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 最苦与最乐 执教者 桦南四中 孙颖*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1.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2.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3.领悟作者伟大的智慧与苦乐观,树立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责任感。【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2.理解课文中苦乐观的深刻内涵。*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小时候,大人们告诉我:黄连最苦。现在,我告诉你们:出去旅游最乐。同学们,你们也来说说,什么最苦,什么最乐。(学生畅所欲言)刚才,我们谈了对“最苦”和“最乐”的看法,那么,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言,他就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 【作者简介】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思想家、学者。早年求学于广州学海堂。1889年中举人。1891年至1894年师从康有为,受学于广州万木草堂。1895年赴北京参加会试,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次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等,主张“变法”“育人才”“开学校”“变科举”等。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中学总教习,宣传民权平等学说和变法主张。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以六品衔办京师大学堂、译书局。变法失败流亡日本,先后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坚持立宪保皇,介绍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学说,在当时有较大影响。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著有饮冰室合集,代表作有李鸿章传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 【写作背景】本文选自饮冰室合集集外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哲人志士有不少精彩的论述,平常百姓也有许多深刻的思考。思想家梁启超,以他的远见卓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写下此文,道出了自己对痛苦和快乐的理解。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再分段朗读。朗读时教师加以指导,明确一些较难的字词的音义,指导学生感受文章语言的亲切自然。1.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最大的痛苦是应尽的责任未尽。2.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最大的快乐是完成了责任。 3.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的? 作者通过与贫穷、失意、老、病、死进行对比,说明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除,而独有责任未了的苦是像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无处可逃,从而说明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责任未了。4.到底什么叫责任?它的范围有多大?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阐述的? 显而易见,欠钱没还,受恩没报,得罪人没赔礼,这都是我没责任的表现。由此推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是有责任的。接下来,作者用了两个“凡属”,概括了所有的责任。 5.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 作者认为: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得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想谢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在你手,苦中有乐,苦乐循环,人间趣味。 结论:要在尽责中寻找快乐。(2) 问题探究1.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 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2.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负责任乃人生最大苦痛,尽责任为人生最大快乐。或: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3.议论文的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本文的论据是否具备这两种类型?请举例说明。 本文既有事实论据,又有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如:“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 道理论据如:“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又如:“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再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4.在文中第五段中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并想一想这些话要说明什么。 名言: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曾子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些话说明“人生当勇于负责”。 5.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苦中真乐,是乐,不是苦。 6.最后一段说明了什么内容呢?为什么这样说?找出文中的句子加以说明。 说明了“人生不应当逃避责任”。文中句子:“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责任不能逃避,只有大小的分别。逃避责任,反而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文章脉络】第一部分(13段):论述“背负未来的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痛”。第二部分(第4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第三部分(第56段):论述“人应当勇于负责任,而不应当逃避责任”。【写作特点】 1.论证严谨,思路清晰。 文章开篇用了一串排比设问句,提出了关于人生最大痛苦的许多答案,并且一一加以否定,指出人生最苦的是背负了未了的责任;然后再进一步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最后得出结论,论述人生应当勇于负责任,而不应当逃避责任。综观全文,作者始终围绕着“责任”来谈,从“未尽责任”和“尽责任”这两个对立面写起,阐明人生最苦与最乐之事,这两个方面互相支持,使文章论证有力,结构十分严谨。 2.运用排比,增强气势。排比增强文章气势,使文章表达流畅。文中多次用到排比。如:“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不仅陈述句用排比,连设问句也用排比。如:“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本文的排比不仅用得多,而且用得灵活巧妙,不强求句式的表面整齐,而是从表达的需要出发,灵活地调整句式,使文章既有流畅的气势,又不显得呆板。3.语言凝重轻灵,流畅简洁。本文所谈论的话题是关于人生观的大问题,谈论起来自然多一分审慎,多一分深思熟虑,于是就形成了本文所特有的凝重。作者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娓娓道来,如:“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文章的灵动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句式、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各种不同的论证方法的灵活运用。就句式而言,有陈述句,有设问句;有反问句,有感叹句;有肯定句,有否定句;有主动句,有被动句。就表达方式而言,有议论,有记叙,有抒情。就论证方法而言,第1段用的是演绎论证中的选言证法,第3段是归纳论证,其他许多地方都用了引证法。排比是构成文章流畅气势的重要方法,本文中的排比俯拾皆是。简洁表现在作者使用了概括性强、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如用“海阔天空,心安理得”形容尽责任之后的快乐。【课堂小结】本文通过各种论证方法论述了人在面对责任时应该是逃避还是承担的问题,告诉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咨询服务行业数字化咨询服务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化妆品行业个性化化妆品定制服务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医疗健康行业远程医疗服务市场前景报告
- 巴中市2025四川巴中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编外辅助性岗位专业技术人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压力容器取证培训课件
- 夏县2025山西运城夏县引进高素质青年人才2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国健康传媒集团招聘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商洛市2025陕西商洛学院审计处人员招聘考试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北京市2025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招聘12人(第二批)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GB/T 46084-2025燃煤锅炉火焰温度图像检测技术规范
- 2025年贵州省毕节市辅警招聘考试题题库(含参考答案)
- 女职工法律培训
- 2025口腔执业医师考试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辅警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库(含答案)
- 兵团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劳动合同范本下载
- 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立体几何卷全解析【测试范围:沪教版2020必修第三册第十章】(上海专用)
- 小学法律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浙教版(2023)五年级上册信息科技 第1课 身边的算法 课件
- 2025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