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考卷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doc_第1页
人教版考卷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doc_第2页
人教版考卷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doc_第3页
人教版考卷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doc_第4页
人教版考卷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考卷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14分)1. (4分)默写 (1)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夜来城外一尺雪,_。(白居易卖炭翁) (4)_,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5)陆游卜算子 咏梅中体现了梅花志节高尚,坚守操守,保持本性的句子是:_,_。 (6)桃花源记中,描绘出桃花源自然环境优美的诗句是:_,_。 (7)醉翁亭记中,言在此而意在彼,含蓄委婉地写出了醉翁饮酒意图的句子是:_,_。 2. (6分)阅读下面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黄蓉)于是冷笑道:“阁下可知孔门弟子,共有几人?”那书生(朱子柳)笑道:“这有何难?孔门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黄蓉问道:“七十二人中有老有少,你可知其中冠者几人,少年几人?”那书生愕然道:“论语中未曾说起,经传中亦无记载。”黄蓉道:“我说你不明经书上的微言大义,难道说错了?刚才我明明听你读道: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五六得三十,成年的是三十人,六七四十二。少年是四十二人。两者相加,不多不少是七十二人。题你这般学而不思,嘿,殆哉,殆哉!”那书生听她这般牵强附会的胡解经书(1)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孔门”指儒家学派,战国时期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孟子。B . “经书”即儒家经典书籍,以“四书”“五经”为代表。C . “论语”的作者是孔子和他的弟子。D . “学而不思殆哉,殆哉”,是化用名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下列引号内的数字用法,与“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相同的一项是( ) A .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B .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C . “五十”而知天命。D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3. (2分)下列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 无故缺席,这难道不是你的错吗?(设问)B .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排比、比喻)C .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D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对偶)4. (2分)对联很精妙。老师将宁波天一阁的一副对联“石潭白鱼_出没,草屋老树相因依”隐去一字,请你选择正确的一项,补全上联,使之表现出鱼儿无拘无束的情态。( ) A . 相B . 急C . 自D . 少二、 阅读 (共5题;共65分)5. (1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歌,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来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对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 古来共谈 共:共同 高峰入云 入:耸入B . 五色交辉 交:交相 四时俱备 俱:都C . 猿鸟乱鸣 乱:纷乱 沉鳞竞跃 竞:争相,争着D . 盖竹柏影也 盖:只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大概(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3)“自康乐(谢灵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有什么言外之意? 6. (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日: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日: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选自墨子贵义)(1)请指出【甲】文中的一个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断子之手足 醉翁之意不在酒B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或以钱币乞之C .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D . 诲女知之乎 投诸渤海之尾(3)用现代汉语翻译两文中画线的句子。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4)【甲】【乙】两文共同的特点是都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了_的观点,【甲】文则用_论证了_的观点。(5)【甲】文用“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阐述了对“义”的认识,这与【乙】文中表达的观点是相同的。请你指出【甲】【乙】两文中“义”的内涵,并简述今天我们是否还有坚持这种“义”的必要。 7. (20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小题。 拾荒深秋的凌晨,天气已经转凉,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西统统装进那用了多年的破旧编织袋。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捶打着酸痛的腰。这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杆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顾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鬼影子都没有一个。她小心翼翼地抱起来,发现婴儿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只筋疲力尽的流浪猫。王婆婆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婴儿贴身捂在怀里,一股透心的凉从皮肤瞬间直达五脏六腑,她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内心涌起一丝悲凉。全家人的生活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弃婴彻底打乱了,本来就过得十分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不到一周,儿媳就给她下最后通牒:“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你把婴儿扔了,要么我走,人家亲生父母都不愿养,你操哪门子心,说不定孩子有什么绝症。”“好歹也是一条命啊!”王婆婆叹息着,但面对争吵,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带着弃婴寄居到一个拾荒老乡那儿。好景不长,真应了儿媳的那句话,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得赶紧做手术。王婆婆摸了摸缝在贴身衣兜里的两千块钱,这可是她这些年来起早贪黑拾荒换来的棺材钱啊!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倾其所有,只够三天。第四天,医院通知续费,说手术费还差得多。王婆婆打电话给儿子,可还没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说:“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王婆婆抱着婴儿独自一人精神恍惚地坐在医院悠长的走廊上,不禁老泪纵横。一束阳光从窗户里斜射进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正好打在她蓬乱、花白的头发上。这一场景,引起了一个年轻人的注意,他悄悄举起相机,迎着走廊的侧逆光,按下了快门。第二天,当地晚报发出了一条七旬拾荒老人拾弃婴身患疾病盼救助的新闻报道。随后,电台记者来了,电视台也扛着摄像机来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来了铺天盖地的爱心向老人和这个弃婴涌来。短短一周,30多万元的爱心捐款就送到了王婆婆的手上。然而,这浓浓的爱心并没有挽留住孩子幼小的生命。一个月后,在付出10多万元的医疗费之后,孩子还是走了。在王婆婆心痛欲绝的时候,儿子儿媳来医院找到她,态度诚恳地向她承认错误,还把她接回了家,破天荒地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肴,并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饭后,儿媳向她诉起苦来:“妈,你看孩子们渐渐大了,长期租房也不是个事儿,听说下月房租又要涨了,我看不如我们直接买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吧,首付也就10多万元,你那儿不是还剩”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一年后,老家大山深处的那所乡村小学新教学楼落成,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漏风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王婆婆依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拖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选自2017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修改)(1)参照下面的表述,分别用两个四字短语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凌晨拾荒,捡养弃婴_,_为救弃婴,倾其所有无助之中,八方相助子辈相求,决然离去_,_。(2)小说第段中写到“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请你描写此刻王婆婆的心理活动。 (3)选择一个角度,赏析第段画线的句子。 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4)小说段王婆婆捡弃婴的情节,时间很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第段仅用“一年后”三个字将这一年发生的事情一笔带过。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5)小说最后一句写王婆婆“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结合小说具体分析,文中的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了哪些不应该丢弃的东西? 8. (8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最后一堂语文课曾颖对于我们这些家电专业的学生,语文课颇有点儿像火锅边放的瓜子,可有可无。但黄老师并不这么看,他说:“即使你今后是一个修电视机、收音机的,多知道一点儿祖先传下来的文字之美,也是没有坏处的!”这句话与其说是开导学生,倒不如说是在开导自己作为一位老语文教师,他像一个上错了船的游客,明明是要到上海,却被拉到了湖北,那种不安与不甘可想而知。黄老师上课,可以用一个“酷”字来形容。他通常是左手捻一本语文书,右手揣在裤兜里,上半身最常穿的,是一件蓝底却洗得灰白,看着旧却很齐整的中山装,头发散着灰白的光泽。老师年轻时,应该是帅气的,这种帅气,穿透岁月,留在他的眉眼、言辞和举手投足之间。黄老师上课,通常是不怎么看课本的。他要讲的课文早已烂熟于心,张口即吟,抬手即写,举手投足间,有一种不容阻断的气韵,即使平常最不喜欢学习的同学,在那抑扬顿挫的诵读和讲解中,也体会到了文字的美感与魅力。然而,走得最急的总是最美的时光。当我们度过漫长的暑假升到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喜爱的语文课,已离开了课程表。关于语文课的取消,有多种传说。有说是因为新近要开电工基础等专业课程,有说是因为黄老师的语文课有喧宾夺主之嫌,还有阴谋论说学校教导主任原来也是教语文的,想来接手过把瘾。不管哪一种原因,都指向了我们并不情愿的结果。于是我们展开了一场有声的反抗,开学第一堂课,不知是谁发起,整个教室里哼起了国际歌的旋律,就像某电视剧里苏联战俘们在德国军官视察时的场景,不动嘴,只是让声音在喉头低沉地哼。这种声音整齐地汇聚在一起,其震撼和共鸣的感觉可想而知,无怪乎电视里那位不可一世的德国将军,感到了无比的恐惧。我们那位无辜的不知就里的电工基础老师,神经当然没有将军那么粗,被墙一样厚重的歌声一挡,仿佛头撞在岩壁上的小鹿,负痛仓皇逃去。不一会儿,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闻风而来,消防车一般匆忙而焦急。从校领导到班主任,一个个轮番上阵,从学校的办学宗旨,到专业课程设置的紧迫性,再到黄老师的健康等,都做了苦口婆心的解释。为了增加可信度,还特意安排黄老师回学校一趟。那天,黄老师依旧穿着那件熟悉的旧衣服,只是头发和脸上的皱纹似乎更白更深了些。9月的阳光,在他身后,把他镀成了一个披满金光的雕塑。他几乎是以背诵的样式,重述了学校希望我们的一二三四。同样的内容,被他一说,我们毫无排斥感地完全接受了。接下来,他又说:“同学们,听到你们为挽留语文课所做的,我感到万分荣幸。我很荣幸,你们通过我,看到了文字之美、文化之美。但我的学养有限,只给你们开了一扇小小的窗,你们通过这扇窗,看到一点一滴的星空与苍穹,那是一个你完全想象不到的广阔世界。一辈子很长,有很多东西需要坚持!即使你是一个修收音机的师傅”那是黄老师最后一次在讲台上说话,也是我的最后一堂语文课。但那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是让我把语文和写作,不再当成一门课程,而是将它当成望向世界的小窗的开始。从那天起,三十多年时间,没有一天止息。(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1)如果对第段作如下批注,请摘录出与之对应的句子。 写出了黄老师的不安:_。看得出黄老师的不甘:_。(2)读完全文,你觉得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至少写出两条)。 (3)下面是文章结尾删减的一段,请结合对文章的理解,接着写几句。 我的同学里,多年以后,他们有人成了央视主持,有的成了书法家或画家,还有的成了公务员、商人或工人,但不管当下在做什么,_9. (8分)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回顾人类的历史曾经有多少年代沉浸在苦难的深渊黑暗凝固得象花岗岩然而人间也有多少勇士用头颅去撞开地狱的铁门光荣属于奋不顾身的人光荣属于前仆后继的人暴风雨中的雷声特别响乌云深处的闪电特别亮只有通过漫长的黑夜才能喷涌出火红的太阳我也曾经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在不自由的岁月里我歌唱自由我是被压迫的民族我歌唱解放在这个茫茫的世界上我曾经为被凌辱的人们歌唱我曾经为受欺压的人们歌唱我歌唱抗争,我歌唱革命在黑夜把希望寄托给黎明在胜利的欢欣中歌唱太阳我是大火中的一点火星趁生命之火没有熄灭我投入火的队伍、光的队伍把“一”和“无数”溶合在一起进行为真理而斗争和在斗争中前进的人民一同前进我永远歌颂光明光明是属于人民的未来是属于人民的任何财富都是人民的和光在一起前进和光在一起胜利胜利是属于人民的和人民在一起所向无敌光的赞歌(节选)(1)联系原著,说说在这首诗歌中,“光”有什么象征意义? (2)请结合选文,分析艾青诗歌语言的特点。 (3)“我是大火中的一点火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