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李 子 秋教材分析:课文讲述的是在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儿子和儿子同学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整篇文章字里行间充满着浓浓的父爱,所以我在教学中,力图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在品读中,珍视学生独特体验,感受信任的力量,父爱的伟大,让课堂充盈着人性的光辉,流溢着生命的色彩!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感悟伟大的父爱,体会“父子俩”的“了不起”。2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重点学习朗读“激动”的语气。3感受殷殷父爱的同时,增强对父母的热爱之情。知识与技能:1认识十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通过读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读,让学生理解内容,体会出感情来,再反复朗读进入文中情景。根据不同人物的特点,用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感情,使学生明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这一道理。这样不仅让学生知道了“读”是学懂本文的关键,也是学习一切文章的主要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殷殷父爱的同时,增强对父母的热爱之情。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展现“父亲艰难地在废墟上挖了38小时”这一情景的第八自然段。2展现“阿曼达在废墟下坚持信念,鼓励同学”这一情景的相关段落。3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4理解这对父子为何了不起。教学难点1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2感受地震灾难,体验地震带给人心灵的巨大冲击。课前准备: 课前了解地震的知识。教师制作教学课件。教学过程:1、 由“地震”引入新课 1、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观看一段影片,看过之后,请大家谈谈你的感受。(播放唐山大地震影片片段) 2、刚才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发生大地震,房屋倒塌,伤亡无数,人民瞬间失去了家园和亲人,甚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3、是的, 大地震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刚才影片里的是1976年7月28日凌晨,我国唐山市发生的7.8级强烈地震,24.24万人死亡,83万人受伤;你还知道哪些重大的地震?(学生: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1994年1月17日的美国洛杉矶大地震)(教师课件出示震后废墟的图片) 4、教师小结,揭示课题。地震就是这样残酷,这样无情,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每一次灾难都显现着人性的光辉,同样,在美国洛杉机的一次大地震中,有一对父子也演绎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课件出示课题图片(板书:地震中的父与子)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之前老师已经请同学们下去预习,现在我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课件出示生字新词)2小组合作:两人一组互相检测生字词是否会读。3教师检测学生生字的掌握情况。(指名读词)4指名读课文,检测学生是否把课文读通顺、流利。(开火车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1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2汇报交流读书情况,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主要内容提示)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 ),抱着( )不顾劝阻,历经艰辛,经过( )小时的挖掘,终于在( )救出( )的故事。 四、自读感悟,体会人物形象和情感。(一)重点感受父子的“了不起”。1 教师导语: 地震按级别可分为微震: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有感地震:3-5级称有感地震;破坏性地震:5级以上称破坏性地震. 面临6.6级大地震这样的灾难,人类如同蚂蚁般渺小,生命在弹指间灰飞烟灭。可就是在这样的一场灾难中,这对父子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教师板书:了不起。)2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课件投影: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3课件出示自读提示:默读课文:从哪里可以看出这对父子“了不起”,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的旁边。4课件出示:品读课文,体会父亲的“了不起”。(112自然段)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到父亲爱的了不起?找出有关语句,体会父亲救助儿子过程中心理变化。估计学生会从以下几个着眼点来谈:(1)课文第二自然段中的“冲”字。这个“冲”字感受到了父亲迫切地希望看到他的儿子,他非常爱他的孩子。抓住了描写父亲动作的词来体会。点拨:“冲”是什么意思?这个“冲”字写出了父亲什么心情,(急切、迫切、着急、不顾一切)说明了什么?(爱他的儿子,不想失去儿子,儿子是他的一切(2)第三自然段中的“坚定”。学生自由品读,并谈自己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是一种怎样的力量使父亲如此坚定起来。(3)第五六自然段中父亲“挖”的动作。课件出示有关语句,学生思考: 为什么没人再来阻挡他?为什么人们判断他精神失常了?从父亲的回答中你读明白了什么?其他孩子的父母难道就不爱自己的孩子吗?他们为什么又都绝望地离开了? 直直的眼神是怎样的?从这眼神你感受到了什么?(4)第八自然段中的“时间长”。(5)第八自然段中父亲的形象描写: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5总结提升,感受“了不起”的父亲。 (1)回放画面:在这漫长的时间里,这位年轻的父亲,承受着肉体的伤痛和精神的重担,但他决不放弃。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这样做?(课件出示句子:“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板书句子) (2)体会内涵:从“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读出了父亲对儿子的爱;读出了父亲的自信和承诺;读出了的坚强,读出了父亲同生共死意愿)(3)引读:当他看到教学楼变成废墟,悲痛欲绝时,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 当人们都来阻挡他,让他放弃时,回响在他耳边的依然是这句话 当他孤军奋战,伤痕累累,就要倒下时,给他力量的还是这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4)品评父亲:过渡:这句话是支撑父亲的一盏心灯,在他的心底永远亮着!让父亲成为一座大山,伟岸坚强!此时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课件出示:这是一位( )的父亲。(二)赏析词句,感受儿子的“了不起”。1感受儿子更加勇敢的画面。找到描写儿子表现的句子,师生交流。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 在漆黑的瓦砾下,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爸爸妈妈,有的只是14个七岁的小伙伴1.阿曼达和同学们的反应会怎样?2.同学们会说些什么?3.阿曼达又会说什么?课件出示课文第16、23自然段。引导:小小年纪能有如此表现,真了不起!你觉得这一“让”,“让”出了什么?(安全、勇敢、先人后己的高尚品德、让出了生命、让出了他对父亲的信任。)2体会人物内心:想象漫长的30多个小时里,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3分角色读对话。过渡:儿子对父亲的长期信任已经成为支撑他面对灾难、坚持活下去的坚定信念。这一“让”,让的真不简单!来,让我们一起读读这段对话,把这对父子创造奇迹的那一幕完整地展现给大家。4品评儿子:课件出示:这是一位( )的儿子。(三)品味父子相见的幸福画面。1课件出示下面重点语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2指导朗读,体会情感。过渡:父亲对儿子爱的承诺,支撑自己不畏艰难,不分昼夜挖掘儿子,他是多么的坚定、坚韧;儿子因为父亲的爱的诺言,在危难中获得自信、变得勇敢。这对父子都因为记着爱的诺言,他们创造了奇迹,延续了幸福。这是一对多么了不起的父与子呀!五、拓展想象,升华亲情。课件出示:插入歌曲生死不离、父子相拥的插图学生想象:父子相拥的幸福时刻会说些什么?父亲:“( )”儿子:“( )”六、总结学法,体会写作方法1回忆一下刚才的学习过程,是怎样读懂这段话的?(抓住写父亲的语言、动作和外貌的语句,前后联系,展开合理的想像,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2体会写作方法(课件出示)读描写人物类的文章,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外貌等,仔细体味,来理解人物的品质。这是阅读写人的文章的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写人,也要学会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外貌去描写。七、情感升华、拓展延伸。1诵读描写父爱的小诗。课件出示:父爱2推荐书目:感悟父爱。课件出示这本书序的开头一句话: “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心痛,这个人就是父亲,这种爱就是父爱。”学生齐读。在感恩的心的旋律中,结束这节课的学习。作业:(课件出示)课后选择其中一项做一做。1和爸爸/妈妈的目光对视一分钟,你看到了什么?2观察爸爸/妈妈的背影,你想到了什么?3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你体会到什么?4更多的时候,父母的爱并不一定都是惊天动地的,它常常就藏在平凡的小事中。我们都在生活的点滴上,在细节上,在一言一行中感受着父母的爱!请你回忆生活中父母所做的,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却饱含深情的事,并且把这份爱珍藏在你的日记中。补充材料: 1994年1月17日凌晨美国洛杉矶西北部发生的这次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伤,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欣赏箜篌曲《春江花月夜》说课稿小学音乐花城版六年级上册-花城版
- 宠物医疗合同
- 2025年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案例与挑战报告
- 5.1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 说课稿-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货车压东西施工方案
- 2025-2032年新能源汽车出口至芬兰市场潜力分析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硬件配置与软件生态智能化解决方案报告
- 触电应急管理预案
- 保德应急预案公示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行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策略研究报告
- GB/T 25195.2-2025起重机图形符号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
- 任务二鞋带自己系(教案)-浙教版劳动一年级上册
- DB13-T2674-2018-危险化学品企业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及考核规范-河北省
- 工业互联网视角下的燃气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
- 大中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要求
- 大学美育-美育赏湖南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培训
- 动火作业施工方案5篇
-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讲练测专题提升Ⅳ动态电路中电功电功率变化问题(原卷版+解析)
- 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841无机化学考研真题
- 美学原理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