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3.1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课件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地理3.1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课件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地理3.1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课件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地理3.1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课件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地理3.1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课件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山西省为例 水能 风能 生物能 潮汐能 太阳能 煤炭 石油 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水能 风能 生物能 潮汐能 太阳能 煤炭 石油 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按利用状况分类 常规能源 水能 生物能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新能源 太阳能 风能 潮汐能 地热能 核能 五大挑战 水能 风能 生物能 潮汐能 太阳能 煤炭 石油 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大广全优好 优质动力煤产地 优质主焦煤基地 河东煤田 大同煤田 大同煤矿 平朔露天煤矿 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大于我国的能源是 石油 天然气 核能 思考1 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不同 2 山西煤炭的市场条件 市场广阔 二 资源开发条件1 山西煤炭的资源状况 煤炭资源丰富 开采条件好 山西的区域优势 煤炭资源 转换方式 坑口电站输出电力 炼焦业输出焦炭 活动 山西省是输煤好还是输电好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运输成本 资源消耗 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运输成本资源消耗输煤劣优劣优输电优劣优劣两种方式各有利弊 故两种方式已知并存 优势的丧失 山西省煤产量大 资源丰富 经济发展水平却很低 其重要原因是 a 能源工业的投资比重较小b 电力投资比重过大 煤炭工业投资比重较小c 工业结构长期以单一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d 煤质量不高 练习一下吧 c 煤炭工业是全省经济的核心部门 产业结构十分单一 效益低下 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山西省 六五 期间围绕能源开采 构造的产业链是 煤 电 铝 煤 焦 化 煤 电 钢 煤 铁 钢 煤 气 液a b c d c 思考 山西省构筑三条产业链依赖哪些资源条件 山西省输出产品有什么变化 这种变化是否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铁 铝 煤 水 产品附加值提高 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练习 能源开发和综合利用 露天矿表土的剥离 井矿巷道的建设 矿区道路的铺设 燃煤发电 洗煤 炼焦等重化工业的发展 大面积开挖地表 排弃大面积土石 处理不当会造成生态问题 易地造成大气污染 水污染 生态环境问题 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 我国山西省总结出许多资源开发与工矿区环境保护 治理的先进经验 读图3 12 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理想图示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回答该区域能源资源开发的下列问题 黄土高原许多地区建设露天煤矿 有利条件是 露天煤矿已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危害是 当地的煤矿资源埋藏浅 煤层厚且稳定 破坏植被 加剧水土流失 地表裸露 产生沙尘 污染空气 露天开采 雨水冲刷下渗 污染水源 分析图中露天煤矿生态建设各种工程及生物措施对环境的作用 隔离护坝 固沙草方格 灌木乔木绿化带 复垦区 这些生态措施的基本原则是图3 12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理想图示 将采掘区与河流隔开 以免河水流入和冲毁采掘区 防止废弃物进入河道 阻沙 固沙和挡沙 保护水土和防风 恢复植被 减少水土流失 保护土地 减少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保护水土 减少裸露地表 防风固沙 对 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理想图示 这个方案 你还有哪些更好的建议 从河流上游引水浇灌草 灌乔木 引水浇灌复垦区 在河漫滩植树种草等 知识结构 能源资源的开发 资源开发的条件 能源基地建设 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煤炭资源丰富 开采条件好 市场广阔 位置适中 交通比较便利 扩大煤炭开采量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调整产业结构 三废 的处理 能源的综合利用 1 有关能源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人类使用的能源可分为两大类 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b 可再生能源主要指太阳能 生物能 风能 天然气等c 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指煤炭 石油 水能 潮汐能等d 可再生能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 所以必须倍加珍惜 练习一下吧 a 如图3 5所示省区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基地 读图回答2 4题 2 有关该省地理位置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地处我国东部地区 紧靠京津唐地区b 地处我国西部地区 向东近邻西安 咸阳等工业中心c 地处我国中部地区 向东邻近京津唐地区d 地处我国西部地区 向西近邻西安 咸阳等工业中心 c 3 关于图中a处煤炭基地叙述正确的是 a 是世界少有 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b 是全国极为宝贵的低硫 低灰 高发热量优质动力煤c 直接将a处煤炭运至沿海港口的铁路线是焦兖日线d 该煤炭基地目前已基本枯竭 不具开采价值 b 4 有关该省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该省有发展电解铝工业的资源条件和能源条件b 该省经济发展的关键是提高煤炭销售价格c 该省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 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d 煤炭工业是该省目前经济的核心部门 b 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挑战之一 人均资源量少 挑战之二 人均能源消费量低 挑战之三 单位产值的能耗高 挑战之四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大量的煤炭开发利用 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 挑战之五 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能源安全是指保障能源 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 可靠和合理的供应 中国的能源态势 紧张 优势的丧失 1 单一 低下 2 严重的 问题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3 开采的 上升 4 地位下降中国能源结构的改变 a 天然气 工程 b 水电开发 工程 工程 水电的梯级开发 c 新能源 核能的开发 结构 效益 环境 成本 市场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三峡 黄河 2 阅读下面的资料 分析山西省煤炭的市场将面临哪些方面的挑战 山西省应采取什么对策实现煤炭工业的持续发展 中国人均能源消费水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 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 但是总量是仅次于美国 俄罗斯的世界第三大国 大秦线 神黄线 焦 兖 日线 思考 山西紧邻黄河 为何不发展水运 答 黄河水文特征不利于发展内河航运 黄河在山西段奔流在黄土高原 多峡谷瀑布极不利于航运 黄河水量不大 且季节变化大 发展内河运输比较困难 为何 西煤东运 不向西 北运 北方内蒙古和西方陕西本身有丰富煤炭资源 东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不足 所以三条铁路干线都是 西煤东运 一头连接大型煤田一头连接的是港口 到了港口 一部分通过廉价的海洋运输输送往能源不足的华南 耗能大 产值低 中国单位产值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 4倍 主要工业产品能量单位耗能比国外高40 能源平均利用率只有30 左右 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2002年 京包 石太 太焦 大秦 神黄 山西省能源基地经济发展的关键是 a 加强原煤的生产和输出b 优化产业结构 延长煤炭的生产链c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d 禁止乱砍滥伐 保护植被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过程中 为保证能源基地高效 有序地运转 要重点加强建设的是 架设超高压输电线路 加强交通建设 引水工程建设 发展煤化工产品转换 a b c d b b 淡水和交通运输是限制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两大因素 读图完成小题 关于山西省万家寨引水工程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工程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引水建设项目b 引水原因是山西能源重化工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c 工程建成后将极大缓解晋南和晋中的用水紧张局面d 工程位于晋 陕 内蒙古三省交界处 b 1 从煤炭资源蕴藏量和品种看 内蒙古东部地区与山西省有何异同 从煤炭的蕴藏量和品种看 山西省煤炭储量占全国的1 3 矿种齐全 煤质优良 埋藏浅 内蒙古东部煤炭处在我国北方露天矿群的集中地带 储量占全国的1 10 矿种单一 煤质中等 地质构造简单 煤层厚 埋藏浅 从开采条件看 两地都较优越 适宜露天开采和大规模开采 2 比较分析内蒙古东部地区与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区位和交通条件 山西地处我国中部 有京包 石太等铁路通过 临近北京 天津 郑州 洛阳 西安 咸阳等工业中心 与上海 沈阳 武汉等相距不远 煤 电输送都较近便 内蒙古东部紧靠能源有缺口的东北重工业基地 有滨洲线 京通线 通霍线等铁路 临近哈尔滨 长春 沈阳 北京等工业中心 运输煤炭也较近便 3 内蒙古东部地区还有哪些矿产资源 这些矿产资源对该地区煤炭的综合利用有何影响 内蒙古东部除煤炭资源外 还有部分石油 食盐 天然碱 铅锌矿 铬矿等 这些矿产在开采和提炼过程中 需要煤作燃料 有些和煤的副产品共同作为化工原料 这些矿产为内蒙古煤炭的综合利用提供了资源条件 4 读图3 11 从产业结构看 内蒙古东部地区如何确定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 从图3 11可以看出 内蒙古和山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