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广州市番禺区大石中心小学 魏文珍【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这篇课文在写法上很有特色:第一段用优美的文字,渲染月光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不但突出了月亮本身的魅力,而且也和第二段中月面的荒凉形成对比;文章主体是介绍与月球相关的几种难解之谜,其间巧妙地运用疑问句和感叹句,强化了月球的神秘;结尾是开放式的,以“神秘”来概括上面列举的几种谜,与文题相呼应,同时激起读者探索的愿望。编选本文的意图是,了解与月球相关的知识,展示月球神秘的魅力,激发学生探索月球和宇宙奥秘的兴趣;同时积累一些描写月亮的古诗句。【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词。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中的说明方法,初步认识月球的景色及其未解之谜,激发学生探索月球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3、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积累有关月亮的诗句。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感受月球的神秘与魅力。【教学重点】了解月球的奇异景色以及月球的不解之谜。【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节课运用了“三段导教学”模式实施教学。 课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预习准备。课堂上,学生在老师导趣、导学、导疑、导法、导练的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学习等学习方式进行了对文本的深入阅读,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课后,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作自我总结和调整,有效地对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作自我的构建,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自信,收获成功。【课前准备】1、 月球课件2、学生根据研学案课前研学的任务搜索有关月球之谜以及描写月亮的古诗名句。【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仰望月球) (1)出示月亮的图片。师: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同学们,望着这皎洁的月光,诗人是这样想的(出示幻灯片),我们一起来读读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人们望着这皎洁的月光又会想写什么呢?打开书找找。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同学们,你们望着这皎洁的月光又有什么想法呢?(学生畅谈遐想)师:想得真多呀!像这样想得丰富,想得深远,这就是美好的遐想。这么美好的遐想我们一起来读读吧!今天就让我们做个小小宇航员,走近月球,去美丽的月球探险,揭开神秘的月球之谜,好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月球之谜你们知道“谜”是什么意思吗?谜:(事物或文字)令人费解. 设计意图:采用课前导趣的方法,创设情境,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初步感受月球的神秘与魅力。利用学生喜欢当小宇航员的心理,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二、 营造氛围,引导质疑。(向往月球)1、激情导语:各位宇航员,围绕着课题,待会到达月球之后,你最想跟你的伙伴探究的是什么问题? 2、学生质疑,梳理主问题。(预设:1、月球上的景色怎样?2、月球上有哪些不解之谜?) 师:这两个问题就是我们这课书要解决的研学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围绕着课题进行质疑,既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又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望,更能巧妙地生成研学问题,为下面的学习提供了明确的学习任务。 三、检查生词,阅读资料。(奔向月球) 1、课件出示飞船图片,跨上神秘的月球之旅。 师:各位宇航员,准备好了吗?我们的月球之旅就要出发了!你们看,太空总部已经为我们准备好飞船了,(出示飞船图片)不过,上船前我们得做个过关的检查,谁来读读这些生字词。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3、出示资料,指名朗读。师:生字词过关了,恭喜你们!接下来看看,对“月球的知识”朗读关谁能闯过。 (1)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地球上6公斤重的东西,到月球上只有1公斤了。在月球上,人只要稍微用力一蹬,就能蹿起很高,如果在那儿跳远或跳高,可以取得比在地球上好得多的成绩。 (2)月球表面布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环形山,一些杰出的科学家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大的环形山,其中有四位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他们是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 (3)因为没有空气,月球上温度变化非常大。长夜里,温度下降到-180;白昼时,温度又上升到120。 (4)因为没有空气,宇航员来到月球后,感到自己好像成了“聋子”。两个人即使面对面大声喊叫,也听不到一言半语。这是因为声音要在空气中才能传播,没有空气的传播作用,怎么能听到声音呢?所以,月球上是一个万籁俱寂的世界。4、快速浏览课文,想想文章写了几部分的内容。师:真不错!连冲两关,还剩最后一关!接下来,请宇航员们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围绕月球讲了几部分的内容。(望月、登月、研月)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教师充分发挥学生课前研学的主动性,让孩子们自主识字,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根据预习情况针对性的以学定教,到达省时高效的目的。四、自主学习,感悟景色。(登上月球) 师:各位宇航员们,我们连闯三关,终于能坐上飞船到达神秘的月球了。到达月球后,你们想知道月球的景色是怎样的吗? 1、出示要求,学生自学。 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想想:月球的景色怎么样?用“”画出相关的句子。找出文中一个概括出月球景色的词语,用“ ” 画划出来。 方法提示:可以把月球的景色跟地球作个比较。 2、学生汇报,指导朗读。 (1)课件出示句子: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2)随学生的汇报月球与地球的异同,相机理解“奇异”、“荒漠”。 师: 可以用哪个词概括你看到的月球景色呢?“奇异”是什么意思?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个句子,边读边想,月球到底怎么奇异了?可以把月球的景色跟地球作个比较。 (3)指导朗读。 原本以为月球上有美丽的嫦娥、可爱的玉兔、飘香的桂花树,可是原来月球是一片荒漠。看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这里景色的奇异! (4)积累并背诵:A合作读:老师读前半部分,你们读后面的部分。B能把月球的奇异景色背下来,告诉地球上的人类。 出示填空: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 )的景色:这里的天空( ),表面却撒满( )。月球上满是( )、( )和( ),没有( ),没有( )。月球是( )。 (5)出示月球表面的图片:这就是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看到的景色。这些宇航员们不仅拍了照片,登上月球之后,很多谜团被解开了,但是随着对月球尘土、岩石的研究和实验,他们又发现了更多的令人费解的月球之谜。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探索,月球还有哪些未解之谜? 设计意图:在自主阅读中,引导学生运用抓住关键词语、与地球景色作比较、有感情朗读等学习方法,并借助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资源的教学手段,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真切地感受月球上的奇异景象。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1、通过阅读课外读物和登录网站,去进一步了解月球,并收集月球之谜的资料。(推荐网站:/ 或/astronomy )2、抄写生字词,并积累课文优美词句。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引出新课(回顾月球)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月球之谜这篇课文。通过第一节课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是围绕“月球之谜”写了几部分内容呢?二、合作探究,品味语言(探索月球) 师:科学家从月球回来,带来了很多样本进行研究,发现了很多未解之谜。你们想不想一起研究一下月球的未解之谜! 1、出示学习要求: 默读朗读3-6段,思考:月球有哪些未解之谜? (1)划一划:科学家提出疑问的句子。 (2)说一说: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月球的未解之谜的? 2、小组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点拨。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1、分两部分朗读,思考两部分之间的联系(现象和推测)现象和推测部分有关系吗? 2、小结:这样的写法不仅把科学现象写出来了,而且进一步写出了科学家的推测和思考!这样写好不好?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再看看用植物做实验的结果: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这一连串试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1)指导朗读(2)思考是什么原因引发了这一现象,对于这一现象,你能像科学家那样提出疑问吗? (3)这一个又一个的谜团解得开吗?想得明白吗?课文中有一个词能说明你们的迷惑?哪个词呢?“费解”能用另一个词来替换吗?实验的结果难以理解,研究的结果更是令人迷惑不解。一项研究结果说,月球曾经有过火山活动。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据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了,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这又是一个谜。(1)指导朗读。(2)分开“现象和推测”部分读师:到现在为止,还不知月球的准确年龄,所以用一个词“估计”,难怪,就有了这样的推测,我们一起读读。(3)了解一连串的反问句师:当一种现象有不同推测时,第一种推测可以和刚才一样用“难道”推测,第二种呢?还可以运用哪些不同的词语?(4)说一说:作者都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把月球之谜讲清楚的?设计意图:围绕着研学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能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主体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也注意了后教策略的使用,让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还领悟了文章的说明方法,在充满语文味的语言文字训练中进一步地感受到了月球的神秘,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的目标。三、迁移运用,延续未解之谜 (心系月球) 1、理解第7自然段中省略号的含义。 2、出示第2自然段,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设计意图:根据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提出疑惑,不仅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在迁移运用中再次感受到月球的神秘。 四、展示我国探月成就,激发爱国情感(情牵月球) 1、观看中国探月计划的视频。 2、学生谈感受。 3、教师小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事务抵押合同(标准版)
- 离婚房产补充协议的范本5篇
- 足疗技师劳动合同6篇
- 权益投资合同5篇
- 公司经营合作合同书6篇
- 磨煤检修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辐射安全与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工地安全教育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GB/T 46096.2-2025船舶与海洋技术压载水管理系统第2部分:电解法压载水管理系统的风险评估与风险减小
- 广东东莞光明中学2026届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粉尘涉爆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力量国际礼仪培训课件
- 危化品经营安全培训管理课件
- 交通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公司
- 工商业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投资分析
- 用户侧储能系统调度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药厂生产管理培训课件
- 2021-2025年高考地理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之地球的运动
- 2025海南国考时政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院院感科医院感染试题及答案
- 线束变更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