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解读高考说明探寻备考策略 合肥一中胡茂松邮箱 humaosong402 2 2009年普通高考安徽卷 物理 考试说明 几经锤炼 现已公开发行 高考理科综合试卷是我省实施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次自主命题 其考核内容和要求均有重大变化 由此 广大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 2009年普通高考安徽卷 物理 考试说明 明确高考内容及要求 从而提高学生后期复习的效率 下面我来谈谈对高考说明的一些理解及对后期复习的一些看法 3 一 解读 2009年普通高考安徽卷 物理 考试说明 1 从试卷结构2 从能力要求3 从考试内容 二 探寻2009年物理备考策略1 选择题2 实验题3 计算题 4 一 解读 2009年2009年普通高考安徽卷 物理 考试说明1 明确考试说明的重要性 考试大纲是为课程标准实验省高考编制 各实验省可根据 考试大纲 的指导原则 结合本省高考方案和教学实际制定符合省的 考试説明 考试説明 是对 考试大纲 的进一步细化和解读 由此 考试大纲 及 考试説明 既是命题的依据又是考生复习的主要依据 5 2 从试卷结构角度看 理综试卷各科目的分值 物理110分 化学100分 生物90分 原则上各学科的试题只涉及本学科内容 不跨学科综合 题型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试卷结构1 试卷分第 卷和第 卷第 卷为物理 化学 生物三个科目的选择题 共20题 每题6分 共计120分 其中生物6道题 化学道7题 物理7道题 均为单项选择题 第 卷为物理 化学 生物三个科目的非选择题 2 组卷 试卷按题型 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 选择题在前 非选择题在后 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 选择题编排顺序是 生物 化学 物理 非选择题编排顺序是 物理 化学 生物 同一学科中不同试题一般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6 3 从能力要求角度看 历年高考对学生能力要求的考查 1 理解能力2 推理能力3 分析综合能力4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5 实验能力 7 关于能力考查要求的理解 在考查知识的同时 注重考查能力 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 通过考查知识来鉴别考生的能力高低 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这些能力要求是根据高等学校招生的基本要求 考虑中学生经过中学阶段的学习所能达到的能力程度来制定的 同时 还要考虑到高考中能够实现 考试大纲 中对知识内容层次的要求是根据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学习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界定的 这种界定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知识内容要求的能力层次都是最低的 8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 能力和科学素养 着重理论联系实际 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 注重物理知识在生产 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培养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促进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课程目标的实现 9 今年高考说明对学生能力要求的考查改为 1 学习能力能正确理解物理概念 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及其适用条件 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 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 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 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理解能力 10 2 应用能力首先表现为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研究 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 物理过程和情境 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 能够把一个较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简单问题 化整为零 各个击破 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其次是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 条件 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 推理能力 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 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的表达出来 再者能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 进行推导和求解 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 能运用几何图形 函数图像进行表达 分析 分析综合能力 11 物理学是一门精确科学 这反映在与数学间的密切关系方面 高考试题的解答 不仅对几何 三角 代数 解析几何等有一定程度的要求 对像极限 微元等思想也有初步的要求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12 例 08四川 如图 一半径为r的光滑绝缘半球面开口向下 固定在水平面上 整个空间存在匀强磁场 磁感应强度方向竖直向下 一电荷量为q q 0 质量为m的小球p在球面上做水平的匀速圆周运动 圆心为o 球心o到该圆周上任一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0 为了使小球能够在该圆周上运动 求磁感应强度大小的最小值及小球p相应的速率 重力加速度为g 13 解析 据题意 小球p在球面上做水平的匀速圆周运动 该圆周的圆心为o p受到向下的重力mg 球面对它沿op方向的支持力n和磁场的洛仑兹力f qvb 式中v为小球运动的速率 洛仑兹力f的方向指向o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由 式得 由于v是实数 必须满足 0 由此得b 磁感应强度大小的最小值为 14 例 06江苏 如图所示 顶角 45 的金属导轨mon固定在水平面内 导轨处在方向竖直 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 一根与on垂直的导体棒在水平外力作用下以恒定速度v0沿导轨mon向左滑动 导体棒的质量为m 导轨与导体棒单位长度的电阻均匀为r 导体棒与导轨接触点的a和b 导体棒在滑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导轨良好接触 t 0时 导体棒位于顶角o处 求 1 t时刻流过导体棒的电流强度i和电流方向 2 导体棒作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外力f的表达式 3 导体棒在o t时间内产生的焦耳热q 4 若在to时刻将外力f撤去 导体棒最终在导轨上静止时的坐标x 15 例 一倾角为 45 的斜血固定于地面 斜面顶端离地面的高度h0 1m 斜面底端有一垂直于斜而的固定挡板 在斜面顶端自由释放一质量m 0 09kg的小物块 视为质点 小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0 2 当小物块与挡板碰撞后 将以原速返回 重力加速度g 10m s2 在小物块与挡板的前4次碰撞过程中 挡板给予小物块的总冲量是多少 16 3 探究能力 实验能力 首先表现在实验方面 即要求能独立完成表1中所列实验 明确实验目的 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 能控制实验条件 会使用仪器 会观察 分析实验现象 会记录 处理实验数据 并得出结论 这是实验的基本技能 并能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 其次表现在能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并制定解决方案 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 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 包括简单的设计性试验 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搜集证据 评估交流等 17 例 某实验小组探究一种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 现有器材 直流恒流电源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输出的电流恒定 电压表 待测热敏电阻 保温容器 温度计 开关和导线等 1 若用上述器材测量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 请你在图9的实物图上连线 2 实验的主要步骤 正确连接电路 在保温容器中注入适量冷水 接通电源 调节并记录电源输出的电流值 在保温容器中添加少量热水 待温度稳定后 闭合开关 断开开关 重复第 步操作若干次 测得多组数据 3 实验小组算得该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阻值 并据此绘得图10的r t关系图线 请根据图线写出该热敏电阻的r t关系式 r t 保留3位有效数字 18 例 2008山东卷 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两位发现 巨磁电阻 效应的物理学家 材料的电阻随磁场的增加而增大的现象称为磁阻效应 利用这种效应可以测量磁感应强度 若图甲为某磁敏电阻在室温下的电阻 磁感应强度特性曲线 其中rb r0分别表示有 无磁场时磁敏电阻的阻值 为了测量磁感应强度b 需先测量磁敏电阻处于磁场中的电阻值rb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 19 1 设计一个可以测量磁场中该磁敏电阻阻值的电路 在图乙的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 磁敏电阻及所处磁场已给出 待测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约为0 6 1 0t 不考虑磁场对电路其他部分的影响 要求误差较小 提供的器材如下 a 磁敏电阻 无磁场时阻值r0 150 b 滑动变阻器r 全电阻约为20 c 电流表a 量程2 5ma 内阻约30 d 电流表v 量程3v 内阻3k e 直流电源e 电动势3v 内阻不计f 开关s 导线若干 20 2 正确接线后 将磁敏电阻置入待测磁场中 测量数据如下表 根据上表可求出磁敏电阻的测量值rb 1500 结合图甲可知待测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0 90t 3 试结合图甲简要回答 磁感应强度b在0 0 2t和0 4 1 0t范围内磁敏电阻阻值的变化规律有何不同 4 某同学查阅相关资料时看到了图丙所示的磁敏电阻在一定温度下的电阻 磁感应强度特性曲线 关于纵轴对称 由图线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21 答案 l 如右图所示 2 15000 90 3 在0 0 2t范围内 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非线性变化 或不均匀变化 在0 4 1 0t范围内 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线性变化 或均匀变化 4 磁场反向 磁敏电阻的阻值不变 22 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 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 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 同时 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的过程 因此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自能力的考查中 23 4 从考试内容角度看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的要求掌握的程度 在知识内容表中用罗马字 标出 其含义如下 对所列知识要了解其内容及含义 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 与课程标准中的 了解 认识 知道 相当 一般只要求 知其然 不要求 知其所以然 只要求考生定性地 初步地理解其含义 定性地知道它与有关知识的联系 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 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 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 综合 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与课程标准中的 理解 和 应用 相当 24 例如 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在 知识内容表 的要求是不同的 弹性势能的标记为 重力势能的标记为 两者的最大区别是 对弹性势能只要求知道发生弹性形变的过程中 弹性势能会释放出来 不要求知道关系式 对重力势能的要求是必须知道其数学表达式 并能通过计算重力做功来确定重力势能的变化 虽然用 标记的知识一般限定于定性介绍 对这部分知识的考查要求比较低 但是在各种题型中 尤其是在高分值的综合性试题中 都有可能涉及到该标记的知识 只是对该知识的考查要求仅限于 标记的要求 25 例 05全国卷 如图 质量为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的物体b相连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a b都处于静止状态 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 一端连物体a 另一端连一轻挂钩 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于伸直状态 a上方的一段绳沿竖直方向 现在挂钩上升一质量为的物体c并从静止状态释放 已知它恰好能使b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 若将c换成另一个质量为的物体d 仍从上述初始位置由静止状态释放 则这次b刚离地时d的速度的大小是多少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26 例 08年重庆卷24 题24图中有一个竖直固定在地面的透气圆筒 筒中有一劲度为k的轻弹簧 其下端固定 上端连接一质量为m的薄滑块 圆筒内壁涂有一层新型智能材料 er流体 它对滑块的阻力可调 起初 滑块静止 er流体对其阻力为0 弹簧的长度为l 现有一质量也为m的物体从距地面2l处自由落下 与滑块碰撞后粘在一起向下运动 为保证滑块做匀减速运动 且下移距离为时速度减为0 er流体对滑块的阻力须随滑块下移而变 试求 忽略空气阻力 1 下落物体与滑块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2 滑块向下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3 滑块下移距离d时er流体对滑块阻力的大小 27 28 29 例 08全国卷 已知o a b 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 ab间的距离为li bc间的距离为l2 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 沿此直线做匀速运动 依次经过a b c三点 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 求o与a的距离 30 解析 设时间间隔为t 则 31 08江苏卷 如图所示 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各系一个小球a和b 跨在两根固定在同一高度的光滑水平细杆上 质量为3m的a球置于地面上 质量为m的b球从水平位置静止释放 当a球对地面压力刚好为零时 b球摆过的角度为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90 b 45 c b球摆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 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d b球摆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 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一直增大 32 08江苏 抛体运动在各类体育项目中很常见 如乒乓球运动 现讨论乒乓球发球问题 设球台长为2l 网高h 乒乓球反弹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 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 方向相反 且不考虑乒乓球的旋转和空气阻力 设重力加速度为g 1 若球在球台边缘o点正上方高度为h1处以速度v1水平发出 落在球台的p1点 如图实线所示 求p1点距o点的距离x1 2 若球在o点正上方以速度水平发出 恰好在最高点时越过球网落在球台的p2 如图虚线所示 求的大小 3 若球在o正上方水平发出后 球经反弹恰好越过球网且刚好落在对方球台边缘p3 求发球点距o点的高度h3 33 34 35 36 例 07广东 如图15 a 所示 一端封闭的两条平行光滑导轨相距l 距左端l处的中间一段被弯成半径为h的1 4圆弧 导轨左右两段处于高度相差h的水平面上 圆弧导轨所在区域无磁场 右段区域存在磁场b0 左段区域存在均匀分布但随时间线性变化的磁场b t 如图15 b 所示 两磁场方向均竖直向上 在圆弧顶端 放置一质量为m的金属棒ab 与导轨左段形成闭合回路 从金属棒下滑开始计时 经过时间t0滑到圆弧顶端 设金属棒在回路中的电阻为r 导轨电阻不计 重力加速度为g 1 问金属棒在圆弧内滑动时 回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是否发生改变 为什么 2 求0到时间t0内 回路中感应电流产生的焦耳热量 3 探讨在金属棒滑到圆弧底端进入匀强磁场b0的一瞬间 回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37 38 39 例 图为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图 图中 v为电压表 内阻为4000 ma为电流表 内阻为50 e为电源 r为电阻箱 rx为待测电阻 s为开关 l 当开关闭合后电压表读数u l 6v 电流表读数i 2 0ma 若将作为测量值 所得结果的百分误差是 2 若将电流表改为内接 开关闭合后 重新测得屯压表读数和电流表读数 仍将电压表读数与电流表读数之比作为测量值 这时结果的百分误差是 百分误差 40 1 05年江苏卷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 他先测出不挂砝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 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砝码 并逐个增加砝码 测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 所得数据列表如下 重力加速度g 9 8m s2 1 根据所测数据 在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x与砝码质量m的关系曲线 2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以判断 在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 这种规格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 m 41 本题考查了这样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 根据测量数据画图像的技能 并在此基础上考查对图象物理意义的理解 二 考查对弹簧性质的了解及对胡克定律的理解 42 08理综北京卷 某同学和你一起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k 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 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 当弹簧自然下垂时 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 弹簧下端挂 个50g的砝码时 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1 弹簧下端挂两个50g的砝码时 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 挂七个50g的砝码时 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7 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已测出的6个值 其中有两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 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和 测量记录表 实验中 l3和l7两个值还没有测定 请你根据上图 2 中将这两个测量值填入记录表中 43 为充分利用测量数据 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 分别计算出了三个差值 d1 l4 l0 6 90cm d2 l5 l1 6 90cm d3 l6 l2 7 00cm请你给出第四个差值 d4 cm 根据以上差值 可以求出每增加50g砝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 l l用d1 d2 d3 d4表示的式子为 l 代入数据解得 l cm 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k n m g取9 8m s2 可根据d1 l4 l0 6 90cm d2 l5 l1 6 90cm d3 l6 l2 7 00cm总结出求解差值d的方法 得 d4 l7 l3 7 20cm 44 用平均值的方法得 本题所用方法实质为 由此可看出 1 式准确程度只决定于l7和l0 而 2 式各次测量值都参与了求平均值 误差要小一些 45 实验考查一般有三种类型 1 对课本实验的掌握情况2 课本实验的拓展 能力要求上有综合性能力 高于课本实验 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要有尊重实验结果的科学态度 不能照搬某些结论 3 设计性实验 这些实验的背景 题材不是大纲 课本 标题上的实验 但实验原理 要求 实验技能和方法还是课本上的 考查学生运用教材中的知识和方法处理新实验能力 46 二 备考复习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 选择题方面 高考物理选择题的特点是 试题难度不大但概念性强 因此 对选择题的备考 我们要力求做到 1 明确物理概念 知识不清就不可能正确求解 2 复习要全面 不仅要复习物理学的主干知识 而且要关注平时容易忽视的内容 如 演示实验 课外小实验 课本上的一些插图 课外阅读材料等 要看看还有哪些知识拐角没有复习到 虽然高考物理只有几道选择题 但我们不能有任何的侥幸心理 任何的偏废或侥幸都有可能在高考中出现盲点 导致失分 47 3 在明确物理概念的前提下 熟练掌握求解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可以提高解题速度 求解选择题有 理想模型法 等效法 极限法 临界问题法 守恒法 假设法 图像法 估算法 整体法与隔离法 特值法等等 不过我们也不要太迷信求解选择题的所谓巧法 常言说熟能生巧 只有物理知识明确 解题方法熟练 才能针对具体问题运用某些巧法 因此 备考复习中要适当做题 并通过做题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 从而在高考中正确快捷地求解问题 4 要记住平时解题时得出的解题结论 物理常数 生活常识等 如 天体运行速度的表达式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半径表达式 地球半径r 地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g 等等 这样可以求解相应问题时拿来就用提高解题速度 48 2 实验题方面 近年高考物理实验试题基本上是 大拖小 第一题为选择题或填空题 其分值低 难度较小 主要考查实验仪器的读数 学生分组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 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实验注意事项等等 第二题一般为设计性 或探究性 试题 它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 是学生实验的延伸 变形或整合 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解决新问题 这道试题能否做好往往决定高考物理能否得高分 49 对实验题的备考要做到 1 要知道刻度尺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 秒表 电流表 电压表 多用电表等多种测量仪器的读数方法 尤其要知道它们的估计值在那一位 2 对每一个学生分组实验 都要知道其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示意图或电路图 实验步骤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实验注意事项 可以先列出一个表再一个个过关 也有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卡片帮助复习 3 要系统归类整个高中物理中的演示实验 物理学史上的重要实验 知道实验解决了什么问题 得出了什么重要结论等 50 4 对实验设计类试题 解答设计型实验试题 首先必须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 在此基础上 再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 1 明确实验目的 以把握实验设计的大方向 面对新颖的实验情景 我们首先应做到的是 通过分析试题 明确该实验设计是要解决什么问题 是测量什么物理量 还是验证什么物理规律 还是探索什么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2 围绕实验目的 广泛联系物理知识和实验方法 从而确定实验原测量理 并进而推导出实验计算表达式 例如 要求测量电阻的阻值 我们就应联系到与电阻有关的物理规律 如 欧姆定律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等 当然 设计型实验试题中往往有实验器材等方面的条件限制 此时 我们要敢于打破传统观念的约束 以新的角度来审视试题 51 3 依据实验原理 确定实验方案 确定实验方案应遵从 可行 简便 精确 的原则 所确定的方案要能实现实验目的 有些实验可以有不同的方案 此时 我们应进行比较 采用实验步骤少 测量数据少 使得整个实验过程显得简洁的方案 同时 我们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还应尽量减少由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或测量者而造成的误差 力求测量数据的精确 实验设计往往与实验器材的选择相联系 4 解答设计型实验试题 还应善于将陌生的实验情景转化为物理模型 并尽量与基础实验 包括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 和已有知识相联系 尽量将一个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 常见的问题 以使问题化难为易 5 根据实验方案 拟定实验步骤 以及应记录哪些数据和任何处理实验数据等 52 6 解答电学实验试题必须做到 六会 a 会电学仪表的读数 b 会实验器材的选取 c 会实验电路的设计 d 会实际电路的连线 e 会实验步骤的排序 53 f 会实验数据的处理 对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必须掌握以下三种方法 1 公式法 将实验数据直接代入相关的公式 方程以求得结果 2 列表法 将实验数据列成表格 表示出相关物理量的对应关系 这种方法便于随时检查测量结果的合理性 及时发现和分析问题 找出各物理量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求出经验公式等等 3 图像法 将实验数据在相应坐标上标点 连线 直线或曲线 进而通过图线作进一步的分析 以得出实验结果 图像法是处理实验数据的常用方法 其优点在于它可以直观 准确 简便地反映出两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找出其中的对应函数关系 并根据图像的斜率 面积 截距等比较简便地得出结果 54 3 计算题方面 由于 理综 试卷对题量的限制 理综 试卷中单纯某一知识点的物理试题已极为少见 多是将几个知识点结合起来构成综合试题 这一点在计算题中极为突出 对物理综合试题的备考 我们应力求做到 1 树立解题信心 物理综合试题不等于物理难题 我们决不能被复杂的过程和新颖的情景所吓倒 2 要善于通过对试题的分析 将复杂的物理情景 分解为若干个单元的物理过程 将一个综合性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单元的小问题 再对各小问题分别列式 即通过对试题的 大题小做 各个击破 来加以求解 3 通过分析试题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并注意题中的隐含因素 55 三 一些值得注意的物理试题1 选择题 a 明确力的产生条件 及力合成与分解的基本方法 例1 如图所示 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 在力f作用下 a b保持静止 物体a的受力个数为 a 2b 3c 4d 5 56 例2 如图所示 轻绳oa ob共同吊起质量为m的重物 此时oa ob绳上的拉力分别为f1 f2 现保持b点不动 将a点向左移至点 则两绳上的拉力分别为f1 f2 下列关于f1与f1 f2与f2 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1 f1b f1 f2d f2 f2 57 b 明确运动学概念 注意位移与路程 速度与速率等概念的区别 特别要注意各物理量的矢量性 例3 某同学手提弹簧秤 弹簧秤下端挂一质量为2 0kg的物体 当手在竖直方向运动时 弹簧秤的示数始终为16n 如果从手的速度大小为1 0m s时开始计时 则经过1 0s 手在竖直方向通过的路程可能是 g取10m s2 a 0b 0 5mc 1 0md 2 0m 58 例4 一质点运动的速度 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其v t图线是一条正弦曲线 则质点在0 4秒内 a 一定做曲线运动b 可能做曲线运动 也可能做直线运动c 质点在t 0 2 4s时刻的加速度最大d 质点在t 1 3s时刻的加速度最大 59 c 天体运动问题是历年必考试题 这类试题联系实际 取材广泛 但实际上万变不离其综 我们掌握以下几点 1 万有引力公式 2 开普勒定律 3 星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 4 天体沿圆轨道运行速度 5 地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g 地球半径r 同步卫星等一些常数 天体运动问题一般均可解决 在后期复习中 要善于将天体运动问题与平抛运动 动量 能量知识结合起来 并能由物理常数进行合理估算 请看例题 60 例5 在 神七 任务完成后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下一步将重点突破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 为建空间实验室做准备 我国将于2010年 2011年底发射 天宫一号 目标飞行器 若 天宫一号 做圆周运动是距地面的高度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天宫一号 的发射速度小于7 9km sb 天宫一号 的运行速度大于7 9km sc 天宫一号 的运行周期大于24hd 天宫一号 的加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加速度 61 例6 神舟七号 飞船于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 于北京时间26日凌晨4时零5分 神舟七号 飞船成功变轨 由近地高度约200公里 远地高度约347公里的椭圆轨道进入高度约343公里的圆形轨道 飞船在完成了各项太空飞行任务后于北京时间28日17时成功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落场 标志着 神舟七号 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下面关于 神舟七号 飞船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神舟七号 的发射时间定于9月25日晚上21时10分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保证飞船一入轨就正好对着太阳 这对飞船太阳能帆板的打开并正常运行是很有利的 b 神舟七号 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三名宇航员的太空飞行并释放一颗伴飞小卫星 c 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是不守恒的 d 飞船在圆形轨道上运行时 宇航员在一昼夜内约能看到10次日出 62 d 电场中 电势 电势差 电势能 电势能的改变等概念很容易混淆 这些概念要明确 同时 电场线 等势面 电荷运动轨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场强与电势差之间的联系也值得我们注意 例9 一负点电荷仅受电场力的作用 从电场中的a点运动到b点 在此过程中电荷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设a b两点的电场强度为ea eb 该电荷在a b两点的电势能为ea eb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 ea等于ebb ea可能等于eb 也可能大于eb或小于ebc ea一定大于ebd ea一定小于eb 63 e 电路参量的动态分析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及推力能力 这类试题值得注意 例7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 闭合电键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上滑动时 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 电表的示数分别用i u1 u2和u3表示 电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 i u1 u2和 u3表示 下列比值中正确的是 a u2 i变大 u2 i变大 b u2 i变小 u2 i不变 c u3 i变小 u3 i不变 d u1 i不变 u1 i不变 64 例8 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连接一只交流电流表 副线圈接入电路的匝数可以通过滑动触头q调节 如右图所示 在副线圈两输出端连接了定值电阻ro和滑动变阻器r 在原线圈上加一电压为u的交流电 则 a 保持q的位置不动 将p向上滑劝时 电流表的读数变大b 保持q的位置不动 将p向上滑动时 电流的读数变小c 保持p的位置不动 将q向上滑动时 电流表的读数变大d 保持p的位置不动 将q向上滑动时 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65 原子物理问题是历年必考试题 历年高考常考查汤姆生发现电子 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及卢瑟福的原子模型 玻尔的原子理论 四类核反应方程 三种射线的实质与作用 穿透能力 电离作用 质量亏损与质能方程以及原子物理在实际生活及科技上的应用等内容 我们要在理解上述知识的基础上 关注知识的结合点与延伸 如 将玻尔原子理论与库仑定律 圆周运动相结合 将原子核反应与带电粒子在电场 磁场中的运动知识相结合 同时关注原子物理知识中的物理学史问题 原子核反应堆问题等 迎考复习时要按时间顺序构建知识网络 66 例9 根据玻尔原子模型 核外电子在第一和第三可能轨道上的 a半径之比为1 3b速度之比为3 1c周期之比为3 1d动能之比为9 1 例10 放射性探伤是利用 a 射线的电离本领 b 射线的带电性质 c 射线的贯穿本领 d 放射性元素的示踪本领 67 例11 在匀强磁场中 一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发生衰变 放出一个粒子后变为另一新原子核 为此拍得如图所示两个相切的圆形径迹的照片 则 a 图甲为发生 衰变的照片 其中大圆为 粒子的径迹b 图甲为发生 衰变的照片 其中大圆为电子的径迹c 图乙为发生 衰变的照片 其中大圆为 粒子的径迹d 图乙为发生 衰变的照片 其中大圆为电子的径迹e 匀强磁场垂直于纸面向里 68 例12 静止的镭核发生 衰变释放出的 粒子的动能为e0 假设衰变时释放的能量全部以动能形式释放出来 则在衰变过程中质量亏损为 a b c d 69 2 实验题 a 注意实验基本技能的考查例13 在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实验中 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记录小车做匀变速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 在纸带上选择0 1 2 3 4 5的6个计数点 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纸带旁放着带有最小分度毫米的刻度尺 零点跟 0 计数点对齐 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 3 5跟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 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 2 的瞬时速度为v2 m s 小车的加速度是a m s2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70 b 注意试题的开放性 例14 根据误差产生来源的不同 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请你写出高中物理实验中测量结果出现系统误差的其中一个实验 此实验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关系为测量值真实值 填 或 号 有一种游标卡尺 它的游标尺上有50个小的等分刻度 其总长度为49mm 现用这种游标卡尺测量某物体长度 则测量结果最多为位有效数字 71 c 对电学实验试题 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要善于将陌生的物理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 72 例15 为了探究 3v 0 2a 小灯泡的电功率随通过小灯泡电流变化的规律 某同学测量了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实验室可以提供的器材如下 直流电源e 电动势约4v 内阻可不计 电流表a 量程为0 0 3a 内阻约0 5 电压表v 量程为0 3v 内阻约20k 滑动变阻器 阻值0 10 额定电流2a 滑动变阻器 阻值0 200 额定电流1 5a 电键s及导线若干 实验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u v00 200 501 001 502 002 503 00i a00 050 100 150 180 200 210 22a 实验中应选择的滑动变阻器为 填写仪器符号 b 根据以上条件在虚线框中画出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图 并在图中标出器材的符号 c 该同学猜想小灯泡电功率p与i2成正比 请你在坐标纸上画出小灯泡的有关的物理图像 要求标出坐标轴上物理量的符号 单位及刻度 并画出相关图线 并说明小灯泡电功率p与电流i的二次方成正比 或不成正比 的原因 73 例16 甲 乙两同学使用完全相同的器材用伏安法测量同一未知电阻的阻值 给定器材为 待测电阻 电流表a 量程0 5ma 内阻约为10 电压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科技推广与示范作用
- 印刷行业现状
- 医学实验设计预案
- 决策树算法空间复杂度计算规定
- 园艺技巧大揭秘让你成为花园达人
- 如何在孩子身上培养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 资深教师教育心得体会及教学反思汇编
- 小学数学阶段性测试卷集合
- 医院护士轮班调度管理方案
- 英语单词重音规律判定方法总结
- 2024-2025年中国中小银行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规划研究建议报告
- 2024至2030年网络安全预警系统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成人高考政治(专升本)考试题库
- 《LOGO标志设计》课件
- 设计经理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央企)2024年
- 土方出土合同模板
- 水库周边绿化养护方案
- 井下皮带运输机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 2023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4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 NB-T32042-2018光伏发电工程建设监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