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I)卷.doc_第1页
河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I)卷.doc_第2页
河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I)卷.doc_第3页
河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I)卷.doc_第4页
河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根据拼音写汉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白(m) 胆(qi) (fi) 翠困 (f) A . 沫 怯 翡 乏B . 墨 怯 翡 乏C . 沫 怯 菲 乏D . 沫 怯 翡 伐2. (2分)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父亲老实厚道_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_,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A . 忍气吞声 莫名其妙B . 低眉顺眼 不知所云C . 低眉顺眼 莫名其妙D . 忍气吞声 不知所云3. (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将“营造”改为“打造”)B . 只有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句末加上“的生动局面”)C . 展望未来,亚洲再次站到了引领历史发展的前列,我们长于斯,生于斯,前途命运维系于斯。(将“长于斯”与“生于斯”互换位置)D .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六分之五,土地宽广,地域辽阔,是我国工农业原料的基地。(删去“地域辽阔”)4. (2分)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不管处境如何,积累自己总是没错。_,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_,成为专业高手;_,养成良好的体魄。这些积累会让你的生命变得有厚度。等到被机会选中那刻,自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然后开始一点一点释放能量。或坚持不懈的锻炼或训练自己的技能或博览群书思辨A . B . C . D . 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5. (8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为什么你努力一文不值B三十几岁的人了,靠着频频跳槽才做到了一个小组领导,因为专业太差几乎遭到了所有合作过的同事投诉。即便如此,老板在不让她通过转正这件事上仍有些犹豫:毕竟,她这么努力国人素来推崇努力,所以才有了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囊萤映雪这样的典故,和“书山有路勤为径”“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爱拼才会赢”这样的金句,好像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就算不成功,他人也必须抱有一份尊重,毕竟已经尽力了,也就无可指责。于是就有了一群为努力而努力的人,上学时他们睡得最少,上班时他们走得最晚,案头上的事情永远做不完,始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成绩却一般得不能再一般。你会发现,所谓的努力,不过是效率低下,把别人五分钟就能做好的事情用一个小时来完成,人为的抻长自己的生命,简言之就是不走心。这样的努力,不过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他们既不肯在“努力”前稍微动动脑子,做好规划,也不肯在“努力”无果后做好总结,吸取教训。他们很有西西弗斯的精神,不怕失败,对成功也并没有太强的渴望,非要在南墙上撞个头破血流,证明自己真的非常努力。努力当然是个好东西,但很多人在拿自己的实际行动侮辱这两个字。有些普世的价值观,反而容易教坏小孩子。我们接受的传统教育中,教人卖苦力的太多,教人动脑子的太少。蒲松龄说,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可是如果勾践只是靠努力,那还有西施什么事儿呢?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都是懒人,只是有些人表现在行动上,有些人表现在思考上。第一种是看得见的懒,第二种却成了人们眼中的努力勤奋。相比之下,我倒觉得第一种人成功机会还更大些,有时候一个人行动上懒了,如果又不想饿死,起码会在事前多动动脑子,为自己找出一条最好走的捷径。倒是第二种人,他们努力了一辈子,最后的标签也只是努力。爱迪生够不够努力?试验了几千次才发明了灯泡。不过我敢说,他要是每次都试同一种材料,就是再勤奋上一万倍,试验上一亿次也没用。后来他成功了,他们说他是天才。爱迪生也有一句金句,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这句话被无数人奉为经典,但是据说,这句话其实还有当年因为政治原因被删除的后半句:但那1%的天分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你以为缪斯女神会随意光顾一个懒惰的人吗,一个人只有非常努力,并且善于在努力中思考总结,才能频频迸发出灵感。那些你眼中做事毫不费力的人生赢家,他们比你努力一千倍,一万倍。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你以为自己付出的是努力,实际上只是体力。为什么人们把“勤奋”的王冠送给了蜜蜂而不是屎壳郎?并不是后者付出的体力少,而是前者的劳动结晶是蜂蜜。如果不能创造价值,你的努力一文不值。(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联系第段的内容,分析画线句子中的“不走心”指提是哪类人? (3)第段中,“努力”一词为什么加上引号? (4)作者认为世界上懒人分为哪几种?哪种懒人成功的机会大些? (5)第段的内容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6. (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2000余里,别了20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阿!这不是我20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我所记得的故乡_。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_。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_,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这祭祀,说是30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我家只有一个忙月(我们这里给人做工的分三种:整年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长年;按日给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种地,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的人家做工的称忙月),忙不过来,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1)将下面词语填入到文中的横线处。 A本也如此 B全不如此 C也就如此我所记得的故乡_。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_。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_,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2)此次回故乡“我”的印象如何?心情怎样? (3)用横线画出描写景物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 (4)选文各段主要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7. (20分)(2017辽阳)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山故有亭 , 世传以为叔子之所游止也。故其屡废而复兴者,由后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也。熙宁元年 , 余友人史君中煇以光禄卿来守襄阳。明年,因亭之旧,广而新之,既周以回廊之壮,又大其后轩,使与亭相称。君知名当世,所至有声 , 襄人安其政而乐从其游也。因以君之官,名其后轩为光禄堂;又欲纪其事于石,以与叔子、元凯之名并传于久远。君皆不能止也,乃来以记属于予。【注释】亭:这里指岘山亭。叔子:羊祜,字叔子,西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熙宁,宋神宗年号。光禄卿:主管光禄寺的官员。声:指好的声誉。(1)选出下列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山故有亭 公问其故B . 太守谓谁 此之谓失其本心C . 名之者谁 名其后轩为荣光祿堂D . 广而新之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2)将选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君皆不能止也,乃来以记属于予。(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乙】文第二段内容。 (4)【甲】【乙】两文中的“乐”分别表达了怎样思想感情? 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8. (6分)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B . 予谓菊,花之君子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隐逸者也。C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D .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斯是陋室,_。(刘禹锡陋室铭)造化钟神秀,_。(杜甫望岳)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 自古以来,中国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思乡情结。人们离开家乡的原因多种多样,而触发思乡之情也有不同的缘起。“_,_。(春夜洛城闻笛)”,客居异乡的诗人听到伤离惜别的曲调,勾起无尽的乡思;“_,_。(逢入京使)”,远赴边塞的诗人偶遇返京的使者,思乡之情奔涌而出,东望故园,怎不让人泪雨滂沱!五、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5分)9. (5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问题。【材料一】2018年10月25日,一对老人把自己儿子儿她告上法庭,要求其支付“带孙费”。2016年7月2017年6月,孙女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儿子儿媳未恰当履行抚养义务,最终,法院判决被告支付原告垫付的抚养费2600元。其实,所谓“带孙费”也并非照看孙女的劳务费,而是此前两位老人为孙女垫付的抚养费(如日常开支,幼儿园花费等)。【材料二】【材料三】“现在老年人因为隔代带养带出情绪问题的,还真不在少数。每天接诊的三四十个睡不着的老人中有三成都跟带孩子有关。”一家睡眼治疗中心的医生表示。数据显示在我国2岁半以下的儿童中,主要由祖辈照顾的比例达到60%70%,3岁以上占40%,老人成为带孩子“主力军”。只是出于慈爱之情的照看,未必能换来含馅弄孙的天伦之乐,恐怕也有许多劳苦和辛酸。这一现状折射出当下一些年轻人在经济和家务上双重“喷老”的问题。【材料四】在一次随机的街头采访中,30位老人里有17位老人表示自己是主动要求帮儿女带孩子,另外,有9位老人说是“被要求”帮忙带孩子。石家庄一位带孩子的姥姥在采访中表示,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小两口工作忙,很不容易。(1)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新闻内容。 (2)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材料二】的画面内容。 (3)针对以上材料,你们班举办了一场辩论会,辩题是“老人该不该要带孙费”。反方认为“老人不该要带孙费。因为老人帮子女带孩子,一是出于对孙辈的喜爱,二是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三是更能体谅到年轻人打拼不易。”作为正方的发言代表之一,你将如何反驳反方呢? 10. (10分)“24节气”申遗成功,但是“非遗可能死在博物馆中”却成为专家们的一大担忧。请紧扣材料,为动态传承“24节气”文化出谋划策。 材料一:2016年11月,“24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4节气有着2700年的历史,是气象“活化石”,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的申遗成功唤起了国人的文化自觉,中华文化又多了一项被世界认可的文化遗产。材料二:“冬至饺子夏至面”“清明风筝谷雨花”,诗意的节气概念已经成为民俗文化的有效载体,24节气集天文、历法、农事、民俗于一身,至今还深深影响着中国以及周边很多国家人民的生活。材料三:但是专家说,联合国有关公约不仅看重非遗的实践价值,也看重其创新传承,24节气可被记忆和品读,但创造性传承与发展却困难重重!自豪感固然需要,但文化背后的科学精神与科学信仰如何弘扬?网上把清明节译为Tomb - Sweeping Day(扫墓的日子),很明显,这个翻译并不准确,外语翻译和准确对外交流的问题能解决吗?公众到哪里、去向谁咨询学习非遗的有关知识?跟24节气有关的文化、旅游商品开发状况如何?中学生不喜欢这些古董文物怎么办?(采自中国行业资讯网等)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作文:以“那一刻,我泪流满面”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说真话,抒真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