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明治维新精品课件人教新课标选修1.ppt_第1页
高中历史:明治维新精品课件人教新课标选修1.ppt_第2页
高中历史:明治维新精品课件人教新课标选修1.ppt_第3页
高中历史:明治维新精品课件人教新课标选修1.ppt_第4页
高中历史:明治维新精品课件人教新课标选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你认识他们吗 他们两个在日本近代化的道路上究竟起了什么作用 明治维新 1868 1873年 圣人南面听天下 向明而治 周易 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 诗经 第15课明治维新 学习目标 1 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 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 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 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1 幕府统治出现危机 内 国内危机 一 明治维新的背景 1 政治 2 经济 重农抑商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 外交 闭关锁国落后世界大趋势 幕藩体制 四民不等 阶级矛盾激化 4 文化 洋学的传播 2 在以上背景中 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 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封建专制统治的严重阻碍 2 西方列强的殖民入侵 1853年培里叩关 黑船事件 3 国内要求改革的呼声 4 明治新政府建立 政权保障 改革条件日趋成熟 尊王攘夷 1860 1864 武装倒幕 1867 1868 五条誓文 的施政纲领 外 民族危机 天皇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朝庭设在京都 实权在将军手中 政府设在江户 东京 公元1192年到1867年 日本历史上是实行军事封建统治的 幕府政治 时期 经历三大幕府的统治 一 镰仓幕府 1192 1333年 二 室町幕府 1336 1573年 三 德川幕府 1603 1867年 日本的幕府时代 德川家康 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 幕府时代 日本的等级身分制 天皇 傀儡 将军 大名 武士 农工商 士 江户时代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 天皇 将军 大名 武士 只是傀儡 毫无实权 新兴地主 商人 农民 城市平民 有些从事工商业 经济状况恶化不满情绪增强 经济实力增强政治权利较少 生活日益贫困进行反抗斗争 幕府已成为众矢之的 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将军与大名都养着自己的家臣即武士 武士从将军或大名那里得到封地和禄米 但必须效忠将军或大名 这些武士一般是职业军人 拥有佩刀特权 他们构成了幕府统治的基础 从而形成了由幕府和藩构 日本武士 成的封建统治制度即幕藩体制 德川幕府为了从思想意识上培养武士这个支柱 大力宣扬武士应具有忠 义 勇的 武士道 精神 使武士为其效力和卖命 日本幕府时期的武士 江户时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尖锐 锁国时代日本和中国清朝设置了几条对外通商的道路 日本幕府的锁国政策和中国清朝有何不同 德川齐昭 思考 1862年日本派往荷兰学习的留学生 黑船驶抵浦贺港 1853年培里舰队登陆 1853年 浦贺港 日美亲善条约 民族危机 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培理 佐久间象山 吉田松阴 吉氏双璧 高杉晋作 久坂玄瑞 伊藤博文 三千年来独立不羁之大日本 一旦受人羁缚 有血性者岂能忍视乎 吉田松阴 西南强藩 四大强藩 长州 萨摩 肥前和土佐 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 该图现藏于日本东京圣德纪念绘画馆 1867年 萨摩 长州等藩组成讨幕联盟 策划武力讨幕 与此同时 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席卷包括京都等大城市在内的幕府管辖区 幕府统治摇摇欲坠 在此情况下 德川庆喜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 1867年10月24日他假意向朝廷提出辞职 将政权交还天皇 称为大政奉还 挟天皇以倒幕 明治天皇睦仁 1852 1912 明治天皇名睦仁 1867年继承皇位 1868年改年号为明治元年 在位时期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日本完成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1868年1月3日 西南各诸侯率兵包围皇宫 解除德川幕府驻后宫警卫队的武装 他们簇拥着年少的明治天皇 召开御前会议 宣布 王政复古 大权全归天皇掌握 明治天皇随即颁布诏书 决定建立由他领导的新的中央政府 并委派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这些改革派主管政事 西乡隆盛 京都 东京 江户 迁都 1868年 五条誓文一 广兴会议 万机决于公论 二 上下一心 盛行经纶 三 官武一途以至庶民 各遂其志 务使人心不倦 四 破历来之陋习 基于天地之公道 五 求知识于世界 大力振兴皇基 探究 五条誓文 体现明治政府怎样的改革决心 稳定大名 公卿 便于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 发展资本主义政治 经济 废除等级身份制 放弃攘夷口号 与外国交往 学习西方科技文化 方针正确 长州 萨摩等藩 采取割据富强的方针 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对外较为缓和 民众支持群众基础 打破身份制 得到下层民众的支持 政治优势 利用年轻的天皇倒幕 取得政治上的优势 此外还有 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 客观原因等 思考 日本倒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倒幕运动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1 领导阶层 中下级武士具备了军事和政治等方面的素质 而且力量很大 2 斗争目标 幕府统治危机重重 已经失去民心 4 经济基础 以长州 萨摩等强藩为根据地 并进行了富国强兵措施 什么叫明治维新 推翻幕府统治后 明治政府一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天皇为首的新政权 另一方面 求知识于世界 向西方国家学习 积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力争实现民族振兴 摆脱外来压迫 建立近代化的国家 历史上称为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明治政府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 我们怎样认识这些措施 二 明治维新的内容 一 目的 三 内容 1 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2 实现民族振兴3 摆脱外来压迫4 发展资本主义 二 特点 破旧 和 立新 脱亚入欧 加强中央集权 废除等级制度 颁布宪法 最先进行 为推行其它改革 实现富国强兵 奠定了坚实基础 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确立君主立宪制 1 政治领域 政体革新 原因内容影响实质 政体 土地改革 发展重点 基础行业 直接借鉴 扶植民企 私人资本 重视科技和人才 殖产兴业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掀起了工业革命的热潮 仅用30年时间 就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2 经济领域 殖产兴业 教育改革 确定国民皆学方针 a 改革教育内容 儒学 自然科学b 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小 中 大学 介绍西学 掀起了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 重视传播 发展新闻出版事业 社会习俗 提倡衣食住行的欧洲化 打破等级制度取得显著成果 吸收了西方思想文化和习俗 改变了落后愚昧 东方伏尔泰福泽谕吉影响巨大 3 思想文化 文明开化 近代日本海军 4 军事 建立军队为对外扩张创造条件 1 实行义务兵役制 建立常备军 皇军 2 武士道教育 尚武 忠君 3 设立军事院校 第一步征服中国的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征服中国的满蒙地区第四步征服中国内地第五步征服世界 大陆政策 1872年 日本迫使琉球国王宣布自己是日本的藩属 1874年 日本入侵台湾 1876年 日本入侵朝鲜 签订 江华条约 1879年 日本吞并了琉球 把它变成冲绳县 1894年 1895年 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签订 中日甲午战争后 中国给日本的赔款按当时日元计算 加上利息 共计3 6亿日元 这相当于当时日本4年的国家预算额 它是按照军事费用84 7 皇室费用5 5 教育基金2 8 及其他部分来分配的 这笔赔款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 壮大了日本的军事实力 巩固了天皇制 发展了教育 在促进日本社会发展的同时 又促使其进一步加紧侵略扩张 中日甲午战争 三 评价 1 性质 天皇政府推行的旨在巩固统治 维护独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或者说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2 历史作用 意义 进步性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 是日本走上近代化 资本主义 道路的标志 体现在 p99 经济 政治 文化 影响 2 积极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 是日本走上近代化 资本主义 道路的标志 经济 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 政治 结束了封建割据状态 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 文化 传播了西方近代思想文化 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国际 摆脱了民族危机 跻身世界强国行列 为亚洲近邻提供了启迪和经验 对中国的戊戌变法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 请你谈谈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内部条件背景 准备过程 内容 外部条件 1 内部条件1 背景 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2 准备过程 倒幕派实力较强 有自己的武装 得到天皇和西南四强藩的支持 3 内容 制定和实施了全面的 行之有效的措施 4 西学的传播与影响 2 外部条件 日本又有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明治维新时 世界处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 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尚未到来 西方列强侵略矛头主要指向中国 加上亚洲民族运动的兴起 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牵制了西方列强的势力 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3 局限性 p99 保留大量封建残余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成为亚洲和平的新威胁 经济 地主土地所有制制约工业发展 政治 藩阀依然长期垄断政权 议会形同虚设 人民没有民主权利 人民没有民主权利 文化 愚民政策和天皇崇拜思想的根深蒂固 国际 加入侵略的行列 给亚洲国家带来灾难改革的局限导致日本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富国强兵 日本 殖产兴业 中央集权 文明开化 世界強國 废除不平等条约 明治政府目标 废藩置县 东京 京都 大阪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三府七十二县 县 县 县 县 下面哪个阶级对新政府最有威胁 武士 农民 工人 商人 四民平等 废除武士特权 带刀者斩 明治时期的枢密院会议 大日本帝国宪法 颁布仪式 1889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和 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1871年日本使节赴欧美进行了为期1年10个月的考察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纺纱厂 日本早期的铁路 1869年 日本建造的第一艘轮船 孝明丸 一般称为 横滨丸 从筑地驶往横滨 1872年 三井银行的前身 三井兑换店成立 富冈缫丝厂 彩色印刷风俗画的木版画 于明治5年 1872年 由明治政府为实现日本的近代化而第一次成立的制纱厂 富冈制纱厂女工学习场面画 明治维新时期学校教学情景 明治时期 日本确立了 和魂洋才 的教育原则 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日本旧的忠于天皇思想 同时又要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明治时期的日本课堂情景 明治时期的乡村学童 1877年 日本东京大学成立 1871年 日本最早的日报 横滨每日新闻 发行图为1880年 朝野新闻社在银座成立 明治时代建立的东京上野公园 1878年 东京银座点亮了用电池供电的弧光灯 1890年 东京浅草建成60米高的凌云阁 轰动一时 明治时期举办的化装舞会 1 日本出现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是a 人民的反抗b 西方的入侵c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及影响d 幕府的腐朽统治 c 2 1853年 首先入侵日本的西方国家是a 英国b 法国c 俄国d 美国 d 3 在倒幕运动中 倒幕派的主力是a 新兴地主b 资本家c 大名d 中下级武士 d 4 日本明治维新中实行 废藩置县 其中 藩 指a 幕府的领地b 大名的领地c 武士的领地d 天皇的领地 b 5 明治维新中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改造采取的中心措施是a 土地国家化统一征收地税b 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拍卖土地c 国家租土地给私人建立农场d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拍卖 d 8 2002年广东综合题 经过明治维新 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同时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大肆侵略扩张 这是因为a 国家保有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b 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c 建立了带有强烈封建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d 政府把大量国企优惠或无偿转让给特权资本家9 1999年广东高考题 在1889年 大日本帝国宪法 的下列规定中 具有封建性特点的是a 万世一系的天皇总揽统治权b 天皇不得以诏令改变法律c 天皇是军队的统帅d 臣民在 法律范围内 享有基本人权 c a 思考 1 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领导内容 不同点 小组讨论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有何异同 试从背景 目的 内容 影响等方面讨论分析 1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有何异同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对比表从社会背景 领导力量 具体措施和国际环境几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