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孝文帝改革前的北魏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了解孝文帝改革前北魏社会矛盾出现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 探究少数民族学习先进汉族文化的途径及孝文帝改革的有利条件。一、北魏的建立1背景:西晋灭亡后,出现“五胡十六国”的混乱局面。氐族所建的前秦曾一度统一北方,但淝水之战后,再次陷入分裂局面。2建立:鲜卑发源于大鲜卑山,是东北古老的游牧民族。汉时迁徙到河套的匈奴故地,形成鲜卑拓跋部;386年,拓跋珪称代王,重建代国,改国号魏,史称北魏。3统一北方:武力统一蒙古草原诸部;398年,占领中原,都城迁至平城;439年,统一北方地区。二、北魏前期的民族融合趋势1出现原因(1)入主中原之后,北魏王朝面临着一个如何适应中原地区发达的农业经济以及植根于农业经济的汉文化问题。(2)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北魏统治者在建国之初就注意汲取汉文化的营养,学习中原地区的经济、政治制度。2表现(1)少数民族的汉化:打破原有的部落组织,将所有部落户口变成国家的编户齐民;各部逐渐走向定居;从事农业生产;劝课农桑,减免田租;网罗汉族士人参与北魏的政权建设。(2)胡文化的传入:少数民族的胡文化为汉族人民所喜好。深度认知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面临如何化解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秩序等一系列问题,拓跋珪和拓跋焘在一定程度上学习汉族文化,按照汉族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进行统治,开启了封建化的进程,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三、社会矛盾激化1表现(1)阶级矛盾:农业落后;“宗主督护制”使政令难以推行,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官吏搜刮人民。(2)民族矛盾:大量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民被统治者歧视、屠杀。(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之间矛盾尖锐。2影响:各种矛盾的激化使各族人民反抗不断,农民起义频频爆发。北魏统治者意识到学习先进的汉族文化以巩固政权、缓和矛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度点拨北魏前期的政治、经济危机,本质上是落后的制度与中原先进的生产力的矛盾、民族压迫政策与民族融合趋势的矛盾。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社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趋势加强。2拓跋珪和拓跋焘在一定程度上学习汉族文化,按照汉族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进行统治,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3孝文帝通过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孝文帝改革前的社会矛盾史料一北魏政权的基层统治实行宗主督护制北魏统治者还随时强迫百姓们服役当兵,甚至对他们任意杀戮,毫不怜惜。史料二“每有骑战,汉人为肉篱。”史料三北魏统治者没有处理好与先进农耕文化的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致使矛盾日益尖锐。史料四由于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颇为悬殊,拓跋贵族对汉族地主存有戒心,汉族地主官僚也是心存不满,常常与鲜卑贵族发生矛盾。宗主督护制是北魏前期地方基层组织的一种形式。宗主在政治上都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宗主控制下的包荫户多数没有户籍,他们只是宗主的私家人口,任凭宗主剥削和奴役,国家不能征调亦不能干预。说明汉人遭受少数民族贵族的压迫。说明不同民族文明程度的差异。表明汉族地主官僚和鲜卑贵族存在对立关系。根据史料分析,孝文帝改革前,北魏社会存在哪些矛盾。提示 鲜卑贵族盘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激化。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矛盾。人民起义频繁。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统治危机四伏。孝文帝改革前的主要社会矛盾(1)国家和豪强地主的矛盾:北魏政权的基层统治实行宗主督护制,由豪强地主出任宗主,他们隐瞒控制人口,逃避赋税、徭役,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2)国家、豪强地主和农民的矛盾:北魏的地方官吏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苦不堪言。(3)鲜卑族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矛盾:拓跋部原先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进入中原地区后,北魏统治者没有处理好与经济文化相对先进的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4)统治阶级内部危机四伏:由于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悬殊,拓跋贵族对汉族地主存有戒心,汉族地主官僚也心存不满,常常与鲜卑贵族发生矛盾。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史料一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人(鲜卑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羌死,减关中贼。北魏太武帝与南朝交战的战书史料二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辄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谢灵运史料三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左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魏书孝文帝本纪说明北魏政权内部存在严重的民族压迫。表明鲜卑族统治者横征暴敛,严重破坏了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体现了孝文帝受到了良好的汉族文化教育。(1)史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对北魏的统治有何影响?提示 问题:民族矛盾尖锐。影响:严重威胁着北魏统治的巩固。(2)史料二问题的存在必将导致什么结果?提示 结果:民族阶级矛盾尖锐。(3)史料三所述影响说明了什么?针对史料一、二反映的问题,孝文帝采取了什么措施?提示 说明:北魏孝文帝深受汉族文化影响,对汉族的儒家、道家思想非常了解,造就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措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能性(1)必要性: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北魏面临统治危机,社会改革迫在眉睫。阶级矛盾:由于宗主督护制的实行和赋税制度的混乱导致国家、豪强地主、农民之间的矛盾重重。民族矛盾: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2)可能性客观条件:a.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社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趋势加强。b.拓跋珪学习汉族先进制度,使拓跋部由畜牧经济逐渐转向农业经济,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同时国家机构日益完备,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主观条件:a.冯太后执掌朝廷实权,积极推动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b.孝文帝受到了良好的汉族文化教育,具有推行汉族封建国家统治经验的强烈愿望。 一、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1鲜卑族拓跋部原来居住在大兴安岭一带,过着游牧生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2在拓跋政权的统治下,政治黑暗,租佣徭役极为繁重。北魏的官吏没有俸禄,他们全靠贪污和搜刮来维持自己的奢侈生活,这进一步加重了各族人民的负担。北魏统治者还随时强迫百姓们服役当兵,驱使他们冲锋陷阵,甚至对他们任意杀戮,毫不怜惜。深受兵役之苦的人民不满北魏的暴虐统治,不断举行起义。自北魏建国的一个世纪以来,以汉族为主的各族民众暴动就达七八十次之多。3社会动荡不安,统治阶级内部也是危机四伏。由于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颇为悬殊,拓跋贵族对汉族地主存有戒心,汉族地主官僚也是心存不满,常常与鲜卑贵族发生冲突。4社会矛盾的激化严重影响了北魏政权的稳定,社会动荡和人民起义的种种危机需要北魏统治者做出抉择。二、北魏初期在基层形成的“宗主督护制”及其危害1形成:在北方分裂割据时期,地方豪强把宗族、佃客组织起来,修筑坞堡,割据一方。坞堡主又称宗主,与堡户结成牢固的依附关系。北魏统一北方后,无力消灭遍布大河南北的坞堡,被迫承认坞堡组织的合法性。北魏政府任命这些坞堡主为地方行政官员,由他们代管征收赋税和徭役。这就形成了“宗主督护制”,它是北魏前期的地方基层政权组织形态。2危害:在“宗主督护制”下,豪强地主趁机隐瞒控制人口,逃避赋税、徭役,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与此同时,由于出现了“纵富督贫、避强侵弱”的现象,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一、选择题1关于北魏政权的发展史,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统一黄河流域后建立b曾被其他政权吞并 c曾多次迁都d统一北方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解析:选a。386年拓跋部首领拓跋珪重建代国,不久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所以说北魏政权建立后,才统一黄河流域。故选a项。2北魏于439年重新统一北方的根本原因是()a拓跋珪等统治者实行改革,使北魏强大b前秦瓦解c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d客观上其他政权的弱小解析:选a。改革旧的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3透过下图能获知()北魏骑马武士纵横驰骋、骁勇杀敌的战争情景北魏是“马背上得天下”的政权北魏时陶瓷艺术水平高北魏时实行民族压迫政策abc d解析:选d。骑马武士陶俑直接反映出北魏借武力统一北方,同时也反映出北魏时较高的陶瓷艺术。至于统治者实行什么统治政策在图中是无从得知的。4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导致北方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的主要原因有()鲜卑贵族推行民族歧视政策鲜卑贵族对百姓巧取豪夺都城偏远南朝政权的威胁abc d解析:选a。社会矛盾的激化,主要是由统治者的统治措施造成的,与其都城的位置和其他政权没有直接的内在联系。5北魏在拓跋珪统治时期,曾稳步推行“离散诸部,分土定居”的政策,该政策()a加深了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b加重了广大人民的赋税负担c促进了鲜卑等北方各族的封建化d遭到了汉族地主的强烈反对解析:选c。“离散诸部”就是打破原先的部落组织;“分土定居”就是改变游牧的生活方式,从事定居的农业生活。这些措施的实行,加速了鲜卑族由游牧部落向定居农业居民的转变,促进了鲜卑等北方各族的封建化。6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在基层推行了“宗主督护制”。该制度产生的危害有()严重影响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地方官吏对农民的掠夺各地宗主构成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基础激化了鲜卑贵族与汉族大地主之间的矛盾a bc d解析:选a。“宗主督护制”是北方的社会实际与拓跋贵族需要相结合而产生的。在“宗主督护制”下,出任宗主的都是地方上的豪强地主,这些豪强地主绝大部分都是汉族大地主,它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汉族大地主的需要。因此,的叙述不正确。7.右图的人物是()a后燕太医b汉族地主c汉族儒生d鲜卑贵族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历史图片的再认再现能力。崔浩是汉族儒生,在北魏时受到重用。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471年,拓跋宏继承帝位b孝文帝汉化的推动者是冯太后c孝文帝自幼饱读儒家经典d孝文帝决心改革汉制,以维护鲜卑旧制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把握住孝文帝改革的实质封建化,即可知d项是错误的。9下面对孝文帝改革有利条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北魏统一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拓跋珪等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开始了封建化进程实行宗主督护制,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冯太后的积极推动和支持孝文帝本人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a bc d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是对孝文帝改革有利条件的全面认识,既有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内容,本题中的不符合史实,可直接排除。10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a封建化的过程 b农业化的过程c工业化的过程 d汉化的过程解析:选b。民族融合是历史上的一个进步现象,它指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交流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所以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少数民族学会了汉族先进的农耕生产方式,开始了定居生活。民族融合如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则是封建化过程。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北魏统治者在建国之初就注意汲取汉文化的营养,学习中原地区的经济、政治制度。道武帝在继位之初,就下诏“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不听迁徙,其君长大人,皆同编户”。即打破原有的部落组织,由原来按“族姓”即血缘关系划分居住地域改为分土定居,将所有部落户口都变成国家的编户齐民。从此,各部逐渐走向定居,从事农业生产。明元帝(北魏第二位君主拓跋嗣)继位后,又大力劝课农桑,减免一半田租,并选贤任能,到处网罗汉族士人参与北魏的政权建设。太武帝在位期间,还积极笼络世家大族,将大批汉族的世族人士召入平城,居官任职。与此同时,少数民族带来的胡文化,也对中原汉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胡服、胡羹、胡饼等,就在北方地区广泛流行,为汉族人民所喜好。民族大融合的浪潮,正在中原大地蓬勃兴起。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请回答:(1)自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以来,北方地区出现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表现如何?(2)出现这种历史发展趋势的原因是什么?(3)这种历史发展趋势对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怎样的历史作用?解析 本题以民族大融合为主线,考查了其内涵、方式、原因及影响等,旨在培养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答案 (1)趋势:民族大融合的趋势。表现: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汉族也吸取了鲜卑族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北魏政权逐步封建化。(2)原因:北魏统治者采取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和政治经济制度;重用汉族士人,使其参与政权;鲜卑族与汉族生活在同一地域,相互学习和交流等;民族间频繁战争,迫使民族间迁徙,也推动民族间相互融合。(3)历史作用:为北魏孝文帝改革提供了条件和基础。12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曾统一黄河流域,结束这一地区分裂割据的局面。在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建筑项目质量保证方案
- 水利灌溉排涝工程后期运维管理方案
-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施工方案
- 2025年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公路交通标志标线规范化设置施工方案
- 学校洗浴场所应急预案方案
- 跨境贸易法律咨询2025年线上纠纷调解平台市场细分领域发展趋势研究
-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创新路径
- 新九年级数学暑假检测卷02 (考试版)-2025年新九年级数学暑假衔接讲练 (人教版)
- 心理咨询案例-方案
-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 胃肠肿瘤康复管理要点
- 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监理
- 股东出资协议书合同
- 2025劳动合同书(示范文本)
- GB/T 27060-2025合格评定良好实践指南
- DB45∕T 2789-2023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 分子诊断技术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深度研究
- 行测5000题电子版2025
- 《规训与惩罚》课件
- 【MOOC】声乐作品赏析与演唱-扬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