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林森吃苦是福.doc_第1页
蔡林森吃苦是福.doc_第2页
蔡林森吃苦是福.doc_第3页
蔡林森吃苦是福.doc_第4页
蔡林森吃苦是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教育:蔡林森谈“吃苦是福”编者按:2010年第21期人民教育登载了原江苏省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同志的文章吃苦是福,叙述了蔡林森同志逐渐成长为名校长的经历。蔡林森同志坚持“吃苦是福”的理念,坚持以学校利益为重,经过20多年的探索,创立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使洋思中学从一所薄弱学校成长为全国名校。现将此文章推荐给各位校(园)长阅读,希望校(园)长认真学习蔡林森同志“吃苦是福”的精神,始终保持不断学习、积极进取的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敢于吃苦的作风,始终保持敢为人先、改革创新的斗志,一心一意为学校,聚精会神谋发展,把自己的“苦”变为学校发展之福、师生发展之福,为促进我县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吃苦是福蔡林森2006年,64岁的我从江苏省洋思中学校长岗位上退休后,应邀到远离家乡的河南省沁阳永威学校当校长。永威学校是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寄宿制学校,全校学生4980余名。早晨5点,闹钟响了,我一骨碌起床,洗漱,看书,思考一天怎么工作。学校起床钤一响,我就走出宿舍。伴着嘹亮的校歌,我和全体师生很快集合在田径场上。在雄壮的解放军进行曲乐曲声中,开始跑步:队伍整齐,步伐一致,口号响亮,场面壮观,十分动人;早锻炼结束,学生们回到教室,那琅琅的书声,悦耳动听,令人心情激动;白天,我参加教师赛课、评课,研讨如何有效地教学生学晚上,我回到宿舍,仿佛从战场上凯旋,带着战斗的欢乐、成功的喜悦。不知不觉地,我想起“吃苦是福”这句多年的口头禅。的确,“吃苦是福”这四个字是我出自内心的体会。有人说我是“奇人”,有人以为不该办的、不能办的、办不成功的事,我却办好了;有人以为我上不成学,当不成、当不好教师,我却成了名教师、名校长;有人以为该撤并的、不该存在的薄弱学校,我却把它办成了名校;有人以为我的家庭极端困难,没有希望,如今却美满幸福人们觉得奇怪,其实也不奇怪,因为我能吃苦,在岔路口、关键的时刻,我选择了“吃苦”;在成功时,在辉煌时,在退休后,我都坚持“吃苦”,不停地学习,不停地追求吃苦才能当好教师1960年8月,我从江苏泰兴师范农师班择优提前分配进城西农业中学任初中数学教师。当时我18岁,和班上不少学生是同龄人,自己毫无经验,水平、能力都远远不能适应。怎么才能管住学生,上好课,当个好教师呢?我想:上学时,我肯吃苦,会学习,能够成为好学生,只要我继续吃苦,继续学习,认真读书,不懂就问,就一定会成为好教师。于是,我主动参加数学函授学习,用刚领到的工资购买数学教学参考书,一边读,一边领悟,一边学着教。这样很管用,我的教学很快有了起色,学生喜欢我,校长在学校会上表扬我。此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许多新教师都下放了。我因工作出色,被留了下来,改教语文。怎么教好语文呢?我想,自己没有经验,就必须多下功夫,以勤补“缺”。我舍得花钱买书,不耻于向同事请教,每次星期六回家,我都会跑到蒋华中学(我家附近的学校,也是我的母校)向老教师学习,看他们的教案和改过的学生作文。为改好一篇学生作文,我舍得花时间,改了又看,看了又改,反复推敲,写好批语,常常通宵达旦。这样,苦尽甘来,镇里的领导看了我批改过的学生作文,夸我作文改得好,说我很聪明。我曾多次向镇内外老师上公开课,大家都夸我有激情,课上得生动、活泼。我救的语文,成绩直在全镇十几个班中最好。我还教过初中物理、政治,当过体育、音乐、美术教师,当过班主任,当过学校总务主任、教导主任,什么都干,干什么都行。为什么呢?都因为我能吃苦,能不停地学习,不停地思维,不停地创新。回想起来,我当教师的本领都是在实践中靠自己吃苫学出来的。我觉得,教师要不怕吃苦,耍敢干;学校需要干什么就干什么;干什么就能学到什么;多干了,不仅多了贡献,而且也多了学习的途径,可以多学本领。我干得多,学到的本领就多。我教音乐,就经常唱歌;就当导演,给学生排舞蹈、排表演唱;学唱现代戏,我就登台演奇袭白虎团的政委;还赴县参加编写革命故事。我教美术,学会了写美术字,学会了写巨幅的墙头标语,学会了环境布置我当体育教师,锻炼的机会多了,养成了锻炼的习惯,增强厂体质。我当了20多年班主任,就一直跟孩子在一起,知道孩子们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问题,我该为他们做什么,我成了优秀的班主任。我当教导主任,就学到了教学管理的理论知识,增强了管理的本领我认为,如果校长分配工作时,教师讲客观、论条件,说这个没干过,那个不能干,似乎要等学会了再干,就一定这也不干,那也不干,就什么也干不成,什么也学不到,更谈不上能够闯出新路,创造奇迹。教,就知道自己的不足,就逼着自己要学。多年寒暑假、节假日,我都顾不上忙家务,顾不上自己休息。天不亮出发,步行20多里到市进修学校参加函授集中学习,晚上摸黑步行回来。在县城,我最爱进新华书店,用省下的钱买教师用书。平时,每天起早读书、背书一个小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978年,我拿到了扬州师范学院的语文大专函授毕业证书。但是,我觉得自己还必须学习,于是又重新参加函授招生考试,又读了3年。到1982年,我拿到了第二张语文大专函授毕业证书。我的阅读、写作水平明显得到提高,这是我能够当好教师、当好校长、能够对外交流、写好文章、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必不可少的。我吃苦的精神感动了家里人。父母、妻子理解我,支持我,他们也作出了很大努力,甚至舍得牺牲家庭利益。农忙时,他们宁可自己通夜干,即使收不成麦子,插不成秧,也不拖我的后腿。我家里人多,特殊情况也就多(如弟弟结婚、4个妹妹出嫁、自己3个孩子升学、父亲眼睛开刀、妻子在医院做手术、孩子生病,等等),但家里人怎么也不肯影响我的工作。1977年,我妈妈患晚期胃癌,我还整天在校拼命干。当时我当学校教导主任,教初中毕业班语文兼班主任,班上种了一亩学农田,还养了几头猪,我还要到村里抓扫盲、抓宣传因此,我只得晚上9点后步行20多里回家,看望病床上的母亲,她含着眼泪对我讲:“你要做个好教师,为妈妈争光”第二天天不亮,我就赶回学校,投入紧张的工作。家庭的支持使得我更加忘我工作,我常想,如果不好好千,或者干不好工作,就没脸回家:因此,我在外乡工作几十年,能够成功,其中一半是家里人的功劳。就这样,我不计较报酬,不停地吃苦、自学,终于教好了学生,同时自己成为好教师。1972年、1978年,两次在泰兴市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作经验介绍,成为泰兴市教师的老典型。吃苦才能建成名校1982年,我被任命为洋思中学校长。怎么当好校长、办好学校呢?我想,还是要像我小时候那样,像当教师的时候那样,坚持吃苦、边学边干。我要带领教师一步一步地创新,建没名校。记得1982年,学校仅有26间简易平房,教室的窗尸没有玻璃蒙着塑料纸,学校资产就几万元。学生500多名。我家庭经济困难,本人生活、体质都差。在这种艰苦条件下,我从管好自己开始,处处带头,尤其带头吃苦。我教初中一个毕业班的语文,还教初中毕业班政治,为了腾出一名教师去办校办厂,增加学校收入,我又增教了一个毕业班的语文。我坚持起早贪黑拼命干,受尽风寒,咳喘不停,步行困难,常常走一会儿就得停下来喘喘气再接着走。早晨刷牙我得伏在桌上,边刷牙边喘气;上课时,常常喘得说不出话来。但是,我凭着顽强的意志,仍然超负荷工作,拼死拼活改革创新。我与教师签订了责任书,搞项项、层层“承包”,引导教师确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思想,坚持“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教学过程管理,千方百计地教好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家长满意。多年来,洋思中学的入学率、及格率、毕业率、升学率均为100,学校终于走出困境。1994年10月,江苏教育报、中国教育报发表长篇报道洋思之路,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江苏省的学校纷纷涌进洋思中学参观、学习。记得1994年10月洋思之路发表的那天晚上,我带领教师不是陶醉其中,而是坐下来召开分析会,冷静地找问题,确立新目标,决心打更大的仗。第二天清早,我赶到泰兴市教育局邵海清局长家里,请他支持我们解决新问题,再上新台阶。从此,我每天继续找问题,解决问题。洋思中学一步一步地走向名校,每天都要接待来校的参观者。我从自己的成长、自己3个孩子的成才以及自己工作的实践中悟出一个道理,找到一个规律,就是教学先要让学生学。经过长期探索,我和老师们一起创立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改变了“教”与“学”的顺序,由“先教后学”,变为“先学后教”;还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即“以学定教”,根据学情确定教的内容和方法,“以教促学”以教解决学中的问题。这种模式能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1998年,我写了1万多字的文章,分“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结构”、“素质教育的课堂评价标准”三大部分,详细介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发表在1998年人民教育78期合刊上,在全国反响很大。江苏省教委在南京召开全省教学工作会议,我在会上作了介绍,学校教师上公开课,省教委下发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文件。省内外教育工作者涌进洋思中学参观考察。我带领教师去全国500多处作讲座,上公开课,均获得成功。许多家长纷纷要求送孩子进洋思中学读书。1998年时,洋思中学仍然是三流的设备,没有实验室,学生实验还要到几里外的中心初中去做。学校没有运动场、没有跑道市教育局长邵海清和天星镇的镇长张庆召开几次协调会,最后都没有办法,拿不出钱来建实验室,局长跟我开玩笑说:“蔡校长,你自己贷款,等收了借读费,慢慢还”当时,我拍了下胸脯,说:“好!”那天晚上,我睡不着觉。妻子对我讲:“你快退休了,洋思中学已经出了名,你只要守住摊子,不出问题,舒舒服服过几年就算了,何必还要冒风险去贷款,自找苦吃呢?如果万一贷款还不成,你怎么办?”的确,我没几年就到退休的年龄了,是在退休前平平稳稳,舒舒服服,还是要找苦吃,冒风险贷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呢?想来想去,最后我还是决定继续找苦吃。第二天,立即行动,东奔西走,好不容易从泰州贷款100万元,省教育厅、泰州市人民政府给洋思中学各拨款30万元。依靠领导,学校立即征地100多亩,立即建实验楼、学生公寓、学生餐厅。自1999年到2002年,我先后自筹资金6000多万元,把洋思中学建成了江苏省现代化示范初中。洋思中学发展特别快,每年增加20个班,3年学生达近4000名,外地学生特别多,新教师特别多,食、宿都成问题,风险很大,弄不好学校的牌子就要被砸了。怎么办?我加倍吃苦,开拓新路。我每年亲自招聘教师,假期培训教师,搞好师徒结对,亲自制订了餐厅、公寓等各项制度,坚持住学生公寓,和学生同吃,千方百计保证并促进了洋思中学的发展。党和人民给了我许多荣誉:自己成了中学特级教师、江苏省名校长。1996年在全国教师节庆祝大会上,我是由少先队员献花、主持人贺斌介绍个人事迹的10名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中的一员。时任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和我们10名教师合影。2000年,我评上“全国劳模”,参加了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主持召开的教育系统20多名“全国劳模”代表的座谈会。2004年,我又应邀参加55周年国庆活动,和中央领导共进晚餐,还和温家宝总理等国家领导人一起游北海公园;在工人之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兆国代表全总还向我们敬了酒,至今我还保存着他跟我碰杯的珍贵照片。2002年,我到了退休年龄。一位民办学校的董事长来找我,请我去当校长,承诺给我50万元年薪,还给我300万元股份,我当场回绝了。我们泰兴市市长不让我退休,叫我继续担任洋思中学的校长。我为了把洋思中学做大做强,就很乐意地答应了,拿原工资,继续不讲任何条件,在洋思中学作出新贡献。我想,我是个“栽花”的,洋思中学是一盆花,我愿意侍弄这盆花,每天早晨端出来硒晒太阳,晚上再端回去,每天这样跑来跑去,我觉得是享受。2003年正月,我在泰兴市市长办公室看到泰兴新城区规划图上有市政府所在地,市政府的南面是街心花园,街心花园的南面是一所待建的中学,学校的西边是一条大河,其余三边是大道。我兴奋地对市长说:“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市长笑着对我说:“你把洋思中学搬到这儿来呀。”我想到洋思中学在化工开发区,空气污染,交通不便,不利于参观的来宾,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就当场答应,说:“好!”过了几天,市长帮我找合作伙伴、找投资商,没有成功。后来,又是“非典”。第二年土地冻结,直到2004年11月,土地解冻。这时候,我已经绘好了学校的校园平面图。为绘好这个平面图,我和电脑老师李坚用近两年的工夫,修改了数百次,越改越便于使用,越改越美,越改我们越高兴。最后,我们为学校节约了上百万元校园平面图的设计费。2005年1月,我借款征地,取得土地证。想不到,这时候有两所学校要我把到手的土地给他们,让他们搬到那里去。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我激动地与他们争论,最后市长表态,还是让洋思中学搬过去,于是,学校立即请设计院设计建筑图。2005年正月初一,我女儿从美国打电话给我,孩子们知道她妈妈关节要开刀,叫我坚决退休,一是为了保重我们的身体,二是建校困难,政策性强,弄不好吃力不讨好。我女儿在电话中叫我把市长的电话号码给她,她要找领导说说,为什么要叫一位过了退休年龄的老人白手建新校。我对她说:“是我要干的。”女儿哭着求我:“爸爸,你太傻了,白手建校,你要求人,人要求你,要一点不行贿、受贿,难啊!”我含着眼泪,大发脾气,说:“你太小看老子,你放心,我肯定成功,决不会犯错误。”就这样,我正月初六到校,一面忙于准备开学,一面忙于建校,享受着战斗的乐趣。当时我心想,我像吃了豹子胆似的,在干谁也不想干、谁也不敢干的事,真是其乐无穷。就这样,在泰兴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泰兴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冒着风险,豁出命来,筹集资金12亿元,用了130天的时间,建成了7万多平方米的校舍。2005年8月下旬,我带领老师们,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把洋思中学从污染较重的化工开发区搬到了泰兴城区。我看到洋思中学新校区,就想到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凝聚着我和大家的心血。为了建设环境优美的新洋思中学,我不管吃多少苦,都是愿意的,也是值得的。我当了24年的洋思中学校长,一直以学校利益为重,顾不上家庭。我一直带领老师们一起吃苦,一边学习,一边干,一边创新,使洋思中学走出困境,成为名校。吃苦才能终身幸福2006年8月,洋思中学新校区建成整整一年,学校红红火火;我3次向泰兴市人民政府书面申请退休,终于得到批准。这时候,我回首往事,觉得自己靠吃苦、靠自学,成为一名好教师、好校长,一路走来,我这退休的老人有成就感、光荣感,没有内疚,没有后悔。我欣赏自己:能吃苦,从来不打麻将、不赌博,生活简单,个人开支小,养成了俭朴的习惯,保持了艰苦朴素的本色。记得有3位在洋思中学挂职学习一年的苏北校长,对记者说过:“蔡校长住在学生宿舍6楼,宿舍里只有一张双人床,一个盆,毛巾、脚布都有窟窿,就是在我们贫困地区这样的校长也是很难见到的。”原来我一家人挤在两间土坯墙的小屋里。1994年,左右邻居都盖上了漂亮的楼房,雨天,积水漫进了我家,实在无法居住了,我才借了4万多元,盖了两间两层简易楼房(只是石灰墙、水泥地),楼房里,床、柜、桌、椅都是几代人用过的不值钱的破旧家具。有人不敢相信我当了20多年洋思中学的校长,能投资6000万元建成江苏省示范初中,能投资1亿多元建成洋思中学新校区,退休时却两手空空。其实,我经受了各种考验,不沾、不贪、不图享乐,不管哪一个工程队的人员,不管当地老百姓还是学生家长,不管是哪一位领导,还是哪一位教师,哪怕是我得罪过的人,都佩服我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我比教师多干点,少拿点。这样,在职时说话才有人听;退休后,才心安理得,平平安安,无忧无虑。我安慰自己:没有什么家产留给孩子,但是我的吃苦精神,则影响了他们。他们跟我一样,能吃苦、能自学,成了才,一个成了公司领导,两个赴美留学,都有所成就。想到这一点,我觉得作为家长,能够吃苦,不仅是自己的福气,也是后代的福气。相反,如果家长吃喝玩乐,什么都不学,什么都不好好干,那造成的损失不仅是自己不能成功,而且会影响孩子的发展。2006年10月19日,我受永威学校董事长任太平先生诚聘,由江苏到河南,由公办到民办,由初级中学校长变成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寄宿制学校校长情况变化了,面临许多新问题。校长该怎么当?必须从头开始,继续带头吃苦,边学边干。我认真学习民办学校的新经验,研究民办学校的新问题,探索民办学校的新路子。首先,我认真学习、研究永威学校董事长任太平先生的教书育人责任制,坚决落实,与教师一一签订了教书育人责任书,搞项项、层层“承包”。在董事长的支持下,我把原来学校按课时发教师工资,改为绩效工资制,即每月发放基本工资及考核工资,学年末发绩效工资。学校领导靠前指挥,走动式管理,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初步形成了民办学校的管理新体制。其次,我坚持组织教师常年赛课、评课,每年听课1000节以上,每天发现问题、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