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综合检测(四)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在当时看来,“我”能做的应是()a解放农奴,不给土地b解放农奴,并给土地c强化农奴制,巩固统治d开办工场,发展工商业解析:选b。题干材料“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表明当时俄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奴主与农奴之间的阶级矛盾,为维护统治,避免农奴暴动,统治者应主动进行农奴制改革,解放农奴。2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促进了俄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其表现有()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国内销售市场不断扩大逐渐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外国资本逐渐被排挤出俄国市场abc d解析:选a。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但外国资本主义并未被排挤出俄国市场,表述不正确,故选a。3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是()a加强资产阶级专政 b学习西方的司法制度c加强军事实力 d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解析:选d。注意问题的角度:政治改革的目的。a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正确,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是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因为沙皇专制和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c项不属于政治改革。4在穆罕默德阿里登上埃及政治舞台之际,对埃及争夺最激烈的西方国家是()a法国与奥斯曼土耳其b英国与奥斯曼土耳其c英国与法国d英国与德国解析:选c。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都极力染指埃及,企图把埃及作为争霸东方的基地。故正确答案为c。5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之初就把军事工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其主要目的在于()a抵御西方国家侵略b镇压马木路克的叛乱c平息广大人民的反抗d防备奥斯曼帝国的进攻解析:选a。阿里推行经济改革,是在政权稳定的基础上进行的,此时马木路克的势力已经被消灭;改革并不是一开始就遭到人民的反抗和抵制;奥斯曼帝国的进攻,对事实上已取得独立的埃及也不是太大的威胁;最让阿里担心的还是西方国家的侵略,故a项符合题意。6阿里改革给埃及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却是昙花一现。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a马木路克势力的破坏和反扑b穷兵黩武、对外扩张c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改革d欧洲强烈的干涉解析:选c。阿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其统治,它的政权是封建性质的,不可能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这是阿里改革“昙花一现”的根本原因。7有人说,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中“外部因素”指()a中下级武士破产 b西南大名强大c民族危机加剧 d倒幕派的形成解析:选c。a、b、d三项都属于明治维新的内部因素,只有c项属于外部因素。8“诸侯终不足恃,公卿亦不足恃除草莽志士纠合举义之外,别无他策”。这段材料中“草莽志士”主要是指()a中下级武士 b上层武士c大名 d民众解析:选a。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体现的历史信息,诸侯、公卿等不能担当起纠合、举义之任,再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是中下级武士。9明治维新中最有远见的改革措施是()a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b大力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d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建设人才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a、b、c、d四项都是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但符合题干“最有远见的改革措施”之意的应是“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建设人才”,故选d项。10俄日两国均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改革并不彻底,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俄日()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b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c具有浓厚的军事性和封建性d缺乏民主传统解析:选a。本题考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以及采取怎样的方式实现社会制度的转型,都是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11下表为晚清中国学生留日人数表(大约数)(据日本留学中国学生题名录整理)年代(年)1896189919011902190319041905人数(人)131432667271 2422 5578 000以下对18961905年留日学生人数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明治维新对中国知识界的吸引清末新政大力提倡留学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兴中会在日本东京成立a bc d解析:选d。维新派以日本明治维新为榜样,宣传维新变法,故随着维新思想的传播,留日学生增加,故正确;结合史实可知清末新政内容之一即派遣留学生,故正确;科举制废除,有利于中国学生思想解放,接受先进思想,故正确;兴中会成立于檀香山,故错误,选择d项符合题意。121898年6月,光绪皇帝宣谕:“中外大小臣工,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成通经济变之才。”材料表明()a“不做亡国之君”是光绪变法的初衷b朝野上下达成了改革的共识c光绪变法的指导思想与洋务运动相同 d振兴农工商业是变法的核心解析:选c。材料没有反映出光绪变法“不做亡国之君”的初衷,故a项错误;朝野上下对改革仍然有分歧,故b项错误;从材料“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可以看出是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这与洋务运动相同,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振兴农工商业在变法措施中的地位,故d项错误。13百日维新期间,普通绅民、下官小吏纷纷上书,据康有为记载:“至有野民渔人上书,纸用二尺条长,称及皇上亦不抬头,上亦一笑置之。”这说明()a中国下层人民对光绪皇帝不尊敬b许多上书没有遵照奏折格式,人民急需教育c新政允许官员上书言事,激起资产阶级和普通民众的参政热情d光绪皇帝比较通情达理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材料描述的是百日维新期间民众的参政热情。14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时期,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趋势有()逐渐实现社会各方面的近代化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被压迫民族争取实现民族独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a bc d解析:选d。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都发生在工业革命后,世界历史走向近代化,包括社会生活、政治制度和民族独立等方面,政治制度的近代化是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政体有多种形式,并不一定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所以排除含的选项。15在老百姓眼里,“康党”根本不值得半点同情,他们都是一群瞎折腾的“白脸奸臣”,正如维新派也将一般老百姓说成“愚民”“群盲”“不可救药”一样。这主要说明()a维新变法的失败是因为百姓的反对b民主宪政思想缺乏普遍的社会认同c维新变法时期的中国民众愚昧落后d维新变法违背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潮流解析:选b。本题考查阅读分析能力。题干材料中“在老百姓眼里,康党根本不值得半点同情,他们都是一群瞎折腾的白脸奸臣”直接说明老百姓并不认同维新派的民主宪政思想,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俄罗斯的经济无法支持沙皇的扩张主义,而克里木战争清晰地反映了以不自由劳动力为基础的农业经济的脆弱。军事上的挫败迫使沙皇政府重新评估俄罗斯的社会秩序,并实施了大范围的改组计划。在19世纪后30年的时间里,反政府的抗议和革命活动有所增加。材料二1868年,一位新天皇即位,他名叫睦仁,根据日本人的习惯,他的统治时期称为“明治”,明治时代(18681912年)是日本现代化的伟大时代。工业和金融的现代化与政治革命同时进行从根本上来讲,他们接受属于西方文明的舶来品,是为了保护他们内在的实质和他们的日本文化。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当时俄罗斯沙皇实施的“改组计划”的关键是什么?当时的俄罗斯政府还在哪些方面做出了努力?这些努力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明治时代在“政治革命”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日本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有何特点?(3分)(3)材料一、二的作者在论述19世纪的俄罗斯和日本改革时都采用了哪一历史观?(2分)解析 (1)考查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2)考查的日本明治维新的政治改革措施及指导思想特点。措施根据所学加以归纳。指导思想的特点根据材料二提供的“接受属于西方文明的舶来品,是为了保护他们内在的实质和他们的日本文化”的信息,归纳为“和魂洋才”。(3)是对历史观的考查,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应该是现代化史观。答案 (1)关键:解放农奴。方面:政治、司法、文化教育。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西方思想的传播,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但未从根本上触动俄国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资本主义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与专制制度的矛盾日益激化。(2)措施:废除旧体制(废藩置县);宣布“四民平等”;颁布1889年日本宪法(或大日本帝国宪法)。特点:和魂洋才(或既要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又要维护日本传统文化)。(3)现代化史观(或近代化史观)。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穆罕默德阿里是第一个意识到西方技术的意义并有效地利用西方技术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的中东的统治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阿里改革是如何学习利用西方技术的? (4分)(2)与同样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进行改革的中国戊戌变法相比,二者在改革方式上有何不同之处?在历史作用上又有何相同之处? (6分)解析 (1)注意从阿里改革“学习西方技术”的角度回答,不要答阿里改革的所有内容。(2)考查中国戊戌变法和埃及阿里改革的比较,注意比较的角度,即改革的方式和作用。答案 (1)从西方购买机器,聘请技师,创办近代工厂;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2)方式:维新派依靠统治者来推行变法主张;阿里作为统治者直接推行改革。 作用:都有利于本国近代化的发展。1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政变前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政治权力关系存在着两种制度:其一是事后报告制度每日将当日重要折件及简要相关谕旨上报慈禧太后,其中个别折件光绪帝对慈禧太后有所隐瞒其二是事前请示制度主要是在光绪帝面见慈禧太后时,须将重大政治决策和高级官员任免,先行请示慈禧太后,但也有例外,如任命军机四章京,对此慈禧太后事后虽为不平,但无法推翻光绪帝的“擅自”决定。摘自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材料二慈禧曾表示,“变法乃素志苟可以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然推之太后之心,未必不愿皇上能励精图治也,未必不愿天下财富民强也。至法当变不变,未必有成见在胸也。摘自苏继祖戊戌朝变记材料三康有为主张:“尊君之道,非去太后不可。”他拒绝了翁同龢“调和两宫”的主张为了实施政变计划,康有为将当时的会党领袖人物毕永年邀请到北京来,要他前往袁世凯的幕府任参谋,然后协助袁世凯包围颐和园,并带亲信百人往执西太后而杀之。摘自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维新派争取清政府上层应采取的有效做法并说明理由。(4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康有为实际采取的做法及后果。据此指出改革者应具备的素质。(6分)解析 (1)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可知,清政府上层主要指光绪帝和慈禧太后,通过材料一所示信息光绪帝“任命军机四章京”可知维新派得到了光绪帝的支持,通过材料二信息“变法乃素志”可得出维新派得到了慈禧太后有限度地支持;第二小问理由可以从当时的权力归属方面分析。(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尊君之道,非去太后不可”,可以得出康有为的做法是除掉太后,仅依靠光绪帝推行变法;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康有为的做法直接导致了慈禧太后的反扑,戊戌变法失败;第三小问结合材料信息“他拒绝了翁同龢调和两宫的主张”,扑杀慈禧,导致戊戌政变发生,说明改革者应该有丰富的政治智慧和成熟的政治谋略。答案 (1)做法:改革应同时取得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支持。理由:光绪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有一定的权力;慈禧太后握有实权且有限度地支持改革。(2)做法:单纯依靠皇帝而排斥太后,增加了改革阻力。后果:“围园杀后”的冒险举动直接导致了慈禧太后的反扑,戊戌变法失败。应具备素质:改革者应该有丰富的政治智慧和成熟的政治谋略(或要善于利用改革的有利条件,减少变法阻力)。19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废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土地的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力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材料二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民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人心不倦;四、破旧来之陋习,基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文材料三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请回答:(1)材料一中俄国社会各阶层(或阶级)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如何?据材料一综述他们持这一态度的主要原因。(4分)(2)俄、日、中三国的改革在近代化道路上各自产生了怎样的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及其局限性说明了近代化发展进程的什么特点?(6分)解析 (1)材料一中“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必须废除农奴制”说明基本态度是主张废除农奴制;原因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成品品种分类培训
- 智能小车启蒙课件
- 课件模板护眼
- 住陪师资培训
- 课件样片拍摄
- 新进教师培训心得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检测试题打印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考眼力考试题及答案
- 矿井电气防爆检查工专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混合气生产工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房屋学位租赁合同协议书
- 环保行业风险管理办法
- 2025年高速公路标杆企业组织效能报告
- 政府装监控合同范本
- 代运营品牌合作合同范本
- 拆除工程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
- 重症凝血病标准化评估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
- 2025年度麻精药品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培训考核试题(含答案)
- 新交际英语(2024)二年级上册全册核心素养教案
- 同济大学《通信原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物流业务员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