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doc_第1页
毕业设计: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doc_第2页
毕业设计: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doc_第3页
毕业设计: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doc_第4页
毕业设计: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 业 论 文(设 计)论文(设计)题目: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院 系 教育科学系 专 业 心理学(师范) 2014年4月20 日 目 录摘 要1ABSTRACT2引 言4第1章 研究综述71.1学习适应性概念71.2学习自我效能感概念71.3学习适应性的研究现状71.4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现状81.5本研究的意义9第2章 研究方法112.1研究对象112.2研究工具112.3研究假设122.4数据的处理方法12第3章 研究结果133.1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发展水平及差异研究133.2初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发展水平及差异研究173.3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强弱对学业成绩的路径分析20第4章 分析与讨论224.1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各因子的成绩、年级、性别差异分析224.2初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及其各因子的成绩、年级、性别差异分析244.3初中生学习适应性通过学习自我效能感并对学业成绩影响的路径分析25第5章 研究结论26第6章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276.1创新276.2不足27参考文献28附 录29致 谢32新乡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摘 要学习适应性、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初中生学业成绩与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以往研究表明,学习适应不良、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水平低的初中生一般学业成绩较差,身心健康也较差。因此本研究的宗旨是通过调查现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发展状况,以提高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增强初中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初中生学业成绩。论文首先通过对学习适应性、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理论综述,概括出了学习适应性、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理论研究框架,以及从理论上阐明了研究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必要性与改善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和学习自我效能感以提高学业成绩。本论文以河南省平顶山的部分初中生为调查对象,以聂衍刚(2005)编制的青少年学习适应性分量表和华中师范大学梁宇颂(2000)大学生成就目标、归因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为研究工具,探讨分析了当代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且做了学习适应性对学业成绩影响的路径分析。通过研究发现:(l)大部分初中生学习适应在中等以上水平,但也有29.6%的初中生学习适应不良。不同的年级、成绩水平、性别的初中生在总体适应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2)部分初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发展水平在中等以上,然而也有47.89%的初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水平较低。不同的年级、成绩水平、性别的初中生在总体学习自我效能感发展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初中生学习适应性是通过学习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学业成绩的。关键词: 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 ABSTRACTLearning adaptability, learning self-efficacy ar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bad learning adaptability, learning self-efficacy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f poor academic achievement,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is poor.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a surve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earning adaptabilit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self-efficac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of stud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self-efficacy, so as to improve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论文首先通过对学习适应性、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理论综述,概括出了学习适应性、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理论研究框架,以及从理论上阐明了研究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必要性与改善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和学习自我效能感以提高学业成绩。本论文以河南省平顶山的部分初中生为调查对象,以聂衍刚(2005)编制的青少年学习适应性分量表和华中师范大学梁宇颂(2000)大学生成就目标、归因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为研究工具,进行了分析,探讨分析了当代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且做了学习适应性对学业成绩影响的路径分析。Firstly,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ory of self-efficacy on learning adaptability, summarizes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framework of learning adaptability, learning self-efficacy, and expounds the learning adaptabilit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self-efficacy and the necess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improve learning adaptation and learning self-efficacy to improve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this paper some junior middle school in Henan province Pingdingshan stud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y NieYangang (2005) the adolescent learning adaptability scale and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beam Yusong (2000) achievement goal, attribution and academic self-efficacy research as a research tool, analyzed, discussed the status of contemporar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adaptability, learning self-efficacy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the effect of learning adaptability on academic performance.通过研究发现:(l)大部分初中生学习适应在中等以上水平,但也有29.6%的初中生学习适应不良。不同的年级、成绩水平、性别的初中生在总体适应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2)部分初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发展水平在中等以上,然而也有47.89%的初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水平较低。不同的年级、成绩水平、性别的初中生在总体学习自我效能感发展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初中生学习适应性是通过学习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学业成绩的。Through the study found: (1) the majority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learning adaptation in above the medium level, but there are also learning to adapt to 29.6%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Different grades, grade level, gender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overall fitness. (2) the learning self-efficacy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the above medium level of development, but also a learning self-efficiency sensitivity of 47.89%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low level of. Different grades, grade level, gender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overall learning self-efficacy level of development. (3)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adaptability is through learning self-efficacy indirectly affect academic achievement.Key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Learning adaptability;Learning self-efficacy; Academic performance引 言中学生时代是积累知识充实自我的关键时期,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有些学生在面对这些变化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的适应性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并不乐观,有许多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比较差,而这对于他们顺利度过中学时期,并取得良好的学业成就有着重大的影响。以往有许多研究者研究学习适应性、学习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就关于学习适应性、学习自我效能感对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的相对较少。我国正处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促进中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适应性的发展,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心理学工作者,有必要从探讨二者关系的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真正发掘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适应性二者的特点、相互关系及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为身处教育一线的广大中学教师,基于研究成果提供切实可行的教育对策,从而促进中学生学习适应性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健康发展,使广大中学生成为综合素质得到充分和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我国中学教育做出一点贡献。据教师、家长反映,当前,在初中生中丧失学习热情、学业不良的现象有滋长的倾向。初中生中智力水平正常但学习适应不良现象有上升之势。有研究证明,我国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不良的检出率高于全国理论值25%,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学习适应性问题。学习适应性与学业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学习适应性好的学生学业成绩优秀,相反,学习适应性不良的学生学业成绩较差。近年来,初中生的学习适应性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因此,对初中生的学习适应性进行调查与诊断,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显得更加迫切,更加重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掀起了一股研究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热潮。研究者们围绕学习适应性的概念和功能、中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发展现状等问题展开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学习适应问题亦称学习适应不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不能根据学习条件的变化积极主动有效地进行身心调整而导致学业成绩和身心健康达不到应有发展水平的学习干扰现象,它也是直接影响我国小学教育质量的问题。迄今我国教育理论界对学生学习适应问题的类型、成因、机制、年龄特征以及教育干预策略尚乏系统研究。学习适应性不良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一方面它在相当程度上制约学生的学习进步,导致学业不良,甚至使学生失去学习信心乃至辍学。学习适应不良是导致差生出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此应加强初中生学习适应性的教育与指导,可以防止初中生学习优劣严重两极分化,从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它严重制约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健全发展。学习适应性的好坏与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系密切,近年来,中学生由于学习紧张、学习压力大等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有研究表明,优等生的学习适应性显著地好于差生,“身心健康”状况也显著地好于差生。这说明学习适应性不良,影响到初中生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一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以往研究证实,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学习成绩水平高的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强,然而,学习成绩水平低的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就低。在教育心理学领域,研究表明:一方面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业选择,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坚持性、努力程度和学习策略的使用,从而影响学生学业任务的完成。因此教育实践的评估,不仅要看它当下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还要看它对学生自我效能信念的培养,正是这种自我效能信念决定了学生的未来发展。在学校培养起强烈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当他们走出校园之后,就能以他们自己的创造力为基础,进行卓越的自我学习。Bandura等人的研究也表明自我效能感的水平可以准确预测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更容易取得优异的学业成绩,低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往往学业成绩较差1。自我效能感的强弱影响学生学业成绩水平,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相对于许多国家尤其是美国,我国对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还相当薄弱,对诸多理论问题认识不清。研究者希望能在此研究中能获得一些有关本问题的理论知识,对教育领域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总体来看,以往研究者多是基于学习适应性与学业成绩、自我效能感与其它动机因素以及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但涉及学习适应性、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三者之间的相关研究还不多,因果关系的研究更少。学习适应性和学习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绩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那么学习适应性与学习自我效能感二者之间又存在何种关系?学习适应性是否是通过学习自我效能感来影响学业成绩的?研究者在本论文中,通过量与质的研究相结合的手段,探讨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了解初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否是学习适应性对学业成绩影响过程中的中介变量;进一步分析到底学习适应性中的哪些因素是通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哪些因素来影响学业成绩的(见下图)这个用图1,但是下面的图的名称我不知道,你需要自己再写一下,表格我给你改好了。因此,研究者基于对本问题的关心,展开了对此问题的调查研究。学习动机利用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学习满意感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第1章 研究综述1.1学习适应性概念学习适应性的概念,我国学者大都引用周步成等主修的学习适应性测验手册上的表述,认为它是“个体克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倾向,亦即学习适应能力。其主要因素有学习热情、有计划地学习、听课方法、读书和记笔记的方法、记忆和思考的方法、应试的方法、学习环境、性格和身心健康等。”学习适应问题亦称学习适应不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不能根据学习条件的变化积极主动有效地进行身心调整而导致学业成绩和身心健康达不到应有发展水平的学习干扰现象。1.2学习自我效能感概念自我效能感,即个体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能否组织和执行某种行为,实现特定的行为目标的信念体系。它不仅与一个人拥有的知识技能相联系,而且与一个人能否利用自己所占有的知识技能相联系。它包含三层意思:(l)自我效能感是对能否达到某一表现水平的预期,产生于行为发生之前。(2)是针对某一具体活动的能力的知觉,与能力的自我概念不同。(3)自我效能感是对自己能否达到某个目标或特定学习表现水平的主观判断。学习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内的表现。它在理论上来源于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学习自我效能感指个体的学业能力信念,是学习者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是个体对控制自己学习行为和学习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1.3学习适应性的研究现状当前我国学者对于中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总体状况调查。2、差异性研究,包括性别差异、年级差异、学校差异等等。3、相关性研究。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发现在这些方面,我国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种研究主要是通过在中学生中发放学习适应性测验问卷,回收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以了解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状况。目前我国关于中学生学习适应性状况的研究主要是使用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等人修订的学习适应性测验(AAT)进行研究的2。白晋荣(1997)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学生学习适应不良总检出率为 25. 87%,高一学生学习适应不良检出率明显高于初一的学生3。戴育红(1997)对广州中学生的调查发现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总体发展水平一般,有近百分之二十的学生其学习适应性仅处于中下或差等水平4。姚兴华(2005)等人研究中发现,初中生与高中生在全量表中处于低等级的分别占各自样本的29.23% 和20.71%,在各分量表中处于低等级的都超过20%,初中生与高中生学习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5。聂衍刚、郑雪(2004)等指出:中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处于中等水平的人数最多,但是处于适应不良水平的人数比率高于适应良好水平的人数比率6。上述综合调查表明,我国中学生的学习适应状况不容乐观,学习适应不良率比较高,有许多的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比较低,而这将严重影响到这些学生能否在中学顺利完成学业,因此,学习适应性差的中学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提高学习适应差的学生学习适应性,帮助其取得良好的学业成果,顺利完成学业。1.4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现状通过阅读文献,发现我国国内对于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其他变量的相关研究、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发展特点的研究上,其中以相关居多,其他方面较少。 我国学者对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较多,其中在对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学习策略、焦虑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好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胡桂英(2003)等人研究发现,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习策略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学习自我效能感可通过影响学习策略间接影响中学生的学业成就7。王凯荣(1999)等研究表明:学业自我效能感与中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明显的相关8。姚景、刘旭(2010)等人研究发现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考试焦虑呈显著负相关,支持了以上研究9。这些研究成果证明学业自我效能感是我们研究中学学习需要予以重视的因素,他与中学生的学习有着紧密的关系,需要研究者对其予以重视,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我国学者专门对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发展特点的研究并不是很多,综合现有的研究,我国学者对于我国中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男女差别、年级差异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张敏,雷开春(2005)研究指出,中学生在学习效能感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女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要低于男生,初中生的学习效能感显著地高于高中生10。刘毅梅等人的研究指出,重点中学的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显著性高于普通中学。而与之不同的是岑萃研究发现,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有逐渐增高的趋势,高中生要明显好于初中生,但是男女中学学业自我效能感比较接近;农村学生显著高于城市学生11。周国韬(1994)等人研究发现就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来说,自初二年级呈显著的下降趋势。就当前我国学者的研究来说,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发展趋势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12。我国学者在不同学习成绩水平的中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上结果较为一致,均认为学习成绩优秀者要好于成绩差者。1.5本研究的意义本研究将在借鉴国内已有研究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系统地探析初中生学习适应性、自我效能感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三者的关系。在众多影响学生学业的因素当中,学习适应性是直接影响到学业成绩还是间接影响学业成绩?研究者在本研究中把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设想为中间变量,进而对学业成绩进行影响。本研究在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上进行调查和探讨,对它们进行路径分析,为初中生的学习适应性、学习自我效能感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的指导,从而提高初中生的学业成绩水平,这对全面提高初中生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整体心理素质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此研究初中生的学习适应性、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绩的相关问题对改革中学教育与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在教育教学领域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与解释力。较高的学习适应性、学习自我效能感和智力发展水平是取得良好成绩的重要保证。学习适应性水平偏低、学习自我效能感较弱是导致部分学生虽智力正常但学业成绩不良、达不到正常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好多孩子及家长总以为学业成绩差的原因是学生自己智力水平发展较低,不够聪明的缘故。其实当前绝大多数初中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已经足够其学习生活的需要,之所以出现学业成绩水平的两极分化,是与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学习自我效能感有密切相关的。本研究就是通过调查初中生的学习适应性、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从而对初中生的学习提供帮助,防止严重两极分化。对学习适应性差的初中生加强学习适应性教育,增强学习自我效能感,提高学业成绩水平。有利于初中生对自身学习适应性、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发展状况清楚了解,理性分析自己学习成绩低下的原因不在于智力问题,而是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如学习适应性差、自我效能感很低或其他因素)。因此要提高学业成绩水平,就要调整自身的学习适应性,增强学习自我效能感。第2章 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河南省平顶山市某中学随机抽取中学生初一、初二、初三年级进行问卷测验,发放之前对发放者进行培训,并加以训练。共发放300份,实际收回300份,去除掉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84份,有效率为95%。具体被试情况如表1所示:表1 问卷调查情况项目类别人数男140性别女144初一128年级初二96初三602.2研究工具2.2.1学习适应性问卷采用聂衍刚(2005)编制的青少年社会适应量表中的学习适应性分量表,该量表以广州市的中学生为样本,其结果可以适用于年龄在13-19岁的广州地区的普通中学的学生,也可以成为全国城市中学生社会适应性测评的参考。该量表包括5个维度,每个维度下设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包括两个选项,其中,被试有该项目所描述的行为,则选择“是”,并记1分,无该项目所描述的行为,则选择“否”,并记0分。每个维度的得分为这个维度下所有项目得分的平均分。得分越高,则越具有该种学习适应行为。整个学习适应行为分量表共记5个维度,30个项目,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为0.80。2.2.2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该分量表是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成就目标、归因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2000)中编制的学业自我效能问卷中的有关维度编制而成的,把学业自我效能分为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两个独立的维度。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具有顺利完成学业、取得良好成绩和避免学业失败的学习能力的判断和自信。学习行为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采取一定的学习方法达到学习目标的判断与自信。每个维度有11道测试题,共22道测试题。评分方法采用五分制,分数越高代表效能感越高。2.3研究假设初中生的学习适应性可以通过学习自我效能感影响学业成绩。2.4数据的处理方法利用SPSS19.0处理数据,运用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等。第3章 研究结果3.1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发展水平及差异研究3.1.1初中生学习适应总体发展水平状况表2 学习适应不良初中生在各测验上的检出率分 测总 测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利用学习资源学习动机学习满意感检出人数847861694969检出率29.6%27.46%21.48%24.30%17.25%24.30%表 3 不同的年级初中生学习适应不良检出率初一初二初三检出人数312528检出率24.21%26.04%46.67%表4 不同性别的初中生学习适应不良检出率男女检出人数5628检出率40.00%19.44%从表2中可以看出,初中生学习适应不良总检出率达到29.6%,只有学习动机的检出率明显低于全国理论值25%,其他的维度检出率明显高于或者接近全国理论值。从表3不同的年级初中生学习适应不良的检出率中可以看出,只有初一的检出率为24.21%,而初二(26.04%)、初三(46.67%)明显高于全国理论值25%。表4表明,男生适应不良的检出率为40.0%,女生适应不良检出率只有19.44%。3.1.2初中生学习适应性的方差分析结果研究者分别对被试的学习习惯得分、学习方式得分、利用学习资源得分、学习动机得分、学习满意感得分、初中生总体适应性得分进行3(年级)x2(性别)x3(成绩)的方差分析 。表5 学习适应性量表的方差分析表内容量表变异来源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值学习习惯性别33.494133.49415.836*年级57.027228.51313.985*学习成绩93.320246.66024.434*学习方式年级16.09128.0644.431*学习成绩32.823216.4119.344*利用学习资源性别19.271119.27111.892*年级19.56729.7836.020*学习成绩22.416211.2086.940*学习动机性别7.10917.1094.779*学习成绩9.95724.9783.357*学习满意感性别21.972121.97211.209*年级27.869213.9347.160*学习成绩50.348225.17413.490*学习适应性总分性别402.2801402.28021.766*年级370.878218504399.938*学习成绩681.3562340.67819.407*(注*表示p0.05,*表示p0.01, *表示P0.001)在表5中可以看出:被试的性别、年级、学习成绩对学习习惯的主效应明显显著。被试的年级、学习成绩对学习方式的主效应显著。被试的性别、年级、学习成绩对利用学习资源的主效应有显著性。被试的性别、对学习动机的主效应有显著性。被试的性别、年级、学习成绩对学习满意感的主效应有显著性。被试的性别、年级、学习成绩对学生学习适应性的主效应有明显的显著性。3.1.3不同成绩、年级及性别的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差异比较3.1.3.1不同成绩水平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差异比较表6 不同成绩水平初中生在学习适应性差异比较因变量组别1组别2-3平均差(组1-组2或3)标准误学习习惯中好1.20562*0.41992差-1.275860.083749差好2.48148*0.84124学习方式中好1.04725*0.43603差-0.137930.86962差好1.185190.87351利用学习资源中好0.775220.38827差-0.965520.77438差好1.74074*0.77785学习动机中好-0.214560.26533差0.146550.52917差好-0.361110.53154学习满意感中好1.10473*0.42584差-1.163790.84930差好2.26852*0.85311适应性总分中好3.91826*1.16719差-3.396552.32787差好7.31481*2.33829(注*表示p0.05)从学习适应性各个因子及总体方差分析表(见表5和表6)可以看出,不同成绩水平的初中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利用学习资源、学习动机、学习满意感、学习适应性存在着显著性。从表6事后多重比较的结果可以看出,学习成绩中与好、差与好的初中生在学习习惯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中与差的中学生在学习习惯得分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学习成绩中与好的初中生在学习方式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中与差、差与好的初中生在学习方式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学习成绩差与好的初中生在利于学习资源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中与好、中与差的初中生在利用学习资源得分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学习成绩中与好、中与差、差与好的初中生在学习动机得分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学习成绩中与好、差与好的初中生在学习满意感得分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中与差的初中生在学习满意感得分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学习成绩中与好、差与好的初中生在学习适应性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中与差的初中生在学习适应性得分上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3.1.3.2不同的年级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差异比较表7 不同的年级初中生在学习适应性上的事后多重比较因变量组别1组别2-3平均差(组1-组2或3)标准误学习习惯初一初二-0.174480.19278初三1.00677*0.22340初二初三1.18125*0.23498学习方式初一初二-0.031250.18194初三0.56875*0.21084初二初三0.60000*0.22177利用学习资源初一初二0.013020.17212初三0.64844*0.19946初二初三0.63542*0.20980学习动机初一初二0.039060.16566初三-0.256770.19197初二初三-0.295830.20192学习满意感初一初二-0.174480.18835初三0.66927*0.21827初二初三0.84375*0.22958学习适应性初一初二-0.328130.58322初三2.63646*0.67585初二初三2.96458*0.71089(注*表示p0.05)从学习适应性各个因子及总体方差分析表(见表5和表6)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利用学习资源、学习满意感、学习适应性存在显著性。从表6事后多重比较的结果可以看出,初一与初三、初二与初三的中学生在学习习惯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初一与初二的中学生在学习习惯得分上不存在显著性;初一与初三、初二与初三的中学生在学习方式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初一与初二的中学生在学习方式得分上不存在显著性;初一与初三、初二与初三的中学生在利用学习资源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初一与初二的中学生在利用学习资源得分上不存在显著性;初一与初二、初一与初三、初二与初三在学习动机得分上不存在显著性;初一与初三、初二与初三的中学生在学习满意感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初一与初二的中学生在学习满意感得分上不存在显著性;初一与初三、初二与初三的中学生在学习适应性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初一与初二的中学生在学习适应性得分上不存在显著性。3.1.3.3不同性别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差异比较表8 初中生学习适应性性别差异比较因变量组1组2平均差(组1-组2)标准差学习习惯男女-0.68690*0.17261学习方式男女-0.299800.16117利用学习资源男女-0.52103*0.15109学习动机男女-0.31647*0.14542学习满意感男女-0.55635*0.16625学习适应性男女-2.38056*0.51026(注*表示p0.05,*表示p0.01, *表示P0.001)从表8可见知,不同性别初中生在各个维度上的学习习惯、利用学习资源、学习动机、学习满意感、学习适应性都存在着显著地差异,并且女生的适应性明显好于男生的适应性。不同性别初中生在学习方式上没有存在显著地差异。3.2初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发展水平及差异研究3.2.1初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总体发展水平状况表9初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发展水平频数及其百分比低中高人数1361426百分数(%)47.89%50%2.11%根据初中生总体学习自我效能感得分的平均分,将初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发展水平分为高、中、低三个水平,其中1-3分为低效能感,3-4分为中效能感,4-5分为高效能感。对初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水平的频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初中生占47.89%;学习自我效能感中等水平的占50%;学习自我效能感高水平的只占2.11%。可见高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占有率偏低,大部分初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中等偏低。3.2.2初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方差分析结果研究者分别对被试的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和总体学习自我效能感进行3(年级)X2(性别)x3(成绩)的方差分析。表10 学习自我效能感内容量表的方差分析表内容量表变异来源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值学习能力自我性别572.4961572.49610.080*效能感年级470.5542235.2774.102*学习成绩3558.69521779.34838.375*学习行为自我性别52.346152.3461.854效能感年级110.159255.0791.958学习成绩273.8492136.9244.970*总体学习自我性别971.0681971.0688.107*效能感年级911.6752455.8373.785*学习成绩5800.75922900.38028.153*(注*表示p0.05,*表示p0.01, *表示P0.001)从表10中可以看出:被试的性别、年级、学习成绩对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得分的主效应显著。被试的学习成绩对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得分主效应显著。被试的性别、年级、学习成绩对总体学习效能感得分主效应显著。3.2.3不同成绩、年级、性别的初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差异比较3.2.3.1不同成绩水平初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差异比较表11 不同成绩水平初中生在学习自我效能感上的事后多重比较因变量组别1组别2-3平均差(组1-组2或3)标准误学习能力自我中好4.90215*1.09557效能感差-7.98272*1.20603差好12.88487*1.20603学习行为自我中好1.174870.84442效能感差-2.35912*0.92956差好3.53399*1.13968总体学习自我中好6.077702*1.63296效能感差-10.34184*1.79760差好16.41886*2.20394(注*表示p0.05)从表10与表11中可以看出,不同成绩的初中生在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表11的事后多重比较可以看出:学习成绩中与好、中与差、差与好的初中生在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学习成绩中与差、差与好的初中生在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中与好的初中生在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得分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学习成绩中与好、中与差、差与好的初中生在总体学习自我效能感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3.2.3.2不同的年级初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差异比较表12 不同的年级的初中生在学习自我效能感上的事后多重比较因变量组别1组别2-3平均差(组1-组2或3标准误学习能力自我初一初二0.820311.02257效能感初三3.37865*1.18497初二初三2.55833*1.24641学习行为自我初一初二-0.645830.71610效能感初三1.081250.82983初二初三1.72708*0.87285总体学习自我初一初二0.174481.48160效能感初三4.45990*1.71691初二初三4.28542*1.80592(注*表示p0.05)从学习自我效能感各个因子及总体方差分析表(见表11和表12)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在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总体学习自我效能感得分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从表中可以看出:初二与初三、初一与初三的中学生在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得分上存在显著,初一与初二的中学生在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初二与初三的中学生在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初一与初二、初一与初三的中学生在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得分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初二与初三、初一与初三的中学生生在总体自我效能感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初一与初二的中学生在总体学习自我效能感得分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2.3.3初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性别差异比较表13 初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性别差异比较因变量组1组2平均差(组1-组2)标准差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男女-2.83988*0.89449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男女-0.858720.63069总体学习自我效能感男女-3.69861*1.29900(注*表示p0.05,*表示p0.01, *表示P0.001)从表中可以知:不同性别初中生在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总体学习自我效能感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在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3.3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强弱对学业成绩的路径分析学习动机利用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学习满意感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性别0.349*0.0440.0560.378*0.120*0.153*0.197*0.454*0.178*0.322*0.384*0.211*图2 初中生学习适应性通过学习自我效能感强弱对学业成绩影响的路径分析图上面的线路图中可以看出8条途径:1.学习满意感 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 学业成绩;2.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3.学习习惯学业成绩;4.学习习惯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5.利用学习资源学业成绩;6.利用学习资源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7.学习方式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8.性别学业成绩。从图上的路线可以看出学习满意感越高,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越高,学习成绩越好;学习习惯越好,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越高,学习成绩越好;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学业成绩,学习习惯越好,学习成绩越好,学习习惯越好,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越高,学习成绩越好;学习方式越好,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越高,学习成绩越好;女孩的学习成绩好于男生。第4章 分析与讨论4.1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各因子的成绩、年级、性别差异分析4.1.1初中生学习适应性总体发展水平及其特点从表2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中学生适应性处于中等或者以上水平,但初中生学习适应不良总检出率为29.6%,远远高于全国理论值25%。只有学习习惯超出了全国理论值,其他的维度的理论值都小于全国理论值。不同年级初中生学习适应不良检出率不同, 初一检出率最低为24.21%,初二检出率为26.04%,初三年级检出率最高46.67%。初中男生学习适应不良检出率为40.00%,女生检出率为19.44%。反应了我国初中生存在严重的学习适应不良。以往研究表明,学习适应性与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相同的学习压力情境下,学习适应性良好的学生要比适应性不良的学生的身心更为健康,更少有身心疾病。长期处于适应不良状态的学生可能会诱发心理疾病,甚至产生不良行为。因此,学校对这部分学生应该加以重视,特别是在心理上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4.1.2初中生学习适应性的成绩差异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