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项目炼铁工程高炉炉顶设备方案.doc_第1页
某项目炼铁工程高炉炉顶设备方案.doc_第2页
某项目炼铁工程高炉炉顶设备方案.doc_第3页
某项目炼铁工程高炉炉顶设备方案.doc_第4页
某项目炼铁工程高炉炉顶设备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21780m3高炉炉顶设备安装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某公司1780m3高炉安装工程合同。1.2国家及行业现行施工标准、规程、规范及质量验评标准。1.3某公司1#串罐式无料钟炉顶设备技术说明及设计院设计的施工蓝图,炼铁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GB503722006)。1.4 我公司所能调动的施工技术力量。1.5 施工现场情况。2工程概况:本施工方案为高炉串罐式无料钟炉顶设备的安装调整等内容。每台高炉炉顶设备有受料斗、上料闸、称量料罐、阀箱、膨胀节、过渡短管、气密箱、炉顶钢圈、布料溜槽、溜槽更换装置、均压放散阀、探尺安装。设备总重为164.792吨,安装最高点为+60.7米。3施工部署:根据现场的施工情况及设备到货情况,安装炉顶设备采用320吨履带吊车或者炉顶40吨天车来进行,另配100吨位的汽车吊和板车进行炉顶设备的倒运工作。4安装方案:4.1炉顶设备的安装特点:4.1.1 串罐式无料钟炉顶装料设备安装位置处于高空,气密箱安装在炉顶钢圈上,料罐由炉顶支承梁支承。4.1.2 设备安装为累积叠加方式,吊装是安装全过程的关键。4.1.3 炉顶装料设备安装作业与炉顶上部钢结构立体交叉施工。4.2 炉顶装料设备安装程序无料钟炉顶装料设备的安装程序如下图所示: 4.3炉顶钢圈安装:4.3.1炉顶钢圈直径3100mm,其安装质量按炼铁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GB506792011)标准要求为:标高允许偏差20mm ;任意两点间相对高差3mm 。对于超过3000mm的法兰,其加工精度要控制在该范围内都较为困难,更何况安装过程还要进行较大量的焊接。因此,要在现场安装焊接后,一次达到控制要求,制定适宜的焊接工艺是极为重要的。4.3.2炉顶钢圈法兰安装前炉壳封罩的开孔应完成并与连接结构焊接完成(溜槽检修孔、煤气导出管等)以消除开孔焊接对法兰安装精度的影响。4.3.3炉顶钢圈法兰安装时候注意法兰的安装方向。4.3.4炉顶钢圈法兰安装后,焊接前检查炉顶钢圈水平度看是否运输中产生变形。4.3.5炉顶钢圈法兰施焊前必须将坡口周围1520mm范围内的水、锈、油污清除干净,露出金属光泽。未处理的坡口,焊工不得擅自施焊。4.3.6炉顶钢圈法兰焊接前要进行预热,预热范围为坡口侧各不小于焊件厚度的3倍距离,并要求温度均匀。预热温度120150,加热采用履带式电加热块对炉壳坡口进行加温,每个加热块长1000mm、宽280mm,将加热装置安装在炉壳外侧。4.3.7焊接前首先沿圆周方向在法兰短管的外周加筋板,据炉顶法兰的厚度和过去的经验,筋板间隔距离控制在400mm之内较为合适。采用合理的筋板焊接顺序,控制变形方向;筋板焊接顺序特别重要,根据焊缝变形的特性,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要求在法兰初步调平调正后必须先焊接筋板与炉体间的焊缝,此时焊缝主要产生垂直方向的收缩变形,然后精调法兰,精调时先调好对称的4个点,点焊筋板与法兰短管间的立焊缝,然后再选择对称的4个点精调好、点焊,这样逐步将所有的筋板都与法兰短管点焊固定好,然后采用跳反焊法将所有立焊缝焊接完。精调、点焊过程中切忌点焊筋板顶部与法兰下表面间的焊缝。4.3.8法兰焊接采用跳反焊法是法兰焊接变形更加均匀;焊接时安排四个电焊工,分布在炉顶法兰纵向中心线和横向中心线的四个中心点位置,同时同向开始焊接,焊接过程中同时换向。4.3.9焊接过程中采用水准仪和平尺进行焊接变形监控;不断测量上法兰表面变化情况随时了接焊缝变形情况,使焊接过程的质量保持在受控状态,必须在焊接过程中加以监控,及时发现焊接过程中的异常变形并加以及时处置。4.4.10焊缝后热处理:焊缝后热处理是防止冷裂纹的重要措施,及时的后热处理不仅可以使扩散氢充分逸出,而且能韧化热影响区和焊缝的组织,从而达到防止冷裂纹的目的。后热处理必须在焊后立即施行,炉顶钢圈法兰焊缝后热温度定为300,保温2h。降温过程要缓慢。在炉顶钢圈法兰炉壳处使用加热带另外一侧用岩棉保温控制温度下降。4.4炉顶设备安装:4.4.1炉顶设备安装工程有三大关键项目,它们对整个工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是炉顶钢圈法兰安装的水平度,二是支架安装的中心与水平度,三是支架顶面标高与漏斗上法兰面标高之差,此三项未经专业人员检查认可,其上部设备不得安装。设备吊装前都须在地面按要求对设备的整体、组件或零、部件进行检查和确认。同时要对设备安装的上道工序,炉顶钢圈法兰盘上口等进行检查确认。4.4.2料罐平台钢结构组装件吊装就位后,应调整和测量立柱中心至炉中心的距离,其允许偏差为5mm,应用水准仪或钢尺测量立柱检查标高及互相高度差,其允许偏差分别为10mm和3mm,同时应用钢尺检查测量立柱两对角线长度差,允许偏差为6.0mm。4.4.3气密箱(布料器)安装前应进行盘车检查,应运转灵活,旋转圆筒筒内、外侧氮气通道环形缝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气密箱找平找正后初紧螺栓,在隔热板焊接后最终紧固螺栓。溜槽可用溜槽更换小车进行安装。气密箱与炉顶法兰应同心,公差为2mm,气密箱的水平度公差为0.5l000。4.4.4对波纹伸缩管安装,在安装前应将伸缩管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冷拉值进行冷拉,符合规范要求。4.4.5称量调节装置的安装,主要检测支承传感器平面的水平度和传感器的垂直度,应符合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4.4.6受料漏斗安装,应考虑相邻结构的顺序,以免给受料漏斗安装带来不便。4.4.7做好炉顶设备和钢结构之间的配合施工。安装前要对两者的图纸进行细致的会审,合理安排施工程序,以免发生返工。施工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核对安装标高的中心,并做必要的调整。4.4.8料罐总重57吨,超出吊车的额定起吊能力。在安装时候料罐内部衬板不能随料罐一起吊装,待安装好料罐后才能安装衬板。料罐除去衬板的重量不足40吨,能够满足吊装的要求。料罐的纵横向中心线极限偏差均为5mm;料罐的中心线至高炉中心线的距离极限偏差为5mm;料罐的铅垂度公差为11000;料罐上的荷重传感器支承面应在同一水平面内,高低差不大于lmm;料罐与料流节流阀组漏斗相连接的法兰,待节流阀组安装找平、找正后焊接固定。4.4.9料流节流阀组漏斗上口法兰面的水平度公差为0.5/1000;密封阀安装前应进行预组装,使阀口与阀盖上橡胶圈均匀压紧,并保证阀盖关闭时能自由对位,防止胶圈与阀座搓磨。4.4.10安装检测标准:项次项 目允 许 偏 差1膨胀节中心下气密箱中心偏移2mm2组装件上口水平度偏差2mm3组装件与炉顶钢法兰中心偏移2mm4料 罐纵横向中心线偏差 5mm铅 重 度1/1000标高允许偏差 5mm荷重传感器支撑面应在同一平面高低差 1mm节 流阀 组上 口 水 平 度 0.5/10005探 尺纵横向中心线5mm标 高5mm探尺管垂直度1/10005质量管理:5.1施工人员到场后,首先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做到人人心中有数,使现场有条不紊地组织施工。5.2 炉顶设备进场后,首先检查炉顶设备的制造尺寸,应符合设计及随机图纸的要求。5.3 吊装时捆绑重心形式应准确,保证被吊物件保持水平,以便于安装。5.4 炉顶设备吊装时,应先试吊,确认吊索具的位置是否合理,受力程度的确认,保证正式吊装时安全可靠。5.5 所有炉顶设备进场后要加强成品保护,棱角捆绑要加衬垫保护,存放要用枕木垫平,零星小件尽量入库保管。5.6检查的程序按自检、互检、专检原则进行,每道工序完后,班组自检员应填写“自检记录”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质量进行互检。自检记录应交专检员,专检员应对自检的数据进行抽查、签字认可。自检记录应填写及时、准确、齐全。5.7健全竣工资料的管理制度,保证施工资料与工程同步。资料的管理和各种记录全部按公司质量体系文件要求管理。6安全管理:6.1高空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进行检查,确认其完好,方可投入使用。6.2攀登和悬空高空作业人员以及搭设高空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必须定期进行检查身体。6.3施工中对高空作业的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安装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安全带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不合格的安全带不得使用.6.4施工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撤除或进行固定。高空作业所用的物料,应放置平稳,不得妨碍通行。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工具,应随时清理干净;拆卸下的物件和余料和废料应即使清理运走,不得随意乱置或向下丢弃,传递物件严禁抛掷。6.5雨、雪天不得进行高空作业,遇有六级以上的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攀登与高空作业。雨、雪、强风后,应对高空作业安全设施逐一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6.6吊装时必须设起重专业人员统一指挥、统一信号。7施工机具配置7.1 起重机械需用量计划表起重机械需用量计划表序号名 称规 格数量备 注1履带式起重机三一重工 320t履带吊1台2汽车式吊车100吨汽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