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施生态文明家园建设 构建和谐富裕新中寨赫章县平山乡中寨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5年工作总结一、基本情况平山乡中寨村位于平山乡东部,距乡政府驻地2.5公里,距毕节市57.5公里,森林覆盖率达40%。全村国土面积6.24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组,474户,2122人,其中有劳动力954人,外出打工415人。全村有耕地1515亩,退耕还林地1097亩,经果林300亩,荒山荒地2300亩,林地3000亩,民居占地和农民自留地及山塘水库近1200亩。水稻、玉米、马铃薯是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属二类贫困村。二、五年来的建设情况2006年中寨村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百村试点”以来,得到了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特别是2009年又被列为地区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地级示范村,地委副书记安金黎直接联系中寨村的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工作,村“两委”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为载体,以“黔西北民居”建设为抓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293元,比2006年1168元增加2125元,人均占有粮食333公斤,比2006年增加20公斤。(一)强化村“两委”班子建设,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一是加强村级组织场所建设,整合各项建设资金20元万元,实施村委会办公楼扩建和党员活动室的建设,目前村办公楼面积达到425平方米,党员活动室、会议室、图书室、阅览室等一应俱全,配备了4台电脑、一台打印机,办公条件较好。筹集资金6万元修建了1200平方米的农民户外文体活动常所,建立了“村校结合”远教站点1个,发展中心播放户100余户。二是在2008年年初,顺利完成中寨村第七届“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将一批有知识、有能力、积极性高青年充实到班子中来,并担任主要职务,现在中寨村“两委”班子健全,知识、年龄结构更为合理,村“两委”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得到加强。三是根据中寨村实际制定了中寨村“两委”工作制度、学习制度、会议制度、值班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两委”的工作,用制度约束村干部的行为。近年来,中寨村无一列上访案件的发生,村“两委”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进一步得到提升。四是建立中寨村新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将农产品发布到网上,交流农产品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引导群众利用新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丰富的资源进行养殖、种植技能学习,和农产品交易,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商品转换率。五是深入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党员与贫困户、贫困党员结成帮对24对,常年开展帮扶工作,通过采取提供技术、资金、良种等方式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使村里最贫困的农户与党员11名摘掉了多年来扣在头上的贫困帽子,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路子,着力实施“双培双带”工作机制。常年培养“双培双带”能手7名以上,2009年,有2名“双培双带”能手得到了地区的表彰。通过多形式的建设,中寨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获得了上级的认可和多次的表彰,2006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先进村镇”,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先进集体”,被县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7年,被县委表彰为“五个好示范基层党组织”,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三无三有先进村”;2008年,被省委表彰为“五好基层党组织”,被地委表彰为“五好基层党组织”,2009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文明村镇”。(二)深入宣传、营造建设的良好氛围为了让群众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目的和意义。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宣传工作:一是利用好召开群众会议、党员会议、一事一议会议等时机,组织村干部和村民积极分子深入农户,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特别是仔细说明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群众谋利益,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使群众尽快过上小康生活;二是利用广播、张贴宣传标语、散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反复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和内容。通过宣传,提高了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三)理清发展思路、科学制定规划,全面组织实施为了扎实有效的组织实施好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两委”从“理思路、阔视野、换脑筋”入手,结合中寨村资源条件实际,理清了“一品、一业、一模式”( 一品即樱桃、一业即乡村旅游业、一模式即庭院经济模式)的发展模式,根据发展思路,制定了中寨村产业发展规划、中寨村村寨整治规划、中寨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规划、中寨村省级生态村建设规划等规划,用规划指导全村的各项建设,同时全村的各项建设都必须服从规划。并根据规划分段实施、突出中心、夯实基础、稳步推进的原则,加大建设力度。1、抓好培训、和外出学习考察活动5年来,组织农民参加养殖、种植、党建、外出务工知识等培训共30余期,参加培训农民达到1500多人次。组织村组干部、群众代表外出参观学习考察3次。通过培训、外出学习考察,使广大村组干部和群众看到了不足、开拓了视野、增强了信心、转变了观念。部分青年农民充分利用在培训时学习到的技能知识发展种植、养殖和乡村旅游业,开启了自主创业的新篇章。 2、抓好产业结构调整紧紧抓住农业生产的基础地位不放松,大力实施科技兴农。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产值稳步增长。大力推广“四良四改三提高”技术,农牧产业稳步发展。一是实施石灰改良土壤工程,共实施石灰改良土地650亩,实施玉米单株定向移栽650亩,在全村建设了1000亩无公害优质大米基地,每年可创收250万元。二是成立了中寨村自力生态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围绕中寨村具有300亩经济果林的优势,引导农户采取林草间作模式,按照“果园饲草牲畜肥料果树”的生态循环产业链,大力发展经果林种植和林下养殖业;在全村建设以樱桃、核桃、布朗李子为主的经济果林近1000亩,每年可为农民带来100万元左右的经济收入。三是充分利用中寨村丰富的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下养殖绿壳蛋鸡、狮头鹅等家禽养殖业,同时大力发展黑山羊养殖和西门达尔牛养殖。目前全村黑山羊存栏500多头,牛存栏近100头,狮头鹅存栏1200只。3、抓好乡村旅游业充分利用中寨村生态文明家园“黔西北民居”建设的成果,结合中寨村休闲钓鱼台、中寨村小广场、中寨村林下养殖基地建设和农家乐建设的成果和中寨村洼子组丰富的苗族文化资源以及“奇、险、迷”的小天桥峡谷风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现在已经正常运营农家乐2户,每年产值40万元以上,制定了中寨村乡村旅游业发展规划。规划在全村发展各具特色的农家乐10户,打造农家乐群,其中要打造3户以上具有食、住、乐为一体的较大接待能力的农家乐,主要以马路、中寨、洼子3个村民小组来建设。在大力发展农家乐群的同时,组织20农户专业发展反季节蔬菜、时令蔬菜和生态林下养殖鸡、鸭、鹅等特色产业,同时配套实施林下中药材种植达到1000亩,在杨家洼、桃树洼等退耕还林地和荒山荒坡种植板栗500亩,种植核桃500亩,逐步形成以观光农业、经济果林和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业。规划年产值达500万元,规划区内村民人均收入达5500元。农家乐的建设标准要按照A级乡村旅游景区标准来引导业主建设。同时,加强农业生产机耕道路建设,主要是坪子组、中寨组、松林组和马路组土地较为集中部分,共3.5公里。4、抓好基础设施建设5年来,中寨村“两委”整合各种建设资金700余万元,组织农民投工投劳25000多个,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组织实施了松林组三王庙至坪子组杨家洼2.1公里通组路建设工程,新修大丫口至小天桥旅游公路2000米。硬化水保山庄至大丫口通组路1227米。维修通村路5000米。硬化326国道至水保山庄通村道路260米,硬化村小学至小丫口便道路553米,接通马路组断头路125米,硬化便道路1600米。在全村形成“三横两纵”的交通网络;二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首先是充分利用好省环保厅联系帮扶平山乡和省直机关党建扶贫工作队联系帮扶中寨村的机遇,落实了疏通碾子沟隧道项目的立项和项目的实施,碾子沟隧道长478米,是中寨村生产生活最重要的引水必须经过的一条隧洞,该隧道建于上世纪90年代,在使用不到10年的时间就开始垮塌,隧洞严重堵塞,给中寨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当前,疏通碾子沟隧洞的第一期工程已经完工,正在准备实施第二期工程,碾子沟隧洞疏通后,能从根本上解决全村人畜饮水、1515亩耕地、稻田用水等问题,制约中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将得到有效的解决;其次是加强实施灌溉沟渠防渗处理10公里,在省环保厅和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下,疏通碾子沟隧洞项目所需资金已到位,工程已启动。5年来,共实施实施灌溉沟渠防渗处理11500米,维修灌溉沟渠1500米,组织群众实施防渗清淤16000多米。5、抓好民居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了改善农民的人居环境,结合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和农村危房改建工程,在全村组织实施黔西北民居建设229户,组织实施农村危房改建41户,组织实施茅草房改建53户。通过抓好民居建设,现全村群众人居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结合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大力实施“五改”、“五建”工程,建成中寨村寨门、完成326国道至平山职中职工宿舍260米柏油路建设、建成停车场1个,建成葡萄走廊1000米,设置11个垃圾箱。建成休闲垂钓场所1处、蔬菜大棚3个,打造“农家乐”2户;结合“整脏治乱”工作,在全村实施沼气池建设249口,52.5%的农户使用上了沼气。改厕69个,改圈71个,建农家书屋1个,体育活动场所1个,村卫生室1个,村文化活动室1个,硬化院坝、连户路、便道路共计14000平方米。6、抓好省级生态村建设申报工作经过5年来的建设。中寨村经济社会各项发展指标均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已经适合创建省级生态村的条件,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县环保局的大力帮助下,已经向省环保厅申请实施省级生态村工作,目前各项申报工作有序开展,有望在近期能获得批复。(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健康发展1、教育事业积极推进“科教兴村”战略,注重巩固基础教育,抓牢“两基”复查和迎“国检”工作。不断强化措施,做好保学控辍和脱盲巩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入学率为100,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辍学率为1.52,青壮年文盲率为0.47。多渠道争取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和环境,鼓励社会各界支持,接纳好各级各部门捐赠。2009年6月“两基”巩固工作顺利通过了国家的验收。2、计划生育工作平山乡坚定不移地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为目标,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进一步完善“乡负责,村为主,组配合,户落实”的工作机制。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规定,坚持合同担保和婚育证明年审制度,并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大宣传力度对辖区内从事第三产业的流动人口实行有效管理。截至2010年3月,全村共有常住人口2122人,2009年全村人口出生率10.34,自然增长率5.12,常住人口符合生育政策率100,出生婴儿性别比78:76。3、综合治理工作村“两委”积极加强法制教育,开展“无毒村寨”和“平安村寨”创建活动,实现全村无偷牛盗马、无吸毒犯罪、无刑事治安案件的发生,为新农村建设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治安环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娱乐活动,极大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有效杜绝了赌博、酗酒、打架斗殴等不良风气的漫延,在群众中形成团结互助、崇尚文明、和睦共处的新风尚。4、农村卫生工作努力创建乡、村卫生网络服务体系,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修建了中寨村计生卫生综合服务室;建立和完善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地氟病防治项目,动员群众积极参加改良炉灶和购买电炊具,引导群众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远离地氟病的危害。全村参加地氟病防治农户403户,参加率为86。全村有1846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7%,高于全乡和全县平均参合率,常住人口参合率为100%。5、文化体育为培养新型农民,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群众基础,中寨村不断加强社会文化建设,实施农民实用技能培训和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是在全村群众中开展学知识、识文化活动,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省新闻出版局的帮助下,实施“万村书库”和“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村图书室,有各类图书5400册、光碟1000张,村“两委”加强图书室的管理,制定了图书室管理制度,明确了专职管理人员,引导群众利用图书室加强文化知识、技能知识的学习。二是采取村校结合,在中寨小学新建了村农民户外体育活动场所。组织群众筹集资金近万元,搭建了中寨村文化戏台,组建中寨村龙灯舞队、腰鼓队,自己编排节目,连续举办了三届春节联欢晚会和农民篮球运动会。6、最低生活保障认真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放农低保金48362元,有32户,156人享受救助。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8户,发放危改补助资金41.3万元。通过5年来的建设,中寨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社会更加和谐。目前,全村呈现出一派家庭和睦、邻里融洽、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新景象,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正逐步显现出来。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体会1、领导重视是做好新农村建设最有利的条件省政协主席、省纪委书记王正福同志、省委副书记王福玉同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谌贻琴同志、地委书记秦如培同志、行署专员张吉勇同志、地委副书记安金黎同志、县委书记范元平同志、县长王洪全同志、县委副书记孙逊同志等上级领导同志都非常关心中寨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多次到中寨村调研新农村建设情况,并为中寨村新农村建设把脉。为使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作为中寨村试点的地区联系领导,地委副书记安金黎不管工作如何忙,每个月都要亲自到中寨村实地调度,始终坚持一月一调度的原则不变,并就建设过程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与县、乡、村干部共同探讨,集思广益,协商解决,对落实到部门的工作亲自督办。县委书记范元平同志、县长王洪全同志、县委副书记孙逊同志等领导多次到中寨村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问题。领导的关心重视,为中寨村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部门帮扶是做好新农村建设最有利的基础上级各部门结合各自实际,从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了中寨村新农村建设最大的帮扶,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实施“万村书库”工程、省新闻出版局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建立了村图书室;省党建扶贫工作队三年来连续帮扶中寨村,实施绿壳蛋鸡养殖、能繁母猪养殖、生猪养殖、技能培训、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等,帮助群众大力发展生产;省环保厅、省水利厅多渠道协调资金82万元帮助疏通碾子沟隧洞,省环保厅全体职工捐资8万元,帮助扩建村办公楼,建设村党员活动室;省林业厅、省国土厅分别投资20万元和30万元帮助中寨村修建旅游路2公里、实施200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地区建设局、地区新农办、地区农办、县新农办、县建设局、县农业局、县规划局、县农办、县扶贫办等单位和部门加强对中寨村在基层组织建设、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农民培训、文化体育建设、茅草房改造、村寨整治等方面给与了技术、资金、物资等宝贵的帮助,促进了中寨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快速的发展;3、科学的规划是做好新农村建设的依据中寨村村“两委”结合自身资源条件实际,理清了“一品、一业、一模式”的发展模式,根据发展思路,制定了中寨村产业发展规划、中寨村村寨整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4651.3-2025知识管理实施指南第3部分:电力
- GB/T 46071-2025数据安全技术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社会责任指南
- 化工化学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养护员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别夔州官吏赏析课件
- 初识财务报表课件
- 初级中学安全培训课件
- 内部食堂厨房安全培训课件
- 初中教师安全培训教学课件
- 创新安全培训考核课件
- GB/T 44988-2024过程工业安全仪表系统在线监视要求
- 《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纺织)》知识培训
- 安徽省离婚协议书格式
- 重症医学科降低抗生素使用率PDCA循环
- 专升本-英语高频词汇
-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申请表
- 2024年辽宁省抚顺市五十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
-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1章-物质的聚集状态
- 母婴保健技术考试题
- 中国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