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星教学目标 1. 识写本课生字,理解“敏锐”“惯例”“迄今为止”“情不自禁”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3. 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爱科学、爱祖国的教育和熏陶。 教学准备 张钰哲的生平事迹简介。 教材简析 张钰哲先生是我国现代天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他以毕生的精力从事天文学研究,学术造诣精湛,建树卓越。他亲手创建并领导了我国的行星、小行星、彗星和人造卫星的观测和研究工作。其成就为世界所公认。本文选择了有关行星观测的两个事例,表现了他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及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课文第1段以疑问开头,激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浓厚兴趣。第26段详细介绍了张钰哲发现“中华星”的过程。张钰哲在芝加哥大学叶凯夫天文台观测室里通过天文望远镜,发现了一颗新的小行星。这一意外的新发现让他惊喜、激动,“为了证实这一发现的准确性,张钰哲抑制住了内心的激动,冒着严寒又连续观察了15个夜晚”,充分表现了他对科学研究工作的严谨态度。他在为这颗星命名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后决定以“中华星”为这颗小行星命名,表现出了他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第7段进一步说明张钰哲在天文研究事业上取得的显著成绩。第8、9段写国际小行星通报以张钰哲的姓名为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命名,再一次说明张钰哲先生不仅为祖国天文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为推动世界天文研究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令人钦佩和敬仰。 课文语言简洁、朴实,感情真挚,事例典型,有利于让学生从中受到爱科学、爱祖国的启发和教育。 建议本课教学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 教学第1段,可借文中的疑问,引入下文的学习。 * 第26段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思考。从“惊喜万分”“令人兴奋”等词语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科学研究上的重大发现给张钰哲带来的激动,更重要的是终于能有机会为祖国争得荣誉,在广袤的天空中终于有了中国人命名的行星。“辽阔的天空中运行着许多以国家的国名、地名、人名命名的小行星,但是一直没有中国人命名的行星”。“一直”说明了什么?中国的天文工作太落后了。“看着这封极不寻常的来信,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说说这封信为什么极不寻常。“张钰哲久久不能平静”,他会想些什么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大胆发表意见。通过抓重点词语,让学生认真体会张钰哲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年仅26岁的张钰哲有着为国争光的强烈愿望,他的爱国心是发自肺腑的。“芝加哥大学”“叶凯夫天文台观测室”等外国名称要指导学生读熟,以扫除阅读障碍。 * 第7段,文章通过举例,说明张钰哲在几十年的科学研究中成果丰硕,且心系祖国荣誉。在发现并命名的众多行星之中,唯独没有以他个人名字命名的星,其高尚品格令人敬佩。 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假如我也发现了一颗行星,将会为它命什么名? 第8、9段,引导学生带着自豪、带着对科学家的崇敬,有感情地朗读,并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国际小行星通报为什么要这样做?从1925年张钰哲发现第一颗小行星到现在“神舟六号”飞船顺利发射并安全返回,你想说些什么?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将来准备为祖国建设做些什么呢?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爱科学、爱祖国的教育。 * 课后第1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 课后第2题,可在学文时进行勾画,学完后再抄写下来。 * 课后第3题,反映了中国天文学的发展。 教学设计参考 一、揭示课题,质疑激趣 读课题,看到“中华星”三个字,你想到了些什么?请带着你们的思考一起学习这篇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3.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4.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讲了哪几件事?你从中感受到了些什么? 5.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 分组提出读不懂的问题,简单的问题由学生相互解决,教师梳理紧扣课文重点的问题,全班讨论解决。 2. 张钰哲发现新小行星后做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导学生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抓重点词、句,如:“惊喜万分”“令人兴奋”“极不寻常”“久久不能平静”等,通过讨论、交流,细细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及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 3. 结合课文内容,讨论:假如我也发现了一颗新行星,将会为他命什么名?引导学生大胆发表意见。 4. 国际小行星通报为什么要把新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张星”? 指导学生读重点段落的内容,从中去总结、归纳,能说多少算多少,不求全求准,只要说得有理,都给予鼓励。 5. 拓展。 从1925年张钰哲发现第一颗小行星到现在“神舟六号”飞船顺利发射并安全返回,你想说些什么?你打算将来为祖国建设做点什么呢?四、分析字形,指导写、记生字五、完成课后练习 参考资料 张钰哲(19021986),福建闽侯人,天文学家。 1902年2月16日,张钰哲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一个职员家庭。 1927年,张钰哲获芝加哥大学天文学硕士学位。随后他继续留在叶凯夫天文台工作,在凡比博教授指导下用口径60厘米的反射望远镜从事小行星和彗星的观测。自1801年意大利天文学家皮阿齐发现了第一颗小行星之后,各国天文学家不断发现新的小行星。按照国际惯例,谁发现小行星就由谁来命名。第一个为祖国天文学争得这项荣誉的人就是张钰哲。1928年11月22日晚,正在叶凯夫天文台实习的张钰哲在进行天文观测时,突然发现底片上有一颗过去从未见到的新星,不禁一阵惊喜。接着他又连续观测了15个寒夜,都获得同样的结果,经过轨道推算,证实这是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 这是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身处异邦的张钰哲满怀对祖国的深情,给这颗小行星取了个响亮的名字:“中华”。 1929年秋,张钰哲回到阔别6年的祖国。 新中国成立后,张钰哲继续担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长。 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决定在南京建立天文仪器厂,张钰哲为这座工厂的创建,花费了很多心血。 1954年他开展了小行星轨道测定、摄动计算和改进轨道方向的计算研究工作,当时在国内具开创性。 1957年初,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张钰哲即在此时应用天体力学基础理论研究了人造卫星轨道,并发表了人造卫星的轨道问题的专题论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地球的赤道隆起和高层大气引力对人造卫星轨道的影响。这项研究,为我国人造卫星轨道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20世纪60年代初,张钰哲又进行了有关月球火箭轨道的研究。1965年,他率领有关人员参加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轨道设计和方案论证工作,为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作出了贡献。对航天飞行事业具有重大意义的小行星分布和轨道运动研究,是张钰哲和他的助手们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要弄清那么多小行星的运行情况,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不仅受太阳的吸引,还要受各大行星的引力摄动,小行星一般没有固定的轨道,因此只有通过不断的观测,不断的计算,才能把握住这些太阳系小天体的行踪。张钰哲和他的助手们一起共获得8000多次小行星的成功观测,并先后发现1000多颗新的小行星。他们还先后创建了对小行星、彗星的照相定位观测和天体力学轨道计算的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档案管理措施
- 债务合同调整协议书范本
- 入股十万分红合同协议书
- 2025年传染病学新发传染病防控措施评估答案及解析
- 农民工非全日制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作废协议书范本
- 叉车转让协议合同书模板
- 合同咋骗还钱谅解协议书
- 同城市医院跳槽合同范本
- 房屋租赁合同环保协议书
- 2025年政府部门文秘岗位笔试模拟题及答案集
- 2025年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理论知识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中药材种植与采购合同标准范本
- 2025年测绘专业技术中级职称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新租房合同范本(标准)
- 仓库盘点流程与库存管理技巧
- 厨房餐厅承包合同(标准版)
- 2025年《师德师风》测试题(附答案)
- 2025年甘肃高速公路处收费人员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加油站资金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