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人们的穿着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装开始成为社会时尚是在()a民国初年 b新中国成立初期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民国初年”不符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列宁装等服装颇为流行,西装没有成为社会时尚,故b项错误;“文革”时期服装主要是国防绿的军装,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西装开始成为社会时尚,故d项正确。答案:d219世纪90年代以前,西式服装在中国还只是少数猎奇者和洋务买办们的穿着,但到20世纪初期,西式服装开始广为流行,不仅一些大城市中的学生制服日渐洋化,就连一些穷乡僻壤也不能免俗。20世纪初期,西式服装在中国广为流行的原因不包括()a近代工业文明的影响b近代西方思想的传入c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d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及社会的进步解析:该题是逆向思维型题目,注意题干中“原因不包括”。20世纪初期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制度并未结束,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西式服装在中国广为流行与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发展、观念转变的关系密切,故a、b、c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d3(2018辽宁锦州市二模)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认为:“历史事件是一次性的,或自以为是独一无二的;杂事则反复发生,经多次反复而取得一般性,甚至变成结构。它侵入社会的每个层次,在世代相传的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上刻下印记我们发掘琐闻轶事和游记,便能显露社会的面目。社会各层次的衣、食、住方式绝不是无关紧要的。”在材料中,布罗代尔强调()a日常生活的琐碎性使其不能成为独立、完整的史学体系b可以用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变化考察中国资本主义产生c可站在欧洲史学家的立场从总体考察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d史学家的主要工作是挖掘琐闻轶事显露社会的真实面目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我们发掘琐闻轶事和游记,便能显露社会的面目”,以及材料阐述的“琐闻轶事”和“社会的面目”之间的关系来看,论者强调史学家的主要工作是挖掘琐闻轶事以此显露社会的真实面目,故答案为d项;a项与材料中的“杂事则反复发生,经多次反复而取得一般性,甚至变成结构”不符,b、c两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a、b、c三项。答案:d4中国传统饮食十分丰富。19世纪中后期,在沿海主要城市开始出现西餐,吃西餐成为当时有钱人的一种时尚。这主要是因为()a伴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吃西餐成为资产阶级的生活追求b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西方文化随之传入c西方殖民者涌入中国,实行同化政策d对中国人来说西餐比中餐更有吸引力解析:19世纪中后期,伴随着列强的入侵,西方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也传入中国,所以答案选b项,排除c项;a项说法太绝对了,排除;d项与史实不符。答案:b5位于江苏无锡市中心的城中公园,原是建于清末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的锡金公园,是中国近代史上由民众集资修建,具有现代“公园”意义和特征的公园,又称为“公花园”。这种公园的出现反映了()a工业文明传入中国b辛亥革命促进了公益事业的发展c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d晚清统治者拒绝一切西方文明解析: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新文化运动发生于1915年,故排除b、c两项;公园是由西方传入的,反映出西方的工业文明传入中国,故选a项;晚清统治者被迫接受了西方文明,排除d项。答案:a6(2019辽宁本溪一中月考)出生于显宦家庭的孙宝瑄在1902年的日记中记载了他观外国剧的感想:“西人之剧,男女合演,其裳服之华洁,景物之奇丽,歌咏舞蹈合律而应节。人问其佳处何在?余曰:无他,雅而已矣。我国梨园,半皆俗乐,西人则不愧为雅奏。”这表明()a社会上崇洋媚外的心理b上流社会对新剧的接受和欢迎c戏剧出现中西合璧趋势d京剧已经失去了娱乐主流地位解析:题干“出身于显宦家庭的孙宝瑄”“无他,雅而已矣”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点。材料表明官宦出身的孙宝瑄认识到了西人之剧具有高雅的特点,由此表明了西剧受到了上流社会的欢迎,故b项正确;a项错在“崇洋媚外的心理”;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戏剧出现中西合璧趋势和地位的丧失,故c、d两项错误。答案:b71902年,天津大公报刊登了一则征婚广告,要求女子:一不能缠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三要“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这反映出()a新式婚俗成为主流 b缠足陋习全面废除c社会生活趋向文明 d生活习俗全盘西化解析:题干现象表明部分中国人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变化,趋向文明。a项中的“主流”、b项中的“全面”、d项中的“全盘西化”说法太绝对。故答案选c项。答案:c8在社会风俗方面,民国时期实现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的主要方式是()a维新派人士推动 b报刊宣传引导c市民自发组织 d政府颁布法令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民国政府颁布法令实现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故d项正确;维新派人士推动,是在清政府时期,故a项排除;报刊宣传引导,不是主要方式,故b项排除;市民自发组织也不是主要方式,故c项排除。答案:d9(2018广西贵港联考)20世纪80年代初,戴蛤蟆镜、穿喇叭裤是最时髦的扮相,一部霹雳舞带动了蝙蝠衫、高帮运动鞋、发带的流行。此外,大垫肩、超短裙都是街头的风景,牛仔裤也逐渐为大众所接受,从香港传来的萝卜裤成为潮流。上述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a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b生活水平大大提高c内陆与香港密切联系d生活观念发生变化解析:衣着打扮的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生活观念的变化,所以选项d符合题意,正确;材料根本就不涉及民主政治、生活水平的问题,所以选项a、b均不符合题意,排除;内陆与香港密切联系仅仅是材料反映的现象而非本质,所以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项。答案:d10民国初年,镇江、扬州等地举行新式婚礼,有证婚人演说、新人行三鞠躬礼,围观者有上千人。时人有诗云: “无媒婚嫁始文明,莫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这一社会景象说明()a自由恋爱结婚之风盛行b国人普遍接受西方礼仪c传统婚俗已经彻底废除d辛亥革命推动移风易俗解析:材料没有反映自由恋爱结婚之风,只是提及到了新式婚礼,故a项错误;b项中“普遍”说法绝对;c项中“彻底”废除说法绝对化;新式婚礼说明了移风易俗,而辛亥革命符合民国初年的时代特点,故d项正确。答案:d11(2018江苏五校联考)民国初年各地离婚率上升,夏津县志云“近数年来,结婚、离婚颇尚自由,通都大邑时有所闻”。对上述材料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婚姻自由蔚然成风 b民主共和深入人心c社会环境相对宽松 d西式婚礼成为时尚解析:民国初年婚姻尚未做到自由,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论述是婚姻观念变化,与民主共和思想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中“近数年来,结婚、离婚颇尚自由”说明社会对婚姻限制相对自由,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西式婚礼的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c12结婚“三大件”,就是结婚必需品的代名词。20世纪70年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20世纪80年代:冰箱、彩电、洗衣机。20世纪90年代:空调、音响、录像机。21世纪:房子、车子、票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包括()a思想观念的变化 b政府政策的引导c经济的发展 d科技的进步解析: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一直倡导婚事简办,反对铺张浪费,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但收效甚微,故选b项。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个小题26分,共52分)13(26分)(2018山东临沂市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自古以来是大家庭制度,这个大家庭源于农业社会。定居,种田,那人愈多愈好,人多好做事。所以就鼓励多子多孙,多少代都不分家。这是中国的长处,中国社会的优点,自古以来就过社会团体生活,团体生活要照顾别人,因此中国人心量也就大。大家庭好处在哪里?教育,父母不用操心,那是整个家族的事情。养老不用操心,老了怎么办?落叶归根,是回家养老,享天伦之乐。你在外面做事情,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家庭支持你,家庭是最可靠的支持者。你在外面所赚的,都贡献给家庭,让家庭这个力量愈来愈大,你在外面办事愈来愈好。摘编自古代中国的大家庭制度材料二:20世纪初,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人们的工作不再局限于以家庭为本位,而是转变为在不同的工业、商业机构之中。因此,年轻人大多离家工作,甚至离开自己生长的农村,到城市、工厂寻找工作机会。在这种生活环境下,父母子女、夫妇之间的工作随着职业、地点而不同,毋须透过大家庭带来生产力,因此小家庭模式逐渐衍生。另外,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随着彼此生活环境不同而较易变得淡薄,导致夫妇的关系较难长久地发展,离婚个案增多,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亦变得较为疏离,兄弟姊妹的争吵亦趋于频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以家庭为本的观念渐为个人为本的观念所取代,人们更重视个人的发展与地位,倾向于将个人置于家庭之上,冲击传统家庭文化所建立的道德价值观与行事规范。据李永芳改革开放30年中国家庭文化的嬗变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大家庭制度形成的社会根源和积极作用。(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家庭制度的变化及其原因,谈谈你对家庭建设的认识。(16分)解析:第(1)问,社会根源:从材料中“这个大家庭源于农业社会。”可以得出社会根源来自于中国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积极作用:从“大家庭好处在哪里?教育,父母不用操心,那是整个家族的事情。养老不用操心,老了怎么办?落叶归根,是回家养老,享天伦之乐。”可以得出团体意识强;社会保障功能强,解决了教育和养老问题。从“你在外面做事情,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家庭支持你,家庭是最可靠的支持者。”可以得出为家庭成员提供财力支持和帮助。从“你在外面所赚的,都贡献给家庭,让家庭这个力量愈来愈大,你在外面办事愈来愈好”可以得出保持了中华文明的延续性。第(2)问,变化:从“人们的工作不再局限于以家庭为本位,而是转变为在不同的工业、商业机构之中父母子女、夫妇之间的工作随着职业、地点而不同,毋须透过大家庭带来生产力”可以看出大家庭逐渐解体,被小家庭取代;个人为本的观念取代家庭为本的观念。原因: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变化的原因主要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一一分析即可。认识:结合上述分析,归纳出这种变化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而给出你的认识即可。答案:(1)社会根源: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积极作用:团体意识强;社会保障功能强,解决了教育和养老问题;为家庭成员提供财力支持和帮助;保持了中华文明的延续性。(2)变化:大家庭逐渐解体,被小家庭取代;个人为本的观念取代家庭为本的观念。原因:工业文明的发展;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新式教育的发展;民主、平等、自由思想的传播;国家法律建设和法治观念不断进步。认识:高度重视家庭和家风建设;发扬尊老爱幼、互爱互助的优良传统,建立民主、平等、互爱的和谐家庭关系;国家政策、社会舆论应该引导建设良好的家风。14(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综合提升试卷含答案详解(培优a卷)
- 国际节水农业示范合作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动物源性食品新产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演出经纪人之《演出经纪实务》综合练习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试黑钻押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选聘政务服务社会监督员9人笔试备考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必背100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检测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押题练习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202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招聘4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住房租赁条例》培训解读课件
- 2025版医疗纠纷委托代理行政复议委托书
-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循证实践指南-公示稿
- 北师大版(2024)新教材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3.1 捐书
- 2025年秋季第一学期开学典礼校长致辞:在历史的坐标上接好时代的接力棒(1945→2025→未来:我们的责任接力)
- 意识形态学习辅导课件
- 店面目标管理培训课件
- 2.6戊戌变法课件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
- 《机械制图》课件(共十一章)-上
- 别墅修复施工方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