端 使吾道明 则异端之害人者自止 杨伯峻 论语译注 攻 论语 共用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