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渡长江的数学模型1_第1页
抢渡长江的数学模型1_第2页
抢渡长江的数学模型1_第3页
抢渡长江的数学模型1_第4页
抢渡长江的数学模型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 o 卷 第7 期 工 程 数 学 学 报 年 月 J OUR NAL OF E NGI NE E RI NG MA THE MATI C S VO 1 2 O NO 7 De c 2 0 0 3 文章编号 1 0 0 5 3 0 8 5 2 0 0 3 O 7 一 O 1 1 5 一 O 8 抢渡长江的数学模型 李祥镇 何秀珍 朱荣华 指导老师 陈雪娟 集美大学 福建 厦门 3 6 1 0 2 1 编者按 本文物理思想清晰 设定长江两岸间不同的水流速度分布和游泳者速度 给出了通用的竞渡模型 离散化数值逼近由编程实现 模拟计算完备 得到了最优解 摘 要 选手在 抢渡长江 比赛中如何以最短的时间顺利到达终点建立了一个通用的约束性最优解模型 考虑一般的情况 即游泳者的速度 u 游泳角度 0 水流速度 V的变化规律都未知 用 表 示游泳者离岸边的垂直距离 把 U 0均看作关于 J 的函数 分别记作 U 0 本文所给出 的约束性最优化模型如下 mi nT s f 6 d y 10 00 在模型的求解中 为了问题的简化 假设 u一定 即游泳者始终保持游泳的速度恒定 将江 面的宽度作细分 记每点为2 0 1 2 0 2 2 0 设在任意的一段 2 0 2 0 1 中 游泳者的角度为 0 i 1 2 一1 水流速度为沿离岸边距离的线性连续函数 V i P L Y q f i 1 2 一 1 1 其 中 V 一 i 模型的求解方法可以采用拉格朗H 条件极值的求解方法和二分法来求解 本文中我们利用 V C 编程实现 而且 对江面宽度所作的细分 1 2 将大大影响到模型的最优解 当 z取值越大时 即剖分越细时 模型得到的结果越优 对于问题 4中描述的水流速度连续变化的 条件下 我们得到具体的结果如下 关键词 运动的分解 拉格朗H条件极值 最优问题 分类号 A MS 2 0 0 0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1 问题的重述 略 2 基本假设 a 选手在抢渡过程 中的状态保持 良好 c 把选手看成一个质点 维普资讯 更多数学建模资料请关注微店店铺 数学建模学习交流 l 1 6 工程数学学报 第 2 O 卷 b不考虑当天的天气状况对选手成绩的影响 d 假设竞渡区域两岸平行 e游泳者的绝对速度 游泳者自身的游泳速度v i 水流速度 v 2 3 符号说明 4 问题的分析和模型的准备 这是一道依据物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求最优解的问题 问题 l 在假设成立的前提下 由于 U V三者在游泳过程中时刻保持不变 因此质 点在水平方向上和竖直方向上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运动的合成 质点的合运动也是匀 速直线运动 由于第一名游泳者顺利到达了终占 所以2 0 0 2年比赛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他运 动轨迹上的点 综合匀速直线运动和运动轨迹上的点便可求解此题 问题 2 在问题1 的假设下 游泳者始终以和岸边垂直的方向游泳 这时 丌 2 因此游 泳者能否顺利到达终点取决于 U 1 5 米 秒 r r 2 是否为问题 1 几个等式的公共解 1 9 3 4 年和2 0 0 2 年能游到终点的人数百分比有很大差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1 9 3 4年和 2 0 0 2 年的终点 不同 由 于终点位置的不同引起了水平方向位移的不同 因此 如果参赛者仍然按照 1 9 3 4 年的 参赛者的路线必然到不了终点 假设参赛者在不同比赛中的速度变化不是很大 则影响参赛者 能否顺利到达终点的关键因素是参赛者选择的游泳方向 即 的大小 问题3和 4 当问题 1中的假设不成立时 游泳者在整个竞渡过程中做变速运动 又 由于 U V三个变量在整个过程中变化的规律是否保持一致是未知的 可以把游泳者在 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划分为 段 各个分段点的离岸位移依次 1 2 假定每 4 段 上 U V三者与y的函数关系保持不变 再根据定理 作直线运动的质点在任意时刻的 瞬时速度都等于位移对时间的一阶导 推广到整个范围 便可得到一个以总时间 T为函数 值的函数等式 再以水平方向上的运动为约束条件 问题 3和问题 4就可根据一个目标函 数最优解的模型求解 5 模型的建立与模型的求解 首先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 以起点为原点 水流方向为 3 2 轴正方向 起点垂直到对岸的 方向为 Y轴正方向 问题 1 根据假设的条件和问题的分析 可得到下列等式 在水平方向上质点的运动满足 L 1 8 9 T 1 在竖直方向上质点的运动满足 H U T 2 维普资讯 第 7 期 抢渡长江的数学模型 l 1 7 根据速度的正交分解可得 u U C O S O U U s i n O 1 对于 2 0 0 2年在竞渡过程中第一名到达终点的游泳者而言 T 8 4 8秒 把 分别代人 得 L 1 8 9 U X c o s O 8 4 8 H U X s i n O 8 4 8 利用 MA T L A B求解 得出 U 1 5 4 1 6米 0 l 1 7 4 5 5 8度 2 当 T不确定时 联立 1 4 式可得 垒 H U s i n O 1 1 6 0 由已知条件可得 U s i n O一1 1 6 c o s O 2 1 9 2 4 0 E 0 丌 因此 由 U 0可知 s i n O一1 1 6 c o s O 0 二 t a n O 1 1 6 0 0 8 5 9 3 3 7弧度 同时 对于 u 臼 满足的万L 系 如图 1 所示 璺 U s i n 0 3 4 函数关系利用MA T L A B画出它们的关 3 已知速度 U 1 5米 秒 由方程 得 L 1 8 9 1 5 X C O S O T H 1 5 X s i n O T 得到两组解 0 1 1 2 1 8 5 4 8 度T1 9 1 0 5 秒 0 2 1 5 6 6 1 7 9 度T 2 1 9 4 8 6 秒 因此 游泳者有两种选择 但 T 2 与 T 的差为 1 0 3 8 1秒 因此游泳者应选择 0 1 2 1 8 5 4 8度 问题 2 1 依据前面的分析可知 问题 1和问题2的模型是一致的 此时 0 丌 2 当 7r 2 时 s i n O 1 c o s O 0 把它们代人问题 1中所建立的模型求得 U 2 1 9 2 4 米 T 5 2 9 1 秒 所以只有当游泳者的速度达到 2 1 9 2 4米 O才能到达终点 当 U 1 5米 秒时 依据 1 1 6 0 1 5 T 解得 T 7 7 3 3 3 3 3秒 当 T 7 7 3 3 3 3 3 秒时 游 泳者在水流方向上游动的距离等于 1 8 9 T 1 4 6 1 6 米 1 0 0 0 米 因此当 U 1 5 米 秒时 若游泳者垂直于河岸游 不可能到达终点 2 在横渡比赛中 由于沿着水流方向上的位移是固定的 选手们往往觉得越顺着水 流方向的前进 所用的时间会越短 但选手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 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也是 确定的 在越顺着水流方向游时 并不代表就能在最短时间内到达对岸 由前面问题 l中 2 的模型求得 当 L 1 0 0 0米时 0 必须在 0 8 5 9 3 3 7 7 r 的范围内 游泳者才能顺利地 到达对岸 所以由于路线选择的错误 很多选手 特别是业余选手 被冲到下游 而 1 9 3 4年 0在 0 2 3 4 1 3 3 2 6 6 7 r 范围内 很明显 1 9 3 4年 0的范围比2 0 0 2年 0的范围大 了很多 如图 2所示 进一步推广到任意的 L 选手要顺利到达终点满足的等式是相同的 璺 H U s i n O 考虑一般的情况 即 U 0 V的变化规律都未知 把 U 0均看作关于 的函数分别 记作 U y y 但在整个竞渡过程中游泳者的平均速度是由其自身的素质决定的 同 时 游泳者由于受自身素质的限制 游泳者的速度总不会超过其所能达到的最大游泳速 度 设 为游泳者的平均速度 M 为游泳者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因此 对于关于 的 函数U和0 它们有如下的限制条件 维普资讯 1 1 8 工程数学学报 第2 O 卷 图 1 图 2 110U I U Y d y 丽 一U u M 0 根 据 微 分 的 性 质 有 d y 因 此 模 型 的 目 标 函 数 即 游 泳 者 所 花 的 总 的 时 间 为 丁 r 1160 在游泳者游到对岸时 水平方向上的位移达到 L 于是有约束条件 o o 所以 该问题可以归结为求解具有约束性最优化模型 丁 o o 为了问题的简化 假如 U一定 即游泳者始终保持游泳的速度恒定 将江面的宽度 作细分 记每点为 1 2 设在任意的一段 1 f 中 游泳者的角度为 O i 1 2 一1 流速为沿离岸边距离的线性连续函数 P iY q i 1 2 一1 Y f Y i 1 其中 q V 一 则可以将约柬条件转换为 1 0 0 0 n I U j s i n O i 1 0 0 0 一1 令 g 1 0 2 1 i 1 譬 1 一 q t 1 一 十 U co sO i Y i 1 y i 厶 一 一 Us i n O i D i i 2 1 一y 2 Y i 1 一 U c o s O i Y i 1 一 Us i n O 一1 0 0 0 维普资讯 第 7 期 抢渡长江的数学模型 l 1 9 f 0 1 0 2 0 一 1 所以该模型转化为 f g 0 1 0 2 0 1 l n f 0 1 0 2 0 一 1 根据拉格朗日条件极值的求法 定义拉格朗日函数 L f z g z 为常数 使得 厂 0 1 0 2 一1 取到最小值的必要条件是 0 i 1 2 z 一1 这样就得到 一1 个关于 0 的函数 c 0 s 0 f 二 一进而可以求 1 z 等 y 1 y q i 出s i n O i 1 2 一1 关于 的表达式 这个求解过程 可以利用二分法或其它方法计算 在此我们利用 V C 编程实现 由于是求解一元方程 所以当 n取有限大时 都可以保证其计算量和计算时间 且当 n 取值越大时 说明考虑的情况越多 T的值越会接近最优 下面就可以利用这个模型分别解决了问题 3和问题 4 问题 3 1 假设 u是常量 0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不变 这时原方程组只有一个解 不存在最优解的问题 由约束条件 j 1 古 1 0 0 0 l 1 6 0 U c s0 1 0 0 0 U sin O 2 1 9 1 6 0 所以当 U 1 5米 8 时 算出0 1 2 1 7 8 8 2度 T 9 0 9 8 秒 2 假设 u为常量 4 约束条件 1 1 0 O 0 此时 Y 1 0 Y 2 2 0 0 Y 3 9 6 0 y 4 1 1 6 0 P l P 2 P 3 0 q l 1 4 7 口 2 2 1 1 q 1 4 7 州 n I 茎 V i U cosO i Y l 1 一 Y 1 一 10 00 0 i 1 一 一 uu u 一 根据前面一般模型的解法 可以求得 c o s O 1 2 z 一1 进而求 得最优时间 丁 当 U 1 5 米 8 4时通过运行程序 源程序见附录 P r o g 1 c 求得的最优值 为 0 1 1 2 6 0 5 1 2 6 8 度 0 2 1 1 8 0 5 9 8 8 9度 0 3 1 2 6 0 5 1 2 6 8度 T 9 0 3 9 8 7 6 1 0 秒 这说明游泳者在前 2 0 0米的游泳方向是 0 1 中间 7 6 0米是 0 2 后面 2 0 0米是 3 所花的时间是 9 0 3 9 8 7 6 1 0秒 问题 4 也是模型的一个应用 与问题 3一样 分两种情况讨论 1 假设 u为常量 0 在竞渡过程中 保持不变 依据方程组可以求出唯一的解 2 蝴 模 维普资讯 1 2 O 工程数学学报 第 2 O卷 1 U s i n O j 0 1 0 0 0 把 V 代人到上式约束条件中得到 y l O y 2 2 0 0 3 3 9 6 0 y 4 1 1 6 0 2 2 8 P 2 0 模型为 约束条件 d y Us i n O U s i n O a y 1 0 0 0 J 一 川u u 利用一般模型的解有 c o s O U 1 P i 1 q i 1 2 n一1 令 U 1 5米 通过调用程序 源程序见附录P r o g 2 c 解得 T 8 9 2 4 7 81 单位 秒 进一步 取 7 z 1 0的方案 此时 Y 1 0 Y 2 6 6 Y 3 1 3 2 Y 4 2 0 0 Y 5 4 0 0 Y 6 6 4 0 Y 7 9 6 0 Y 8 1 0 2 6 Y 9 1 0 8 3 Y1 0 1 1 6 0 P l 2 3 j 一 q l 2 3 0 l q 4 I 5 6 q 7 8 9 则 可以运行程序 源程序见附录P r o g 3 c 求解得到 8 8 3 2 5 8 7 丁 单位 秒 进行更细的划分 取 z 1 1 6 1 即江面被划分为 1 1 6 0段 使用程序 P r o g 4 c 求 解 此时 Y i 一1 则可以将游泳者游泳的角度与离开岸边距离的关 系如图 4所示 从以上两种情况可以看出方案 比方案 游泳者所花的时间更少 游泳者在这两种情况下的游泳轨迹如图 3 所示 I I y r j 维普资讯 第 7 期 抢渡长江的数学模型 1 2 1 图 3 图中更加弯曲的那条曲线是方案 的游泳路线 图 4 总时间 丁 8 8 1 6 8 6 2 单位 秒 6 竞渡策略短文 从古至今 策略无论是在人们的E t 常生活中还是在经济生活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好的策略是成功的开始 俗话说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一个好的策略来源于对环境的充分 了解 对一名渡江选手来说也不例外 因此 要实现成功的渡江 选手首先必须要做的事是 知己 了解自身的游泳速度 知彼 明确当天比赛时水流的速度 比赛全程 面对着不同的水 流速度和比赛路线 并受自身游泳速度大小的限制 选手应及时调整游泳的方向 一 个选手要获得最好的成绩就是要在最短时间内恰好到达终点 首先 选手必须根据 自身特定的速度 求出游泳区域的宽度与自身游泳速度的比值和水平方向上的距离与水流 速度比值 如果前者的比值大于后者 选手只能选择逆游 否则选手将会被水流冲到终点 的下游 接着 选手在确定了顺游还是逆游之后 选手的速度越大 选手应越偏离水流方 向前进 而且这样的偏离方向必须大于一个特定的值 这个特定值的大小因水流方向上距 离的变化而改变 且随着距离的增大这个特定值会减小 7 模型的优缺点 我们从问题的出发 分析了应该考虑的各种情况 建立 了一般的数学模型 并进行理 论论证和实例验证 从而证明 我们建立的数学模型能较好地解决问题 此模型的优点在于模型极为广泛的使用性 它建立的前提条件对 己 三者没有任 何的约束 对每一个具体的情况 都可以在模型中求解出来 同时 模型也存在着一些缺点 主要体现在 对整个竞渡阶段的细分是由人为因素 决定的 不同的划分会得到不同的最优解 因此就会产生误差问题 在论文中 求解都 是在假设 己 不变的情形下进行的 若 己 在竞渡过程中时刻改变 且为离岸垂直距离 Y的 函数 模型的求解将会变得很复杂 需重新编程求解 8 模型的推广 我们建立模型的方法和思想对其它类似的问题也很适用 本文所建立的模型不但能指 导竞渡者在竞度比赛中如何以最短的时间游到终点 对其它一些水上的竞赛也具有参考意 维普资讯 1 2 2 工程数学学报 第2 0卷 义 例如 皮划艇 比责和飞机降落的分析等问题 此外还能对一些远洋航行的船只的路线 规划问题给予指导 使船只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 参考文献 1 王沫然 2 薛嘉庆 3 陈传璋 4 谭浩强 MA T L A B 6 0与科学计算 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 0 0 1 最优化原理与方法 M 东北 冶金工业出版社 1 9 9 1 金福 临 朱学炎 欧阳光中 数学分析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 9 9 0 C语言程序设计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 9 9 9 Ma t h e ma t i c a l Mo d e l o f S wi mmi n g Ac r o s s t h e Ch a n g J i a n g Ri v e r L I Xi a n g z h e n HE X i u z h e n Z HU Ro n g h u a A d v i s o r C H E N X u e j u a n J i me i Un i v e r s i t y X i a me n C h in a 3 6 1 0 2 1 Ab s t r a c t Th i s p a p e r e s t a b l i s h e s a c o mmo n ma t h e ma t i c a l mo d e l wh i c h P r o v i d es a s t r a t e g y t O s wi m a c r o s s t h e r i v e r i n t h e s h o r t e s t t i me Th e mo d e l d i v i d e s t h e r i v e r i n t o s e v e r a l s e g me n t s a n d s e t t h e c o n s u me d t i me i n s wi mmi n g a s a t a r g e t f u n c t i o n Th e r e s t r i c t i o n i s t h a t t h e d i s t a n c e i n t h e h o r i z o n t a l d i r e c t i o n s h o u l d b e t h e h o r i z o n t a l d i s t a n c e b e t we e n t h e j u mp i n g o f f p o i n t a n d t h e d est i n a t i o n Fo r t h e mo s t c o mmo n s i t u a t i o n d e n o t e U a s t h e v e l o c i t y o f t h e s wi mme r 0 a s t h e a n g l e o f t h e s wi mme r S d i r e c t i o n a g a i n s t t h e b a nk a n d V a s t h e v e l o c i t y o f t h e s t r e a m De n o t e y a s t h e v e r t i c a l d i s t a n c e b e t we e n t h e s wi m m e t a n d t h e b a n k a n d t a k e U 0 a s t h e f u n c t i o n o f Y a n d d e n o t e d a s U y a n d 0 y l t h e a b o v e c o u l d b e s u m f f u 6 0 l J n Us i n O o o I n r e s o l v i n g t h e p r o b l e m t h i s p a p e r a s s u mes t h a t U b e i n v a r i a b l e wh i c h me a n s t h e s wi mme r wo u l d s wi m wi t h t h e s a me v e l o c i t y t h r o u g h o u t t h e c o mp e t i t i o n Th e wi d t h o f t h e r i v e r i s d i v i d e d i n t o l i t t l e s e g me n t s D e n o t e e v e r y d i v i d i n g n o d es a s 1 Y 2 Y a n d i n e v e r y s e g m e n t 1 Y t h e a n g l e o f t h e s w i mm e r i s 0 i 1 2 一 1 t h e v e l o c i t y c o u l d b e e x p r e s s e d a s V Y q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